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與台海兩岸之新三角政經情勢分析

從第十屆東協高峰會談起

宋鎮照
(成功大學政經所教授兼政治系主任)


壹、前 言

自1980年代以來,東協(ASEAN)與台海兩岸的政經互動存在著競爭(competition)、合作(cooperation)、對立(confrontation)、與衝突(conflict)的「四C」政經外交關係,從台灣南向政策推動開始,積極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合作關係,試圖以經貿換取務實的外交關係改善;而大陸對於南向東南亞的發展,則從睦鄰外交策略轉到經貿與技術合作的全方位發展,一則順應中國的和平崛起,二則頗有與台灣南向較勁的意味。東協國家成為台海兩岸拉攏與較勁的場域。

無論如何,東協已經成為東亞政經秩序重組的基石,雖不必然由東協來主導與建構,但必然須要透過東協機制輻射出去來建構。而東協高峰會、東協「十加一」、和「十加三」的政經動向,正是東亞或亞太地區的動力來源,而台海兩岸的關係發展更將受到東協高峰會的定位與走向所衝擊。歷年來的東協高峰會各國立場與各國政經利益考量,也讓大陸與台灣在東南亞的政經發展場域中呈現出「拉鋸戰」的零合遊戲。因此,東協高峰會動向與立場之重大意義和影響,不只是在東亞秩序之建構,也將衝擊到台海兩岸發展趨勢的消長。

貳、第十屆東協高峰會之政經發展與意義

向來東協透過集體行動的方式,來提升其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這是東協立足於東亞與亞太的基礎,東協國家間的合作與整合程度已然成為東協在區域地位的保證,而東協高峰會正反映出東協國家集體行動的最佳表現。

2004年底的第十屆東協高峰會在寮國首都永珍舉行,其主要對話夥伴包括中國、日本、南韓、紐西蘭、澳洲、與印度,遠多於以往的參與國,這幾乎涵蓋了將近31億的人口,無疑地也透露出此次會議的代表性與重要性。此次與會的東協領袖更呼籲「北望中國」、「西望印度」之發展策略,來建立新的經貿關係,以確保東協經濟之繁榮。此舉擴張了(或在某種程度取代)以往只是重視「向東」或「向美」的發展路線。基本上,「加強東協與中國和印度商業關係」、「深化東協區域內的經濟整合」、和「推動次區域的發展」,已被視為是東協保持競爭力的三大策略。

第十屆東協高峰會在區域整合進程上可以說已逐步獲得了具體進展,這可以從東協分別與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南韓、澳洲、和紐西蘭等國,簽署加強貿易、安全與政治等多方面的合作協議,更進一步朝向地區經濟整合的發展,以期達到最終建立「東亞經濟體」的目標。事實上,東協已經跟中國(2001)、日本(2003)、和印度(2003)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並已展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今年將與南韓、澳洲與紐西蘭談判參與自由貿易協定的協議。

若針對東協高峰會本身來看,則有三個重要的成果可以在此陳述:首先,就東協本身而言,東協領袖簽署了「永珍行動計畫」,同意在未來六年落實「經濟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與「社會及文化共同體」的計畫,試圖於2020年提前落實成立東協經濟共同體目標,類似歐洲共同市場(EEC)的模式。另一則是東協領導人簽署了「十一個優先整合領域的架構協議」,消除關稅壁壘正是成員國積極展開經濟一體化的步驟,這包括汽車業、紡織業、電子商務、保健產品業、航空業、電子業等,這超過全年東協貿易額的一半以上。東協六國將於2007年朝向此目標前進,至於發展較為落後的東協四國(越、柬、寮、緬)則將於2012年落實零關稅概念。

其次,東協領袖同意2005年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與中日韓三國、也同俄羅斯舉辦首屆的「東亞高峰會」,而澳洲與紐西蘭也有意願參加。由於東亞經濟體越來越相互依賴,東亞高峰會不排除在未來接受其他亞洲國家如印度的加入,東亞高峰會的召開也將象徵著「東亞事務東亞化」的發展,完全以亞洲國家為主體,建立一個將美國完全排除在外的區域大型組織。

最後,在反恐與安全議題上,東協同意恐怖份子仍是對本區域的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反恐,透過「交換信息、分享情報和能力建設」、「防止、剷除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東協也同意設立新的東協國防部長論壇,讓國防部長就安全合作課題交換意見,以避免軍事衝突。當全球反恐體制的形成時,宣示反恐決心可以跟反恐霸主的美國合作,甚至與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加強合作反恐和控制移民,以提高此地區的安全,也透過反恐可以跟中國落實安全問題,避免遭受中共另一種形式的國家安全之恐怖威脅。

不過對於東協高峰會的發展,亦值得去關注一些發展上的困境與阻礙:第一,緬甸民主化問題,一直困擾著東協的內部整合,也衝擊到東協與西方國家的外交關係發展。甚至2006年東協是否按照原計畫由緬甸來主辦仍未討論,緬甸問題拖垮了東協的形象。第二,泰南動亂導致540人喪命,恐將影響整個區域安全,東協是否應該適度干預,也產生內部看法的差異與分歧。第三,東南亞各國發展的程度與速度不一,在整合進程上仍有其問題,這有礙東協走向經濟一體化或類似歐盟的發展。第四,在各國發展程度不一下,唯有各展神通來爭取發展的相對優勢,自由貿易協定(FTA)也成為東南亞國家追求雙邊貿易協定,例如新加坡與泰國欲建立經濟合作、新加坡也跟印尼討論建立密切經濟合作關係、泰國亦跟中國討論FTA、新加坡亦與越南加強合作,這將弱化或挑戰東協集體的自由貿易區的籌碼。

整體來看,中共是這一次高峰會議上的最大贏家,雖然東協的對話夥伴還包括日本、印度、南韓、紐西蘭與澳洲,但就只有中共與東協簽署了多達五項協議,受到重視的程度,似乎超越了東協本身的「永珍行動計畫」宣言。更值得一提的是,東協也首度以形諸文字的宣言方式,承認大陸的市場經濟地位,而東協領袖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政策承諾也列入「主席聲明」作法,亦相當罕見。然而能夠讓東協領袖以集體聲明行動方式支持一中原則,並出現在東協正式文件中,便可知道東協國家對中國的重視。而東協一直順應著中共的要求,也讓中共在此次高峰會議上頭角崢嶸、鋒頭矯健,

參、東協與中共之政經雙軌發展

東協與中共雙邊都在進行政經雙軌的競合外交發展,在政治安全外交存在威脅與不安的關係下,試圖以經貿整合和技術合作方式,來降低彼此的不信任或安全威脅之風險,進而創造出雙邊的實質利益,而第十屆東協高峰會更可以看出這種關係的建構與增強。

在東協十國領袖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見證下,東協與中國簽署歷史性的協定,為建構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基本上分成兩個階段,先後在2010和2015年完成,雙邊自2005年7月1日起,全面啟動關稅進程,對7,000種產品逐步消減和取消關稅,到2010年中國與東協六國先建立自由貿易區,在2015年再與東協其他四個落後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這個區域高達18億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經濟規模可望達2.4兆美元。所有關稅到2010年取消後,東協的總體經濟產值將高達1兆美元,而與中國高達1.4兆美元將拉近距離。

而在2004年中國與東協之雙邊貿易將超過1,000億美元,而且根據東協秘書長王景榮說法,到自由貿易區落實時,中國與東協的貿易額將高達1,300到1,400億美元,以目前的貿易額來看,這個數字似乎很容易被突破,相對於東協與美國常年之經貿額約1,200億美元、東協與歐盟的貿易額約1,100億美元,這意味著到時中國將成為東協最大貿易夥伴。在此協議中,東協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發展結果勢必與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歐盟(EU)形成三角鼎立關係。而在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行動計畫中,東協與中國也將在政治、安全、軍事、資訊、科技、醫藥、旅遊和交通運輸方面,彼此加強聯繫與合作。雙邊更同意展開「和平與繁榮戰略夥伴宣言」的行動計畫,加強經貿與安全的保證。

就東協方面來看,東協對中共的態度與立場也出現兩極化的矛盾與衝突,一則備受中國威脅,而在中國所謂「和平崛起」後,也讓東協在心理、經濟與安全上感受到更大的威脅,但另一方面卻又得積極地與中共改善外交關係,以謀取國家政經利益與安全保障,甚至從中國大陸身上獲得更多的市場與經濟利益,例如從東協與中共積極簽訂「南海各方行為準則」、「東協與中共非傳統安全問題合作聯合宣言」、「和平與繁榮戰略夥伴宣言」、「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東協與中國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東協與中國自由貿易區」等,可以發現東協試圖透過加強與中國政經關係來降低中國的威脅,畢竟「積極交往」遠甚於以「消極對抗」來得理性。也唯有東協與中共積極推動經濟一體化、加強睦鄰外交、加強安全聯繫,在政經共同體的架構下,才能提高東協本身的戰略安全與經濟利益。

就中共方面來看,長期以來中共對區域事務的態度反應相當被動與高姿態,鎖國政策與不結盟立場一直影響著中共的區域外交政策,但進入到後冷戰時期,因為隨著北方的蘇聯帝國崩潰瓦解,讓中共有機會向南發展,並以外交低姿態方式,積極與東南亞謀求建立睦鄰友好之外交關係。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共更積極地希望與東協建立跨世紀之友好合作的夥伴關係,以及簽訂自由貿易區建構。中共對東南亞的外交策略發展走向,從以往偏重政治、安全外交,轉換成以經貿掛帥的區域發展策略,從重視單邊主義外交機制或是雙邊談判的模式,開展到接受多邊會談與協商的外交發展,大國外交的政經全方位策略至為明顯,足見中共對東南亞的發展策略已經隨著中共的經濟崛起,而讓中共試圖扮演更積極、主導的區域大國角色,「全方位」政經與安全的外交已然成為中共最具彈性與影響的區域策略。對東協極盡施展懷柔策略,並敢於大量援助來換取長遠利益,營造中國「善霸」的形象,要求東南亞堅守「一中」原則。在積極拉攏與結盟東南亞國家的互動中,不僅將東南亞變成中國的後院,出現了中國版的門羅主義思維,而且可以透過與後院的政經整合,提高中共在東亞、甚至在亞太、亦或是亞太經合會上的主導地位,更能讓中國經濟與東南亞整合,形成一個強大的經濟體。

肆、東協、中共和台灣三角關係發展的契機與困境

對東協而言,穩定與和平的台海兩岸關係是東南亞與亞太區域發展的共同利益,假如發生台海戰爭,將讓東亞陷入動盪不安,東亞發展也將陷入困局,至少延遲東亞十年的發展。對中國也將產生非常負面的政經衝擊,對台灣也將造成致命的殺傷力。基本上,三者間的利益是一致的,「合則三贏、戰則三輸」是共同的認知。三角間的政經關係發展是契機與危機,端視三者間的理性互動作為而定。而在此三角關係中,正逐漸出現增強中國與東協的關係穩聽,來壓制台灣不能走向台獨的發展,也降低中國攻打台灣的可能性,似乎是中國與東協的外交默契,卻忽略了台灣的戰略實體與地位。也就是一方面東協與中共強化政經合作發展的路線,另一方面明確東協與台灣的政經分離策略。

(一)、東協與中共之政經合作發展路線強化

東協與中共除了在政治軍事上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AC),也積極展開落實自由貿易區的建構,以主動積極方式爭取東協的經貿合作,一則可以掌握東南亞利益,迫使日本與美國處於被動,二則中國以市場優勢為誘因,吸引東協國家疏遠美國與日本,而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政經關係。根據東協秘書處的估算,自由貿易區建立後,將使東協對中國出口增加48%,而中國對東協的出口將增加55.1%。基本上,中共利用與東協結盟方式,來提高其在APEC的影響力,甚至以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構,來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分庭抗禮。東協亦可以利用中國來墊高其相對於日本、美國、印度、俄羅斯、甚至歐盟的相對談判籌碼與地位。

另外,中共似乎爭取東協成為中國的「後院」,有穩定的東南亞勢必提高中國在地區的角色扮演,而且可以挾東協力量,提高中國在亞太經合會上的地位,以及相對於俄羅斯、日本、美國、印度在東亞地區的主導權。同時,也居於此理由,中國也將盡量降低俄羅斯、日本、美國、與印度對東南亞的影響力。在降低與增強之間的作為上,中國採取主動積極的增強作為,來聯繫和鞏固與東南亞的政經關係。

(二)、東協與台灣之政經分離發展路線確定

如前所言,當「一中原則」納入東協高峰會之宣言,以文字紀錄東協國家的一中原則政策立場,這證明了東協國家與中共的外交關係改善,也可以說東協國家也得看中共的臉色。相對地,也讓台灣處於被動與被牽制的地位,台灣根本無法跳脫一中的外交限制,東協對台灣反而成為外交的絕緣體,連外交缺口漏電的機會都沒有。台灣又再度陷入東亞外交孤兒的困境,將台灣多年來南向政策累積的務實外交資源完全排除在外,此舉促使台灣必須重新思考東南亞的發展策略。

此外,對東協而言,具體不模糊的兩岸政策立場,表達東協強烈反對台獨的原則,此舉明確立場讓東協以為有助於避免台海安全危機之發生,也可以用來向中共示好。事實上,東協此舉動將使台灣南向政策的發展被定位於經貿投資的範圍,明確定位政經分離的台灣政策,不容許滲透絲毫的政治外交意圖。對台灣而言,其實民進黨政府在2002年大溪會議中就已經明示:南向政策就是對東南亞的經貿投資政策。因此,東南亞國家的一中原則政策似乎不是新的議題,對台灣的衝擊亦不大,畢竟從過去到現在東協對台的一中政策並沒有改變,此舉將一中納入宣言,只能說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而已。不過台灣面對此宣言,也可以更加確定台灣與東南亞政經分離策略的發展路線,只能以經貿掛帥,置政治外交一旁。

基本上,在東協與台海兩岸的三角政經關係中,已經從以往的三角鼎立和政經區隔的關係(以東協為軸心的翹翹板關係),轉變到向大陸傾斜的三角不平衡關係,連帶使台灣經貿優勢也漸失。三角關係的「契機」似乎是對大陸而言,而「危機」似乎是指向台灣,東協依然處於獲利的地位,只是從以往均衡的從台海兩邊獲利,現在只是偏向大陸多獲利一些,少一些利益從台灣獲取,這也透露出東協傾向於大陸,逐漸降低與台灣的往來。也許台灣與東協之經貿利益之重要性並沒有降低,只是大陸與東協的政經互賴關係改善與增強許多。

而中共對東南亞的影響日漸增強,逐漸超越台灣的重要性,這可以從下列三點看出:第一、強勢美元的時代有消退趨勢,反觀人民幣已經成為東亞的強勢貨幣,人民幣的升值與貶值對東亞經濟有相當的衝擊,尤其目前人民幣有升值壓力,如何作為勢必影響到整個東南亞的經濟。第二、在東南亞社會裡,由於美風文化式微,大陸文化卻開始活躍東南亞。從語言、歷史、音樂、文學、市場商機、經濟、地理等,都凸顯東南亞回到中國主流文化價值的系統。第三、大陸到東南亞的觀光客也逐年遽增,儼然成為東南亞主要的觀光客源,這對東南亞的觀光文化影響深遠,也為東南亞帶來更多的觀光外匯。儘管台灣文化在東南亞社會仍有其相當的影響力,台商對東南亞的投資也有其重要性,且台灣到東南亞旅遊的數量亦不少,但這些都沒有辦法有利於台灣與東協的務實外交發展。

伍、代結論:台灣的發展出路

首先,從政治上來考量,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的建構雖然有可能將台灣地位邊緣化,不過從經濟上來看,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卻可以視為東亞區域整合的漸趨發展,一則有利於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另一則有利於台商在大陸與東南亞的投資。何況此一自由貿易區究竟是否具有高度的排他性,仍須觀察,即使是如此的話,現有的國際多邊貿易體系(尤其是世界貿易組織)也將發揮限制與補救的作法。無疑地,這種現象的結果,可能將促使台灣企業外移或是加速資金外移的速度,降低企業根留台灣發展的相對弱勢。

其次,面對東亞經濟圈日益形成之際,在2010年東亞自由貿易區將日漸建構完成,以東協為核心的東亞自由貿易圈的建構,將日漸凸顯中共的主導地位。值此之際,台灣如何面對東亞政經秩序重建的變遷,進而避免被區域邊緣化的危機,以及又能尋求台灣相對永續發展的優勢,在此必須思考兩個層次的發展(至少有兩個可以突破的點):一是掌握台灣全球化發展策略的優勢,二是避免處於國際政治外交現實的限制。前者傾向於高階政治層次的思考,強調經濟全球化的建構與接軌,回歸到全球化發展層次,可以跳脫國家界線的限制,唯有突破區域與國家界線,台灣才可以獲取全球的經濟利益。而當台灣企業走向國際化與自由化的發展,已經跟全球經濟接軌。換言之,區域化與全球化的發展對台商企業的發展有利。而後者傾向於低階層次的思維,甚至迴避了國家主權的政治外交劣勢。避開一中原則的外交困境,唯有跳離一中政治思維架構,思考非政治外交場域的發展,儼然可以成為台灣當前外交策略的管道。換言之,就是透過社會文化場域的外交推動,或是推動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結合全球市民社會整合的發展機制,可以提升台灣與東協國家的實質外交的推動。

最後,當台灣欲走向東亞或亞太、乃至全世界,以便追求台灣的永續經濟發展,大陸市場與東南亞市場就得必須先掌握。面對此,台海兩岸的關係改善仍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中國大陸因素是無法迴避的,台灣的去中國化是政治思維,不是經濟與社會思維,更無法富裕台灣的社會與經濟資本,而僅只是政治思維將為台灣經濟發展頻添無謂的危機與風險。假如台灣與大陸關係無法有效改善,台灣將失去區域發展的契機與優勢。為共創台海兩岸的經貿優勢與雙贏局面,台灣更應該比大陸積極主動地來尋求關係改善,多從經濟與社會來思維,避免陷入政治語言操弄與思維,在這一點上台灣倒是可以創造出主動的外交與經貿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