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普兩場記者會說起
從川普兩場記者會說起
川普近期在白宮有兩場記者會,乍看跟台灣無關,卻像一面鏡子,反射出台灣統一前的可能處境,不折不扣掏光了台灣精華。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被美西方吹捧為抗俄「英雄」,奔走眾多國際場合,在各國國會演講,風光無限,而今烏克蘭境內經濟凋敝、人口銳減,歐洲諸國無力繼續支持。美國則還是美國,澤連斯基仍是澤連斯基,但白宮主人從拱火的拜登換成了揚言24小時要解決俄烏戰爭的川普,「英雄」澤連斯基瞬間成了喪家之犬。
今(2025)年2月28日,川普與澤連斯基在白宮會面,有位記者詢問川普為何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接觸,卻與烏克蘭保持距離後,接著上演川普和副總統萬斯一搭一唱,修理澤連斯基。川普指澤連斯基對普京恨意太深,讓他很難促成協議;澤連斯基沒有籌碼,賭上數百萬人性命,甚至睹上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萬斯護主心切插嘴,指責澤連斯基不該在白宮的美國媒體面前爭論,該改變態度,感謝拯救烏克蘭的美國和川普。澤連斯基回嘴,他當然希望停止戰爭,但要有「安全保證」。
美、烏總統在白宮吵翻,沒有繼續談判的意義。隨後國務卿魯比奧及國安顧問華爾茲向澤連斯基下逐客令,取消了美烏簽署礦產協議的記者會,烏方人員飯也沒吃就離開了白宮,直接飛倫敦參加歐洲領袖峰會去了。
3月1日即抵達英國倫敦,受到歐洲領袖們熱烈歡迎,幾乎一面倒地重申支持烏克蘭,次日英國首相斯塔默主持歐洲領袖峰會,與會歐洲領袖討論的多係不著邊際的共同防衛計畫及安全保證。
面對川普,澤連斯基的確沒有籌碼,但美烏沒簽成礦產協議,也等於砸了川普掠奪烏克蘭資源的如意算盤,延緩了俄烏停戰的時程。
澤連斯基既然不配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及眾議院議長約翰遜都暗示,如果澤連斯基不符合美國要求,烏克蘭可能要換領導人。
拜登操碎了心組建的美烏聯盟看看已支離破碎,北約歐洲成員國與美國已趨於分裂。川普會否履行杜魯門1949年總統任內做出的承諾,視任何對北約盟國的攻擊為對美國的攻擊?北約集體防衛已名存實亡?
川普重返白宮後,亟欲恢復與俄羅斯的關係,對烏克蘭施加巨大壓力之餘,更向普京做出重大讓步,而所謂「讓步」或將由烏克蘭全民埋單。烏克蘭注定是最大輸家。
白宮談崩後,美國立即切斷對烏克蘭的軍援及情報供應,俄羅斯隨即對烏克蘭發起新一波猛烈攻擊,彷彿美、俄在聯手夾擊烏克蘭。
3月5日美國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證實,在未事先通知烏克蘭的情況下,美方暫停與烏克蘭分享情報,直到澤連斯基願意「合作」,致力於烏俄和平進程。3月6日法國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表示,法國正與烏克蘭分享軍事情報。另有消息指出,由於美、英分享情報,川普也不允許英國把軍事情報分享給烏克蘭。沒有了這些戰場情資,美國提供的海馬斯與愛國者導彈形同廢鐵,嚴重降低烏軍的作戰能力。
川普表示,準備向俄國實施大規模的金融制裁,直到俄烏達成停火以及最終的和平協議。不過他依然認定烏克蘭已沒籌碼,俄羅斯倒是擁有所有籌碼。
3月10日,魯比奧表示,俄烏停戰的協議裡,雙方都需讓步,包含烏克蘭需犧牲2014年後遭俄方奪取的領土。3月11日,魯比奧及華爾茲率團與烏克蘭總統幕僚長安德烈‧耶爾馬克等官員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會談。烏克蘭接受美國提出的立即停火30天建議,並與俄羅斯談判停戰。美國則立即宣布,恢復對烏克蘭的情報共享和軍事援助。3月18日,川普與普京通電話,但未就俄、烏全面停火30天達成共識,普京只同意暫停攻擊能源和基礎設施30天。隨後俄方發表聲明稱,烏克蘭必須同意限制軍事動員,停止重整軍備,提高了停火協議的門檻。川普則說電話中沒有提到援烏問題。
台灣社會常見人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而從蔡英文時代開始,民進黨政府就完全站隊烏克蘭。但美烏在白宮鬧翻後,民進黨幾乎沒人敢談當下的烏克蘭處境及美烏關係。賴清德獨鍾的號稱40萬「黑熊部隊」,也沒誰敢說要投身戰場,支援烏克蘭。賴政府國安人士還自我安慰說,台灣與烏克蘭的戰略地位不同,台灣不論地緣位置和經濟總體實力,都具有重要的戰略角色,說什麼烏克蘭情勢的變化不能類比到台灣,還說什麼台美在地緣政治、戰略與民主價值上,意見長期相同。
澤連斯基在白宮受辱的震撼餘波仍在盪漾之際,3月3日,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突然與川普在白宮共同宣布,未來四年要對美國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3.3兆台幣)在亞利桑那州建造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與一個研發中心。川普顯然對此計畫相當滿意,大讚魏哲家是「傳奇人物」。這大概是他上任後收到的第一個大禮。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與川普會晤,承諾日本企業將在美國投資10,000億美元(既有的8,000億元,再加以後四年的2,000億),金額高於台積電,但主要集中在汽車工業。
川普利用關稅威嚇和取消芯片補貼的方式,手段蠻橫,但得逞了。台積電被不少台灣人視為「護國神山」,現在則眼巴巴看著「川公移山」,把「台」積電變身為「美」積電。
魏哲家與川普的互動中,賴清德沒有任何角色,既無法提供台積電有效的決策建議,又不能從旁應對川普的關稅大棒,魏哲家團隊只能孤軍應戰。蔡英文政府先已把台積電奉送美國,如今賴政府又站乾岸兒袖手旁觀,台灣人呀,看看人家單刀赴會最後給趕出白宮的澤連斯基!3月4日,賴清德的行政院長卓榮泰還面不改色地自彈自唱「根留台灣的立場絕不改變」!同一天,川普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演說時,聲稱自己不花任何補助就讓台積電乖乖增加對美投資,他還呼籲國會廢止拜登政府補助半導體業520億美元的《芯片法》,將省下的資金用於減債。
《芯片法》兩年多前在美國國會獲兩黨支持通過,被視為美國工業政策的重大突破。現任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不打算提供台積電新補助。川普所言究竟是針對台積電最新1,000億美元投資案,還是取消美國政府承諾補助的66億美元(去年台積電已拿到15億美元), 有待觀察。台積電在川普第一任期內宣布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到拜登政府時期承諾增加至650億美元,用於建設三座芯片廠。按照拜登任內敲定的協議,台積電三座設施依《晶片法》可獲得66億美元補助。現在端看美國是不是換了總統就換了承諾!
然而也在同一天,美國「連線雜誌」報導稱,台積電上貢美國,並未讓川普政府內部停止考慮對台積電和其他台灣芯片廠課徵100%潛在關稅。該報導指出,一種計畫是課稅對象不止台灣芯片本身,還包括iPhone等裝有台灣芯片的電子用品。川普政府可能選擇將芯片關稅擴及所有國家,迫使相關廠商在美國生產成唯一選項,也可能對內含台灣芯片的所有最終產品課關稅。
台積電最尖端部分移轉到美國的因素,是政治壓力也是關稅。魏哲家曾豪氣地說「台積電變成美積電門都沒有」,經濟部長郭智輝保證「台積電100%不會變成美積電」;賴清德亦曾低調拜訪張忠謀、魏哲家、林全等台積電高幹。然而在魏哲家出現在川普旁邊時,郭智輝說事前不知情。台積電董事會的決定,事前外界、股東、股民一概不知,也沒有向經濟部投審司申請審查,「川普說了算」!這不就是屬地、殖民地的待遇!?
川普表示,美國現階段在芯片市場裡無足輕重,但在這項投資案後,美國可以取得35-40%的市場。他說,如果芯片是在台灣製造再運到美國,未來可能會被徵收25-50%的關稅,但只要在美國製造就沒有關稅。這也是為什麼魏哲家選擇到美國設廠的原因,川普說這位紳仕(他叫不出魏哲家的名字)是在超前部署。
橘逾淮為枳,台積電移美生產,目前面臨不少問題,包括缺少技能嫻熟勞工、監管障礙及大部分供應鏈仍在亞洲,擴大投資一時還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3月6日賴清德拉著魏哲家一起舉行記者會,刻意強調「政府沒有來自美國的壓力」。魏哲家說,去各國蓋生產線是為了客戶需求,也跟所有客戶溝通過,台積電目前在美產能不足,沒辦法符合對方需求,「會去美國,真正最大的原因是客戶」。賴清德不過在逼魏哲家親口說出會繼續投資台灣,沖淡民眾對「美積電」的疑慮,同時誇耀他有多麼好的美台關係(不輸蔡英文進口美國瘦肉精豬肉所獲白宮青睞)。這是在為川普也為自己開脫。
由於魏哲家在美、台的幾次記者會上,都沒再提到台積電必須協助英特爾的事,台灣不少人均以為應躲過去救英特爾的「任務」。孰料3月12日路透社引述四位匿名知情人士報導,台積電已向美國芯片設計商英偉達、超微、博通和高通提議入股一家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爾的芯片製造事業(其中已有幾家退出)。由台積電負責英特爾芯片代工部門的營運,但持股不得超過50%。消息一出,英特爾股價一度暴漲6%。英特爾已陷入經營危機有一段時間,過去一年股價下跌逾五成,去年淨虧損188億美元,這是1986年以來的首次虧損。
相關談判還在初步階段,顯然川普敕令台積電協助英特爾走出困境。若屬實,就是要台積電出資並交出先進製程。如果能將英特爾救起,台積電在其中獲利不會超過一半,但這樣一來又可能將英特爾搞成對手;如果救不起來,台積電需承擔大部分英特爾的虧損。
魏哲家走出白宮後,川普至少兩次公開擅自將魏哲家所提台積電1,000億的投資提升為「2,000億」美元;他叫不出魏哲家的名字,屢讚「這位紳仕」是「商界最受敬重的人之一」,2,000億美元投資使美國不必再依賴台灣芯片?
另外,美國亞利桑那州長霍布斯(Katie Hobbs,起了個中文名字「郝愷悌」)3月16-19日率團訪台,特地去台積電拜會魏哲家及許多重要主管;同時還與台積電旗下的供應鏈夥伴深入會談,積極釋出各項利多,承諾提供全方位協助,以加速台積電赴美設廠進度。不僅帆宣、長春化學等大型企業在名單內,部分中小型供應商包括家登、迅得、新應材等18家業者,傳出已考慮聯手組成供應鏈聯盟,透過成立半導體控股公司,共同分攤赴美投資與經營成本,應付「難以拒絕的赴美壓力」。台積電赴美擴廠牽動了供應鏈的遷徙潮,原來川普是要挖走整個產業生態鏈!
賴清德視若無睹,不當回事。那廂唾面自乾,奉上整個芯片產業鏈,滿足了那位急於向選民有所交待的川普,這廂回過頭來鼓動選民連署「大罷免」,順帶把「中國」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自恃有了川普靠山,可以外抗敵對勢力,內除異己,據島為王。殊不知,掏空了台灣最後賴以為生的產業鏈,自己活脫脫成了一尾即將乾涸水池裡的魚,還勞「境外敵對勢力」收拾?◆↑Katie Hobbs(左)與魏哲家在新竹台積電總部。
社論
歐洲何處去
中美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與連載
編後與新聞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