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記「展望21世紀論壇」

鍾國仁


9月4日起在北京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展望21世紀論壇」,這是一件國際的盛事,但在台灣的媒體上似乎那是另一個星球上發生的事,而幾乎毫無報導,橫蠻的剝奪了台灣人民「知的權利」,所以,我們特別刊出鍾國仁先生的報導,供被新聞封鎖的台灣讀者參考。編者

亞洲的崛起對全球是件好事

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辦的「展望21世紀論壇」首次會議於9月4日上午在北京開幕。與會的世界著名政治家和國內外專家學者50多人,將圍繞「展望21世紀的亞洲與中國」這個主題進行廣泛交流和探討。

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主持會議,國務院總理李鵬出席開幕式並作了重要講話。

新加坡前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聯邦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出席了開幕式。

李瑞環代表全國政協對各位的光臨表示熱烈歡迎。

全國政協副主席、「展望21世紀論壇」組委會主席葉選平在開幕辭中說,有這麼多嘉賓參加這次會議,不僅表明來自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的朋友,對亞洲問題特別是東亞問題有著廣泛的關注和重視,也表明了各位與會者對「論壇」會議的響應和支持。

他表示相信,這次會議必定能對即將來臨的21世紀提出精闢的遠見卓識,必定能為歷史的新紀元和創造人類更美好的明天做出應有的貢獻。

李鵬在題為《中國的發展和亞洲的崛起對世界未來的影響》的講話中說,人類正處於世紀之交,21世紀將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紀,是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他認為全國政協主辦這次論壇具有現實意義。

李鵬說,亞洲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重要地位的大洲,當前,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在亞洲表現得最為明顯。亞洲的崛起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他指出,亞洲的崛起,不僅對亞洲,而且對全世界都是一件大好事。亞洲的崛起,有助於在未來的世紀締造一個人類所企望的美好世界。

李鵬說,中國是亞洲的一員,中國同亞洲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和友好交往淵遠流長,中國願意在更廣泛的領域發展與亞洲各國的交流與合作。

他說,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要實現現代化,還需要幾十年時間的艱苦努力,需要一個長期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特別是良好的周邊環境。

中國不會去侵略壓迫別國

他重申,今後,中國即使發展起來,也不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不會去侵略和壓迫別的國家。中國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人民永遠是亞洲和世界人民可以信賴的朋友。

李鵬強調,中國將相繼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自古以來台灣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結束兩岸分離局面,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國的統一和繁榮,將是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進步的重大貢獻。

他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十分關心亞洲地區的未來,願意與亞洲其他國家一道,為本地區的穩定和發展作出積極的努力。

李鵬說,世界需要亞洲,亞洲也需要世界。亞洲國家要繼續積極開展同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貿易、技術、文化等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合作,以便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造福於當代和子孫後代。

李鵬就亞洲地區的穩定和發展問題提出建議,這些建議包括:

第一,充份尊重亞洲國家的多樣性。亞洲的多樣性是歷史形成的,各國在有著許多共同點的同時,在社會制度、宗教信仰、發展水平和發展模式等方面也存在著不少差異。這種多樣性不應成為相互理解和互利合作的障礙,而應成為各國相互交流、互為補充、共同前進的條件和優勢。中國政府充份尊重亞洲的多樣性,尊重各國人民的自主選擇,並本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努力促進和推動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第二,建立和保持長期穩定的睦鄰友好關係。維護周邊穩定、發展睦鄰友好,是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份。鄰國之間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分歧或爭議是難以完全避免的,我們主張著眼於維護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從各國人民的長遠利益出發,在充份考慮各方利益的基礎之上,通過友好協商與談判,找到切合實際的解決辦法。一時解決不了的分歧,可以暫時擱置,求同存異,不應因此影響發展正常的國家關係。

第三,積極開展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亞洲的發展離不開亞洲各國之間的相互合作,離不開亞洲各國同世界其他地區國家的合作。合作的基礎是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近年來,在亞洲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地區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進一步開展,不僅推動了亞洲經濟的發展,而且給世界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政府願意在平等互利、相互開放、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同亞洲各國的經濟合作和貿易交流。亞洲國家之間的合作是開放性的、非排他性的,這樣的地區合作與全球經濟發展的利益是一致的,應該而且完全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不能照搬歐洲安全機制

第四,推動建立符合亞洲情況的地區安全合作。亞洲的情況與歐洲不同,不能照搬歐洲的安全機制。亞洲的安全問題要由亞洲國家和人民來解決,外部勢力的介入,往往於事無補,有時甚至使問題更加複雜化。依靠強化冷戰時期建立的雙邊軍事同盟來維護地區安全的作法,既不符合亞洲的具體情況,也有悖於當今的時代潮流,是不可取的。亞洲的安全,要通過雙邊和多邊的和平協商、平等參與,增進相互瞭解和彼此信任,擴大和深化經濟交往與合作,來共同維護。亞洲國家和人民有信心,也完全有能力維護亞洲的穩定與和平。

第五,充份重視亞洲優秀文化傳統在促進和平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實踐證明,亞洲豐富的文化道德傳統是促進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積極因素。

李鵬說,世界需要亞洲,亞洲也需要世界。我們既要面向亞洲,也要面向世界。亞洲國家要繼續積極開展同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貿易、技術、文化等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合作,以便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造福於當代和子孫後代。

李鵬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十分關心亞洲地區的未來,願意與亞洲其他國家一道,為本地的穩定和發展繼續作出積極的努力。

李鵬四日上午在會場會見了前來參加「展望21世紀論壇」首次會議的主要外賓。

李鵬首先代表中國政府向各位來賓表示歡迎。

在向客人簡要介紹中國國內情況時,李鵬說,中國現在正處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政局穩定,各項事業都在發展,我們有充份的理由認為,中國將會繼續長期保持發展的勢頭。

關於中國的外交政策,李鵬說,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願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發展友好關係。

他說,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廣泛開展國際交流。他強調,在涉及中國的主權和獨立問題上,中國的立場是明確的,是講原則的。

李鵬指出,全國政協舉辦這次論壇,展望人類即將進入21世紀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討論中國和亞洲在世紀之交的關鍵時期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作用和使命,具有現實意義。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政治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和學者、專家廣泛交流看法,集思廣益。

江澤民四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也會見了出席全國政協主辦的「展望21世紀論壇」首次會議的外方人士。

江澤民首先對各位貴賓和學者應邀出席「論壇」會議表示熱烈的歡迎,並預祝會議取得成功。

李光耀:台灣不可能贏得獨立

江澤民說,從當前世界看,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的發展是比較快的,受到全世界的關心和重視。這次會議上與會的朋友們將就「21世紀世界的亞洲和中國」發表自己的遠見卓識。我相信通過討論和交流,這次會議對推動亞洲和世界的發展定會發揮積極的作用。中國人民願意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同努力,為亞洲與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客人們認為,此次以「展望21世紀的亞洲與中國」為主題的論壇首次會議,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研討世紀之交亞洲、特別是東亞和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相互關係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會見是在極其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

參加會見的外賓有李光耀、竹下登、施密特、基辛格、舒爾茨及出席「論壇」首次會議的學者和知名人士。

會見時在座的中方人士有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吳學謙,秘書長朱訓等。

應邀參加「展望21世紀論壇」首次會議的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德國前聯邦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等分別在4日下午的演講中,就中國統一問題發表了意見。

李光耀說,香港回歸中國將是明年新聞媒介的一件大事,六百萬香港人要完全意識到自己是同中國共命運的現實。要明白決定他們未來的將是中國的經濟政策,人們要在香港繼續做生意而不是進行無休止的抗議。

談到台灣問題,李光耀表示,台灣不可能贏得獨立,即使美國人希望它獨立也是辦不到的。台灣想違背一個統一的和經濟上強大的中國的願望去搞獨立,是不可能的。台灣終將和平地、不使用武力地實現統一。

李光耀指出,通過對大陸投資來擴大貿易從而使台灣繁榮起來是有益於中國的。

基辛格表示,中國自從1971年與美國接觸以來,中國領導人一貫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國內問題,而且中國領導人有決心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有耐心最終解決這一問題。

他指出,六位美國總統已經指出美國承認一個中國,不會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這些承諾應該得以遵守,不僅在文字上,而且在精神上得以遵守。

基辛格:遏制中國政策是一種幻想

基辛格說,有些美國人認為中國的崛起是需要美國採取遏制政策的,但是,遏制中國的政策是一種幻想,它只會帶來相反的結果

他指出,美國和中國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在核不擴散問題、技術轉讓、自由貿易體制的建立等方面都應採取合作的態度,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解決這些問題應該通過高層對話,如果美國把給予中國一種特殊的權益作為敲詐手段,中國是不會接受的。應該結束那種通過制裁來施加壓力的作法。

施密特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和歐洲有些人忘記了他們已經承認了這一點。他們應該接受「一個中國」的口號,接近江澤民的八點主張。

李光耀說,中國要達到日本、美國和西歐這樣的技術水平,必須首先使全國人口最大程度地獲得教育。中國的年輕人必須熟知世界,並同世界各地的同行經常保持聯繫。

李光耀認為,當中國的經濟發生如此深刻的根本性變化,而所涉及的範圍如此之廣時,中國絕不會保持原樣不變。但是,中國的政治制度只能由中國人自己而不是由外部集團來決定,不管其出自何種良好願望。

「展望21世紀論壇」首次會議5日下午進行專題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資中筠在發言時說,整個20世紀,中、美、日三國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對亞太局勢一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有種種問題,但世紀之交的中、美、日三國關係比上一個世紀之交以來要積極、健康得多。

他特別指出,由於中國的發展變化,現在,討論本地區的問題不能再忽視中國的存在和意見,這可能正是外界不習慣之處,但也恰恰是中美日三國可以平等相處發展健康關係的基礎,也是本地區保持穩定的巨大因素。

「不等邊三角形」的中美日關係

資中筠用「不等邊三角形」來形容中美日三國關係的現狀。

他分析說,目前,日美關係顯然比中國與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更密切。日美之間儘管貿易摩擦仍將繼續時起時伏,有時還可能很尖銳,但不大可能出現危機;美日之間的矛盾是正常的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沒有外加的意識型態和感情因素,儘管中日都屬儒家文化之說頗為盛行,實際情況是,在價值觀念上日本對西方更加認同。

他說,在安全問題上,美日冷戰後仍然是結盟關係,最近重新簽訂的《日美安保條約》與台灣問題相聯繫更使中國有理由感到不安。美日在對華政策上還很注意經常協商,保持協調。而中國與美、日兩國就沒有這種協調對第三國的政策的機制。

資中筠認為,現在無論發生什麼矛盾,不大可能出現兩國聯合與第三國為敵的局面,三方的決策者都認識到這是不明智的,而且也很難做到的。

中國工程院院長朱光亞,五日在北京舉行的「展望21世紀論壇」,首次會議午餐演講會上說,隨著科技興國、可持續發展等重大戰略決策的實施,中國的科學技術將迎來一個迅速發展的新時期。

他說,中國是一個擁有一定科技實力的發展中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科學技術已經初步具備了支撐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但是,朱光亞指出,中國的科學技術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科技與經濟脫軌的現象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科技創新能力亟待提高。中國發展科學技術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朱光亞認為,中國的科學技術今後將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發展發揮作用和影響:

運用高新技術武裝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並通過多種方式促進產、學、研結合,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上發揮關鍵作用;

爭取在基礎性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的優勢領域取得突破,在一些重要領域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養一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為21世紀的科技跨躍發展作準備;

在社會發展領域,對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防災減災、人口控制、保證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

在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基石作用,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做出貢獻。

西方要適應權力失落的空虛

「展望21世紀論壇」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樂觀,但也有一些問題有待克服。亞洲和中國的重要性,將是21世紀不可忽視的事實,人類文化多極化,世界權力多元化的趨勢,已是一個難以避免的現實。四百年來,西方文明單極化的世界秩序終必被21世紀,人類各國家平等的世界新秩序所取代,如何能讓西方適應這種權力失落的空虛,將是21世紀人類必須努力克服的難題。「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21世紀,我們將迎接一個民主的國際社會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