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年老店」的興衰看國民黨的改造「自救」

蔣永敬
(政大歷史系教授)


一、「百年老店」命運面臨倒閉

 把國民黨取名為「百年老店」,好像是筆者一九九二年八月在《國是評論》第二期發表一文以後,繼在第二年(一九九三)五月出版的《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一書(傳記文學社出版),這個名詞就被普遍使用了。在筆者發表一文時,正是國民黨開始內鬥的時期,產生「主流」與「非主流」之爭,國民黨的機關報《中央日報》佔在「主流派」的立場,攻訐「非主流派」。筆者不平而作此文,文的最後一段是說:

 「今天國民黨的文宣工作,已淪為私人政爭的工具,把自己的歷史、主義,以及對國家有貢獻的領袖人物,忘得一乾二淨。說不定有一天會『清算』上面三種東西。如果真有這麼一天,這塊金字招牌的『百年老店』,就要被一批善於作秀、企圖自創品牌的人斷送了。在筆者看來,目前的確有一些『國民黨徒』在幹這種勾當。到那個時節,我輩『國民黨遺老』只有對這『百年老店』作一番憑弔了。」

 沒有想到,不到八年的時間,這個「百年老店」真的垮了。很多「國民黨遺老」衝向「百年老店」的大門,趕走了搞垮老店的罪魁禍首,卻留下這個爛攤子,讓別人來收拾。就是他們目前所唱的「改造」。老店的大門外掛著醒目的標語「浴火重生,必將再起」八個大字。其後不久,這八個大字的標語忽然不見了。似乎象徵著這個「改造」有始無終。或者國民黨方面發覺這個標語有問題,即所謂「重生」,必定「已死」;所謂「再起」,必定「已倒」。不然,何來「重生」與「再起」?

 「百年老店」面臨倒閉的命運,早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台灣省及金馬地區縣市長全面改選的結果,即已注定。當時在二十三個縣市中,執政的國民黨只取得八個縣,其中有外島的三個小縣,本島的五個縣都屬僻遠地區。使得國民黨的中央政權,已成空中樓閣。其後立法委員和北、高兩市選舉,國民黨再失去高雄市。幸而立法委員及北市的選舉,獲得勝利。不過仍難挽救今年(二○○○)總統選舉的慘敗。這是國民黨退守台灣五十年來首次淪為在野黨。

二、歷次失敗皆由於「自敗」

 回顧國民黨百餘年來的歷史,有衰有興,有分有合,但興衰與分合之間,似乎有一套規律,就是分則衰,合則興。

 依國民黨之歷史經驗,自同盟會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以來,遭遇失敗而致失去政權或招致內憂外患面臨危亡之局者,已非一次。第一次是民國初年,雖是革命成功,卻失去革命政權;第二次是北伐以後,雖是完成北伐,統一中國,卻是內憂外患相繼而來;第三次是抗戰以後,雖是取得抗戰勝利,卻失去大陸政權。今年三月選舉,失去台灣政權,算是第四次的失敗了。

 檢討國民黨歷次失敗的原因,不外由於「自敗」。例如民國初年國民黨「二次革命」討袁失敗後,孫中山曾慨乎言之曰:「是吾黨之敗,自敗也,非袁(世凱)敗之也。」以後二次、三次的失敗,也不外由於「自敗」。例如北伐統一後的連年內戰和天災人禍,而至「九一八」事變的空前大國難,使中國面臨分崩離析之慘狀,蔣中正是當時的國府主席,在檢討其原因時,亦坦承是國民黨的「自敗」。他說:

 「十七年(一九二八)以後,黨國已經完全統一,而不意本黨內部糾紛忽於此時發生,致統一事業垂成又敗。到了今年(一九三一),竟成了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一齊交迫的現象。追想總理(孫中山)所說革命事業非敵人所能破壞,而是本黨自己破壞自己的一句話,真使我們傷心之至!」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失去大陸政權,正是總統蔣中正和副總統李宗仁鬥爭到白熱化之際。這也是一個典型的「自敗」案例。

 近十二年來的國民黨,在李登輝的領導下,連年忙於內鬥,疏於職守,天災人禍,不斷發生,黑金充斥,特權橫行,可謂民怨沸騰,當局則充耳不聞,所以一九九七年縣市長選舉和今年總統選舉的慘敗,亦非「他敗」,乃「自敗」也。

 其實「自敗」之法,亦非國民黨的「專利」,古今中外皆有之。在中國,已是古有明訓,即孟子所謂的「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在外國,西諺亦云:「上帝要一個人毀滅,必先使他瘋狂。」我們看,國民黨領導人李登輝當權後的作風,豈非跡近「瘋狂」,曾自比「摩西」;也曾諷刺自己領導的黨和政府是「外來政權」;其「修憲」、「凍省」、「戒急用忍」,以及所謂「兩國論」等一連串的倒行逆施,無一而非走入「自敗」之途。

三、「自敗」起於內鬥和分裂

 國民黨歷次的「自敗」,多是起於內鬥而至分裂,使敵黨有機可乘而敗之,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因此,敵黨為擊敗對方,也常使用分化之策,挑起對方內鬥而使之分裂。民國初年的同盟會和國民黨的內鬥和分裂,除了內部派系權利之爭外,也與袁世凱的分化有關。在同盟會和國民黨內,先有聯袁與拒袁之爭,繼有附袁與討袁之分,孫中山對此深有感觸,故其致友人書中有云:「當時黨人已大有爭權奪利之思想,其勢將不可壓,弟(孫自稱)恐生出自相殘殺之戰爭,是以退讓(按辭總統及國民黨理事長之職)。」

 北伐前後國民黨由內鬥而至分裂,初因國共分合問題而起,繼則形成派系的權利鬥爭。孫中山容共時,黨內就有分共之爭;汪精衛「接班」後,則成為親共與反共之爭。先有汪與胡漢民之爭,胡敗,共派得勢;後有汪與蔣中正之爭,汪敗,共派失勢。因此也演成黨權與軍權之鬥爭,黨權旁落,軍權膨脹,乃至鬥爭無已,內戰不息,終於招致「九一八」事變大國難。

 戰後行憲時期,蔣中正與李宗仁之爭,是權位之爭,是「戡共」與「和共」之爭。蔣退而李進,「和共」未成,蔣退守台灣,李由亡命國外而至投共,可謂兩敗俱傷,中共得利。

 國民黨在兩蔣時期,尚能保持團結狀態,維持台灣的穩定與發展。但自李登輝「接班」後,即大搞內鬥,迫使黨內菁英之士相繼出走,或遭驅逐。形成「鐘鼎毀棄,瓦釜雷鳴」的現象。如此內鬥不已,最後出現李與宋楚瑜大對決。宋出走,自行參選總統。李則支持連戰參選。如此,國民黨一分為二,造成民進黨的陳水扁以些微多數而獲勝。國民黨的連、宋,則是兩敗俱傷。這正是五十多年前蔣、李鬥爭的翻版。國民黨的「自敗」,具是屢試不爽。

四、「自救」須有共同奮鬥的目標

 國民黨在歷史上雖有幾次的分裂和衰敗,但也有幾次成功的整合,使國民黨分而復合,衰而復興。這種成功的整合,大約有四次。一為一九○五年孫中山將其興中會擴大為同盟會;二為一九二四年國民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完成改組工作;三為一九三五年國民黨五全大會的大團結;四為一九五○年在台的國民黨改造。這幾次整合,都使國民黨由衰而興,進而開創新猷。即第一次整合的成功,在六年以後(一九一一),辛亥革命成功,開創中華民國。第二次整合的成功,在四年以後(一九二八)完成北伐,統一中國。第三次整合的成功,在兩年後(一九三七)負起對日抗戰大責;十年後(一九四五)取得抗戰勝利。第四次整合的成功,使台灣免於赤化,帶來四十年的安定和繁榮,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以上幾次整合的成功,不外以下幾個主要因素:

 第一,客觀形勢的壓力,凝聚為共同奮鬥的目標︰一九○五年同盟會成立前後,正是中華民族面臨「辱國喪師、強藩壓境」以及「瓜分豆剖」的局面,更以清廷腐敗,政治不修,綱紀敗壞、鬻官賣爵、公行賄賂,以致賊盜橫行,民不聊生。所以有志之士,多起救國之思。其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推翻誤國誤民的滿清王朝。所以同盟會的成立,正是適應這個時代的要求。

 一九二四年國民黨改組之前,正是中國連年戰亂,軍閥割據,列強侵蝕,社會不安,加以「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國民已有覺醒,國民黨適時提出打倒軍閥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口號,正是當時國民共同的心聲。

 一九三五年國民黨五全大會的整合,是在「九一八」事變後的四年,此時東北四省既失,華北亦名存實亡,日本之侵略進逼無已。蔣中正之「安內」有成,「攘外」可期,「團結禦侮」成為國人共同的呼聲。國民黨五全大會的召開,對內做到全黨團結,對外決定犧牲禦侮。嗣後的八年對日抗戰,就是這次大會產生的效應。

 一九五○年的國民黨改造,是國民黨失去大陸政權後的「自救」,這是形勢所迫。蓋退此一步,即無死所。大家又面臨「同生死、共患難」的局面。「反共抗俄」也就成了大家共同奮鬥的目標。

五、最有效的「自救」是大格局廣納人才

 其二,以大格局廣納人才,和衷共濟,犧牲奉獻:同盟會成立以前,已有許多革命團體,但格局都不大,都是地區性的。例如興中會的成員以廣東人或粵籍華僑為主,華興會以兩湖人為主,光復會以江浙人為主;宣傳革命的刊物也以地區命名,如《江蘇》、《浙江潮》、《湖北學生界》等。同盟會的格局就大為不同了。它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成員不僅包括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人士,而且涵蓋國內各省及海外各地的華人,人才之多,盛極一時,誠如孫中山所云:「集全國之英俊」。此會成立於日本東京,實際是一個流亡團體,其格局之大,實開革命之新紀元。早期成員有紀錄可查的,將近一千人,其所表現表的特色,第一,都是青年人,年齡以二十歲到二十五歲佔絕大多數;第二,人才濟濟,其中不乏一流人才;第三,中國內部十七省除甘肅省(因無留學生)外,各省均有會員,多者有達百人以上的。在領導階層中,孫中山和黃興的和衷共濟,是革命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獻身革命的烈士,更是不勝枚舉。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的犧牲,真是「驚天地」而「泣鬼神」,振奮人心,不半年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國民黨改組時所能掌握的地區,雖僅廣州一隅之地,但出席一全大會的一百六十多名代表,卻來自國內二十八個地區(省、市、特區),遠及蒙古、西藏;海外的則有二十九個地區,遍及全球。選出的中央執行、監察委員(含候補)五十一名,廣東籍的不過六名。最重要的是實行「容共」政策,容納青年愛國分子,汰舊換新,再現生機。

 國民黨五全大會的整合,不但包括全國各省領導人物,且多過去「反蔣」人士。蔣在此時,已成了不折不扣的實力強人,仍不敢居領袖之位。國府主席是德高望眾的林森;黨主席(中常會的)是胡漢民,蔣副之;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是汪精衛,蔣副之。蔣任行政院長及軍委會委員長,負政治、軍事執行之責。這一黨內的大團結,胡適當時曾有至高的評價,認為「黨內的人也許只認為這是黨內的團結。黨外的全國人民卻不能不承認這是國家統一的象徵」了。

 國民黨的改造及其改造後的幾次大會所產生的黨中央,也注重省籍名額的分配,目標是「光復大陸」。惜以時不我予,只做到「安定中求進步」,漸成偏安之局,反被欽定的「接班人」李登輝諷刺為「外來政權」。經過李氏的「本土化」,已變質為「台獨化」了。

六、歷史文化和思想理論是「自救」的精神力量

 其三,歷史文化和思想理論受到重視和發揚:同盟會的盛勢不在武力,而在思想理論。其機關刊物《民報》月刊曾風行一時。在孫中山的指導下,和立憲派梁啟超的《新民叢報》論戰經年。梁是言論界的「驕子」,《民報》人才眾多,陣容堅強。結果是「個體戶」不敵「集體戶」。當時雙方論戰的主題,都是圍繞著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所謂真理愈辯愈明,《民報》的勝利,就是三民主義的勝利。造成了三民主義的光輝時代。

 國民黨改組時期,中共代表李大釗聲明他們加入國民黨的原因,是因為國民黨有歷史、主義、領袖,可以完成革命大業。抗戰初期,國共合作,中共發表聲明,要為實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而奮鬥。不論中共兩次聲明的動機如何,孫中山的歷史地位及其所倡導之主義,已深入人心,成為團結中國人的精神力量。所以每當國民黨遭到挫敗再來進行整合時,必定捧出孫中山和三民主義來號召;中共雖聲稱信奉馬列主義,但也肯定孫中山的歷史地位及其思想;就連有台獨背景的陳水扁當選後,在某些場合中,也要偶爾利用孫中山及其主義,行其欺騙之術。惟有作為國民黨「接班人」的李登輝不信邪,持以否定和排斥的立場,弄得國民黨四分五裂,陷於「自敗」之局。

七、改造「自救」有機會但障礙難除

 綜上所述,「百年老店」有四次「自敗」的紀錄,也有四次整合成功而得「自救」的經驗。至於這次改造能否成功而得「自救」,要看客觀的情況和主觀條件而定。就客觀情況而言,過去取代國民黨政權的對手,較之國民黨更為惡劣,如袁世凱和北洋軍閥之類,彼等亦走上「自敗」之路,國民黨才有翻身的機會。中共取代國民黨政權後,雖有「四人幫」之亂,幸而能夠「自救」,並大搞改革開放,廣受人民歡迎,國勢為之蒸蒸日上,故其「自敗」的可能性不大。且國民黨遠離大陸人民已久,在大陸的翻身機會,趨於渺茫。

 就主觀條件而言,過去國民黨的幾次「自敗」,尚能保有殘餘的力量和組織,忠貞黨員散而不失, 其領導階層和重要成員對國家社會均曾有過重大貢獻,在歷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並能堅守其理念與理想,在有利時機,挺身而出,提出適應時代的主張,舉出鮮明的旗幟,結合同志,爭取人心,凝聚共同奮鬥的目標,也就是孫中山所說的「信仰產生力量」。故能使國民黨起死回生,再創新猷。

 再就國民黨這次失敗後的客觀情況而言,亦非沒有機會。目前取代國民黨政權的陳水扁及其民進黨,執政以來,較之國民黨更令人失望。其內部派系鬥爭之烈,也不下於國民黨;陳水扁之競選諾言,已成為「空頭支票」,其缺乏誠信而善騙,與李登輝沒有分別;財經問題,兩岸關係,社會治安,均有倒退的現象;格局太小而不顧大體,就連故宮及國史館這類象徵中華歷史文化的機關,亦不能包容而「獨化」之。從扁到新政府的政務官員,無敢承認為「中國人」者。更為嚴重的,其政策之顛倒錯亂,使大家無所適從。根本問題,還是「台獨黨網」的死結難解。這是一條死路,如此下去,扁及其政權,恐亦不免「自敗」也。但這並不表示國民黨的「再起」。

 就國民黨目前主觀條件來看,李登輝實為國民黨之「大奸」,乃亡黨之禍首,現既失勢,國民黨似已除去心腹之患。如欲「重生」、「再起」,一方面固然要檢討以往失敗的原因而改正之;同時也要借鏡過去幾次整合成功的經驗,以大格局廣納人才,找回失落的同志,做到「集合全國之英俊」,打破地域觀念,勿再搞「省籍情結」和「族群」對立。對於出走自立門戶的新黨和親民黨,縱不能一時回歸為「一黨」,也要做到理念和政策的聯合。同時,更要尊重中國歷史文化,恢復國民黨的傳統精神和理念,這都是「重生」的必要條件。有了「重生」,才能談到「再起」,近程目標,消除李登輝的陰影,改變過去不良形象,關心黨員和民眾,努力重掌台灣政權;遠程目標,以全中國性政黨的格局,與大陸方面的政黨和平合作,公平競爭,致力中國統一大業,共創二十一世紀中國人的世紀。中國人站起來,國民黨不會沒有「再起」的機會。

 大陸方面,也要以開放的胸襟,與台灣的政黨加強溝通,使之中國化。以免局限島內,非獨而獨也。

 不過值得憂慮的,是目前國民黨的領導階層,尚不能擺脫李登輝的陰影;且有不少的李氏餘孽,盤踞要津,阻礙國民黨的改造。如此,要想做到當年的大格局,恢復以往的光輝,目前還看不出來。這樣下去,迨其老本耗光,「百年老店」終結,大家都同歸於盡。做了「亡黨」的「不肖」,對歷史就無以交代了。□《海峽評論》2000年10月號 第1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