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大家」才能成為「贏家」

從今春中美兩份「文本」看世界未來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


一、乙巳開春的兩場演講

乙巳年初春的三月天在國際場合,在中美的國會開議同時有兩場倍受矚目的大會文本,因為發生在中美兩國之間,所以既關乎中美兩國各自國家今年的發展,更關係到世界格局的發展與變化。在中國是第十四屆第三次會議的「兩會」(全國政治協商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年度例會,在美國是該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在中國是李強總理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在美國是川普上任後第一場演說。

從形式上看,中國的「兩會」開議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制度性安排, 而美國這一場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是川普為了「秀」個人就職未滿百日的「政績」,臨時加場的表演。 從名稱上看,李強的任務是向人民報告政府工作;川普是向美國人民炫耀其「政績」。

從內容上看,李強的報告是說明政府去年的成績與不足處,再說明今年的國家情況和政府工作重點。川普演說持續了160分鐘,主軸是宣傳他的政府在頭六週內對國內外政策的一系列變革,大肆攻擊並諉過拜登政府並揶揄民主黨。他吹噓「我們在43天內取得的成就,比大多數政府4年或8年的成績還要多」,「而且我們才剛剛開始」。但對接下來的政策除增關稅、退群,霸弱凌小,其他多未著墨。綜觀川普的國會演講,可以說還陶醉競選造勢和大選獲勝的氛圍中。

細讀川普超長的演講,除了口號,自我吹噓,攻擊他人,真正的政策仍是關稅武器化、製造業回流、覬覦巴拿馬運河、格陵蘭礦石,並沒有太多讓人期待的作為。加上川普一向說謊話、說大話、說胡話的習性,因此外界很少以嚴肅的態度去研究其演講。

川普43天的政績,對全世界而言,就是提供了美帝國主義極其邪惡、極其虛偽的直接鐵證。撕開了美式普世價值的謊言,揭露了美國政黨惡鬥的本質。對美國人民而言,公布了政客合法貪腐的制度,公開了聯邦機構的顢頇腐敗。至於遣移民、揭弊案、裁機關、解雇員等等休克療法式,對美國是福是禍就不能只看短期的新聞,要待過些時日才會顯現。

然而從全球發展的角度,川普當前作為一如魔童哪吒大鬧世界一樣,使美國成為國際局勢不確定的唯一根源。所幸這是川普的第二任,各國對他的招術有所洞察。更重要的是現今的美國,已經不再是2018年川普第一任時期的美國。所以,除了美國國內的鬥爭之外,對外的敲詐成果有限。

反之,今日的中國,動見觀瞻,倍受矚目,證諸歷史,中國政府的發言從來都會兌現。年度「兩會」的報告就是中國政府對中國人民的施政績效和年度施政重點承諾

二、民生為念的政府工作報告

閱讀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強烈感受到北京政權為中國人民的生活願景所作努力,從而為全球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力量,中國做為不斷成長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儘管在國際大環境極為不利,中美關係又極不確定的情況下,報告指出:「2024年工作回顧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保持在30%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台階。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而在弗里曼稱為正在發生「大災難」的今年,中國依然深具信心地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除了上述內容,另外,還應注意到新詞彙和AI+教育兩個特點。

三、新詞彙新概念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是大量使用新詞彙來表現北京因應新時代,新情況的新作為,特別在「報告」「三、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的乙節中提及「全口徑消費統計制度,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所謂「全口徑消費統計制度」是指「全面統計各類消費資料,涵蓋商品和服務消費,包括線上和線下、實物和非實物消費。」以便有助於更準確掌握消費趨勢,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推動消費升級和經濟增長。

又提到的「紮實推進『兩重』建設,加力支持『兩新』工作 。」所謂「兩重」指的是「重大工程」和「重大專案」。「重大工程」通常是指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如交通、能源、水利等領域的大型工程,例如,國家正在推進的「川藏鐵路」建設。「重大專案」則是指對國家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的項目,例如,國家支援的「積體電路製造」專案。「兩新」 指的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如,5G網路的全面鋪開建設等,為未來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新型城鎮化建設」:則是指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強調城鄉融合發展,如一些城市正在推進的「智慧城市」建設,通過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報告」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乙段提及「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具身智能」。「獨角獸企業」概念是2013年風險投資家Aileen Lee提出,指成立時間短(一般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

「瞪羚企業」概念可能來自中國,通常指那些在短時間內(比如三年或五年)實現快速增長,營業收入或利潤年增長率達到一定標準(比如超過50%)的中小企業。

「具身智慧」是將人工智慧與物理實體結合,使其具備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這種智慧不僅能處理資訊,還能執行任務。

「報告」在「深化科教育興國」乙段中提及「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程」、「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學位供給」、「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紮實推進優質本科擴容」;「加快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和行業共性技術平台建設」、「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壯大耐心資本」;「深化人才分類評價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

上述的新詞大部分可以望文生義,而「耐心資本」是專注於長期投資的資本形式,對資本回報有較長期展望,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發展耐心資本是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科教界『帽子』治理」,是對科技教育領域存在的過度依賴頭銜、稱號等問題,進行規範和整頓的一項重要措施。

「報告」在「改革活化市場」乙段中提及「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開展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

「內卷式」是一種「惡性競爭」,一些行業無底線「卷價格」、跟風式「卷賽道」、圍剿式「卷人才」的情況,引發負面反應,擠壓企業利潤空間,破壞產業鏈和市場環境穩定,阻礙產業高品質發展。此一現象不僅在市場,也存在地方政府間出現。

「零基預算改革試點」是指中國政府為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而推行的一項預算管理改革措施。零基預算要求每個預算周期都從零開始,對所有預算專案進行重新評估和審核,而非僅僅基於上一年的預算進行調整。這種預算方式有助於消除不必要的支出。

「報告」在「擴大開放」乙段中提及「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新型離岸貿易」,意指企業在離岸金融中心進行的貿易活動,涉及跨境資金流動和稅收優惠。目的在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推動外貿高品質發展,促進經濟全球化。

「報告」在「應對風險」乙段中提及「堅持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這是延續了去年11月中央出台的「化債新政」,即從「在化債中發展」轉向「在發展中化債」,通過規模合計12萬億元的債務置換措施,幫助地方政府有效降低化債壓力。

「報告」在「作好三農工作」乙段中提及「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

「報告」在「區域協調發展」乙段中提及「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的疊加效應」,所謂「戰略的疊加效應」是指「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而「疊加效應」則不是政策的簡單累積,而是通過發揮戰略疊加的系統性、協調性、動態性等特性實現戰略互補與賦能,推動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報告」在「改善民生等」乙段中提及「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型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加快發展智慧養老」。所謂「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就是加強縣、鄉級的醫療衛生水平,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而「銀髮經濟」可能是未來經濟成長的重點之一,「智慧養老」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上述近20餘個新詞彙、新概念,可以看出北京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採取了直視問題、直面危機的態度,從新科技去應對,以新思維去化解。

四、AI+賦能未來

「報告」第二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是北京為中國的未來插上了「AI+」的翅膀,助力中國的崛起,北京深知「AI+」是人類繼煤、電、網路之後,第四波的工業革命,而近代中國的落後、屈辱都和我們未能抓住前幾波的世界變革,如今中國經過不斷努力,終於躋身世界大國之林,當前世界又正值「AI+」革命的開始,中國必然要抓住機遇。從「報告」來看,北京政權有意在政府大力引導下,逐步將全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帶入「AI+」時代。

從「報告」來看,所謂的「紮實推進『兩重』建設,加力支持『兩新』工作。」就是「AI+」國家的大基礎建設,有了此一未來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才能提速換軌,從而使人民過上「具身智慧」的生活。顯然智慧化的生活必須國家擁有進步的教育,才能培養人才,創新科技。在此情況下,政府必須精確自身的用度,維持市場的公平和開拓新型對外貿易,確保國內三農科學地發展和區域平衡發展,以及環境的健康,最終落實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得到智慧養老。「報告」最值得我們進一步關切的是教育,因為這是關係到中國潛實力的持續。結束未久的「兩會」,教育部長項懷在答記者問時主動提到今年將發佈中國人工智慧教育白皮書,他說:「我們還會繼續加大國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設,把人工智慧與教育結合起來。今年將發佈中國人工智慧教育白皮書。」提升學生數位化時代、智慧化時代的素養和能力,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大陸媒體報導說:「事實上,讓孩子們與『人工智慧+』結伴同行,早已獲得了相關政策的有力支持。去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通知》中,就明確提出『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慧教育』。」

五、結 語

今年真是決定人類未來的關鍵一年。從歷史看可說是人類遭逢的「大年」。從天象看,今年的2月28日是北半球的「七星連珠」奇景,從人事看,包括二戰勝利80週年、聯合國成立80週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週年、台灣光復80週年、中歐建交50週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中拉論壇正式運行10週年、全球婦女峰會在中國舉辦30週年、中印建交75週年,反分裂法公佈20週年。在這麼多疊加的紀念日子,提醒人們必須銘記「戰爭」對人類及其文明的破壞,謹記「和平」的可貴。

40餘年前,中國的領導人相信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與發展」,從此中國人韜光養晦,不斷學習,開放合作,埋頭努力。成就了今日高速進步,面向未來的中國。王毅在今年的兩會記者會上談及中國經濟時說:「去年中國經濟實現了5%的增長,在主要大國中仍然『一枝獨秀』。我們的信心,來源於中國的超大市場和國內需求,來源於中國的強大產業和創新動能,更來源於中國的制度優勢和改革開放。人們常說『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中國奇蹟的上半篇是史無前例的高速度增長,下半篇將是更加精彩的高質量發展。」中國發展的「下半篇將是更加精彩的高質量發展」,王毅的底氣從何而來,從中國致力於「高質量發展」,什麼是「高質量發展」,其最核心的意義就是「AI+賦能」的綜合發展,這是國家高效、減碳、綠色、民本、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報告」便是最好的佐證。

美國的發展路徑受制於其國內軍工複合體和猶太資本家利益的操縱,他們熱衷戰爭,迷信實力,時時挑釁,處處出兵,結果世界紛擾不安,美國負債累累,國力日頹。今天川普叫喊「美國再偉大」,而努力的方向,則是恢復石油的開採,覬覦別人的土地,掠奪他人的資源,拿關稅當武器,任意霸凌他國,恣意「退群」,能成為未來的世界的典範嗎? 王毅外長說:西方有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而在中國看來,朋友應當是永遠的,利益應當是共同的。歷史將證明,只有心懷『大家』,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2025年3月16日,2025年3月17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