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美軍發動反人類細菌戰罪行

台盟在抗美援朝中的重要作用

閻崑
(文史工作者)


朝鮮戰爭爆發,作為台灣同胞在祖國大陸唯一的政治團體,台盟自覺擔負起歷史重任,在團結大陸台胞、動員盟員參軍參戰,號召旅居大陸各地的台灣同胞大力開展捐獻等方面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

抗美援朝前台盟走過的路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成立於1947年11月12日,是一部分日據時期的前台灣共產黨員謝雪紅、楊克煌、蘇新等人,二‧二八事件後逃亡大陸,在香港成立的黨團組織。1948年台盟宣佈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員陸續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5、6月間成立「香港支部」,是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周邊組織。

1949年9月,台盟選派代表謝雪紅、楊克煌、李偉光、王天強、田富達、林鏗生等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在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閉幕會上,即將結業的華北軍政大學台灣隊學員推選林東海、林雲、陳增坤、廖先景、鄭森洲等戰友為代表,向黨中央、毛主席獻上繡有「願在你的領導下為新民主主義中國的建設而奮鬥」的錦旗。據廖先景回憶:「毛主席要我轉達他對台灣隊全體同志的親切問候,勉勵我們要努力學習、練好本領,為解放台灣、解放全中國作貢獻。」

積極表態,支持抗美援朝

2020年10月19日,「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隆重開幕。一面錦旗吸引了觀眾駐足。那是一面台盟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的錦旗。錦旗上款為:獻給英勇的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志願軍;正文為:衛國干城;落款是:台灣民主自治同盟華南總支部敬贈。70年前留下的這面錦旗成了歷史文物,它是台盟積極投身抗美援朝運動的物證。

新中國成立不久,朝鮮戰爭爆發,1950年8月1日,台盟代表林鏗生在北京各界慶祝「八一」建軍節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示威大會上發表演說,表明了台盟反對侵略朝鮮的鮮明態度,他說:美國不但要進攻朝鮮,並且要干涉我們中國的內政,阻撓台灣的解放,干涉全亞洲人民的獨立和自由。林鏗生強調,今天我們的鄰邦朝鮮,正在為自己的解放和獨立,向美國帝國主義的侵略軍作英勇的鬥爭,而且已經獲得輝煌的戰績,我們相信,朝鮮人民力量一定會把侵略者驅逐出境,而取得最後的勝利的。因為朝鮮人民和我們台灣人民一樣,在過去的數十年間,曾遇到日本帝國主義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朝鮮人民對帝國主義者的憤恨是和我們台灣人民一樣的。所以可以斷定,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朝鮮人民!

1950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成立。台盟中央與各民主黨派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一同與中國共產黨聯名發表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各民主黨派聯合宣言》,指出:「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關聯的。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宣言嚴正宣佈:「中國各民主黨派誓以全力擁護全國人民的正義要求,擁護全國人民在志願基礎上為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神聖任務而奮鬥。」

1951年10月30日,台盟主席謝雪紅在全國政協第一屆三次會議上發言:台灣人民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正義性,他們知道在朝鮮前線大量消滅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勝利將是解放台灣的有利條件。謝雪紅表示,一年來抗美援朝的勝利,鼓舞了台灣人民,使他們堅信台灣一定要解放,推動了他們加緊準備解放台灣的工作。

動員盟員和台胞青年參加志願軍

抗美援朝期間,台盟總部積極動員盟員和生活在大陸的台胞青年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的盟員有林東海、黃幸、丁光輝、王宏、陳昆侖、林漢漳等人;盟員蔡管仲、魏正明等人參加了志願軍醫療隊,在朝鮮戰場救治傷患;台胞蔡嘯(1979年任台盟總部主席)任志願軍空軍16師第一副師長兼參謀長,是參加抗美援朝軍職最高的台灣人,他曾榮獲朝鮮共和國軍功獎章;盟員謝知母是中國醫學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他參加了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罪行調查團工作,在查清和揭露美帝發動反人類的細菌戰罪行中積極有為,榮獲朝鮮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丁光輝、林懿榕、蔡管仲、魏正明榮立志願軍三等功,林東海、王宏榮立四等功。王宏、林懿榕等多人榮獲朝鮮共和國軍功章。台盟旅大特別支部的首批盟員黃啟章、杜慶鐘、簡仁南和蔡行鑄、陳素梅夫婦等人積極參加後方醫院工作,為搶救負傷回國的志願軍傷病員,經常徹夜工作,他們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精湛的醫術受到一致好評。盟員呂平的妻子車麗華、陳弘的妻子周元敏也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榮立過功勳。台盟還鼓勵台胞青年參加軍事幹部學校,盟員方舵、曾祥發等人回應號召投筆從戎,積極投身抗美援朝工作。

發動台胞和盟員支援前線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了《關於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和優待烈士軍屬的號召》。台盟總部於同月12日發表告旅居各地的台灣同胞書,號召旅居各地的台胞積極回應總會的三大號召。在告台胞書中說:「我們訂立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和優待烈士家屬及革命軍人家屬就是我們最具體的愛國行動,最具體的拯救今天尚在美蔣統治下的台灣父老兄弟的實際行動。我旅居各地台灣同胞應積極參加這一愛國行動,以表示反抗美帝國主義侵略和解放台灣的決心。」

號召得到了北京、天津、大連、上海、廣州等地台胞積極回應。旅居上海的台胞情緒高漲,紛紛前往台盟華東總支部響應號召。同月,台盟華東總支部牽頭成立了「台灣旅居上海同胞抗美援朝捐獻武器運動委員會」,李偉光出任主任,下設秘書組、宣教組、募捐組。作為台盟負責人,謝雪紅帶頭捐獻,李偉光拍賣了一輛私家汽車,所得款項全部捐出,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虹口區的台籍醫生開展義務應診,半價收費,所得款項全部用於捐獻。醫生林濬哲帶頭將身邊的積蓄全部捐獻給國家購買飛機大炮,還積極參加國庫券的購買。身為中華口琴會會長的王慶隆,聯合上海口琴界人士義演,所得款項全部捐獻。從事家務的女盟員和女台胞,積極參加縫紉組趕制用於捐獻的蚊帳。據一份資料顯示,上海共有235位盟員和台胞參加捐獻,捐獻金額達62,850萬元(舊制人民幣)。

其他地方的台胞也不甘人後,天津盟員張午亭回應號召,積極捐款,還讓妻子給志願軍戰士寄去一些慰問袋。廈門台胞柯進旺動員釀酒同業公會會員,響應號召,他個人以及他經營的釀造廠、酒廠也都積極購買公債。他還組織釀酒行業私營企業人士,參加廈門市人民舉行的抗美援朝愛國示威大遊行。對於台胞支援前線的熱情,媒體給予了高度關注,同年6月23日,新華社發表了一則題為《台盟號召旅居各地台胞響應三項愛國號召》的報導,紀錄了此事。

積極開展慰問活動

抗美援朝期間,台盟總部積極發動盟員和同鄉給朝鮮前線寫慰問信,並派盟員周明代表台盟參加了第一批中國人民慰問團。在慰問團拜會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成的宴會上,周明代表在美蔣統治下堅持鬥爭的700萬台灣人民向金日成致敬,表示:「中朝人民軍隊的勝利,大大加強了中國人民、特別是台灣人民解放台灣的信心。」隨後,他與其他民主黨派代表們深入前線,帶去了祖國人民的慰問金、慰問品和慰問信,慰問志願軍,慰問傷病員,送去了溫暖與敬意,極大鼓舞了志願軍指戰員的戰鬥意志。

在解放軍文工團工作的台胞蔣榮葡是歌唱演員,曾代表中國青年參加過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在世界級的比賽中獲過獎。她曾隨慰問團到朝鮮,為志願軍戰士獻歌。台胞王碧雲是手風琴演奏員,她也曾隨部隊文工團到朝鮮前線,為志願軍戰士演奏。

在祖國大陸,楊克煌和台盟華東總支部主委李偉光代表台盟親赴各台胞軍屬家中,送錦旗和鮮花,表示慰問,對有困難者送慰問金。

關於台盟組織在這一時期的活躍,從主流媒體的通訊報導數量和內容中亦可見一斑。

1950年1月至1951年末的《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報導,與台盟相關的報導竟然有14篇之多。有的直接報導台盟領導人的講話或台盟的活動。

後記:台灣同胞從來沒有缺席

筆者在《海峽評論》上陸續發表的「原鄉人的故事--台胞與抗美援朝」專題到本期就告一段落了,連續幾篇文章講述的人和事,有些出自筆者幾十年的採訪積累,有些是從圖書館和各種資料書籍中查閱所得。這些人和事基本可以從不同方面展示廣大台胞在抗美援朝中的表現與作為。但這只是冰山之一角,生活在祖國大陸的台灣同胞應當還有更多更多與抗美援朝相關的人和事,有待於挖掘整理,筆者希望有一天,能夠讓每一位台胞在三千里江山留下的印記在世人面前更加清晰起來。也希望與有心人一起添實補充,使這座寶庫更加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