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抗日史終於流回台灣人的原鄉

評《台灣同胞抗日50年紀實》

王曉波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1998年,中華全國同胞聯誼會編印了《台灣同胞抗日50年紀實》乙書,共675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胡繩先生的題辭,中國歷史學會會長戴逸教授的序文,全書分總論、武裝抗日鬥爭、非武裝抗日運動、八年抗戰中的台胞,此外還附錄一篇《台灣抗日大事記》。所搜集的文章有回憶錄、追思錄,文學作品和學術論文等,內容豐富,唯略嫌龐雜。

早在1972年12月,台灣校園爆發戰後第一次統獨爭論的「台大民族主義座談會」起,我就感到台灣史研究的重要性,因為「亡人之國,必亡其史」,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必寓於其民族的歷史,要發揚台灣同胞的愛國主義,就必須發揚其愛國主義的歷史。

後來,我就率先糾合同道,於1987年,在台灣成立「台灣史研究會」,並在台灣召開兩岸台灣史學術研討會,邀請大陸學者陳孔立、徐博東與會,遭台灣當局阻擋,未遂,而有1988年的大陸之行。

1988年暑,我首先率領「台灣史研究會」的訪問團,衝破國民黨的封鎖前往大陸,與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和北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舉行學術研討會。記得,在北京友誼賓館的研討會閉幕時,當時社科院副院長趙復三教授致辭表示,在台灣學者的論文報告中,才瞭解到台灣人民悲壯而英雄的抗日史,應該編入國內的歷史教科書中,是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不可缺少的一環。

1994年,我來北京參加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的學術座談會上,我也特別呼籲:

「在20世紀即將結束,祖國統一在望之際,要兩岸的政治統一之前,兩岸的歷史必須先行統一。缺少了台灣抗日史的中國歷史,只是一部殘缺的中國史!台灣回歸祖國請從台灣史回歸祖國開始。兩岸歷史的先行統一,請從我們今天的賴和百年紀念會開始!」

果然,到了1997年,在教育改革「本土化」的名義下,台灣當局以「認識台灣」為名,推出了竄改台灣抗日史的台灣歷史教科書,而引起了愛國台胞的抗爭。「台灣史研究會」也適時搜集各方資料,出版了《認識台灣的教科書參考文件》(97年9月25日),引起台灣國中歷史教師的熱烈反應。

「亡人之國,必亡其史」,台獨份子要分裂祖國,不惜歌頌當年的殖民統治者,竄改自己先人爭取民族解放光榮奮鬥的偉大歷史。

為了澄清竄改台灣抗日史的荒謬,我亦即時出版《台灣抗日50年》(1997年)乙書,北京燕山出版社也出版了薛軍力、徐魯航著《台灣人民抗日鬥爭史》(1997年)。

北京當局也意識到竄改台灣歷史教科書,消滅台胞愛國主義傳統的嚴重性,而在盧溝橋抗日紀念館內,除東北抗日15年的專櫃外,籌備展出台灣抗日50年的專櫃,以保留和表揚台胞抗日愛國的精神。

在台灣,歷史研究台胞抗日史有三重的政治障礙。一、國民黨退台灣後,為與日本右派結成共同「勝共」的連線,並不鼓勵台灣抗日史的研究,甚連蔣介石領導的八年抗戰都不願多提。二、1928年台灣共產黨成立之後,台灣的抗日運動迅速左傾,左傾的抗日愛國運動不僅不能得到國民黨的支援,並在嚴禁之列。例如,並非共產黨員的賴和、王敏川都在入祀忠烈祠後被驅逐。三、自「二二八」和「白色恐怖」之後,國民黨與台灣抗日愛國主義傳統決裂,依賴皇民化階級為其統治的社會基礎,而與台胞抗日史扞格。例如,陳田錨為議長的高雄市議會就曾要將林少貓從忠烈祠驅逐出去,因為林少貓乃是陳田錨祖父陳中和引日軍討伐的「土匪」。

由於扭曲的台灣政治,而有扭曲的台灣歷史。到蔣氏軍事統治結束後,皇民化階級接班,台胞抗日史更是被湮滅,而只見歌頌日本殖民統治的「淡水國小百年紀念」、「台大醫院百年紀念」、「深坑國小百年紀念」……。

在這樣的情形下,台聯會編輯出版《台灣同胞抗日50年紀實》就更有其現實的時代意義了。

將《紀實》和台灣島內的台胞抗日史研究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幾項特點:

一、《紀實》補充了日據中期後,左翼抗日愛國主義這一方面的史料。例如,翁澤生、簡吉、李偉光、張玉蘭、莊守、蔡嘯、楊春松等。

二、《紀實》補充了一些參加祖國抗戰,並戰後滯留在大陸的抗日愛國台胞的史料。例如,謝南光、楊誠、何非光、陳維新、林有泉、李子秀等人的事跡。

三、《紀實》還補充了一些參加祖國抗戰,而戰後在台犧牲於「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一些愛國志士的事跡史料。例如,宋斐如、李友邦、吳恩澤、鍾浩東等。

當然,《紀實》也不能沒有遺珠之憾,那就有待於台聯會能進一步的在全國各地更廣泛的搜集資料,讓這一頁在台灣脫落的台胞抗日史,能夠恢復原來的面貌,把台胞愛國主義的歷史還給台灣子弟,以恢復台灣子弟的愛國主義傳統。

後記:1979年抗戰爆發60週年,我在台出版《台灣抗日50年》乙書,陳映真先生則在台舉辦日本殖民地台灣攝影展。是年秋,我到北京,向北京有關方面強烈建議,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東北抗日15年」的專櫃,怎可沒有「台灣抗日50年」的專櫃,陳映真兄的攝影照片也運至北京展覽。98年,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編之《抗日烽火中的台灣兒女》(1996年),即重新擴編為《台灣同胞抗日50年紀實》。今年7月6日,我與方守仁先生應邀出席抗日紀念館的「台灣人民抗日鬥爭史展覽館」的開幕式,台灣抗日紀念已不僅是「專櫃」而是「專館」了,並且,中央有批示,全國各地的抗日紀念館均得有台灣抗日的展覽。50年台灣人民抗日的血淚史,終於流回了台灣的原鄉。特誌之。

1999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