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講話的門道:契機或危機?

楊志誠(逢甲大學教授) 


自去年李登輝先生訪美之後,兩岸關係陷入了交流以來的最低潮,甚至把正常化關係的基礎──江八點和李六條──幾乎完全摧毀。正好又值台灣地區舉行修憲後的第一次總統民選,兩岸間的緊張氣氛又再一次升高。逢此情境,兩岸人民都感彷徨與憂心:台灣人民恐懼半世紀努力的心血將在自己人兵戎相見中毀於一旦;大陸人民也憂心15年來的經改以及近一個半世紀受盡帝國主義欺凌後的覺醒與崛起將功虧一簣。這半年來兩岸人民是受盡煎熬的。然而卻共同留有一絲期盼的是:人性總會在虛榮幻浮中覺醒;也會在激情後趨於理性。李鵬先生在江八點提出一週年時發表講話,是否隱含著這一個正面的意義,而賦予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契機?或是仍如一些人所擔心:這是最後通牒,是危機的進一步升高呢?

中國人有一句俗話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看熱鬧者瞧新意也,而門道者玄機也。

根據中共體制的政治運作,不管是對內或對外的重要講話,講話者的身份正傳達了一種極為重要的訊息,代表著政治及政策的風向。前年10月筆者訪問大陸後,曾在許多場合提出警告:「我們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應謹慎衡量全局,要瞭解有政治就有鬥爭,我們如果激怒中共,無異於提供保守派反撲的機會,一旦有這種機會,保守派是不可能放過的。屆時,不僅我方難以掌控兩岸情勢,就連中共當局也很可能失控,不是任何一個階層或個人所能左右了。」後來陶百川先生也在《中央日報》及《聯合報》海內外版特別引述(在《兩岸怎樣安度未來50年》一文中)。很不幸地,兩岸關係的發展終究也掉入了這一個警示。

近半年來,一般深信保守派在中共對台工作的決策上已掌握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李鵬的政治態度一般被歸為「傾向保守派」的人物。因此,在他將發表談話的前夕,盛傳著他將提出急迫性統一的時間表;同時也令人擔心:李鵬的講話身份是否顯示保守派在對台工作上的全面勝利,也正待強硬立場的具體落實。然而事實顯示,李鵬仍是李鵬,但是講話內容卻表現出激情中的冷靜與克制。從李鵬的身份,再配上講話的意涵,我們大概可以預估到,中共領導層應該是在對台工作的方針上達成了初步的共識,而且也在權力結構的安排方面達到了某程度的妥協。台灣方面若能善加運用這種情勢,不失為兩岸關係正常化的一大契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台灣方面若仍昧於情勢,一旦促其一致對外時,必致危境難返。

其次,綜觀談話內容,中共堅定表達了:「兩」岸想要繼續有「關係」,「一個中國」的原則是毫不可動搖的基礎。在闡釋「一個中國」的內涵時,強調「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平心而論,李鵬不用「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一語,顯示其理性而務實的態度,也使雙方有談判的空間。

事實上,大陸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應由兩岸人民共享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然而儘管兩岸分裂違反了歷史的事實,但兩岸分治卻也是歷史的事實,就如漢後的三國、東西晉、南北宋等皆也是中國歷史上分治的事實一樣。毫無疑問地,基於客觀性地理、文化、血緣的事實,大陸和台灣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兩岸不僅應共同享有中國的主權,也必然要「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然而,兩岸統治權的界限在中國主權範圍內具有不重疊的事實並不違反「一個中國」的原則。我們應該要理解中共反對台獨的迫切情懷;但我們也希望中共理解台灣人民不能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民族情感。雙方體系內部都具有對中國民族主義的反動成份,而暫時維持「分治而不分裂」的現況將有助於雙方各自處理本身內部的反動,進而有利於兩岸的統一。

基於「一個中國」的原則及「分治而不分裂」的現實,如何從兩個治權體系回歸到統一的國家主權上,這是一個巨大的政治工程;是雙方都應努力的目標。它有賴於兩岸人民的情感融合及兩岸政體運作功能的融合。李鵬講話中也理性地指出:「……也著眼於實現和平統一需要一個過程,應該作出統籌規劃逐步加以實施。」

關於這樣條件下的規劃,筆者於前年一月提出了「兩岸談判的新方位」(自立論衡,民國83年1月29日),並於前年夏天在北京召開的兩岸關係研討會上發表《中山思想體系內統一的中國》,贊成「無條件談判、有條件統一」的觀念。建議雙方應透過談判,對共同的遠景(有條件統一下的中國藍圖)先達成共識,然後雙方再根據現況與共識遠景間的差距各自努力,使雙方在同一共同目標的方針下縮短各自現況與目標的差距。直到時機成熟,才進一步結合雙方的努力,一蹴邁至共同的目標。但是雙方在達到共識目標之前,彼此應互相尊重對方的現況,並信任對方邁向共識目標的誠意及努力(當然也可在程序中之定點從事確認,以增進彼此的信任感)。亦即雙方必須在共同目標及進程的獨立性上取得共識,名之曰:水到渠成之談判模式。驗之於李鵬講話,不失為兩岸關係正常化發展之契機也。兩岸應立即無條件談判,尋求統一條件的共識遠景。

另外,李鵬講話中又特別指出:「我們要堅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綜合國力強盛的現代化國家。……中國政府將先後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解決台灣問題……」我們從這一段話中,蓋可隱約嗅出中共領導層對未來國家整體發展方向上似已達成了初步的共識。或許軍方強硬派偶會有激進的動作,但應不至於失控而致偏離整體方向的主軸。除非台灣方面觸動了中共內部共識的條件基礎,否則在跨世紀這一段時間,中共將全心致力於建設一個綜合國力強盛的現代化國家,這一個方向應不會改變。試想,中共若真能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國家,那麼與我們《國統綱領》中所揭示的目標: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又差距幾何呢?這難道不是有條件統一的共同藍圖嗎?雙方對這一個目標的確認也正顯示李鵬講話對兩岸關係所提供的契機,也正是全體中國人所慶幸的。

然而,我們也不能不謹慎的是:契機與危機往往是一線之隔,處理不當則想回頭亦不易矣!李鵬重申:「我們一貫主張用和平的方式實現祖國統一,但始終沒有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台灣獨立』的圖謀。」近來由於兩岸緊張關係的逐日昇高,再加上台灣方面各種不穩定因素摻雜其中,使得我們的領導當局產生了舉措不知所止的現象。在「刺激─反應」的連鎖循環作用下,令人確有心驚之悸。

台灣有許多人對於中共體制的運作未能深入瞭解,再加上經濟發展的成就沖昏了頭,竟然對於中共的「文攻武嚇」當作是嚇唬人的,不足為意。殊不知,從中共過去用兵歷史來看,50年代的韓戰、對台的八二三炮戰;60年代的中印戰爭、支援越戰、中蘇邊界戰爭;70年代的懲越戰爭,中共的軍事行動從來就沒有按牌理出牌,也從來沒有只作文攻武嚇而不實地出兵的。當年在韓戰時,中共已經出兵渡過鴨綠江,麥克阿瑟仍然半信半疑,結果吃盡苦頭。希望這一次李登輝先生不要輕忽了「曾經飽受外國侵略欺凌的中國人民十分珍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這一份民族激情;更希望李登輝先生不要再把這一個重申當成是「中共嚇唬人的」,否則難免又把改善兩岸關係的契機推開,再度陷入危機之中。

再者,明知中共對外國勢力介入兩岸事務深具戒心而且敏感,偏偏在最緊張的時刻故意披露美國尼米茲號通過台灣海峽一事。事實上,這種訊息除了對內部憂懼稍具短期舒緩作用之外,對兩岸關係是有害而無益的。一來美國尼艦的通過並不能意謂美國有意願和能力維護台海的和平。1960年代的古巴豬玀灣事件及70年代的印巴戰爭,美國都曾公開承諾,結果呢?尤其印巴戰爭,美國第七艦隊都已正式整裝上場,可是當戰爭一爆發,美國全面撤退。這整個事件中共瞭解得非常清楚,也難怪喬石先生鄭重宣告,中共對台是否用兵,並不真正考慮美國的態度。二來美國艦隊的介入兩岸事務,正好給中共藉口,師出有名,最後受害的還是我們,實乃智者不應為也。事實上,尼艦隻不過是依國際海洋法所允許的「無害通過」而已,又何必強加政治意義,徒增困擾呢?所幸中共與美國的雙方關係近來漸趨改善中,美國亦分寸拿捏得當,否則恐怕又是炮聲連連了。兩岸若能良性互動,又何必仰尼艦之鼻息呢?我們應該有自信,兩岸的中國人絕對有足夠的智慧找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克林頓不也是這麼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