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這老鴰窩裡出鳳凰?

評川普與馬斯克的新政府、新作為

李本京
(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


前 言

原則上,這是川普的新政府,然而由於馬斯克的加入,立即使得這一全新的政府有著兩人共同的語調及步伐。這在美國近代史上從未出現過,確是大事一件,值得一提。這也是川普第二次掌著星條旗,意義非凡。他在2024大選年以極大比例贏得大選,自此他順理成章地成為一人掌權,「川普王朝」正式登場。上自最高法院,中至兩院,側至50州州長名額,均是共和黨領先,川普責任極重。也就是在此環境下,他立意革新政府缺失,從理念到作為均有所改變,他需要一個助手,幫他除舊佈新,去除既有惡習陋規。川普找到的這位助手就是馬斯克。

馬斯克雖年輕,然而卻在科技、管理方面經驗豐富,加上他勇於任事之個性,這一最佳拍檔由而誕生,自從新政府2025年1月20日接事後,在短短不到兩個月,就將政府行政部翻了一個身,他們的合作揭開甚多政府腐敗無能之事證,居然查到有巨型吃空缺之腐敗事蹟,包括200歲以上人瑞,甚至還有300多歲的「老」人,持續地領取美鈔,這只是一個例子,然而已說明此年輕國家卻有如許之多的老毛病。

川普與馬斯克對美國之貢獻即在清洗多年造成之貪腐醜聞,他們兩人合作無間,將行政單位一一仔細審視,去除腐敗之既往慣例,築建一個年輕有為之新政府,這一對最佳拍擋還持續地改進行政部們,成為大有為政府。

據《新聞周刊》報導,川普總統二度執政上台屆滿一個月,根據《經濟學人》與YouGov民調機構公布的最新聯合民調,川普施政滿意度50%,不滿意度45%;如果與第一任期上台第一個月民調相比,川普淨支持率如今出現進步。足見川馬聯手推動新政,雖然引爆爭議,但多數民意是支持的。

「美國仍在成長中」

「美國仍在成長中!」這句話就是川普說的,含意即在「成長」兩字,也就是說美國今日不只有這麼大,應該還在繼續增長,這就是美國「天賦使命」的運作。事實上,美國第25屆總統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1897-1901在位)對於上天贈與新的領土有這樣一番話,(按美國與西班牙1900年決戰大勝,成為殖民國家,收菲律賓為殖民地)「我並不要菲律賓,然而當它來到,我只好當作上天的禮物收了,我真不知該怎麼辦」。事實上,美國從1900年戰勝西班牙後已是世界強國,對麥金萊總統而言,他雖聲稱「不知應該怎麼辦」,也就「只好」輔助一國成為一個「尚在成長的國家」。

作為麥氏之後人,當然要持續想方設法地繼續擴大版圖,以完成如麥金萊之「國家成長說」,取得巴拿馬運河控制權就是川普今日第一號工作藍圖。當然還要併吞加拿大、取得格陵蘭等大計劃也需實現,如此這般,川普就有令人眼睛一亮之併吞意中寶地,擴大國土,成為一個貨真價實之成長中國家。最後還必須加上巴拿馬運河。

另外一個壯大版圖之好處更是令人驚嘆,其中有一例足以說明之,這就是在麥金萊成功得到菲律賓後,就有J.P. Morgan(摩根大通銀行)捐助美金25萬元(1896年),另外捐助政府之同額巨款者還有Standard Oil(標準石油公司)。其價值約合今日之2,000萬美元。一時之間,各界為慶祝美國登上殖民主義國家寶座而狂喜不已。

對川普而言,如果能在國土上有所增加,則美國就是一個「金色年代」,也有助他實現美夢--再選第三任總統。川普當前的國策就是實施美國多年信奉之擴張主義,如1894年連矇帶騙的得到夏威夷,多年後才等到雷根總統說道歉。

川普的改革巨斧

這一新任期的川普,甚至在2025年元月20日正式接掌白宮之前,已然對著拜登舊制砍了好幾刀,一時之間但見馬斯克之急行軍,抓貪打污,雷厲風行,這就是川普政府之一大特質。事實上川普這樣作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拜登在過去四年中不斷開支票,國庫欠帳高達36兆美元,任何一個政府官員都知道國債問題不能再惡化了,拜登留下一個爛攤子由川普來收拾,川普不立馬祭出法條,清除惡習,也是別無他法,沒有任何人能拯救川普。

川普上任之後最先發難的固有政策,就是抓捕非法移民。拜登這四年當政增加350-550萬之多的非法移民。如今的川普政策就是要將這些非法者驅離國境。在嚴厲政策下,非法移民已被視作必逮捕之對象,這其中有不少來自中國大陸之非法分子,最終遭到逮捕押回中國,有些並送往惡名滿天下之關塔那摩灣港去坐監,最終仍需遣返中國。在川普積極努力下,當前已能控制整體移民局面。

另外一項為人樂道(亦有不少人反對),即是對庸員之裁撤。最令人注意的是川普大刀一揮將「國際開發總署」(USAID)給活生生取消,歸併至國務院,由國務卿負責管理。此單位成立至今已60餘年,養了不少「特殊員工」,拿其對台灣某些組織之援助,就看到旨在援助具有政治背景之社團,這些團體在選舉時就會有所「表現」。這類狀況已為川普查得一清二楚,終於作一了斷,在馬斯克口中,這就是一處「犯罪場所」。

川普對某些工作不力,效用不彰之機構也考慮予以「關門」制裁,教育部就是一例。其緣由在於各州各自負責教育政策之實施,另有一原因就是該部濫用DEI(多元、公平、相容),川普認為這些政策就是癌症,教育部未能阻斷DEI之實施,為杜絕此一劣政,必須將教育部關掉。事實是這並不是川普之獨想,在過去就有人認為教育部之設置是多餘的。

由於拜登四年執政,瘋狂地增加軍費,再不控制,就有年軍費達到一兆之多的可能,未來在川普支持下,將漸減軍費。就國際體系言,自2026年將國防預算每年刪5%或更多,就事而論,若在未來八年均以如此比率減少國防預算,則到2030年國防支出每年約僅5,600億美元。事實是,歐巴馬在任上就在減少軍費,然而拜登執政後,逐年大幅度增加到接近10,000萬美元之奇境。川普並建議與北京共襄盛舉,一次「對半砍」,北京尚未回應。

美國的外交政策在川普領導下有了突變,如新政府不再以世界領袖自居,最大的一項突破就是退出某幾項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這表示美國自行解散了華府自冷戰時期即構築之「世界秩序」。就這一點來看,美國好像是在解除美式世界秩序之重擔。關鍵就在川普認為美國的盟友是在沾美國的光,揩美國的油,美式全球化走向解散之方向。然而卻仍然持有干涉國際事務之權利,這就是今日國際政治之新貌。

今年最重要的國際政治發展就是美俄關係大翻身,這是自從中美在1972年簽下「上海公報」、建構「聯中抗俄」政策後之一大改變。今日美俄就已達到「盟友」關係之程度。在這一重大國際政治新走向產生後,隨之而來的是「北約」有無未來?簡單一點說,就是北約與美國關係將如何……當年北約成立就是為了抵抗俄國,而今美俄一家親,使得北約存在與否成為一大哉問。

美中應否持續拜登「對抗」政策?反中情緒在拜登煽風添火四年後,美中關係降到冰點。如今中俄友好關係仍在,美中關係將走向正面或是負面,令人好奇。從當前情勢以觀,中俄友好關係將持續存在,然而美俄又是好哥倆,合理的預測就是三方敵意將減少,即或走不到三兄弟之地步,可也不至於留下中美僅有惡鬥的場面。

川普一直自誇與習近平有好交情,也多次稱讚習之為人風格,如雙方有意走向正途,則有可能解除緊張貿易關係,讓雙方都能作好生意,才是未來中美雙方共同努力之方向。

川式移民問題解決之道

非法移民確實是川普再登基遇到之首要燙手山竽,這也是他在第一任時(2017-2020)之超級大問題。根據國家調查局之資料,美國在2023年收容了280萬難民,這一數字引起所有美國人民注意,這之中也含有川普,而這一現象也很自然地成為他登基後首要解決之難題。

移民問題就是川氏王朝來到人間之第一大事,據非正式統計,在拜登任滿下台時,美國之非法移民可能有三、五百萬,面對此龐大數目,川普對非法移民手段就是重刑伺候,遣返回國就是川普之最有效方式。是以川式移民解決辦法就是以嚴格方式進行,他無懼反對者將移民遣送案件訴諸於法,其結果是自川普登基後,遣送非法移民動作可謂史上第一嚴。既或傷害到人權,川普亦不顧,其目的就是將過去民主黨執政時之濫好人政策種下的大麻煩徹底剷除。這就是川普上任之第一件大事。

最佳拍檔:去腐迎新之力

2024年12月9日之《時代》週刊刊出一篇由知名政論家休斯特(Simon Shuster)之大作「造王者,馬斯克與川普之搭檔關係」。文中細說為何馬斯克是推動川普登上大位之推手。人們直覺地感到馬斯克因陪同川普一起走向「人治」的「白宮政治」舞台,也堅信馬斯克應輔助川普開創新觀念,陪同川普為美國繁榮有所貢獻,馬斯克遂有「造王者」之稱號。這是一個負擔,也是責任,美國人民正拭目以待,等著看結果。

馬斯克沒有政治背景,他是一個有科技專長之企業家。從一個窮書生成為坐擁四千多億美元之企業家(截至2024年底的身價約新台幣13.9兆元),成功的背景令人好奇,也不由得佩服他的努力奮鬥才有今日之成功。馬斯克與川普的關係為人所好奇,事實上他與川相識僅起自2024年。在這一年的7月13日,川普遭槍手射傷耳際,這一大新聞引起所有美國人注意,也引起馬斯克對川普之注意。

他主動與川普連絡,並在這一天於媒體上宣佈支持川普。由政治活動而相交相識,成了一對「談得來」之好友,這也就奠定了兩人相互合作之基礎。在交談中有一項議題受到他倆之重視,就是「如何追求政府高效率」,因而有了成立一個部門以達到推動公務改進之途徑。他們均認為應成立「政府效率部」以實踐此一想法,川普果然在組織政府時,就賦予馬斯克為此部門共同主席之職,馬由是成政府要員。

馬斯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為何在2024年7月以後全力助川普大選。傳說他資助選舉經費高達兩億美元,問題是他為何如此有錢?答案是他今日已是全美最有錢之人,或曰四千多億,或曰近五千億。事實是這位腰纏萬金之企業界老板,其企業有X-COM(人工智慧網路)、Space X、Tesla等,他也是以矽谷企業主組成社團(Pay Pal))帶頭人之一,此會社成員多為矽谷重要企業主。

馬斯克除了是位賺錢能手外,也是一位頗有見地之國際政治評論者。例如他遠在2022年10月8日即倡言將台灣設置成特別行政區,他那時對中美關係並無特別意見,然而他卻有了設定一套成立此「特別行政區」之想法。

馬斯克是一個絕頂聰明,也是一個大智大慧之人,他是一個工程師,也是一個企業家,一個精算師,一個「未來學」專家。如今搞政治,也是風生水起,天下俱知,掀起美國政壇一波又一波的浪濤。若非川普是一個超級容忍者,否則他豈能帶著小兒子直衝白宮總統辦公室,這是史上從未有過之事。

馬斯克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以一介平民立志要「到太空去」。用「自家電訊網(X),還有『基因工程』」,也在發現「再生能源」方面有所成就。他是一個工程師,一個太空探險家……。自2025年元月後,他又是川普團隊重要大將。令人感興趣的是,他還有一個天賦能力,就是專門抓捕重量級貪官污吏。

事實是,在馬斯克領導揭弊打貪工作之下,人們才領悟到這龐大無比之山姆大廈,其實是一棟犯罪者藏身的堡壘。他立馬拆了「美國之音」(VOA)、USAID等重量級衙門,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查到政府中無良部門,而這只是開始。綜上以觀,可知馬斯克是懷抱樂觀,正確地推論「怎樣才可能作到」,而不是去想卻「作不到」。他好像感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動他勇往直前,他不曾想到一件實驗是否會成功,而是謹守初衷,持續努力,直到目的地。這或許就是馬斯克成功之「武術祕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