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經濟總體實力管見

韓清海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


海峽兩岸經歷40年的發展,兩地經濟實力究竟怎樣?有哪些特點,各自優勢與劣勢在哪裡?這是當前兩岸人們在經濟交往中所關注的課題。目前,有的人常用「人均所得」指標來評估兩岸經濟發展程度,這種方法往往以偏概全,並不能客觀地、全面地反應實際情況。本文著重從兩岸經濟發展的不同條件與道路、經濟結構與發展潛力、兩岸經濟互補關係幾方面進行粗淺分析,俾使對兩岸經濟實力能有比較清晰體認,以利於開展兩岸經濟交流。

兩岸經濟發展條件與道路

評估兩岸經濟發展,不能不顧及到兩岸經濟發展客觀條件的差別。在半封建、半殖民的舊中國,經濟原極端落後,甚至在某些指標上還不如當年的印度,其時又歷十多年抗日戰爭和內戰,社會經濟更加衰落破敗,到國民黨退遷台灣時,留下來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經濟凋敝的爛攤子。與1937年相比,1949年大陸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了成千億倍,工業總產值比歷史最高年份減少了50%左右,糧食減少25%,棉花減少48%。1949年以後,兩岸經濟發展有一共同的里程。當大陸開始土地改革之時,台灣也正實施「農地改革」,儘管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大部分農戶或多或少得到了土地;因此,農村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社會經濟迅速恢復。海峽兩岸均於1952年結束了經濟恢復時期。1953年,大陸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之日,正是台灣開始第一期四年經建計劃之時。當時兩岸經濟的客觀條件究竟有何差別?試從下面幾方面分析:

(1)農工主要產品產量按人口平均,大陸地區低於台灣地區。1952年,台灣主要農工產品人均擁有量高於大陸10倍以上者有糖、化肥、發電量、水泥;10倍以下者有紙張、煤、棉布、糧食、棉紗。僅鋼、生鐵大陸高於台灣(見表一)。

(2)大陸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大大落後於台灣。據統計,1952年台灣鐵路營業里程數為1771公里,平均每萬人擁有2.2公里,如果加上專線鐵路4606公里,則平均每萬人擁有7.8公里,而大陸當年鐵路營業里程數為22,900公里,平均每萬人擁有0.4公里。公路里程台灣為15,600公里,平均每萬人擁有19.2公里,大陸為126,700公里,平均每萬人擁有2.2公里。其他如港口、機場等設施也是如此。

(3)由於大陸地區工農業落後,人口眾多,國民所得人均水平甚低。1952,大陸工農業產值人民幣827元,人均144元,國民收入為589億元,人均102元,約合47美元。而台灣當年人均國民生產毛額196美元,人均國民所得為187美元,約大陸的四倍。

(4)城鄉居民文化條件大陸也比台灣差許多。1952年台灣居民識字率已達50%以上,而大陸地區仍有80%多文盲。

(5)國際環境方面,從50年代初開始,帝國主義列強對大陸地區就實行嚴密的「禁運」和經濟封鎖,從而極大限制了大陸對外經濟活動;而這時台灣每年則有一億元的經濟援助並為之開拓了對外經濟活動的渠道。這項援助所產生的作用不容忽視,他平衡了台灣國際貿易上的逆差,這在經濟起步的階段裡是個最關鍵的瓶頸,換言之,它使得台灣經濟的發展由惡性循環步上了良性循環的坦途,從而也為台灣在1964年適時搭上國際經濟起飛的列車奠定了基礎,英國某經濟學者指出,台灣若無美援所起的作用,直到1990年為止,他的經濟發展成果應只能達到1964年的水平而已。

總之,海峽兩岸經濟起步時的客觀條件有著明顯的差距乃為不可否認之事實。

1953年以來,海峽兩岸經濟走過了不同的發展道路。1953年至1990年,大陸實施了七個五年計劃,大致尚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8年以前,為內向封閉型發展,實行集中統一的計劃運行機制,依靠獨立自主、自立更生,著重發展重工業,培植大中型骨幹企業奠定工業基礎;第二段是1978年以後的十二年屬於外向開放型發展,實行市場調節與計畫調節相結合機制,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發展,並調整輕重工業結構,著重發展與民生相關密切的輕紡工業。台灣走的是與大陸不同的發展道路,到目前,共實了九期四年經建計劃,其中包含了六年中程計畫和十年長程計劃。其工業化的道路從投資少、見效快的輕紡工業開始的,這是一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道路,台灣的發展策略在60年代中期以前為進口替代策略,此後鑑於市場飽和,轉為出口導向策略,以出口帶動經濟成長。70年代中期轉為第二次進口替代,發展重化工業,80年代初又轉向發展高技術工業或所謂「策略」工業。兩種不同的發展道路導致目前兩岸經濟結構各有千秋,各具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我們在評估兩岸經濟實力時必須考慮到這兩方面特點,如果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就難免發生片面性。

兩岸經濟結構與發展潛力

40年來,海峽兩岸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已為世人所稱讚,兩岸經濟結構和總體實力均有顯著的變化和增強。如果台灣經濟創造了「奇蹟」,那麼,我們同樣可以說,大陸經濟也創造了奇蹟。

第一,從經濟增長率看,1953年至1989年,大陸地區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7%,其中,1953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增長6.1%,1979年至1989年平均每年增長9.0%,大大高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平均增長速度。如果按社會總產值指標計算,則大陸自1953年至1988年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8.8%,其中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8%。可見,儘管大陸經濟發展過程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失誤,甚至發生過「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那樣嚴重的失誤,但經濟增長速度與台灣比較,總體上並無遜色。

第二,大陸到1949年在許多內地邊緣山區地帶仍處在「刀耕火種」狀態,農業生產力十分低下,基本設施極為落後,儘管如此,40年來大陸地區在僅僅佔世界7%的耕地上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溫飽問題,並且開始向小康型生活轉化。居民實際消費水平仍以平均每年3.7%的速度增長,吃、穿、用、住得到全面改善。

第三,大陸地區在舊中國的爛攤子上逐步建立了獨立的門類相當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50年代初,大陸在基礎薄弱、承受內外重負的情況下開始工業化進程,在傳統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從無到有建立了自己的汽車、飛機、微電子、航天工業和核工業等一大批新興高科技工業。只用了40年時間就走完了資本主義國家通常要一、二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同1952年比較,目前大陸國民經濟結構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見表二)。1989年,大陸農工主要產品產量在世界上居於首位的有:糧食、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原煤、水泥、棉布。茶葉、電視機、大豆、水產品、化肥、硫酸、電力、鋼、原油等產量也居世界前列。

第四,基礎工業雄厚,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高科技工業迅速登上世界舞台。大陸工業化是從重工業起步,近40年來,僅全民所有制(編案:目前大陸的經濟型態有著公私有混和制,概略分下列三種:一、全民所有制;即一般所謂的國營單位。二、集體所有制,意指產權歸該項集體事業的這一群人所有,是公有制的另一種型態。三、私有制,即個體戶、私人事業等。)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即達24,073億元,建成4,488個大中型項目投產,工業固定資產原值增長近百倍。由於基礎工業扎實,重大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原子能技術、生物科學、農業科學、高能物理、計算機技術、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訊技術等領域,有些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近幾年,大陸技術市場穩定發展,僅1988年就簽訂技術出口合同148項,成交額達2.4億美元。技術出口主要行業有化工、機械、計算機軟件和農業等。目前,大陸正負電子對撞機、重離子加速器、同步輻射實驗室建成並投入使用;「長征二號」、大推力綑綁式火箭、「亞洲一號」通訊衛星、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相繼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科學技術進入了新台階。

試問,大陸在短短的40年間,能從一個極其貧困落後的狀況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工業化地區,取得如此輝煌成績,這不是奇蹟又是什麼?當然,大陸人多地廣,家底薄,發展過程又受外部條件的限制,只能依靠獨立自主、自立更生,因此,儘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世界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差距,遺留的經濟困難和問題也不少。如區域發展懸殊、經濟效益較低、管理體制和通貨物價等問題。這是今後需要而且能在改革開發中逐步解決的問題。

從未來發展的角度分析,大陸經濟所蘊藏的巨大潛力也已為世界所矚目。先就生產能力看,僅「七、五」(編按:第七個五年計劃)其間,即1986-199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總額達19,798億元(人民幣)、新增生產能力主要有:煤碳開採能力1.3億噸、發電裝機容量4,543萬瓩、石油開採能力4,356萬噸、煉鋼能力512萬噸、化肥生產能力171萬噸、鐵路新線里程3,448公里、新建公路8萬公里(編案:全國公路總數已達90餘萬公里),路面檔次提高、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49億噸。1990年大陸一天生產的國民生產總值達45.2億元,1990年底,全國結餘購買力達9,000億元。大陸每天經濟活動所產生的主要工業產品在表三裡說明。

其次,大陸經濟發展潛力還應從科技方面考慮。特別是在未來國際經濟大環境競爭中,科學技術業已成為國際兼經濟競爭的主導,要想在未來國際經濟競爭中站住腳跟,只有依靠自己的科學技術取勝。40年來,大陸已培養和造就了一支數目龐大而具有雄厚實力的科學技術隊伍。1988年,大陸地區僅縣以上部門所屬研究與開發機構就有5,200個,從事自然科學技術人員達936萬人。此外,尚有11,000多家民辦科技機構,成為推動大陸企業技術進步的一支生力軍。

也許有人要問,大陸人均所得比台灣低20倍,怎麼總體經濟實力會比台灣強?這個疑問並不難解決。首先,所謂「人均所得」指標並不能反映綜合國力的真實程度。中東石油輸出國的「人均所得」不是比台灣高很多嗎?但是,他們的綜合國力怎樣?其次,「人均所得」也不能反映居民生活的全面實際狀況。最近台灣作家三毛經過考察兩地大學畢業生後認為:收入是台灣高100倍,但支出是大陸的1,000倍,相比之下,大陸生活是輕鬆多了(香港《信報》11月28日)。最後,台灣1985年人均所得約3,000美元,近五年來,新台幣對美元大幅升值,以美元表示的人均所得也上升到7,000美元左右,這能否表示台灣近五年經濟實力也增加一倍以上?可見,如果僅以人均所得「高」而沾沾自得,實為過於偏狹。

目前,台灣經濟已進入新興工業化地區的行列,40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加上工業發達,外貿規模較大,對外經濟聯繫廣,人均所得較高,社會資金充裕,物價較平穩,社會物質生活比較富裕,這些都值得肯定。但是,整體上看,台灣經濟仍屬加工裝配型經濟,基礎工業脆弱、科技根底淺、對外依存度高,部門產業發展不平衡,產業升級緩慢,產品檔次不高,生產力佈局畸形,社會環境污染嚴重等等存在許多弊病。正如有些學者指出,台灣經濟是「淺碟子經濟」、「無根經濟」,經濟雖然富裕,但社會成本代價沈重,充其量只能算「瘦小的富翁」。因此,如果僅以「人均所得高」,而自我陶醉,看不到未來發展的潛在危機和陰影,那是盲目而可悲的。

兩岸經濟關係及其前景

1978年以來,海峽兩岸經濟關係逐漸朝著良性方向發展,特別是1987年開放赴大陸探親以來,各種經濟聯繫越來越廣泛,民間經濟交往更有不可阻擋之勢。然而經濟的互補性與競爭性問題卻仍爭議不休。筆者以為,就目前兩岸經濟發展狀況而言,兩岸經濟既有互補性一面,也有競爭性一面,但互補面大於競爭面。

(1)生產要素方面。如就資本、土地、勞力、科技、管理諸方面要素分析,台灣的優勢在資本充裕、實用性加工技術成熟、管理經營較有效率。其弱勢是內部市場狹窄、土地昂貴、勞工緊缺、科技薄弱。大陸的優勢在土地廣闊、勞力價廉、礦產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兩岸生產要素的結合不愧構成最合宜的互補互利關係。這是兩岸經濟所以能夠迅速發展的深刻根源。

(2)產業結構方面,1988年台灣三大產業中,農業佔5%,工業佔43.5%,服務業佔51.5%。大陸三大產業中,農業佔19.7%,工業佔61.1%,服務業佔19.2%。再就工業部門結構看,台灣前五大工業為:電機電子器材業(佔16.7%)、塑膠製品業(佔9.3%)、化學材料業(佔8.5%)、紡織業(佔8.6%)、食品業(佔8%);大陸前五大工業為:機械工業(佔24.4%)、食品業(佔14.5%)、化學工業(佔14.3%)、紡織工業(佔11.9%)、冶金工業(佔9.9%)。兩岸產業結構有著顯著的差異,從而使互補性高於競爭性。

(3)對外貿易產品結構方面,台灣對外貿易發展快、聯繫廣,特別在發達國家有廣泛的銷售網路,出口產品檔次一般比大陸高。從1988年出口比重看,台灣出口產品中工業品佔94.5%,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僅佔5.5%,工業產品中,電機電子器材居首(佔28%),其次是,塑膠橡膠製品(佔9.5%)、金屬製品(佔5.9%)、成衣服飾(佔8.7%)、紡織品(佔6.5%);同年,大陸出口產品結構中,工業產品佔70%,農產品及農業加工品佔30%,工業產品中,成衣(包括針織、紡織成衣)佔8%,居首位,次為原油及成品油、棉布、真絲綢緞、罐頭、滌棉布、煤、棉紗等。可見兩岸對外貿易產品型態差異很大,競爭面顯然要比互補面小得多。

鑑於上述條件,發展兩岸經濟交往對於台灣來說應是利大於弊。僅以12年來兩岸轉口貿易來說,兩岸經香港的轉口貿易總額估計達150億美元以上,台灣在轉口貿易中的順差累計近100億美元。換句話說,台灣自大陸賺取了近100億美元外匯,此外也緩衝了台灣經濟的不景氣。可見,在正常經濟交往中,台灣得到的利益要比大陸多。台灣是小型海島經濟,大陸則是超大型內陸經濟,在未來國際經濟大環境中,兩岸經濟型態可以互補,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台灣經濟更需要大陸經濟體作為依托,相互聯繫,共取繁榮,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

表一 1952年台灣與大陸主要農工產品產量比較

[code]

表一 1952年台灣與大陸主要農工產品產量比較

產品名稱 單位 大陸

台灣

總產量

人均擁有量

總產量

人均擁有量

糧食 萬噸 16,340 285公斤 379.9 467.4公斤
萬噸 45 0.8公斤 25 65公斤
棉紗 656,000 1.2公斤 13,576 1.7公斤
棉布 萬米 383,000 6.7米 8,763.9 11米
紙張 372,000 0.6公斤 25,912 3.2公斤
萬噸 6,649 115.6公斤 228.6 285.6公斤
1,350,000 2.4公斤 17,84 2.2公斤
生鐵 1,930,000 3.4公斤 9,927 1.2公斤
水泥 萬噸 286 5.0公斤 44.6 55.7公斤
化肥 萬噸 3.9* 0.7公斤 14.8 18.5公斤
發電量 萬度 726,000 12.6度 1,420 177.4度

[/code]

[code]

表二 大陸國民經濟結構的變化

指 標類 別 1952年 1978年 1988年
(1)一、二、三產業的比例關係: 100 100 100
第一產業 -------- 28.4 27.2
第二產業 -------- 48.6 47.2
第三產業 -------- 23.0 25.7
(2)工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關係: 100 100 100
農業 56.9 24.8 24.3
輕工業 27.8 32.4 37.3
重工業 15.3 42.8 38.4
(3)工業中輕重工業的比例關係: 100 100 100
輕工業 64.5 43.1 49.3
重工業 35.5 56.9 50.7
(4)農業總產值中比例關係: 100 100 100
農作物種植業 83.1 76.1 55.9
林業 0.7 3.4 4.3
牧業 11.5 15.0 27.2
副業 4.4 3.3 6.7
漁業 0.3 1.6 5.5
(5)社會總產值中的比例關係: 100 100 100
農業 45.42 20.41 19.65
工業 34.38 61.89 61.06
建築業 5.62 8.31 9.94
運輸業 3.45 2.99 2.78
商業 11.13 6.40 6.57
(6)就業員工結構: 100 100 100
第一產業 83.5 70.7 59.5
第二產業 7.4 17.4 22.6
第三產業 9.1 11.9 17.9

[/code] [code]

表三 1988年大陸每天經濟活動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萬噸 16.3 冰箱 萬台 2.1
生鐵 萬噸 15.6 電視機 萬台 6.9
原油 萬噸 37.5 彩電 萬台 2.8
原煤 萬噸 268.5 家用洗衣機 萬台 2.9
天然氣 萬立方米 3907 錄放音機 萬台 7
發電量 億度 14.9 照相機 萬台 1
拖拉機 3,789 縫紉機 萬架 3
汽車 1,766 萬噸 1.3
摩托車 3,205 萬米 5,151
自行車 萬輛 11.3 化學纖維 352
金屬切削機床 525 手錶 萬支 18.3
發電設備 萬瓩 3 水泥 萬噸 57.6
礦山設備 1,016 濃用化肥 萬噸 4.8
平板玻璃 萬箱 20 機製紙及紙板 萬噸 3.5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