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分裂中國國土

「兩國論」就能走出去嗎?

吳瓊恩
(政大公行系教授)


有了「兩國論」更別想走出去

筆者7月10日從歐洲開完會飛往香港﹐途經中正機場轉機時﹐突然看到《聯合報》頭版頭條新聞:「李總統: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後﹐直覺情勢不妙﹐兩岸關係必將嚴重惡化﹐汪道涵10月的秋訪台灣﹐也將停擺﹐這種直覺是有科學根據的﹐可惜台灣當局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認為「兩國論」符合事實﹐在對等的基礎上﹐辜汪會談可以包括「高度政治性議題」深入對話。

台灣當局的言論﹐可以不管他們說話的內容多年來一貫的反反覆覆﹐但從他們的思維傾向(mindsets)可以掌握其規律有三:(一)對兩岸關係一廂情願﹐缺乏辯證思考的能力﹐忘了正反兩面本是同根生的「中華民族情懷」;(二)對國際政治現實﹐一直想要「打破虛妄的國際體制」「向不可能挑戰」﹐狂語說盡﹐忘了「我是誰」?實際只是「自我中心」的「自我動」(ego-action)﹐而非「生態動」(eco-action)﹐充份顯露「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的自卑心態;(三)對複雜世界的詮釋﹐企圖以簡單化的﹑可預測性的語言轉化為「確定的」﹑「可以掌握的」世界情勢﹐缺乏「模糊管理」(Fuzzy Management)的智慧。

台灣政學界菁英長期以來受美國實證科學﹐或實用主義的影響﹐早已養成根深柢固的「分裂性思考」(Schismogenic thinking)﹐這次的「兩國論」及各界菁英的反應﹐又一次證明了這種「分裂性思考」所引起的危機﹐難怪美國一向親台的參議員托里西利批評「台灣挑釁的行動令人失望」;《紐約時報》說「兩國論」等於「放棄長久以來協助台灣免於與中共一戰的政治模式」;《華盛頓郵報》借用中共的話﹐指台灣在「玩火」。

美國的中國問題權威奧森柏格點名批評蘇起的論點已完全放棄了「一個中國」立場﹐這種過度主張只會造成台海情勢緊張﹐使台灣在國際社會更為孤立。而一向支持台灣的胡佛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馬若孟也表示﹐他無法理解台灣可能「錯估」形勢﹐並在美國人心中產生「製造麻煩者」的印象。他表示﹐台灣大可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下﹐繼續與中共談判﹐兩岸關係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此外﹐「兩國論」提出後﹐美國與日本再度重申「一個中國」的政策﹐中國大陸已經加緊政經﹑軍事各方面的準備動作﹐汪道涵也來不了了。

一個尚有轉圜餘地的兩岸模糊地帶﹐被李登輝這個冒進的「直腸子」和一群「逢君之惡」的智囊﹐非要把這種「創造性的模糊」說破﹐那就只好加速台灣的「中華民國」早日消失於歷史的舞台。

李登輝及其造成台灣的惡果﹐就是「兩國論」的結局﹐君不見「兩國論」提出後﹐股票連續幾天大跌﹐政治鬥爭加緊﹐民心士氣大落﹐證實奧森柏格所言對台灣帶來負面的衝擊。

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後﹐各方解讀或從己方的立場﹑利害來詮釋其意義﹐但都有其思維盲點﹐這種限制有的是自覺的﹑故意的﹐有的則是不自覺的﹐茲一一分析如下:

戴上台獨的眼鏡看「現實」

一﹑關於國家定位問題:李登輝說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這是已經存在數十年的事實。許信良說:「國家定位問題困惑半世紀。」蘇起說:「中共自1949年建政﹐迄今50年以來﹐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政府所轄的台﹑澎﹑金﹑馬地區。而中華民國自1991年修憲以後﹐各級民意代表及總統﹑副總統均由台灣人民直接選出;國家權力統治的正當性也只來自台灣人民的授權。所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分別統治台灣與大陸兩地﹐這是一個不爭的政治現實與法律事實。」

筆者認為政治人物的言論﹐出發點難免受利害所拘限﹐他們所說的「現實」或「事實」早已滲透了價值立場﹐已經不是什麼客觀的事實。我們必須揭露這些「事實的詮釋」背後所隱藏的假定或有意忽略的角度。

國家定位問題那裡是困惑半世紀呢?中華民國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前﹐兩岸都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發生內戰﹐國際上大都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主權完整的中國﹐兩岸兩個國號所代表的意義是主權完整與主權共享﹐所共同擁有的「一個中國」迄今仍是如此﹐只不過統治權所及的範圍各有不同罷了﹐豈能說困惑半世紀?1971年以前「一個中國」的原則在兩岸及國際間共識甚高﹐之後的「困惑」(嚴格說來是「爭議」)漸起﹐尤其是李登輝上台後﹐更是歧異紛起﹐庸人自擾﹐為何如此呢?很簡單的道理嘛﹐有人不想中國統一﹐只想搞分裂﹐理論上的創造扭曲了「國際現實」才會困惑不已或「難以自圓其說」。

兩岸「兩國」只是指兩個國號同時並存﹐但領土主權是完整的﹐誰來分割呢?主權完整並未分割﹐不是「一個中國」是什麼?李登輝及其智囊們說分割就真的分割了嗎?有人說中華民國領土主權只及於台澎金馬﹐不僅目無憲法﹐也不把國民大會放在眼裡﹐更不把現階段代表一個中國主權完整的PRC放在眼裡﹐同時也把承認PRC代表中國的各國及聯合國放在眼裡﹐這還好意思說是民主國家?像這樣挑戰國際體制的「虛妄」﹐不得不令人佩服他們的「膽識」或「狂妄」。蘇起既然知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分別統治台灣與大陸兩地﹐彼此並未統治對方統治權所轄的範圍﹐但這都無礙於雙方共享一個中國的主權﹐蘇起的話有故意忽略此一要點之虞。同時﹐中華民國自1991年修憲以後﹐國家權力統治的正當性來自台灣人民的授權﹐但是台灣人民也未授權執政者可以自行分割「一個完整的中國主權」啊?你們未經台灣人民同意「大主大意」就分割中國的主權﹐以為中華民國如此就獨立存在於世了﹐可是國際上又有那個國家承認「兩個中國」呢?不但沒人承認﹐還立即使兩岸關係返回到冷戰對峙的局面﹐股票也慘跌一千多點﹐真是愚不可及啊!

兩德是強權瓜分的結果

二﹑兩德模式與兩岸統一:蘇起說﹐「二戰後兩德關係就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然而此一定位﹐並未影響兩德的和平統一」。又說﹐「現在已經進入政治談判的新階段﹐不能再是他們是國家﹐我們不是國家﹐他們的主權及於我們」﹐「中共所謂的一個中國帶有欺騙性及貶低我為地方政府意味」。

蘇起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眾所周知﹐兩德是兩國﹐各有主權範圍﹐此乃國際強權所切割為兩個主權國家﹐是為德意志民族的大不幸﹐現在一個中國的主權完整﹐並沒有那一個國際強權來切割中國的主權啊?李登輝與你們為什麼而且憑什麼合法程序來切割中國的主權?如果自以為是「兩國論」﹐這才真正帶有嚴重的欺騙性﹐李登輝與你們這批菁英從來不知中國文化精神為何物﹐也不屑於體會中國文化精神的意義﹐沿門托缽效貧兒﹐拿德國模式的辦法﹐終究無法與中共有效談判的﹐因為已失去「自己人」的地位﹐那已變成敵對關係﹐想要和平也難。

至於說「他們是國家﹐我們不是國家」這要怪誰呢?蔣介石1949年退守台灣﹐中華民國在1971年以前還是代表中國呢?人家有沒有發牢騷說「你們是國家﹐我們不是國家」這樣沒出息的話呢?人家無所謂﹐等了22年才進聯合國。中華民國是不是國家﹐那要睜大眼睛看看聯合國以及美國總統說些什麼?中華民國已無資格加入以主權國家為資格的國際組織﹐怪誰呢?怪中共那才是欺騙性。中共有實力就可以使中華民國不成為國家﹐中共若無實力﹐中華民國就可以萬萬歲啦!道理很簡單嘛!說誰欺騙誰﹐這樣的說法才真正是帶有欺騙性喔!欺國中無人嘛!

李登輝們的心態不想統一早已昭然若揭﹐拖也沒拖的本事。否則不會講得如此小裡小氣﹐就好像胡志強7月15日在立法院竟然這樣說:「兩國論頂多時機不對﹐但宣佈都宣佈了。」碰了美國的釘子﹐還知道時機不對﹐可見決策草率已不堪責問矣。但是﹐李登輝們還執迷不悟﹐還自以為「兩國論」沒錯﹐但這個中華民國也不可能因為主張「兩國論」﹐就可走出去的﹐還談什麼全球化﹑國際化呢?相反的﹐如果有自信心﹐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享一個中國的主權﹐要「一國兩制」也可以﹐但台灣人也可以成為中國完整主權的主人﹐因而也有權利參與各種政治職位﹐包括國家主席(不是只能當副主席)﹐如此一國兩制就要合法化﹐不能由中共中央強加於台灣人﹐須召開新中國憲法的制憲會議﹐然後規定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設立專章﹐雙方取得共識也就沒有什麼欺騙性的問題﹐也無貶低台灣為地方政府意味﹐問題在於想不想做新中國的主人翁﹐台灣人要敢於向中共提條件談條件﹐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都可以談﹐既然如此,還怨人家帶有欺騙性﹐只表明了自己無能﹐怕被中共騙了。

三﹑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民國自1912年迄今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在1895年因《馬關條約》割讓日本﹐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其政府的統治權並未及於台灣﹐但因滿清政府的腐敗使日本搶奪台灣﹐中國人心心唸唸收復台灣﹐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打敗日本﹐又收回台灣﹐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毫無疑義。所以中共國防部長遲浩田說:「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並沒有錯。中華民國依憲法第四條﹐其領土主權依其固有之疆域﹐台灣當然是中國的一個省﹐遲浩田並未說﹐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啊!這就留有餘地﹐誰代表中國﹐誰就擁有台灣加中國大陸的主權﹐中華民國尚未消失﹐還有28個小國承認他代表中國﹐當然也可以聲稱擁有台灣加中國大陸的主權﹐並未因中華民國政府無法有效統治中國大陸﹐而失去主權的擁有﹐同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雖未有效統治台灣﹐但亦不失其擁有對台灣的主權。

如果中華民國政府自動放棄對中國大陸的主權 ﹐不僅是未經全體12億中國人的合法同意﹐而且也無理由要求中共因未能統治台灣﹐而對台灣喪失主權的主張。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代表一個中國﹐幸虧中共1949年建政後改了國號﹐否則中華民國早已完了。

所以問題回到基本點﹐台灣當局不應提出兩國論或一中一台﹐李登輝及其智囊們如有大格局的思維﹐就應立即與中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展開政治談判﹐既然什麼都可以談﹐就可以大膽的向汪道涵提出﹐兩岸統一第一步﹐中共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或中國﹐然後再提第二步﹑第三步……。不談沒前途﹐在兩個中國前提下﹐更不可能政治談判﹐那就只有持續消耗下去﹐對台灣大大不利也。

四﹑「兩國論」是李登輝為下一階段的兩岸關係定調的可靠性如何?總統府副秘書長林碧照代表總統府發言﹐李登輝提出「兩國論」是為下一階段的兩岸關係定調。如果這樣說﹐不僅李登輝獨裁心態昭然若揭﹐什麼「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全是假的。李登輝任期不到三百天﹐距離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不到兩個月﹐即將成為跛鴨總統﹐何德何能要為下一階段的兩岸關係定調?這在歐美國家是一個民主大笑話﹐而身為發言人﹐卻「長君之惡」或「逢君之惡」不知勸解﹐公然說出定調﹐真是不知自己的利害在何處﹐而昏頭昏腦。

「嗜欲深者其機淺」

何況﹐任何一個人想要為未來定調﹐是把環境的演變簡化為自己可以掌握﹑可以預期的變數﹐這已是天真的腦袋﹐像蔣介石﹑蔣經國的遺囑﹐今天看來有何屁用?毛澤東的「你辦事我放心」又有何鳥用?政治領袖想要定調﹐不僅對下一任的接班人不厚道﹐而且對全國民眾也是一種不尊重﹐更是自己權力慾望無法淡薄的狂妄和自卑心理的投射﹐企圖以所定的調﹐來延續自己生命的永恆意義﹐從深層心理學來看﹐基本上即是一種可憐的心態。莊子:「嗜欲深者其機淺」﹐深陷權力慾望深淵者﹐何能期待他們有什麼高明的智慧呢?以史為鑒﹐屢試不爽也。

李登輝的思維模式是直線式的﹑自我中心的﹐不懂饃糊管理的。他要把「一個中國」原則的模糊性精明化;他自我中心的以為「兩國論」可以打破「虛妄的國際體制」;他一廂情願的以為「兩國論」﹐就可以與中共展開政治談判。說到底這些主張的表面現象﹐其背後的本質意義是什麼呢?從他與司馬遼太郎的對話﹐和《台灣的主張》一書中﹐所呈現給國人的明示或暗示﹐再也明白不過了:李登輝不是中國人﹑不是中華民族一份子。難怪前幾年去世的大哲學家牟宗三先生臨終時還苦勸他:「要做真正的中國人﹐不要做一個假日本人。」抓到這一點﹐李登輝的語言和主張也就一目瞭然﹐豁然開朗﹐如見青天﹐不至於為他所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