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灣風雲權力平衡與文明衝突的省思

陳一新(立法委員)


波灣風雲爆發後沒多久,儘管美國尖端武器後續部隊源源不斷開赴波灣,但柯林頓總統頭上的光環似已褪色。另一方面,伊拉克領導人哈珊在伊北展現武力的行動似也未能掩蓋其權力日衰、政權岌岌可危的窘境。究竟最後會是柯林頓下馬,還是哈珊敗亡,抑或二人在今後數年仍將繼續纏鬥不休?更重要的是美國、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伊朗的波灣爭霸戰,最後會鹿死誰手?哈佛大學杭廷頓教授提出的「文明衝突」是否會不幸而言中,還是「杞人憂天」而已?

從一開始,柯林頓對伊南發動攻擊的理由就受到各方質疑。美國對伊南發射巡弋飛彈攻擊,只是為了懲罰伊拉克介入伊北庫德族人敵對派系的內鬥,這樣牽強的理由,可以說是擺明要以「後冷戰時期唯一超強」的地位干預伊拉克的內政。這也難怪無法得到阿拉伯世界的共鳴。美國這種蠻橫霸道的作風不但在國際法上站不住腳,也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反彈。共有22國外長參加的阿拉伯聯盟同盟會議,即於9月14日發表聲明,譴責外國勢力干預伊拉克。甚至包括伊拉克宿敵的敘利亞也在此次會議中同聲譴責外國勢力的干預,顯示出阿拉伯世界已經覺醒到美國在1991年波灣戰爭中行動的正當性並不是漫無限制的,一旦美國在本區的干預「積非成是」,有如美國在西半球以霸主地位經常干預小國事務,則阿拉伯世界中的各國勢將「人人自危」,永無寧日。

事實上,柯林頓硬著頭皮對哈珊發動攻擊,一方面固然是哈珊勢力擴及伊北庫德族自治區,致令美國中情局在伊北撒下上億美元利用庫德族削弱哈珊政權的圖謀失敗,而老羞成怒。另一方面,外交政策在美國總統大選雖非最重要的因素,但柯林頓在共和黨對手杜爾的不斷抨擊之下,卻也別無選擇。惟對伊南展開軍事行動之後,美國立刻發現中東各國的支持者屈指可數,不但美國的盟國土耳其不夠熱心,甚至美國點名要保護的沙烏地阿拉伯與科威特也態度曖昧,立場搖擺。鑒於阿拉伯聯盟的共同聲明,不惟沙烏地阿拉伯不同意境內美國駐軍對伊拉克開火,科威特也因不願犯眾怒,而暫拒三千美軍進駐。前美國總統布希在1990年至1991年精心設計與全力推動的反伊拉克聯盟,至此已搖搖欲墜。

不過,若說柯林頓會因為在這次波灣風云「輕舉妄動」而就此「中箭落馬」,恐怕也言過其實。儘管哈珊是利用美國最脆弱的時機在伊北耀武揚威,但哈珊要想一舉拉下柯林頓倒也絕非易事。首先,哈珊的軍事力量在中東地區固然可以號稱首屈一指,但想要在11月初美國大選之前達成予美國空軍重創的目標,顯然不易達成。其次,哈珊若是想透過擊落美國戰鬥機俘虜飛行員來羞辱美國,恐怕在時間上也有緩不濟急之感。1980年的伊朗人質危機對卡特總統之所以造成莫大困擾,主要是該項危機持續了二百多天,美國在解救人質失敗後又束手無策。但是,如今即使一、二飛行員被俘,由於距大選投票日只剩一個多月,自然不太可能對柯林頓構成太大威脅。第三,伊拉克想要拉柯林頓下馬的另一必要條件是柯林頓與其對手杜爾勢均力敵,在這種情形下,柯林頓的任何外交失誤,才有可能對其選戰構成嚴重打擊。但是目前柯林頓在民意測驗遙遙領先杜爾,哈珊的如意算盤多半落空。

同樣地,柯林頓老想憑藉軍事力量讓哈珊垮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雖然哈珊在沙漠風暴之後損兵折將,美國也對伊拉克的鄰國大舉軍售,但哈珊的軍隊在波灣各國之中仍可稱雄,連柯林頓都承認,哈珊的情況比1991年波灣戰後更佳。因此,美國要想一舉拉哈珊下台也不可能。第二,哈珊向美國挑戰本來就是有意以敢於向美國挑釁來鞏固其搖搖欲墜的內部領導權威與中東地區日益降低的威望。儘管美國對哈珊恨得牙癢癢,但也只有徒呼負負而對他莫可奈何。畢竟,要想像1990年到1991年那樣從美國本土調動足以對哈珊發動全面攻擊的部隊,是非常曠日廢時的。第三,當年布希總統不對哈珊趕盡殺絕的主要理由就是要維持波灣地區的權力平衡,以免伊朗或敘利亞在伊拉克崩解之後兼併伊拉克的一部份而變得更為強大,反而造成波灣情勢的失控。而如今維持本區權力平衡的理由仍然存在,柯林頓總統自然投鼠忌器。

儘管包括伊朗、敘利亞甚至約旦在內的波灣國家,都有意在哈珊垮台之後,或兼併伊拉克的一部份,或主導波灣地區新的情勢;但由於哈珊也看出此點而決定在伊北展示武力,導致美國老羞成怒而對伊南發動一連串的攻擊,反而使哈珊轉危為安。哈珊對柯林頓的死纏爛打不僅使自己化危機為轉機,也為自己積累了不少新的政治本錢,能在美國今年11月大選之後繼續與柯林頓糾纏。

只是哈珊因為治國無方,國內經濟殘破,加上以高壓獨裁方式維持統治,注定只能以不斷向美國挑釁來鞏固內部的領導權威與區域內的威望。雖然這次阿拉伯聯盟對伊拉克遭到美國攻擊寄予同情,並不表示伊拉克就能在波灣地區領袖群倫,更不用說挑起阿拉伯世界的「回教文明」來對抗西方世界的「基督教文明」了。杭廷頓教授的文明衝突理論,雖有其見地,但卻絕不會應在哈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