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戰爭陰影,邁向永久和平

《一個中國與台北─華府─北京》自序

陳毓鈞(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


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在華府─北京沒有外交關係情況下訪問中國大陸,尼克森稱他此行是為謀求全人類的和平而來,周恩來向他說:「總統先生,您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啊!」尼克森後來描述到在他們握手的一剎那間,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尼克森離華前夕,雙方發表了《上海公報》,美方聲明:「美國認識到,在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對此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自此美國歷任政府皆申明美國遵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

在50、60年代的冷戰時期,台灣成為美國圍堵並孤立中國大陸的兵棋。美國形式上承認台北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但自50年代中期就一直在嘗試推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不過,此一圖謀同時受到台北和北京的堅決反對。蔣中正認為這不啻是為台灣脫離中國鋪路,終將導致中華民國的消失。毛澤東為了遏阻國際上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以及美國的兩個中國主張,在50年代發動兩次台海危機。前美國國務卿魯斯克在其回憶錄就說,美國推行兩個中國的努力事實上是徒勞的,因為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自1972年以來,在23年期間,歷經《建交公報》、《台灣關係法》、《八一七公報》,台北─華府─北京之間,逐步建立起一個雖不盡滿意但大致可以接受的運作架構,也就是說三方對一個中國各有詮釋,並維持著模糊而有彈性的空間。這種微妙中有默契的關係也就是二十多年來華府─北京關係改善的基礎,以及台北─北京由軍事對抗走向緩和與交流的根本。

近年來,台灣內部興起一股「台灣不是中國一部份」和「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分離主義力量,不斷地向一個中國原則進行挑戰(如告別中國),再加上李登輝先生主導下的外交、政治、文化等政策,似乎都在強化分離的傾向,例如:「國土分裂」、「台灣生命共同體」、「階段性兩個中國」、「兩歲國民黨」、「統一後才有一個中國」、「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中國是模糊的」、「走出埃及」等說法和觀念,都引起台灣內部、北京當局,甚至美國政府的疑慮。1994年4月,美國國務院官員就曾表示說,台灣當局試圖改變一個中國的涵義令人迷惑不解。

事實上,從1994年春天以來,兩岸關係的緊張,以及1995年6月發生北京─華府關係的嚴重倒退,都是圍繞著一個中國的主軸而運轉。為了修補李登輝訪美的後遺症,柯林頓政府不斷宣示美國將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且公開呼籲兩岸進行和平談判,還明言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台北則期望盡快舉行兩岸領導人會談來降低緊張情勢,但北京表示其前提條件必須是符合一個中國原則。由此可見,一個中國的共識正是三角關係能不能維持穩定與緩和的主要關鍵。

目前,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已是亞太經濟發展的重心,而亞太經濟的成長及將是世界經濟成長的新中心。台灣由於歷史和地緣位置的關係,若要持續地發展與繁榮,就不可能執意與中國大陸進行對抗,唯一之道是站在中國人立場同大陸加強合作與交流,確保台海的永久和平。

我的好友謝正一先生與陳達弘先生,多年來一直關心兩岸和平問題,決定推出兩岸叢書系列,並先由一個中國共識著手,其見識和勇氣令人敬佩,尤其在台灣今日功利氣息盛行的環境之下,更顯得難能可貴了。在他們的看重之下,筆者不揣淺薄,將涉及一個中國的中美台三角關係之文章收集成冊,交由達弘兄主持的環宇出版社出版,作為個人對建構兩岸和平合作以及促進兩岸共同進步繁榮的努力的一些棉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