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境外敵對勢力」說
評「境外敵對勢力」說
台灣當局在2025年3月13日拋出了17項策略,用以因應來自所謂「境外敵對勢力」的這樣或者那樣的「威脅」。「境外敵對勢力」泛指中國大陸方面,但是台灣方面現行的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包括大陸地區,所以那個地區並不是「境外」。更可笑的是,台灣當局如果把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那麼台灣當局為什麼不廢棄ECFA?反之,台海兩岸雙邊貿易仍在增長。台灣地區2024年和「境外敵對勢力」的雙邊貿易達到2,312億美元,比2023年增加9.2%,台灣對「境外敵對勢力」享有699億美元的順差。若依照大陸方面的數據,台灣去年享有兩岸貿易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截止2025年最初兩個月,台灣和「境外敵對勢力」的雙邊貿易額也超過去年同期數據。
敵對歸敵對,錢還是要賺的。這就是不可規避的現實:經濟不行,那就一切都不行。但是,台灣的經濟實力只會越來越落後於大陸,甚至美國也很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失去對中國的經濟和科技優勢。
台積電終究如同預測的要去美國投資,而且台方駐美官員已經放話,台積電高端製程不會留在台灣。此外,台積電最初公佈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稍後額外增加1,000億美元,達到總計2,000億美元。台積電大舉遷移到美國之後,台灣缺失的不只是台積電的就業機會,還有大量相關產業的就業機會。
美國千方百計封鎖中國在EUV光刻機還有氧化鎵晶片等方面的技術,但是中國採取不同技術路線的EUV光刻機正在試製,而且杭州鎵仁半導體公司日前已公佈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個8英寸氧化鎵晶圓的量產技術。新體制EUV光刻機一旦成功,就會整個顛覆目前的半導體產業。屆時,遷美的台積電恐怕也是雞肋。
大陸的AI技術和美國相比是互有長短,以至於OpenAI公司出陰招遊說美國政府制裁中國的DeepSeek公司。
中國大陸的釷基熔鹽和反應器的技術領先全世界,而且已探明的放射性釷金屬儲藏量世界最多(不久前在內蒙發現100萬噸)。釷基熔鹽核反應器低溫、低輻射而且發電後的核廢料僅是鈾發電廢料的十分之一。中國將會大幅度降低火力發電所需石油和天然氣,於是一方面享有世界最低的發電成本,同時也緩解甚至消除了高度依賴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戰略弱點。
美國自從立國以來就是依靠軍事暴力和金融侵略來擴大統治階級的利益。美國綜合實力目前仍居世界第一,美國統治階級當然不會輕易放棄霸權利益,但是他們也不會進行勝算不高的軍事衝突,最近一例是烏克蘭代理人戰爭。
拜登背後的金融資本在開戰之前以為,只要西方支持烏克蘭在戰場上沒有重大失敗,那就可以藉著所謂的「史無前例的嚴厲的制裁」,促成俄國內部推翻普京政權後建立親美政權。烏克蘭代理人戰爭全盤而言,軍事交戰是次要搏鬥,金融和經濟制裁是主攻。三年後,糧食和能源自給自足的俄羅斯的經濟沒有崩盤,反而小幅增長,增長率超過歐盟主要國家。
在軍事方面,西方沒有及早提供夠多的先進戰機給烏克蘭,而且西方援烏的型號比較新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等重型武器雖然性能優於俄國對手,但數量太少。這就導致儘管西方對烏提供性能超過俄羅斯的C4ISR支援,戰局仍然演變成消耗戰。此時,自殺式無人機、遊蕩彈藥、大口徑身管火炮和多管火箭系統、戰術飛彈等成為用量最大的主要武器。西方的武器和彈藥產量遠遠不如俄羅斯,加上烏克蘭在庫爾斯克的躁動冒險消耗大量的精銳部隊,戰局越發不利於烏克蘭。川普不願意在烏克蘭繼續消耗武力、財力,於是他要美國越早甩掉包袱越好。
支持台獨,乃是美國一個冥頑不靈的執念。在美國相對於中國的總和實力優勢縮小到某一個程度,甚至逆轉之時,那個執念要不是徒然妨礙美國和中國建立良好的雙邊關係,就是讓美國輸掉對抗而且退回北美洲當區域強國,門羅主義大概率不再適用。台獨這個戰略工具的特點是:中國越強大,台獨就越沒用,反而提高發生中美軍事衝突的風險。
從美國方面1月以來的某些關於台海兩岸事務的發言來看,美國仍然有人想讓台獨自己賭一把,只要死的不是美國人。
於是台獨陣營嗨了。他們指出,美國國務院網站刪除了「不支持台獨」字眼。美國某人說了,大陸不可以武統,也不可以對台灣施壓。說什麼不算數,做什麼才有可能起到一些影響。美國前總統拜登在2021年曾經說過,如果中國大陸進行武統,美國就會武力干預。到2024年12月的APEC峰會,拜登沒說美國武力干預,只說期待兩岸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
拜登還說過,美國將會不惜一切代價堅定支持烏克蘭。但是,美國是最晚點頭對烏克蘭提供先進坦克的國家,也是最晚同意對烏克蘭提供第四代多用途戰鬥機的國家。除了上面那些事情,不論澤連斯基如何討要,拜登始終不對烏克蘭開放能夠打擊俄羅斯縱深地區的武器。
西方兩年前已承諾每年對烏克蘭提供100萬發155mm口徑炮彈,但是烏克蘭現在正被川普和普京擺在菜單上,任由他們在餐桌上瓜分利益,西方產能還差一大截。
川普或許真的要挺台獨,但也或許只是假借「要集中力量圍堵中國(大陸)」來抵擋政敵抨擊他在調停俄烏之時對普京讓步太多。
3月18日,台灣防務部門發佈了四年期防務總檢討,其中指出台灣軍力幾個作戰難題,而且提出三條對策。但是,那些難題只有一個解決之道:揚棄台獨。
烏克蘭代理人戰爭顯示,武器技術不落後對手太多,但是產量碾壓式龐大的一方基本上必然獲勝。俄羅斯最先進的坦克安裝法國產的熱成像儀,開戰後就無法生產最先進的坦克。俄羅斯戰機被PAC-3防空系統擊落不少,以至於很少進入PAC-3佈防的地區空域。俄國預警機性能差到甚至不能保障自己不被偷襲。俄羅斯黑海艦隊被西方和烏克蘭的無人機、無人艇襲擊到了搬家避險。但是俄羅斯武器彈藥產量上來之後,戰局就轉變成有利於俄羅斯。
現在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或者國家聯盟能夠在工業產量和中國競爭。注意,是產量,不是產值。大陸一艘滿排1.3萬噸的055型驅逐艦造價8.5億美元。美國一艘滿排0.92萬噸,雷達性能遠遠不如055型,而且沒有艦載高超音速飛彈,但是造價25億美元。
除了產量,中國有些軍工科技已經追平甚至超過美國,台獨寄希望於不對稱戰法反而會被大陸性能與數量都佔優勢的另一套不對稱戰法擊敗。面對中國數量龐大的遠程精確武器,美軍不可能前來直接參戰。動員台灣老百姓,只是貪戀個人權力的政客拿老百姓當犧牲品。◆
社論
歐洲何處去
中美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與連載
編後與新聞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