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海峽西岸來

台灣印象散記

鄭卓瑤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今年9月,我從福建師大來到台灣師大,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研修生活。我是福州人,福州的平潭島是祖國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兩岸一衣帶水,不論是地緣上的相近,還是文化上的同根,都使我對素未謀面的台灣抱有天然的親近感。在來台灣以前,我對台灣的印象多來自台劇、流行音樂、文學作品,以及網路上的隻言片語。而真正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才以若干具體的、溫熱的、細碎的生活體驗,組織成我的「台灣印象」。

小小的「現金震撼」

初到台北,要面對的是日常生活上的差異。

先說支付方式吧。大陸人來台灣,首先要接受小小的「現金震撼」。近年來,大陸的行動支付已經十分普及,從櫃檯繳費到街頭小攤,大大小小的支付場景,都可以在手機上輕鬆快捷地完成。其實不僅是支付,日常生活中的購物、郵寄、預約等各項事務,也都依賴手機。出門時只要帶一支手機,便可暢通無阻。而在台灣,出門或許可以不帶手機,卻萬萬不能忘帶錢包。台灣更習慣於現金支付,每每從店員手裡接過一把紙鈔、硬幣和票據,要將它們分門別類地歸位到錢包裡時,總有手忙腳亂之感。好在店員總是很有耐心,從不催促,讓我體會到慢節奏生活中的人情味。

再說交通。在台灣,搭公車是一件頗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大陸的公車一般每站都停,台灣的公車則是招手停、按鈴下。因此在候車時便要隔三差五地查看預計到站時間,提前在路邊「翹首以盼」。有時只是低頭滑幾下手機的功夫,要等的車已經從面前呼嘯而過了。台北的公車總是開得很快,未等乘客坐定或站穩,司機就一腳油門轟了出去,常讓人有種乘船搖擺起伏的錯覺。而台南的公車又是另一番景象--慢。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看車窗玻璃把陽光過濾成昏黃色,人隨著車身慢悠悠地幌著,彷彿時間的流逝都跟著慢了下來。不過,大抵也是因為這慢節奏的緣故,台南的公車常常一小時只有一班,能否如期搭車,全看天意。有一回等車時,站台螢幕和手機APP上顯示的預計到站時間各不相同,結果下一秒那輛車就出其不意地馳過,留我們在原地面面相覷。

一些用詞的差異

比起公車,機車大概才是台灣人最熟悉的交通工具。大街或小巷,都常能聽到機車的轟鳴聲。台灣的機車數量之多,行駛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但可貴的是他們的守規、有序。隨便找一個紅燈路口,便會看到機車們靜靜地在白線後停成若干排,人人都戴著頭盔,十分整齊。待綠燈亮起,轟鳴聲漸起,又一輛輛疾馳而去。有時,綠燈亮後,斑馬線上仍有行人滯留,機車騎手們也從來不急不搶,總是默契地等行人完全走到人行道上,才開始發動車子。這樣的耐心和禮讓,是值得稱讚的。

此外,還有一些兩岸的用詞差異,比如「捷運--地鐵」、「公車--公交車」、「外帶--打包」、「吃到飽--自助餐」、「高麗菜--捲心菜」等等,或是一些字詞的讀音略有不同,比如「液體」的「液」、「微笑」的「微」、「垃圾」等等。不過,這些細微的差異是很容易適應的。在初來乍到的新鮮感消褪以後,我發現兩岸的人和生活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我們都是中國人,都說中國話;我們的文化同根同源,閩台文化更是一脈相連;我們都以熱情寬厚的態度待人接物。在台北的地圖上,我常常能看到熟悉的地理名詞:南京東路、重慶南路、潮州街、溫州街、廈門街、福州街……身為福州人,每當我在街頭偶然發現「福州丸」、「福州麵」、「福州餅」時,也總感到格外親切。我相信,這些地理座標縱橫交錯,凝聚著對整片大陸的鄉愁,也凝聚著兩岸無法割捨的血脈關係。

讓我倍感親切的時刻

在台灣,常有這樣讓我倍感親切的時刻。初到台灣不久,我在宿舍樓的電梯裡遇到保潔叔叔,他大概知道我們這一層住的多是福建師大來的學生,用不太標準的國語問我:「是福建來的?」我答道:「對,福建來的。」他並不多說什麼,只是質樸地衝我笑了笑。隔了幾天,我和同學又遇到他,他仍是問了一句:「你們是福建來的?」見我們應允,他便和上次一樣,微笑著點點頭,用熱切的眼神望著我們。

另一次,我到一間大陸人開的餐館吃飯,點過餐便自報家門,和老闆娘閒聊起來。老闆娘的台灣丈夫笑嘻嘻地對我說:「我奶奶也是福州人!她講福州話我們根本聽不懂,什麼see you tomorrow……」我聽了先是一怔,隨後也大笑起來,福州話的「醬油」不正和「see you」同音麼!鄰桌的一對年長的夫婦聽說我是大陸來的,也親切地拉著我攀談起來,先說他們的祖輩來自廈門、泉州,又問我在台灣生活的感受,熱情地向我介紹周圍的地理環境,臨走時還不忘與我揮手道別,讓身為異鄉學子的我深感溫馨。

還有一次路過夜市的煎餅果子小攤,聽到一位食客阿姨正興緻勃勃地與那嫁到台灣多年的山東籍老闆娘聊個不停:「……我是『第二代』,我兒子是『第三代』,現在去美國了……我也會說家鄉話呢--『中中中!』」我聽了會心一笑,原來這是位河南老鄉呢!

在台灣的中老年一輩那裡,好像常常能聽到這些令我感到熟悉、親近的聲音,相較之下,台灣的年輕人似乎卻對大陸不甚瞭解,甚至有些隔膜。

有一次吃飯時,我聽到鄰桌的女生向同伴介紹台灣的手機支付,並感慨「我覺得我離開台灣真的生活不了,因為真的太方便了」。聽到這話,我只覺得又好笑又無奈,因為大陸的行動支付已經非常成熟,而年輕人似乎對海峽對岸的生活一無所知。

期盼你往海峽西岸去

我從福建來台灣,看過了台灣的自然風光,領略了台灣的風土人情,我也同樣希望有更多的台灣人,特別是台灣的年輕人,多去大陸走走看看,親自踏上承載著悠久歷史和文明的神州大地,親身感受祖國近年來的繁榮與新變。

一灣淺淺的海峽,隔不斷兩岸的同胞情誼。我從海峽西岸來,期盼你往海峽西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