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魔鬼握手美夢成真

評台灣虛熱的「蘇聯熱」

毛鑄倫
(中興大學講師)


轉換軍事科技

去(1990)年10月、11月間,台灣的各傳播媒體,特別是在所謂「民營大報」上,曾掀起了一陣「蘇聯熱」,其主要內容則涉及幾個方面,諸如:蘇聯(其實只是俄羅斯共和國)是一個值得去投資設廠和建立經貿聯繫的新區域,而台灣資金技術之輸往蘇聯,「應是以其所需的民生消費品去換取科技,而商業科技轉換為軍事科技並非難事,這對我們是有實質幫助的。」(《聯合報》,10月31日,3版,專訪周書楷)另外,我政府經貿官員則出面強調,「就全球貿易的戰略觀點而言,一窩蜂式的闖入原本並不熟悉的市場,風險極高,倒不如政府有關部門,主動協調業界作整體的規劃,使中蘇經貿關係能穩定發展。」(《中國時報》,10月31日,10版)從以上公開見於報面的說法,我們或許可提供讀者這樣的瞭解:一、台灣的若干有規模的夕陽工業,確有到蘇聯求生存或發展的主觀意願,加以葉爾欽當家的俄羅斯共和國方面,對台灣與南韓的民生消費品生產力興趣甚大,也表現出相當的歡迎熱忱,雙方因此具備合作互通的可能性。二、台灣與蘇聯的關係,一向受到美國、中共與日本的注意與約束,但是在美國─中共、美國─蘇聯的和解趨於穩固之後,台灣在美國所謂西太平洋前線上的戰略地位即有所改變。雖然如此,簡單言之,美國仍認為台灣的經濟實力與發展經驗,將可以在可見的未來發揮一定的有助於大陸或蘇聯的市場經濟與改革事業的功能,但美國以其國家利益為著眼,卻不很願意台灣將其經歷投資在大陸上。再者,蘇聯從台灣得到的任何好處,美國是可以要求蘇聯感謝它的。在台灣以為,或許透過經貿關係的發展,也可以推動與蘇聯的政治、軍事科技的聯繫,從而強化自己在與大陸中共抗衡時的籌碼,但無論如何,這是美國的一個試探或計畫,藉以瞭解蘇聯在分裂的中國此一問題上的立場與態度,同時也可以刺激中共對蘇聯的猜疑,顛覆可能的中共─蘇聯的進一步修好。

促成莫斯科的政治承認

我們知道,德國統一以及東歐自由化之後的歐洲,將不再是美國的遊樂場(play-yard),甚至可以說,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團結與復興的歐洲便會主動與有力的把美國政、軍勢力「請出去」。因此美國便盡其可能的要鞏固與伸張它在亞洲太平洋的既得利益(霸權)。在此一主觀要求下,一方面,阻礙中國大陸之具備可與歐洲發展合作的條件,固然重要;另方面,設計中國大陸的與亞洲主要權力的蘇聯與日本的嫌隙矛盾,亦屬相等的重要。在21世紀來臨之前美國的噩夢是:歐洲在「歐洲一家」(European Family)運動下,東、西歐各國分工合作,把經濟搞上去,除了建構出一個在農業、工業、商業上的自足體系之外,也展開跟美國的競爭,以其文化力與經濟力拉攏第三世界。當然,如果中國大陸能在穩定下發展其改革開放,以致終於爭取到今天亞洲四小龍的好感與支持,而進入經濟的復興期,則一個以中國(主要還是在華東南、華北、東北)為主幹的,也包括朝鮮半島、香港、台灣、新加坡、泰國、印尼、甚至緬甸、西伯利亞為輔佐的大亞洲經濟共同體,亦可能在21世紀初中葉左右形成。如此一來,美國便只有回到美洲,重溫門羅主義一途。

蘇聯在布里茲涅夫時代執行史達林的帝國主義政策,決心在軍備上可以同時在中俄邊境與東、西歐前線打全面戰爭,而且還可以用核子潛艇、長程轟炸機與洲際飛彈攻擊美國本土,以致負擔過重,外強中乾,於今可說百病叢生,亟待援助。戈巴契夫之躍居蘇聯領袖,值此之際有兩大任務,其一為維繫蘇聯之不致崩解;其二則為能爭取到西方的友誼與援助,以求能渡過後布里茲涅夫時代的重大難關,蘇聯現在是願意與任何國家「和解」的。對此西方國家的態度如何?統一了的德國是最有誠意慷慨解囊以助戈巴契夫的。德國的行為也標誌了,將來它在歐洲的領導者角色。美國在政治上支持戈巴契夫與其改革,也明白表示不希望看到蘇聯的瓦解,支持蘇聯的領土完整,但卻無力提供實質援助了。美國的「技巧」是「開放」南韓與台灣跟莫斯科的接觸,以及對相關各方的經貿聯繫表示樂觀,進而希冀以此促成莫斯科對漢城與台北的某種政治承認。

虛熱的自信與假想

由以上所敘述的,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與蘇聯的經貿接觸,仍不過是美國在亞洲的新戰略部署下的一個小環節。這一個環節雖小,但仍有兩個用意,其一,藉此壓抑「大陸熱」,讓台灣商人的眼光可以看到遠方遼闊的蘇聯,那裡也是一個可以投下鉅資的地方;其二,讓蘇聯與中共知道,美國可以左右台灣資金技術去向的能力。此外,這一與蘇聯的接觸,也可提升台灣的虛熱的自信與假想,以為與蘇聯新展開的關係,是對抗中共「武力犯台」的可能後盾。但我們認為,台灣與蘇聯的經貿聯繫,將永無可能發展到軍事武器的採購層次,因為美國絕對不會答應台灣用硬梆梆的美元去買俄製武器,讓它賺不到這筆錢。何況,如果台灣購入大批俄製先進武器系統,除了引發彼岸中共的疑懼之外,亦將同時引起日本、菲律賓、越南以及西太平洋美軍的惶恐,對台灣的安全維護只會產生反效果。所以,今天的蘇聯雖然很願意出售對它而言是第二級的先進武器系統,以換取資金,減輕其經濟困窘程度,但事實上仍存有很多的困難,不易如願。

我們想特別指出的是,台灣與蘇聯的接觸,此去似乎僅能止於經貿層次,主要原因在於蘇聯方面很清楚,沒有必要節外生枝以致陷入美國的陰謀之中。蘇聯今天最需要的是一個和平友好的外環境,中共對此當大有同感,因此,我政府之整體規劃協調業界的赴蘇投資開展業務,最明智的作法就是完全排除政治假想,不必勇於扮演美國戰略下的小卒,更不宜製造海峽兩岸的猜疑不諧,壞了中國人自己的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