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與文、白之爭

「口頭語」與「書面語」的相互關係

林保淳
(台師大退休教授)


自「五四」提倡「白話文運動」之後,「白話文」逐漸成為現代人表情達意最便利、最重要的工具,迄今已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其間名家輩出,撰寫出無數令人讚嘆的優美文章,也締造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白話文運動」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將「書面語」與生活化的「口頭語」結合為一;「口頭語」是人人日常生活上所習經慣用的溝通工具,自然而然、不學而能,以此化用於「書面語」上,當然就更具有明白易懂、簡便易使的作用,無論從普及教育、傳播思想、表情達意的角度來說,都可以說是劃時代的進步。

儘管如此,當年提倡「白話文運動」的學者,卻始終存在一個他們尚未釐清的一個「盲點」,而這個盲點,在白話文蔚興之後,卻逐漸擴大成為一個明顯的誤區,造成許多不明究裡的人的錯誤觀念,而一直延續到今日。

這個盲點,就是學者們忽略了「口頭語」與「書面語」的異同及相互的關係。其實,早在胡適提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時,就已隱隱察覺到了這個問題,但卻因為當時急於「除弊」,故以批判、攻堅為主,想扭轉一時風氣,而未遑針對這個部分作深入的探討與分析,導致今日還是流毒無窮。

扼要來說,這就是所謂的「死文字」、「活文字」的武斷且錯誤的劃分。在他們看來,「文言文」就是不切於實用、遠離人們日常生活的語言,應斷然棄而不用,而改用活生生、靈巧巧的「白話文」,這才是「活文字」。

事實上,他們完全忽略了非常關鍵的兩點,一是古人雖然在「書面語」上使用「文言文」,但日常生活上還是有不同時代的古人的「白話文」的,這點,我們從一些古典白話章回、話本小說中,可以獲得明確的證據。除非是一些老冬烘、迂秀才,否則是絕對沒有人在日常生活的「口頭語」中,動輒引經據典、掉弄書袋,來個之乎者也、已矣焉哉的。

另外一點,則是他們忽略了在中國幾千年的語言發展過程中,「文言文」與「白話文」早已是相互滲透、彼此循環影響的。即便是在現代,許多「文言文」也還是活生生地展現在所謂的「白話文」當中,事實上,可以說已成為現代「白話文」的一部分了。

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今天的一些成語,如學生畢業時,師長「鵬程萬里」的期許;公司開張,親友致贈的「鴻圖大展」的祝語;親友遠行時,祈祝的「一帆風順」;勉勵子弟精益求精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些都是在現代生活中尋常可以見到的,卻又哪一個不是道道地地的「文言文」?「文言文」與「白話文」,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如此涇渭分明。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文言文」與「白話文」畢竟還是有所區別,各有優點缺點。分別來說,「文言文」的優點在於用字精簡,要言不煩,缺點在於生難字詞較多,學習費力;「白話文」的優點在於明白條暢,切於實用,缺點在於文句鬆散,較乏美感。就適用範圍來說,「文言文」以「書面語」為主,而「白話文」既可用於「書面語」,而更多的是表現在「口頭語」中。由於「白話文」的適用範圍遠較「文言文」為廣,身為現代人,當然還是以使用「白話文」為主,這是必須特別強調的。

但是,即便強調使用「白話文」,也還是必須將「書面語」與「口頭語」作嚴格的區別。在寫作的環節中,人盡皆知,並不是將「口頭語」原封不動地挪移到「書面語」,就可以完成的,其間字詞的運用、文句的結構、段落的安排、篇章的經營,雖說可以「明白如話」,卻也不是簡單的「明白如話」而已,精簡的鍊字、巧妙的構思、生動的比擬、豐富的想像、顯豁的意旨,無一不需要匠心的安排,這當然不是從「口頭語」中可以直接獲得的。我們應該使用國語創作文學作品(國語的文學),但卻必須瞭解文學創作是另有一套與「口頭語」不同的文字表述方式(文學的國語)。

即此而言,「文言文」與「白話文」其實是可以兼容並蓄,不相妨害的。甚至,我們可以大膽宣稱,熟諳「文言文」,反而是足以增進「白話文」的寫作能力的,從五四時代的白話文健將,到如今能夠表表傑出的文學大家,又有哪一個不是曾經於「文言文」中汲取大量養分,因而卓然成家的?純粹以「白話文」寫作,當然可以創造出優秀的作品,但是,如果兼採「文言文」的文句,使用字更為精鍊、旨意更加顯豁,優雅自然、疏密相間、一氣呵成,又何嘗不能創造出自我的文章風格?文學的表現,必須「多元化」,這才是文學能夠歷久彌新的動力,兩者各有所長。

中國歷史有多久,「文言文」的歷史就有多長,在漫長的幾千年中,不同時代的文人、學者,不知道創作了多少既具文學美感,又饒富文化、思想深度的作品,我們可以約略將其概括成「古文」兩字,這些都是古代各具風格、特色的「書面語」,以此作為門徑,入窺中國傳統的歷史、思想、文化,不但可以作為現今的參考,更可以讓今人「知所從來」,知道我們當下的我們,為何會如是思考、如是作為,乃至可以如是往何處發展,觀古可以鑑今,如此豐厚的文化遺產,又豈有捨棄不顧的道理?

其實,「古文」雖然精研不易,但入窺門徑,卻也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反對學習「古文」的人,一味以「學習困難」為藉口,事實上,大家捫心自問,在學生時代,個人耗費在「古文」的時間,會多過英、數、理、化嗎?在浩如煙海的「古文」當中,難道就挑不出可以讓學生學習的簡潔、優美,而又深具歷史、文化、思想內涵的文章嗎?這不是「古文」本身的問題,是選擇者、教學者的問題吧!

遺憾的是,今人囿於一偏之見,再加上意識型態的干擾,竟將「古文」視為贅疣、糟粕,欲盡除之而後快,不斷減縮古文的佔比,剝奪學子學習的機會,阻絕其汲取古代養分的道路,如此的教育政策,難道還不應該徹底檢討、改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