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共杜馬選舉獲勝,瓦文薩總統下台
俄共杜馬選舉獲勝,瓦文薩總統下台
俄國共產黨的候選人在(1995年)12月17日的全國杜馬選舉中以最高票(22%)獲勝。在43個政黨參加競選中以超過改良派一倍的票數領先。在下屆杜馬俄國共產黨可以跟自民黨、農民黨組合共同領導。
這個俄國共產黨的獲勝使得美國大為震驚,《紐約時報》每天以頭版新聞詳細報導,國務院發言人和國務卿克里斯多弗馬上上電視公開說美國是「處變不驚」。
民主選舉奪取政權
俄國這次全民普選是蘇共倒台以後的第三次參加選舉。這次俄國人民投票率高達63%,比起一般西方選舉投票率都高的多(美國上層中期選舉金里奇的共和黨人「革命」投票率不到40%)。俄國人民冒著零下的溫度,很多人排了兩個鐘頭的隊,投下了他們神聖的一票,據《紐約時報》報導,俄國人民對他們能行使投票權很感高興。
這次高投票率和俄共的高票當選,是全國性的。從西伯利亞到莫斯科,幾乎都是一致的,人民對改良政策失敗,社會秩序不安,生活水準下降,和國家的破裂很感到憤怒,他們用投票來表達他們的心聲。
死而復生的俄國共產黨
13號電視台新聞主持人報導時問道:你們不是說共產黨已經死了,怎麼又以最高票當選上台呢?
蘇聯共產黨五年之前在內外壓力之下被完全從政治舞台上排斥,被公開侮誣,被禁止參加任何政治活動。當時有三百個蘇共中央委員倒戈,棄黨而走,參加改良派,或是利用以前的地位和關係去搞錢。在那種惡劣環境之下,久加諾夫,一個普通老師,管宣傳工作的,把共產黨重組改成「救國陣線」,1993年的杜馬選舉它們贏得了12.4%的票數,那次選舉是自民黨以高票當選。這次杜馬選舉便一馬當先,超過自民黨和改良派,遙遙領先。
俄國共產黨這次選舉成果有幾個特色:(一)久加諾夫寫了一本書《國家權力》鼓吹紅色理想的社會正義,鼓吹全民平等,替共產黨選舉製造輿論。(二)這次共產黨不但得到年紀大的老共產黨員的選票,也開始贏得一部份年輕人的選票。(三)俄共從自民黨那些鼓吹沙文主義的政黨里拉過來一定數目的票。(四)最後,俄共像列寧在歷史上一樣,支持農民的要求,反對土地私有化,得到農民支持。這些都是俄共這次能以高票當選的重要因素。
當然,所有西方觀察家都不得不同意,俄共是最有組織、有紀律的政黨。
照搬市場經濟的失敗
俄共競選的主要政見是反對照搬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和反對蘇聯國家的全部瓦解。據西方報導(《經濟學者》1995年11月18日),俄國共產黨的政見大約有下列重要幾點:(一)國家控制主要工業,反對私有化。(二)社會福利制度更寬大。(三)蘇聯國家的恢復。(四)經濟上要求保護本國市場和控制通貨膨脹。得到第二高票的農民黨的政見要求是保護公有制的國營農場,反對工地私有化。
改革派在西方的政府、大資本企業和專家高壓之下,在俄國搞了一個“Shock Therapy”把西方的市場經濟和私有制全部照搬,變賣國營企業為私人財產,大量關閉工廠、企業使得生產直線下降,大批工人、農民失業,通貨膨脹失去控制,黑道橫行,犯罪率上升,這些都是近年來我們在晚間新聞和早報上經常看到的消息。
俄國人民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政策是一個失敗!
為什麼西方「處變不驚」
對這次選舉俄共大勝,西方國家大言不慚的說他們一點也不憂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葉利欽已經解散過議會,修改過憲法,總統幾乎有絕對的權力,杜馬毫無權力。所以在看了選舉成果之後葉利欽可以這樣說:「沒有任何情況和任何人可以令我從改良的道路上退卻。」
在葉利欽修改過的俄國憲法上,對總統的行政決定杜馬要有三分之二的票數才能否決。雖然俄國共產黨和自民黨加上農民黨可擁有48%的票數,但是,在有43個政黨的情況之下要組合到三分之二票數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西方國家給俄國人民出了一個難題,也上了一課!在民主的大旗之下,在民主的遊戲規則之中,俄國人民選出的杜馬代表沒有權力推動他們的政策。
但是杜馬選舉只是今年總統選舉的序幕,葉利欽能否當選已經大成問題。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已經積極開始物色一個年輕的改良派人士取代葉利欽。目前俄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久加諾夫在總統大選裡很有希望,如果俄共能選上總統也在杜馬中擁有多數席,那麼這個民主遊戲規則就可以為俄國人民服務了。
波蘭的選舉不是個人因素
在俄共選舉獲勝前一個月,波蘭人民把瓦文薩選了下來,前波共克瓦希涅夫斯基以多票當選,成為波蘭總統。
波蘭是東歐最大的一個國家,14年前以瓦文薩的團結工會工運帶頭,和天主教堂、一些反蘇親西方的知識份子,把波蘭共產黨政府推翻,成為東歐第一個倒向西方的國家。這次前波共黨人當選總統,對西方來說像是一個晴天霹靂。
西方媒體為了解說這個選舉失敗,多半把它視為「個人因素」;是一個40歲,受過大學教育的,能說善道的,有個現代化的漂亮太太的前波共黨員,把一個老朽的、權力慾重的、粗魯的瓦文薩擊敗了。這些記者,電台主持人還盡量辯解,說這個選舉絕對不代表波蘭人民憧憬過去,或是贊成共產主義。
當然,我們絲毫不否定個人因素的重要性,但是波蘭投票結果的分析,瓦文薩得票多數來自大都市,是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的受益者,而農民和小城市的工人,他們在市場經濟之中相對的貧窮了,或失業了,他們堅決投票支持克氏。
瓦文薩被拋進歷史垃圾堆
瓦文薩這個14年前以「團結工會」工人運動崛起的領袖,被西方捧為民主自由的鬥士,諾貝爾和平獎金的得主,今天已被波蘭人民唾棄,被拋到歷史的垃圾堆裡。他在今日波蘭的聲望比被他推翻的前波共領袖雅魯澤爾斯基還要低下。
瓦文薩的下台代表了他個人的失敗,更代表了西方市場經濟和波蘭天主教堂權威的破產。瓦文薩當總統之後在經濟上走改良道路,毫無創新,在政治上要求獨攬大權,削減議會權力,在軍事上積極向NATO靠攏。他個人權力慾強,在道德威信上除了每星期天忠誠的必上教堂之外,他從比較簡樸的總統官府搬到一個17世紀的王宮,裡面掛滿了名畫和骨董,為波蘭人民所不齒。
在競選無望時,他就搬出一些陳舊的反共濫調來攻擊克瓦希涅夫斯基。瓦文薩以工人出身卻能無視於波蘭人民的疾苦。這個平庸可笑的人物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鬥爭造成的條件和局勢下扮演他的角色。
天主教堂的政治破產
波蘭人民絕大多數是天主教徒,天主教的勢力一向很大,這也是西方國家利用宗教來攻擊波共政府達到奪取政權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教宗若望保祿一世就是波蘭人。
當年天主教在支持「團結工會」和反波共的知識份子上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瓦氏上台之後波蘭天主教的勢力大增,這次大選波蘭人民認為天主教有過多的權力,一般人對天主教要求在公立學校教導宗教,和嚴厲限制墮胎有很大的反感。
瓦文薩和天主教堂有道德上和實際政治權力上的密切聯繫,這次天主教全部出馬替瓦氏助選,再次打著反共的招牌想嚇倒波蘭人民,所以瓦氏的落選代表天主教在波蘭的政治破產。西方資產階級借助天主教的傳統來實現它們的歷史任務,這個宗教的桎梏已經被波蘭人民的選票所削弱了,天主教權威在波蘭的聲譽大降,政治權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西方國家強暴干涉波蘭內政
克氏當選總統之後馬上面臨了西方國家強大的壓力和國內的各種各樣人身攻擊。這些人說他的大學文憑是假造的,根本大學沒畢竟,又說他根本不是共產黨,加入共產黨是為了陞官,是個典型的投機份子,這個年輕的報紙編輯所以當選是因為他掌握了西方媒體的宣傳手法,很會上電視而已。
同時美國政府第二天就公開表示意見,克林頓總統發言人要求克氏「擴大他的基礎」。具體的說,美國要求新任總統任用美國指定的一個反共自由聯盟人士做外交部或國防部長。這個要求遭到克氏拒絕,他說他不能任用美國指定的人選,他會選用一個政治上比較中性的人士做外交部或國防部長。
在美國和西歐的高壓之下,克氏公開宣佈他會繼續走改良的道路,他並且退出了「民左聯」以表示他在政治上的中性。
可憐的波蘭人民,他們的民意完全被美國和西歐國家所蔑視,美國露骨的說,充其量波蘭最多只能是一個實行社會民主的福利國家,絕對不能是個共產主義國家。
結 論
俄國共產黨在杜馬選舉獲勝,瓦文薩總統大選中被擊敗,這些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只因為個人因素。過去兩年以來,在匈牙利、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亞的議會選舉中共產黨員都以高票領先,這個短暫的「共產主義滅亡」狂喜的時代終於草草結束了!
然而,我們在觀察世界歷史上這些召喚亡靈的行動時,不得不再一次承認「一切歷史上的鬥爭,無論是在政治、宗教、哲學的領域中進行的,還是在任何其他意識形態領域中進行的,實際上只是各社會階段的鬥爭或多或少明顯的表現」。西方觀察家肯定的說在蘇聯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既得利益的人已經太多了,這些人絕不會就此罷休,他們會堅持走改良道路。
「人們自己創造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波蘭的天主教宗教傳統,在這個短暫的「革命」中給削弱了。希望蘇聯人民和波蘭人民經過這次選舉勝利能夠不再模仿舊的鬥爭,不是為了迴避在現實中解決這個任務,能夠自己批判自己,吸取新的力量,更強壯的在敵人面前站起來。(紐約)◆
社論
國際事務
人權與貿易
林郝誓師
兩岸與統獨和解
台獨批判
德不孤必有鄰
連載
海峽隨筆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