春江水「冷」鴨先知?

試評南韓外貿赤字

李明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


一、前 言

建國初期的南韓,殘留日本殖民統治遺毒,加以韓戰陰影盤繞不去,民眾生活相當窮苦。重工業都在北韓、大型水力電廠更在中韓邊境,南韓以農立國,經濟建設步履維艱。

朴正熙當政後,逐步推展經濟現代化,以經濟表現爭取民眾認同,掃除他以軍事政變奪得權力的刻板印象,期能獲得人民支持。朴正熙仰賴威權主義領導,多數政府官員出身南韓陸軍軍官學校,無論在軍中或政府,都聽命於朴正熙,多次五年經濟建設計畫推行得力,終於在經濟發展展現輝煌成效。

朴正熙1962年執政,1979年去世,主政期間南韓的經濟成就廣為人知。朴在發展輕工業的同時進行重工業發展,多年後,包括鋼鐵、造船、航空、汽車、電信、核能製造,南韓均已占領先地位。南韓政府給予若干重工業領頭羊企業大量金融優惠,盡力培植他們成為各種「護國神山」,這包括三星、現代、雙龍、LG、樂天等企業,幾個大型企業產值占了全國工業總值泰半。這些大企業的產品接連打入國際市場,有著傲人的成績,成為南韓經濟發展的見證。靠著他們優良的品質和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儼然成為南韓對外貿易的堅強推手。

南韓的三星手機和電子產品、現代和起亞汽車,過去數十年在全球攻城掠地,是消費者的寵兒,也是韓國品牌的創造者,使南韓朝野樂於進一步投資支持。這些大企業也在國際上大規模投資,伸展自己的觸角,創造更大的利基,南韓多年來都是國際貿易的常勝軍,每年貿易大量出超,財富快速積累,經常名列全球前十大貿易國。

最近兩年,各種不利因素讓南韓吃盡苦頭。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南韓境內曾因確診人數眾多,生產規模受到衝擊,經濟遭遇空前重創。各國確診者不斷上升,全球生產、原材料和人力供應鏈中斷。各主要消費國需求減少,甚至走向經濟衰退,南韓貨物銷售無門。再者,今(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各種原材料價格暴漲,大規模仰賴進口的南韓經常帳出現鉅幅赤字。南韓外貿榮景不再?南韓外貿榮枯是經貿全球化的縮影,全球貿易會否進入失序狀態,不僅南韓,全世界都在看。

二、拓展區域經濟合作鞏固經貿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在威權統治下,南韓GDP以每年7%的增長速度超越許多開發中國家,到1980年代至1990年代,南韓創下世界人均GDP成長最快紀錄。1950-1953年的韓戰,使南韓全國陷入一片廢墟,百萬人死亡,靠著美援的杯水車薪,逐步走出最艱苦的年代。

就在漢江奇蹟廣受世人矚目的1973年,南韓遇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與原物料價格大漲,連續幾年經常帳出現大量赤字,壓得南韓透不過氣來。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仰賴國外進口能源的南韓再次受到極大的打擊,那段時間對外輸出減少,進口增加,外匯一度極為寶貴,受到政府嚴格管制。

1990年代南韓經濟榮景穩定,1996年還曾風風光光受邀參加所謂「富國俱樂部」的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不過1997年東南亞開始的金融風暴,金融失序、雙匯暴跌也傳染給韓國。當時整個南韓外匯儲備僅剩300億美元,不足以因應這麼龐大的經濟體和對外經濟活動,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介入,提供570億美元應急,在徹底整頓金融體制,嚴格監控一年後,南韓經濟終於回到正軌。從1970-1990年代的幾次衝擊來看,南韓的自我調適相當快速,恢復力道也令世人驚嘆。

進入21世紀後,南韓很快地從中央指導的經濟環境發展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無論投資、生產都可嗅出這樣的快速改變,也成功地外溢至對外貿易,外貿具有更大的競爭力。2010年11月南韓加入G20,成為發達國家,其GDP中,高科技占1.7%,工業占32.7%,服務業最高占57.2%。

為加強外貿競爭力,南韓自2000年起積極投入區域經濟整合,已與智利、新加坡、歐盟、東協、印度、歐盟、祕魯、美國、土耳其和中國等48國簽署17個自由貿易協定(FTA),在全球名列前茅。其中10個已生效的FTA貿易涵蓋率已達70%以上。此外,韓國更參加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並且已在今年2月對南韓生效,又研擬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去年12月,南韓更宣布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南韓與多國結成友善的貿易合作網後,已獲更多關稅優惠,以中韓FTA為例,是中方簽署覆蓋議題範圍最廣、貿易額最大的。生效20年內,南韓將取消來自中國的92%商品關稅,中國也免除91%南韓產品的進口關稅。

三、南韓顯露貿易大幅逆差的趨勢

南韓出口的主要成分為半導體、汽車、鋼鐵。不過過去幾年,這些出口強項都面臨了困難,反映在近出口數額不尋常的推移。2017年,南韓出口到達5,737億美元,進口4,785億美元,出超952億美元,達近年來出超最高點。到2018年,出口增至6,049億美元,進口也增至5,352億美元,出超減為697億美元,比上一年驟減26.84%。到了2019年,出口5,422億美元,進口5,033億美元,出超再減為389億美元,比前一年大減44.17%。2020年,出口5,125億美元,進口4,676億美元,出超449億美元,增加15.37%,總算有了起色。2021年出口6,444億美元,進口6,151億美元,出超僅293億美元。到2022年7月份為止,南韓出口4,111億美元,進口4,264億美元,入超15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倒退179.92%。

幾個主要貿易夥伴所占比重,可檢驗南韓對不同經濟體的出口依賴。中國無疑是南韓最關切的貿易夥伴,蓋在進入21世紀之初,中國便已取代美國成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分別以2018、2019、2020年南韓的出口額而言,第一大夥伴中國分別各占26.80%、25.10%和25.90%;第二大夥伴美國則為12.10%、13.60%、14.50%(比重僅有中國的一半);第三大夥伴越南,分別是8,00%、8.9%、9.5%;第四大夥伴香港為7.60%、5.90%、6.00%;第五大夥伴日本為5.10%、5.20%、4.90%。

越南躍升為南韓第三大夥伴,說明南韓「南向政策」在提升對外出口業績有了成效,南韓不但是越南重要的出口對象國,同時也是在越南的最大直接投資國。第五大夥伴日本,居然在香港之後,因此香港也是南韓出口的重要去處。香港倘併入中國計算,則南韓的出口對中國更為依賴,歸結2018-2020年,南韓對中國出口依賴分別為36.90%、31.00%、31.90%。

相對進口,南韓的出口額相對減少,以致容易造成貿易赤字。其次,中國在南韓出口所占比重增加,比起其他的貿易夥伴,中國的經濟變化更容易影響南韓進出口業績。

四、現階段南韓面對的挑戰和困難

各種跡象顯示,世界經濟正在衰退,起因是全球各國努力遏制通膨,一連採取激進的緊縮政策,韓國經濟因此受累而衰退。世界銀行總裁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指出,全球經濟成長正在急劇放緩,各國儘量收回貨幣及財政刺激,影響所及,更多國家即將走入衰退。他擔心經濟可能會進一步放緩,這些趨勢將持續下去,會對新興市場和開發中經濟體造成「毀滅性的長期後果」。

世界銀行經濟學家高斯(Ayhan Kose)表示,最近貨幣和財政政策緊縮,有助於降低通膨,但這些措施的高度同步性質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使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趨勢更加嚴重。世銀估計,明年全球GDP成長將放緩至0.5%,人均GDP下降至0.4%,這符合全球經濟衰退的一般定義。 全球經濟早已開始衰退,對南韓確實不是好消息。韓國開發研究院(KDI)今年9月發表最新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南韓經濟成長率從3%下修至2.8%。KDI的考量因素包括原物料供應不穩,中國景氣低迷,美國升息。2021年南韓全球貿易總額為12,596億美元,創下新高紀錄。

今年南韓出口商品主要為機械及運輸設備,占55.3%,電子等製品占15.7%,相關化學品占12.4%,雜項製造業產品占7.5%。,當中領頭羊企業是三星集團。三星集團對南韓經濟發展舉足輕重,面臨的挑戰則接連出現。原因之一是中國的產業逐步吞噬三星產業版圖,其中知名的液晶顯示器產業受到嚴峻挑戰。三星顯示器曾是全球最大LCD面板供應商,因價格繼續下跌,今年6月已停止供貨。

其他如半導體產業,三星也受到台灣台積電強烈挑戰,三星前副會長李在鎔曾和英特爾執行長季爾辛格(Pat Gelsinger)討論合作,範圍包括下世代記憶體、系統晶片、晶圓製造、個人電腦與行動裝置等,不過,英特爾與三星在晶圓代工站在競爭立場,合作空間有限。更因智慧型手機市場日趨飽和,三星手機前景不明,南韓科技媒體發現三星營運明顯停滯。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國工廠完成初階製作,還必須運到南韓加工,說明三星過度依賴中國。

南韓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4.2%,已超越正常水準2%的一倍,又比4月預測的3.2%高出許多,同時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紀錄。雪上加霜的是,南韓8月出口至美西的40呎貨櫃運價,比去年同期增加32%,運到美東的貨櫃也比去年同期增加26.3%,至歐盟運價大漲38.5%,出口至中國和越南的運價則分別增加27.4%和83.2%,對日本的運價則略增0.5%,看來無論任何企業,都大大提高了運輸成本,業者被迫增加經常帳的鉅額支出。 另外則是國際能源價格高漲,使極度仰賴外國能源的南韓遇到大麻煩,這是今年連續幾個月南韓出現貿易逆差的主因。

五、南韓是世界經濟的「金絲雀」?

今年9月7日出爐的最新數據顯示,南韓7月經常帳連續三個月順差,但經常帳盈餘大幅萎縮;反映商品出口與進口總值間差額的商品貿易餘額,更出現10年來首見逆差,南韓恐成「經常帳赤字國」。無獨有偶,韓元兌美元匯率跌破1,380關卡,這是時隔13年以來的首次。

今年1-7月,南韓累計經常帳盈餘258.7億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494.6億美元幾乎砍半,主因是俄烏戰爭延宕,導致能源與其他大宗商品進口成本飆升,使商品貿易的進口額增速遠快於出口額。南韓央行的數據顯示,南韓7月商品出口額年增6.9%至590.5億美元,進口額則激增21.2%至602.3億美元。

南韓今年上半年的貿易逆差相當可觀,到6月為止,已經達到138.2億美元,預估將超越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期。逆差的擴大和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漲有關,在整體進口額當中,原油、天然氣、煤炭三大能源比重高達24.9%;另外,國際穀物和各種原材料價格同時飆升,美元走強,韓元走貶,進口額提高似呈必然的趨勢。

僅今年8月,受需求放緩及晶片價格下跌影響,南韓半導體晶片出口額減少7.8%至107.8億美元,出現26個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南韓現代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室發布的資料指出,若貿易逆差幅度擴大,將造成外部信賴度下滑,全球性的信評機構可能會調降南韓評等。又有學者指出,如果韓國財政赤字持續,又出現大幅貿易逆差,經濟復甦將更加放緩。

綜觀今年全球大致有三方面挑戰,其一是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到目前為止無法完全遏止,不時仍有新變種產生,給全球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其中包括生產鏈和運輸鏈,重創全球國際貿易,只有地大物博,能源、穀物自給自足的國家才有底氣生存發展。其二是全球各地的政治情勢不穩,主要是俄烏戰爭拉升國際能源價格,影響許多半導體和原物料的進、出口。其三是全球的通脹情勢相當嚴峻,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可能衝到10%,其他國家和地區則受美國影響,深受通脹之苦,如此各國開始吝於消費或投資,遲滯全球經濟復甦,南韓不會例外。

過去歐洲礦工開採煤炭或貴金屬時,屢遭瓦斯毒氣傷害,防範未然,他們在繼續前進地下坑道時,隨身帶著對瓦斯敏感的金絲雀,給礦工提出預警,因瓦斯洩漏時金絲雀會先中毒死亡或昏迷,礦工則可儘速離開危險地,保障自身生命。近期全球遭遇共同困難,包括經濟的停滯與衰退、新冠肺炎疫情的繼續肆虐、通貨膨脹、能源價格飆漲,以及俄烏戰爭的綜合影響。南韓出現的困境,或可以一個過去亮眼經濟體為鑑,提醒各國警惕,勿蹈覆轍。

六、結 語

南韓是個中型國家,缺乏能源和原物料,和日本一樣必須仰賴進口,靠著高附加價值出口賺取可觀的外匯,這是一種進口到出口的外向型經濟,對世界經濟及政治環境的變化相當敏感,必須立即調適。

二戰後,南韓在韓戰中基礎建設完全遭遇破壞,接著在1970年代遭遇兩次世界能源危機,南韓在極度困難中汲取教訓,創造經濟奇蹟,成為工業強國;進入21世紀前的亞洲金融風暴,IMF挾數百億美元入主南韓財政金融改革,南韓人民稱之為「第二次國恥」,「第一次國恥」是1910年朝鮮遭日本併吞。

南韓經濟發展有成,但國際地位相對居於弱勢。它現在仍是分裂的國家,國防必須倚靠美軍,不能自主。隨著經濟轉型、壯大,美國市場之外,南韓必須為擴大出口而仰賴中國、歐洲。隨著美國綜合國力消褪、中國崛起,美中在與南韓經貿交往上出現「位移」,中國早已取代美國成為南韓第一大貿易夥伴。

固然近年來各種因素造成南韓對外貿易活動困難,外貿出現瓶頸。尤其是三星這樣的「護國神山」奠定的半導體、晶片、晶圓等高科技產品遭遇激烈競爭,失去了過去的競爭力。看來南韓確實扮演著世界經濟「金絲雀」的角色,昭告世界經濟衰退的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