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俄利雅德初步接觸說起
從美俄利雅德初步接觸說起
一、前 言
俄烏衝突三年以來,美國與歐盟不僅對烏克蘭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並對俄羅斯進行嚴厲的制裁,關閉外交機構並互逐外交人員,美俄聯繫管道受阻,安全面臨極大威脅。利雅德會談開啟美俄溝通管道,國際緊張情勢亦獲得緩和。儘管美俄目前雖無法對俄烏衝突之結束作出任何保證,但應該掌握難得的和平的機會。
二、利雅德會談的意義
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美2月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府利雅德的會談,是兩國關係恢復的第一步。俄總統府發言人貝斯科夫強調,俄美關係必須先對話再行修復,希望立即修復不太可能,俄美關係完全修復須要長期過程。至於普京總統與川普見面,目前尚無具體計劃。貝斯科夫認為,即便是兩國領導人都同意,仍須要較長時間進行各項準備工作。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美俄兩國元首未來會晤極具意義,雙方討論的內容一定非常豐富,但首先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必先取得共識。魯比奧指出,美俄合作有很多富有潛力的區域,但俄烏衝突仍是雙方關係發展上的最大障礙。魯氏在與俄外長拉夫羅夫討論兩國元首會晤問題時,後者強調,除非知道未來談話的內容,才有舉行這類會晤的可能性。魯比奧表示同意並謂,一般而言,除非知道會有結果,或者會有明顯的建設性,才會舉行這類會晤。並謂如果美俄兩國能夠達成俄烏衝突的停止,就是川普總統對和平的最大貢獻。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說法,可見美俄雙方不僅相互接受對方的立場,同時也準備全面恢復關係,難怪俄美均高度評價此次會晤的成就。普京認為此次利雅德對話極有成效,並謂此次會談之目的是「提升俄美的互信」,因為如無互信,雙方很難解決許多問題,包括俄烏衝突在內。普京表示同意以正常的模式,恢復外交機構的運作。過去雙方互逐外交人員並未取得正面效果,如果俄美繼續互逐外交人員,兩國外交機構恐怕就只剩下「清潔工」了。
川普總統亦對此次會談給予極高評價,使他對俄烏衝突之成功解決更有信心。2月20日,川普的副手萬斯在美國馬里蘭州保守政治行動會議上指出,川普總統的策略將為歐洲帶來長久的和平,而不只是烏克蘭軍事衝突的「暫時停止」而已。萬斯表示,川普總統的作法百分之百的正確。他認為和平必須符合俄羅斯、烏克蘭、歐洲,特別是美國的利益。這是川普這個任期最主要的任務,他會全力以赴。
三、對話管道的重要性
川普總統最近有關俄烏衝突應該何時終止,與其過去的說法有所不同,過去川普曾表示,俄烏突在其當選總統後24小時之內便可終止,但如今卻修正為須要一年時間。但他警告如果無法達到和平,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可能性升高,不過他也說過,在他任期內不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魯比奧指出,俄羅斯是一個世界強權,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與它保持對話。拜登總統任內,美俄失去聯繫的情況令人擔憂,甚至在冷戰期間,美蘇均能維持聯繫管道,但如今這些管道卻沒有了。
此外,2月21日「路透社」報導,最近美俄兩國代表團曾在瑞士晤面,並進行有關烏克蘭問題的非正式對話,這次對話川普團隊並非所有人都知道。華府官員透露,此次非正式對話之目的,並不是討論任何具體問題,而是改善溝通交換意見而已。參與對話的人員雖來自兩國外交和安全領域,但不確定是否與政府有直接關聯。充分顯示維持聯繫管道極為重要。
報導指出,此次美俄利雅德對話超過四小時,俄代表團由外長拉夫羅夫領軍,包括俄總統助理烏薩科夫,美方則包括總統安全助理沃爾茲(Wike Waltz)、國務卿魯比奧,以及總統中東問題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等人。魯比奧表示,此次會晤並未討論俄烏和平協議的具體內容,雙方均避免討論領土爭端及對俄制裁等問題。據他的說法,美方主要目的是確定俄羅斯是否真想達成和平,至於烏克蘭未參與此次對話,因為此次對話主要是討論美俄關係。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說法,美俄關係恢復有五項重點:首先是建立兩國協商機制,利用這項機制解決雙方關係上的障礙。第二是建立工作團隊,以便設計出結束俄烏衝突的路線圖。第三是俄烏衝突結束後,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基礎,包括地緣政治、投資領域等。第四為繼續推動利雅德對話,開啟美俄協商的過程。第五是全面恢復兩國外交機制。從歐巴馬開始,雙方外交衝突不斷,美國關閉在俄多處外交機構,在川普上一任期內,兩國互逐外交官竟有數十名之多。
四、和平機會的掌握
2月12日美國防部長赫塞斯在歐安組織峰會上,排除美國在烏克蘭駐軍的可能性,並表示烏克蘭恢復到2014年的邊界「不切實際」,而且美國並不考慮基輔加入北約的可能性。次日川普更表示,希望俄羅斯回到G7,並謂當年排除俄羅斯就是一大錯誤。普京總統在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已與川普初步接觸,並對美國新政府的務實態度表示肯定,但也警告部分西方政客仍希望世界繼續不穩,並企圖破壞俄美對話的開始。
美國副總統萬斯在參議院試圖證明川普支持美俄對話之舉,引起國會參議院的憂慮,因該院不久前曾全力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數百億美元的援助。美國麻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兩黨烏克蘭委員會主席奧金克拉斯(Joke Auchincloss)無奈地表示,「俄羅斯贏得第一輪,它不但不須作任何讓步,便可恢復美俄外交關係,而且還阻擋了烏克蘭和歐洲的參與。」
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柯寧絲(Susan Collins)則表示,她雖認同川普總統追求和平的企圖,但要求確保烏克蘭不會因美俄協商而受到傷害。當然依目前情勢發展,美俄都無法為烏克蘭和平作出保證,特別是因為莫斯科認為,除非徹底解決歐洲安全上的許多問題,否則就無法建立長期和平,因此儘管目前無法作出任何保證,但和平機會已有曙光出現,在複雜的國際情勢下,失去這個機會很容易,而利用這個機會很難。
五、結 語
從歐巴馬總統開始,美俄外交衝突不斷,兩國互逐外交人員,並關閉外交機構,致使兩國溝通管道受阻,所以這次利雅德會談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美俄互信」,恢復兩國正常的外交聯繫。魯比奧認為,俄羅斯是一個國際強權,必須與它進行對話,拜登時期雙方失去聯繫,致使國際緊張情勢升高。川普更希望俄羅斯重回G7,甚至認為當年排除俄羅斯就是一大錯誤。此外,由於這次利雅德會談主要是討論美俄關係,所以並未邀請烏克蘭及歐洲參與。
關於如何結束俄烏衝突的問題,川普希望為歐洲帶來持久的和平,而不只是烏克蘭軍事衝突的「暫時停止」而已,而且必須符合俄羅斯、烏克蘭、歐洲,特別是美國本身的利益。普京對美國新政府表示肯定,但莫斯科卻認為,應該徹底解決歐洲安全上的許多問題,否則將很難建立長期和平。所以俄烏衝突的解決,仍有得討論。◆
社論
歐洲何處去
中美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與連載
編後與新聞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