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密將軍誕辰120週年紀念會書面發言
林祖密將軍誕辰120週年紀念會書面發言
林祖密將軍出身本省霧峰林家,6月10日,廈門台胞聯誼會為其舉辦「林祖密將軍誕辰120週年紀念會」。林祖密的祖父林文察曾官至福建陸路提督,父林朝棟,曾率部抗擊侵台法軍有功,欽加二品頂戴,統領全台營務。馬關割台,朝棟率部守備台中,抗日失敗,舉家內渡。祖密於1915年參加中華革命黨,袁世凱竊國,組織秘密機構支持孫中山革命。1918年,奉中山先生之命任閩南軍司令,逝於1925年。本刊特刊出李壽林先生的書面發言稿,及附錄林祖密將軍傳,以紀念這位台灣愛國主義先賢。編者
系出福建漳州平和、台灣台中霧峰名望、革命抗日先烈林祖密將軍誕辰120週年,於今在廈門舉行盛大的紀念會,這是很有歷史意義的一件事。
林祖密將軍父祖三代俱為英烈,其英勇事跡將永載青史,中外學界紛紛據以研究,已有多種著作傳世,可以為證。我個人因與林祖密將軍後人原甘肅省台聯副會長蔡穎芳女士多年熟識,直接聽聞甚多林祖密將軍英勇事跡,在益發的感佩之餘,也曾涉獵多種相關著作,並於去年有一短文經台灣《海峽評論》雜誌發表,謹請大會將拙稿影印送請與會諸位貴賓參考指教,並藉此機會,略述個人於紀念林祖密將軍誕辰之際的一點感想。
林祖密將軍最令人佩服的事情,就是他誓不願臣服於日寇倭奴,一、毅然放棄龐大家產,二、正式宣佈脫離日籍,三、返回祖國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國民革命運動。這三件事情,其實也等於是一件事情,卻都不是任何一個凡人所能輕易做到的。說是一件事,即是寶貴的民族心、祖國情、偉大的愛國精神。我常常在想,鄭成功從福建到台灣,驅逐荷蘭,使台灣重歸中華版圖;而林祖密將軍從台灣奔返祖國,獻身革命,當亦是期待加上自己的努力,能使祖國盡快強大,早日光復台灣。他們兩人的事跡容或不同,他們的精神卻有冥冥中足以相通之處的。文天祥的《正氣歌》說:「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林祖密將軍是當之無愧的。
這又不能不令我興起無盡的感慨。大陸與台灣,因為歷史的因素,以致分隔兩岸,於今垂50年。這原是我中國莫大的不幸,民族莫大的悲劇,絕非任何愛國的同胞所樂於見到的。如何早日團結統一,攜手合作,以共同建設偉大中華,亦當是所有有血性有良心的炎黃子孫共同的心願才是。奈何台灣由於與大陸長期分隔,加上國際霸權的駕馭控制,台灣台獨的氣焰卻是高漲的。其中最令人痛恨的事就是近十年來某「獨台」對台獨活動公然的包庇、縱容、串謀、保護……,幾乎已到肆無忌憚、悍然不顧一切的地步,使台獨活動合法化,不斷的變本加厲,種種令人憂心痛心的事,真是罄竹難書;其中我覺得最嚴重的事,就是該「獨台」透過種種手段強加於台灣百姓的反華親日、去中國化、歌頌日本殖民統治,極力想要恢復所謂「皇民意識」的圖謀。大家也許已經知道該「獨台」與已故日本軍國主義作家司馬遼太郎的那一篇很傷民族感情的對話,大家卻恐怕不見得會知道他透過台灣中央研究院杜某瞎編了一套國中歷史教科書,所謂「認識台灣」,將台灣與大陸徹底一分為二,從頭到尾絕口不提中國、中國人,否認台灣人是中國人,侮辱台灣人的尊嚴,欺騙無知學童。其他如他告訴日本記者,舉目全世界對於裕仁的死亡感到無限悲傷的,只有他跟日本人了;以及指摘大陸要求日本對南京大屠殺事道歉「太過份了」等等,都可以見出他皇民心態之嚴重,足以在台灣產生極不良的負面影響。
如是,再回頭重新緬懷林朝棟及林祖密將軍父子強烈的民族情、愛國心、堅定的抗日義舉,真是足以令所有的台獨漢奸羞愧汗顏、無地自容了。我亦常在想,只有大陸的進步與美好,才是對分隔50年的台灣同胞最大的號召力,以目前大陸各方面建設速度之大之快之好,這是令人倍增信心的,更何況長期駕馭台灣的美國已明白放棄支持台灣獨立,其次的日本倭奴即使再奸再貪再詐再狠,又敢如何?台獨將被歷史證明只是一批「皇民」漢奸的夢想,所有「皇民」漢奸亦必難逃歷史的審判。
海峽兩岸終究要復歸統一,林祖密將軍的精神,正是所有愛國中國人的榜樣,也是台獨「皇民意識」最好的對治。可以說,林祖密將軍的精神多一分,台獨「皇民意識」就少一分;「皇民意識」少一分,兩岸統一的可能就多一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因此,我們除了紀念林祖密將軍,更應該好好發揚林祖密將軍的精神,以林祖密將軍的抗日愛國精神,做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原動力,這樣才是傚法學習林祖密將軍最有意義的事。謝謝各位。
附錄:
愛國烈士林祖密將軍傳
華安縣建設志編寫組整理 1986年4月
林祖密將軍(1978-1925年)字季商,號資鏗,祖籍平和縣五寨鄉蒲坪村。其先祖林石,於清乾隆十九年移居台灣彰化,後遷台中霧峰。祖父林文察,官至福建陸路提督。父林朝棟,以抗擊侵台法軍,開拓台灣有功,欽加二品頂戴,統領全台營務。母楊萍,也以率六千鄉丁,智勇助夫擊破大屯山區法軍之圍,在一個戰役之中殺掉法軍萬餘人,台灣人民為了紀念她英勇殺敵,戰績輝煌,把那個地方稱為「法軍萬人堆」,被封為一品夫人。林祖密將軍就是生長在這個富有愛國精神、軍功顯赫的將軍之門。
1895年(光緒廿一年)將軍18歲時,清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時朝棟率部守台中,條約簽訂後,以抗日無望,遂舉家內渡。不久,祖密奉父命回台管理家產,他回台以後,目睹日人橫行霸道,憤恨之至。1904年(光緒三十年)朝棟去世,祖密拒絕日本侵略者高官厚祿的引誘,乘為父奔喪,舉家從台灣遷回廈門鼓浪嶼。
朝棟生前有「只知有國、不知有家」之譽,祖密發揚其父精神,毅然置在台家產於不顧,向日本駐廈門領事館申請退出日籍,恢復了國籍,為此,日本政府沒收在台山林二萬多甲(為清時在台耕地計算單位,一甲等於方三十一戈二尺五寸;而方一戈則為一丈二尺五寸。)又廉價收購其水田二千多甲,在台制樟腦及制糖作坊,糖鋪五百多處之產業也因而廢棄。這樣,所遺財產不及原先十分之一,然祖密終無悔意。
時值民國初創,政局動盪,國事紛紜,孫中山先生久聞祖密志向不凡,於閩台頗有聲望,邀請其參加革命,祖密當即於1915年參加中華革命黨,時袁世凱企圖竊國稱帝,祖密召集漳泉革命黨人於鼓浪嶼寓所,組織秘密機構,積極支援孫中山先生革命,並進行剷除北洋軍閥活動。1916年,祖密組織改編閩南靖國、護法兩派隊伍,並捐獻數十萬元作為軍餉,建立起一支革命軍,從此林祖密將軍走上軍旅之途,追隨孫中山先生討袁護法戰爭。
1918年1月,孫中山先生委任祖密為陸軍少將閩南軍司令,他當即部署趙光、王榮光在德化、永春二縣起義,繼而率部轉戰閩中,收復莆田、仙遊、永安、大田等七縣,於是民軍聲勢大振,將軍考慮閩南軍大多來自鄉間民勇,缺少訓練軍事骨幹,於是籌集資金,招收社會進步青年,在漳州文昌宮辦「隨營學校」(即陸軍軍校)抽調能幹的軍官充當教官,還聘請社會名流如黃仲岑(後為中山大學教授),陳鑒修(曾主編龍溪縣志)等加強政治文化知識教育,「隨營學校」早於「黃埔軍校」五年創立。
當時粵軍司令陳炯明,進軍福建,閩軍即隸屬陳指揮,陳為清除忠於孫中山先生將領,藉故解散閩軍,1922年陳炯明叛變,將軍被拘禁獲救之後,去職返歸鼓浪嶼。
將軍愛國又愛鄉,早在1907年,漳州一帶遭受特大洪水災害,房舍倒塌無數,災民流離失所,將軍毅然拿出五萬銀元進口糧食賑濟,當時漳州人民無不眾口皆碑,歌頌祖密功德!祖密早年就有開發家鄉宿願,因投身軍旅,宏願未償,此次去甲還鄉,決心重整實業,另辟救國途徑。1912年曾於南靖縣(今屬龍海)徑口置田九百畝,創辦墾牧公司,於是就著手整頓,同時又耗資六萬創辦後港林場,又聽從友人意見,聘請地質師赴龍巖、漳平等地勘探煤礦,經過探測,又耗資七萬,開採漳平梅花坑煤礦。
九龍江北溪航線,自新墟至華安的河道,岩石密佈,險灘重重,漳平、華安一帶竹木只能從北溪放排運出,由於河道險阻,常常是排散人亡,為繁榮經濟和便利煤炭及上游土特產外運,將軍又組建了華安疏河公司,聘請香港馮竹溪工程師指導,疏浚河道。同時,為爭取時間,又於羅溪至倒底敷設五公里輕便鐵路,為疏浚河道及解決永福、龍巖進出口貨物運輸,提供方便,前後歷時兩年,進行河道疏浚,雖然還不能通航,但竹木排卻已可順利通過,為興辦這些事業,將軍共耗資20萬元。
由於林祖密將軍在國民黨威望素著,孫中山先生除了任命他閩南軍司令外,還先後委任祖密為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軍,福建省水利局局長等職,實為孫中山先生忠實的信徒,因此北洋軍閥恨他入骨。為割據一方的軍閥視為眼中釘!當時北洋軍閥李厚基舊部師長張毅駐軍漳州,探知將軍前往華安疏河公司,即指派其營長張溪泉於1925年8月20日逮捕將軍帶到距離和頌山公司駐地二里許山店仔墟大樹下殺害。死於1925年8月24日。
憶將軍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不僅置生命於不顧,出生入死,而且捐獻50萬元支援革命,軍閥逮捕將軍時,先是勒索錢財,將軍剛毅無畏,分文不給。將軍宏願未償,抱恨終身!就義時正值壯年,年僅48歲。
林祖密將軍系國民黨元老,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祖國人民對將軍的為人十分景仰!認為他是傑出的民主革命志士,紀念辛亥革命70週年時《人民日報》還發表文章讚揚將軍的革命事跡,人民緬懷將軍,特別景仰將軍為民族獨立、領土完整、國家統一,堅強的不懈戰鬥精神!景仰將軍愛國愛鄉;為國家繁榮發達,矢志開發家鄉的偉大壯舉,將軍雖然壯志未酬,宏願未償而慘遭殺害,雖是短促的一生,但卻是光輝壯烈的一生!◆
社論
國際政治與柯林頓的中國行
亞洲金融風暴和人民幣
南吳北馬與台灣政治
香港「一國兩制」週年
統獨與忠奸
歷史和思想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