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便宜的美國賣川普對等關稅

從歐盟盯上美公司巨額服務貿易順差說起

方毓
(資深媒體人)


美國的去(2024)年服務貿易業出口1.1兆美元,較2023年增加812億美元(後同),出口盈餘2,930億,年增5%;對歐盟、中國、加拿大都享有順差;微軟、Meta、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皆是服務貿易出口大企業。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就指出,「在歐盟市場提供服務的公司生意都很好,而絕大部分的服務八成都來自美國」。針對川普的對等關稅,她表示歐盟進一步的反制措施,可能會鎖定美國對歐盟的巨額服務貿易順差。

川普政府對此視而不見,逕以商品貿易赤字逾1.2兆為由,定義此為「國家緊急狀態」,以4月2日為美國產業的解放日,在白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1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進口產品課徵10%的基準關稅;從4月9日起,針對中國、60個對美貿易出超國家、地區祭出個別的懲罰性對等關稅,向世界宣戰。

川普表示,徵收對等關稅後,工廠和工作機會將會回到美國,加強美國國內的工業基礎。美國還會打開外國市場,同時瓦解外國的貿易障礙。他說,更多的生產製造會轉移到美國,意味美國會有更強大的競爭力以及更低的物價。

貝森特對各國提出了「建議」

由於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及孟加拉等成了「對等關稅」重災區,可見川普此舉意在中國,是對北京延伸供應鏈發起了全面攻擊。

4月2日,美國財長貝森特說,「美國現在對每一個國家的建議是,不要報復,稍安勿躁,順其自然,靜觀其變。因為如果採取報復行動,情勢就會升高,如果不報復,現在就是臨界點。」

川普攤牌對等關稅,事前早有預告和徵兆,各國嚴陣以待,台灣當局卻好整以暇,信心滿滿。民進黨團立院總召柯建銘4月1日說:川普對台關稅「只有10%」,還勸大家趕快乘機去買台積電股票。賴清德的執行長卓榮泰要民眾「安心入睡」,次日得到的卻是32%的對等關稅。賴清德4月6日才以影片對外說明:不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改變。他提出台方與美方談判有五項作法,簡言之,就是送更多的錢、更多的產業技術給美國,除了對貝森特的「建議」照單全收,還將底牌亮給川普!

針對川普的對等關稅,中國直接槓上,以「對等」的「關稅」回應美國。4月4日晚間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聯合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自4月10日加徵34%關稅。同日,中國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佈公告,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於發布之日起實施。該措施預計會對美國企業產生廣泛影響,因為這些稀土元素用於光學雷射、雷達設備、風力渦輪機的高功率磁鐵、噴射發動機塗層、通訊和其他先進技術。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估算,中國是全球主要的稀土供應國,佔全球產量近70%。美國地質調查局稱,2020-2023年,美國進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有70%來自中國。此次管制的中重稀土,在飛彈雷達等眾多軍事領域廣泛應用,價格高昂,開採難度大。美國是世界上最大軍火出口國,在全球市場擁有極大的份額,全球前幾位軍火出口商均為美國公司,這些公司想維持軍火出口的龍頭地位,離不開對中重稀土的依賴。中國管制稀土出口,必然削弱美國軍工產業的生產能力。此外,這些限制對歐洲以及美國的離岸風力渦輪機,也可能構成嚴重的供應鏈瓶頸。

原來是要賴債呀

對等關稅的策劃者是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4月7日,米蘭受邀至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說,提出五種方式協助美方分擔責任,還鼓勵各國持續與白宮聯繫。

米蘭認為,美國應該要讓國際一起分攤負擔,如果其他國家想要在美國撐起的地緣政治和金融的大傘下獲利,就應該要做好分內的事情,平攤責任。米蘭說,最好的結果,就是美國持續創造和平、繁榮,並保持貨幣供應者的角色,讓其他國家不只是從中獲取利益。至於他國參與分攤負擔的方式,米蘭提出五條途徑:第一、出口產品接受美國關稅,同時不開徵報復性關稅;第二、打開市場,停止不公平、有傷害性的貿易行為,且向美國購買更多產品;第三、提高國防支出,增加向美國軍購;第四、投資美國,在美國設工廠;第五、直接捐款給美國財政部。

米蘭在去(2024)年11月的「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的報告裡,有一項赤裸裸寫著,為要一舉減輕美國海外負債,重新調整世界貿易金融秩序,核心之一是外國債權人將持有的美債,特別是短期美債轉換為100年期且不可交易的無息債券,以減輕美國債務負擔。說了這麼多,不就是「賴債」,欠錢不還啦?

今年4月7日,川普在《真實社群》發文警告大陸,若中國不在4月8日前撤銷在其「長期貿易濫用行為的基礎上加徵的34%關稅」,美國將對中國徵收50%的「額外」關稅,自9日起生效。對此,中國商務部8日一早回應稱,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到了4月9日,川普突然宣布暫緩實施75國的對等關稅90天,期間只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反制中國的報復性關稅,翌日白宮表示,目前對中國的總關稅是145%(後來更加到245%),比川普的125%還高,原因是納入了美方認為大陸管制芬太尼不力的20%稅率。

川普之所以推遲開徵對等關稅,是因美國債市遭到大舉拋售後殖利率飆升,美股及美元大跌,股、匯、債危機四伏。在財長貝森特的力勸下,為避免拖垮金融市場信心並衝擊經濟,川普才同意延期實施對等關稅。

美國今年須為到期國債再融資9.2兆美元,其中6.5兆美元將於6月到期,這才是川普即將面對的「災難」。川普想利用關稅為手段,激烈震盪股市,把大量資金從股市逼向債券市場,同時解決美國國債可能引發的信用問題。也就是說,提高關稅只是他的手段,最終目的是要解決美債的「災難」,及其所引發的信用危機,進而影響到全球對美元的信心。問題是,川普低估了市場的複雜性及連動性。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後,美股大跌。美債殖利率飆高,殖利率飆升表示美債在美國國內與國際市場均遭拋售。

各國看破川普手腳

川普欲利用關稅逼出股市資金,再用這些資金逼買美債的盤算可謂完全是他的一廂情願。美債走勢對川普的打擊是雙重的,一方面是殖利率升高,代表美國政府要支付的利息增加,美債到期時借新還舊的成本大增,美國政府的收入將會隨之減少。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川普只好及時喊停對等關稅,為自己爭取三個月的時間。

4月中旬,美國傳出想以貿易談判迫使各國孤立中國。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可能要求多國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課徵「二級關稅」,或實施其他圍堵中國的措施,要求對象可能涵蓋東南亞國家。彭博社報導,川普政府準備施壓尋求談判關稅減免或豁免的數十個國家,要求他們減少與中國貿易往來,限制中國製造業的實力,確保北京無法找到繞過川普關稅的途徑。

報導指出,限制北京影響力的談判可能涵蓋東南亞國家。主導美國貿易談判的貝森特已倡議攜手盟國圍堵中國的想法。川普團隊此舉形同利用長期夥伴圍堵中國,施壓北京改變經濟的作法,但目前策略能否奏效,還需要歐洲和亞洲國家配合。川普不分敵友、不分青紅皂白胡亂加徵關稅後,一些國家不再認為美國是可信賴的盟邦了。

4月21日大陸商務部已出面聲明:「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姑息換不來和平,妥協贏不來尊重」,若任何國家試圖透過壓縮對中經貿往來換取美方讓步,「必將遭到堅決對等反制」。

川普全面開打關稅戰,中國才是其主要目標,但中國越打越強硬,站得越穩,國際朋友也越多。反而是美國越來越孤立。自從美債出現破綻,讓世人看穿川普就是想藉機向全世界搶錢,以彌補美債的大缺口。

4月22日,川普說無意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另外表示只要雙方敲定「協議」,對中國進口課的關稅就會降下來。那位頭頂諾貝爾經濟講的克魯曼懷疑川普此翻說法,指川普先前節節拉高對陸關稅,如今真要大幅降下來,不啻是異常的政策翻轉,這種退讓與「投降」無異。

現在中國已不搭理翻來覆去的川普,日本石破內閣雖與美國展開談判,但更像在虛與委蛇,拖延時間。儘管還有數十個國家想要跟美國談減少或豁免關稅,而每個卻都越來越從容。看川普怎麼折騰下去?

當下美國國內通膨又起,經濟衰退的跡象益發明顯,反川普的抗議示威接連不斷,整個美國亂哄哄,到了6月,更要面臨「債務洪峰」。真正的危機在美國,美國世紀是否在川普任內滅頂,滅頂前是不是要拖世界各國下水?這可是世人要嚴陣以待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