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底,筆者參加了荷蘭萊登大學亞洲國際研究所舉辦的「印度中國比較」研討會,為了會前準備與會後修改論文而思考了有關文明的問題,想與《海峽評論》讀者談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
筆者一貫認為除了自然科學以外,西方學術界對非西方文明重視不夠,社會、人文科學很少承認中國、印度方面的成就。拿政治理論來說,人們如數家珍地從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奧古斯丁 (Augustine)、馬西利烏斯 (Marsilius)、馬基雅弗利 (Machiavelli)、霍布斯 (Hobbes)、洛克 (Locke)、休姆 (Hume)、盧梭 (Rousseau)、伯克 (Burke) 一直到黑格爾 (Hegel)、馬克思 (Marx),卻矢口不談印度的考底利耶 (Kautilya) 和中國的孔夫子、墨子、韓非子等。我在萊登發言時引了美國國防專家馬歇爾 (Andi Marshall) 把美國看成蘋果、把蘇聯看成橘子的比方說,西方各國可以比作同一蘋果樹上的不同枝椏,中國和印度卻是完全不同的果樹。西方學者不承認中印不要緊,可是他們在分析中國、印度時,也不應該完全用西方的方法與觀點。我還引了美國已故中國研究泰斗、哈佛大學費正清教授在《劍橋中國史》十四冊上冊中的話:「中國是不能僅僅靠移植西方詞彙所能瞭解的。它是一種特殊動物。它的政治只能通過它體內的基因才能理解。」參加討論會以後回到自己書齋暇想時,不禁反問自己是否能通過中國文明「體內的基因」來瞭解中國當今的社會、政治發展呢?這樣就更感覺到「文明話題」(civilzational discourse) 對研究中國發展的重要了。
我提交給萊登討論會的論文中提出兩點:(一)世界所有古文明中只有中國和印度沒有變成博物館的廢墟陳列品,(二)中國、印度經濟發展從開始到十九世紀末一直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前兩名,只是到二十世紀才落後。我又把中世紀分成三個世界。中國、印度還有鄰近亞洲國家物產豐富、農業、手工業發達,產品遠銷全球,是第一世界。阿拉伯國家壟斷海上國際貿易,賺歐洲人的錢,是第二世界。歐洲是第三世界,那兒的貴族花重金消費「東方奢侈品」。從前歐洲人一生難得洗幾個澡,靠印度和東南亞香料除臭。歐洲冬天沒有飼料,就把牲口殺了、靠印度胡椒變成鹹肉。女士們喜歡中國、印度絲綢和印度棉布,印度珠寶和中國瓷器為歐洲貴族收藏,又有茶葉變成上層社會時尚。匈牙利社會學家赫勒爾(Agnes Heller)在名著《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中說,至今仍然有歐洲學者認為是「東方奢侈品」刺激了意大利人,使他們感到東方文明發達而西方落後,因此發起「文藝復興」運動。我在參加了萊登會議後有幸在弟子、印度駐德國大使的陪同下參觀東德名城德累斯頓 (Dresden),看到十六、十七世紀奧古斯特王朝對中日瓷器的盛大收藏。當時王室不但崇拜產瓷器的中國為「夢中仙境」(dreamland),還打算請求中國派出傳教士去指導歐洲如何進步。
當今人們談論「可持續性發展」,著眼經濟與生態平衡,卻沒人專門研究「可持續性文明」的問題。我在前面已經暗示了,西半球所有的古文明都屬於「不可持續性文明」,只有中國和印度才建立了「可持續性文明」,這是甚麼原因呢?我認為中印文明中有一種「文明洞察淨化機制」(civilizational scopic and purifying system), 是靠了它才保持可持續性發展的。
從中國的文明角度來看,文字統一以及印刷出版在全國範圍內弘揚道德、倫理,形成一種社會、政治機制,鑄造一種「向心結構」。中國的非拼音「漢字」(西方語言學家拒絕承認它是「表意文字」,說它只是「符號文字」logographic script 而已) 起著雙重統一作用。第一重:它為不同語言體系的人們所共有,正是因為這種共有而產生了「漢族」。按照人類學的定義,凡是民族都必須有「原始共識」(primordial consensus),或者是從某一地方發源,或者是某一血統的後裔。「漢族」在這兩點上都不是,漢人的唯一「原始共識」就是共同使用漢字。所以說漢字鑄造了漢族,我看理論上是通得過的。漢字的第二重統一作用表現在中國歷史上以它為工具來同化外來民族。「五胡亂華」時代在長江以北先後出現十六個外國政權,卻都以漢字為治國工具。前趙皇帝石勒禁止漢人使用「胡」字,是「胡假漢威」。漢朝文明統治根本沒有深入長江以南的各個角落,今天台灣的閩南人、客家人以及其他南方人的老祖宗,恐怕在兩千年前都不是地地道道的「漢人」。
順便強調一點人們經常忽略的中國特點,也是費正清在《劍橋中國史》中指出的。他在一九八○年代說:「十億歐洲和美洲人住在五十個國家中,十億中國人卻只有一個國家。」他在解釋這一現象時,認為「地理支持中國統一,支持歐洲分歧」。這等於說,地理對中國來說就是「地利」。全世界十條大河中,第三大河長江與第六大河黃河不但為中國所獨享,而且被公認為中華文明的「搖籃」,沒有任何國家對此有所爭議。其他八條大河都是公河,經常引起國際糾紛。中國從來沒有被人譴責使用武力獨佔黃河、長江,好像有與生俱來的秘密。
其實這一秘密就在漢字,中國是使用了用漢字把這兩條大河獨佔;也就是說,所有住在兩條大河的不同民族都在不同時期被漢字統一起來了。可能有人認為藏族是例外,但應該看到兩點:第一,黃河、長江發源地青海在政治上早就是漢字統治區;第二,西藏文明和漢文明之間有著源遠流長的親屬關係。所謂「藏族」只是在六、七世紀才出現的標籤。藏人的祖先是羌人。中華文明的著名祖先「大禹」也是羌人。這一點已經為著名民族學專家、成都的周錫銀教授所證實。
再回過來談費正清指出的中國一個國家等於歐美五十個國家。這中華文明的「國」和歐美文明的「國」的概念有很大的差異。請大家查查字典,最早甲骨文中的「國」字是兩個符號組成的:一個是「戈」,一個是「口」。其後鐘鼎文加上「土」的符號,小篆再把這三個符號用邊界框了起來。這兒我們看到的正是中華文明「國」的概念的演變。最初、也是最基本的觀點:「國」是「人民生活」(以「口」來象徵) 的「保護者」(以「戈」來象徵)。領土和邊界的因素是後來增加與補充的。
美國剛獨立時,只有國會、不設總統,那是害怕總統會變成權力太大的皇帝,也是由於西方文明缺乏中華文明那樣突出「國」的重要性的文化傳統。可是今天的美國人卻特別愛國,而這種愛國心卻有大國沙文主義的因素,人稱「民族主義」。中華文明當然也有過大國沙文主義傾向,但是過去兩千年中,是中國受到外來侵略的事例大大超過中國侵略鄰近小國,形成了許多西方學者指出的中華文明對外和平、親善的傳統。另外還有一點,中國傳統的愛國主義並不明顯地和民族主義掛鉤。中國人心中的「報國」、「許國」、「憂國」概念只是把「國」看成是自己的保護者,只是「國」變成「大我」。所謂「寧死不做亡國奴」,意思就是沒有這種「大我」自己就活不下去了。這樣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不同的。
如今中國大陸民間有兩種強烈的呼聲:一是要「強國」,二是要為祖國統一而不惜犧牲一切。許多西方學者認為這是民族主義的可怕聲音,我看不是。「民族主義」是孫中山發明的新詞,是中國過去文獻上根本看不到的。孫中山為甚麼要提出「民族主義」?一方面是要把中國包裝成新的「民族國家」,使西方列強「以平等待我」;二是看到中華文明一貫缺乏「民族主義」,看到歷代中國知識精英理所當然地為外來侵略民族服務的缺點。
現在回到前面的中國「文明洞察淨化機制」。我把《說文解字》的「看」字和「省」字圖案畫了帶到歐洲去說明一個問題。小篆「省」字和「看」字一樣都是「手」和「目」兩個符號結合,但「省」字多了一條斜線,是要把「看」反過來的意思。就是說,人的眼睛生來只看別人怎麼怎麼不好,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所以要用「反省」來檢討自己。中國受到西方欺侮以後就大力反對本國傳統,推翻了中華舊制度再和西方列強較量。這就表明了中國有自我淨化的能力。北京大學終生教授季羨林說,中國文明接受過三次輸血:第一次是古代佛教文化輸入,第二次是近代西方文化輸入,第三次是「五四運動」。經過三次輸血中國文明返老還童。
《紐約時報》七月十二日登載了一篇由兩位美國朝鮮問題專家寫的「中國通過貿易達到強力」的文章,從毛澤東「槍桿子裡出政權」(譯成英文後變成「槍桿出強力」的意思) 引申出「貿易出強力」的結論。我認為這「貿易出強力」實際上是「文明出強力」的表現。巴黎經濟與發展組織(OECD)曾經發表過統計,從一七○○到一八七○年間,中國經濟實力居全球之首。我們知道在一七○○年以前根本就沒有任何國家經濟實力能和中國相比。換句話說,從秦始皇帝公元前二二一年統一中國開始一直到一八七○年,中國都是世界超級經濟強國。這就是中國「可持續性文明」的物質基礎。
在這兩千多年中,中國本身就是五湖四海、國界內的全球化,再加中國很少向外擴張,避免了「outsourcing」(向外消耗) 強力。今天的中國成為全球化的寵兒與亮點,也就是這五湖四海文明的好處。台灣人認識到這一點,才到大陸投資、幫助大陸變成「世界工廠」。《紐約時報》編輯兼專欄作家福裡德曼 (Thomas Friedman)認為,新時代強力來源靠科技人才,而中國科技人才數量超過美國數倍。著名歷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肯尼迪(Paul Kennedy)說,上網人數是衡量現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他說,從人造衛星上看,非洲一片黑暗,五億人民中只有五百萬網民,是真正的「黑暗大陸」。中國網民發展率世界最快,從二十世紀末的一千多萬增至今天的一億;再過三幾年就會超過西方國家總和。一九五○年代,中國領導人突然恐慌,認為漢字不能與時俱進,甚至推行「漢語拼音」,準備將來漢字走拼音化道路。可是今天,在數據、信息時代漢字比其他非羅馬文字更能輕便地上信息高速公路,漢字因特網有了自己的新天地,更為中華文明的可持續性開闢廣闊空間。
我有這麼一個想法:漢字和中華「國」的傳統一天不在台灣喪失,台灣就一天不會獨立。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人要在台灣搞「去中國化」、擯棄漢字,那就等於棄明投暗,自討苦吃。我看台灣人都特別愛「國」(和香港人開口閉口「港人治港」大不一樣),現在只是在「中國」的定義與範圍等問題上糾纏不清,這是可以解決的。
前面所提到的《紐約時報》七月十二日文章中說:「再過六年,中國的經濟就會變成現在第三經濟大國德國的兩倍。到二○二○年,它(中國)就會超過世界第二大經濟日本,日本從中國進口已經比從美國進口要多。中國已經變成世界第十二大經濟韓國的最大貿易夥伴。」文章又說:「經過幾十年的消極以後,東北亞民族重新顯現他們的本色。這些有過猛烈的民族主義歷史的民族已經厭倦了從美國接受指導或者更壞的指令。」這些話正是有遠見的美國精英發出的信號,他們看到的是東北亞各國不但重新崛起,而且正在擺脫美國指手劃腳的同時,為了本國利益向中國靠攏。文章奉勸美國政府趕快建立一個由美國、俄國參加的「東北亞安全論壇」以避免中國取代美國在這一地區的領導地位。
總而言之,從古到今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可持續性文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現在這一中華文明在「韜光養晦」的姿態中又越來越引起別國的重視 (像上述文章所說:日本、韓國無形中向中國靠攏,美國心裡著急)。今後進一步怎麼發展,台灣怎麼與時俱進,這些問題都被提上議事日程了。
社論
國際觀察
台灣問題
台灣新民主運動
向原住民的勇士們敬禮
島內事情
紀念七七抗戰暨胡秋原先生逝世
短評
編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