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給「中華民國」封釘

民進黨只能走向新而獨立的國家


今(2025)年3月14日是《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週年,3月13日,賴清德召開其「國安高層會議」,會後公開宣示,「中國」已是「我國」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

針對賴的宣示,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3月14日透過臉書喊話,請賴清德遵守中華民國憲法,收回「『新兩國論』與『境外敵對勢力』說」,與「大陸地區」進行和平對話。

馬英九搬出中華民國憲法,說賴清德「公然將大陸地區視為『境外敵對勢力』,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定位,也將兩岸關係帶向前所未有的險境。自從1991年通過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法律上不再視大陸地區為敵人,兩岸不再處於敵對狀態。如今賴總統要改變現狀,要改變兩岸定位,必須修憲,否則只能遵循憲法。」

本刊創辦人王曉波生前曾說,「保衛中華民國,直到統一前夕」。在馬英九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時,王曉波曾應邀到該黨黨部講演,談到「保衛中華民國」時,毫不客氣地指出國民黨說要保衛中華民國是在吹牛,並直言(聽起來相當諷刺)是「解放軍」在保衛「中華民國」,因為有解放軍,台獨民進黨才不敢摘下「中華民國」這塊招牌。

為什麼在統一前要保衛遷到台灣而以台北為臨時首都的中華民國?因為中華民國的憲法是一中憲法,是要求國家統一的憲法,固有疆域包括大陸,甚至包括外蒙。這個一中憲法表現在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共同語言是「九二共識」,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解讀為「主權同而不分」。對整個中華民族而言,台海兩岸有了一中的共識,孫中山和平統一國家的遺願才有可能實現。

不知是台獨一條道走到黑還是「美國在台協會」(AIT)的禁制,賴清德到今天沒有聽到馬英九的喊話,沒有收回「『新兩國論』與『境外敵對勢力』說」,無疑是給1949年於大陸「入槨」後迫遷台灣省的中華民國「封釘」,「中華民國」可說已「壽終正寢」,賴清德的新「國名」是「中華民國台灣」。

「中華民國台灣」在中國人的世界是沒有法理基礎的,但在美國有實力基礎,即當年美軍實力遠強於解放軍時,美國國會通過的「與台灣關係法」。在這個美國國內法下,華府政客與智囊們下意識地認定台灣是美國的一部分,表現在言語上即中國「入侵」台灣,台灣「淪陷」……,如兩位在今年3-4月號《外交事務》撰文者(主旨是說美國要有第三個選擇,見本期花俊雄先生文)。

給「中華民國」封釘後,以賴清德為首的民進黨的台獨這條道,就只能往前一路走向新而獨立的國家,不論叫「中華民國台灣」還是叫什麼其他國家。美方是將其納入保護國,甚至乾脆併為美國的一州,引發中美大戰?還是言行一致的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川普政府必須面對的抉擇,如果繼續拱這枚已拱過了河的卒子賴清德,在海內外愛國愛鄉的中華兒女壓力下,川普不會有第三個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