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廈大台研院升格追憶范希周教授
從廈大台研院升格追憶范希周教授
今年初,廈大台研所升格為研究院,四月二十二日隆重舉行揭牌儀式,兩岸三地知名學界人士齊來祝賀,包括章念馳、曹治洲、陳孔立、范希周、徐博東、楊開煌、邵宗海、高輝、楊錦麟等人都在場,會後又舉辦座談會,應屬三二○之後規模較大的,也是比較重要的聚會,對兩岸關係在台灣大選後的新形勢作了初步的意見交換。筆者躬逢其盛,聆聽不少高見,自己也提了一些看法。
這場儀式給筆者兩點最大感觸:一是當廈大被譽為連創「兩個第一」,中國第一個台灣研究所,現在又是第一個台灣研究院之際,卻也是台獨分裂勢力越來越壯大,台灣民意主流越來越偏向台獨的時候,這究竟是反應大陸涉台人士(包括政策制訂與執行者)的無能,導致對台工作的失敗,還是彰顯大陸重視對台研究,跟著形勢發展,「與時俱進」,因此才會提升研究單位的級別,這其中的因果關係如何?孰先孰後?令人倍感困惑與疑慮。
二是當四年前陳水扁剛上台,中共以「聽其言,觀其行」作為因應對策,如今面對陳水扁二度當選,卻往台獨之路越走越遠,以致連一向以溫和形象著稱的章念馳都不得不警告「和平統一已死,今後統一的任務只能交給武力」之際,大陸的對台政策是否已是到了無計可施、山窮水盡的地步?如果不是,為何又出現如此令人喪氣與憂心的局面?中共的下一步又將會怎麼走?
在完成這項儀式後的私下聚會理,我把上述的疑惑就教於略顯病容的前所長范希周先生。在我眼中,希周兄是大陸對台研究學者中比較冷靜務實又沒有「官僚」味的一位,他比較能面對台海兩岸的現實,也願意講真話,所以我和他常是直截了當的指向問題核心,深入剝析關鍵所在,不像有些人只會在中央政策的框框裡打轉,既無創意,更不敢凸出自己的觀點,希周兄顯然不屬於御用學者這一型,他也不屑扮演這一型。
針對我的疑惑,希周兄笑笑說:「耿兄,大陸的情況你也很瞭解,又何必問我呢?」他的話中有話,我也聽明白了,便不再追問下去,否則也未免太強人所難了,因當時在座還有其他的同事在。倒是在那次談話中,希周兄提了一個新觀念,也道出目前兩岸關係中的盲點所在。
按照他的理解,台灣政局發展到這步田地,要想改善雙方關係可說是難如登天,中共也明知沒有武力做後盾的和平統一是虛幻不實的,但兩岸還沒走到絕望的盡頭,希周兄認為台灣當局如果能夠接受「形式上的統一」,兩岸現狀或可再維持一段長時間。而所謂「形式上的統一」,說白了就是宣示台灣不脫離中國這個大家庭,兩岸同是一家人,讓中共有「面子」,而台灣則享有實質的「裡子」,至於落實到具體的政治安排,則雙方可以再協商談判。
希周兄舉例,陳水扁的民進黨政府如果不搞制憲,保證仍維持中華民國國號,不變更領土主權範圍,不從「事實獨立」向「法理獨立」,則大陸應不至於有立即解決台灣問題的急迫感,甚至可留到下一代再解決,江澤民不是曾提到中共下個五十年的三大目標之一就是「完成祖國的完全統一」嗎?但如果連這「面子統一」也不願意,則中共被逼得沒有退路,只好訴諸其他非和平方式的統一,屆時台灣想要維持「裡子獨立」的現狀也就不可得了。
只這一席話,道出了希周兄對於兩岸現實的無奈,卻也不失為務實的觀點與主張。應該說,這也是中共對台政策的底線了,越過了這條底線,誰也不能保證台灣的和平,包括被視為台灣最重要靠山的美國政府,相信也不敢挑戰這條底線。這是我與希周兄最後一次深入交換時局的意見,他以最大誠意與善意,表達了一位大陸知名溫和派學者的立場,可稱得上是情深意切,甚至從某個解度看,應是在為台灣解套,為台灣找出路,為台海和平出謀劃策,角色上早已跳脫大陸學者的身份,而與台灣人民的福禍連結在一起了,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但是我高度懷疑,民進黨當權派,包括他的支持群眾,是否能剎得了車?是否能懸崖勒馬?是否能充分理解兩岸互動中的可為與不可為分際點所在?是否能體察大陸學界朋友的苦心孤詣?如果連像希周兄這樣對台友好學者的話都聽不進去,那筆者也徒呼負負,只好一切聽天由命了!希周兄於十月三十一日因肝癌病逝,得年僅五十四歲,消息傳來,令兩岸涉台研究學界十分震驚,他也是繼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前副所長李水旺與郭相枝之後,又一英年早逝的例子,暴露出大陸學界因研究工作量過大,平時忽視身體健康,不重保養的嚴重窘況,身為大陸對台學界長期交往之一的台灣友人,筆者真心希望,由希周兄的不幸過世,能夠喚起大陸當局重視對台研究學者的健康狀況,包括改善生活條件待遇,強迫定期身體檢查等,否則損失的不僅是大陸學界,台灣的學界朋友也不免要時時感歎:「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了。
希周兄在擔任廈大台研所所長時,曾與台灣政界各方面人士接觸,包括民進黨在內,就他印象所及,時任民進黨秘書長的邱義仁就曾到廈大拜訪,與他們所內同仁交流,他給邱義仁的評語是:此人冷靜,心思細密,不出風頭,是一流的輔佐人才,頗有周恩來之風,是個相當值得重視的一號人物,只是談起酒量,希周兄就不客氣揶揄說邱義仁:「絕對不是我的對手」。如今邱義仁已果然貴為扁政府的核心人物之一,印證當年希周兄對他的觀察應算是深刻的。◆
社論
國際觀察
兩岸關係與國際政治
統獨問題
國會改選與反分裂國家法
竄改歷史教科書
人物追憶
海峽短評
編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