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翠娜揭開黃金美國遮羞布

譚中
(旅美退休教授)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去年年底史無前例的海嘯災害使印度洋沿海的第三世界國家久久無法恢復。誰也想不到美國這樣強大的國家卻在颶風「卡翠娜」面前變得這樣脆弱。從八月底開始至脫筆時止,美國CNN、FO、MSNBC三大新聞電視台每時每刻連續不斷地把災區的慘狀展示出來,人們在螢光屏上和電視機前都驚歎說:「美國世界超強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以《紐約時報》為首的自由主義派輿論更強調「人禍」隨天災而至。那新奧爾良市被洪水圍困而糧斷、水斷、藥斷的災民在頭三天內完全沒有人去援救的事實是在第三世界國家都不會發生的--這是許多在海嘯發生期間到過孟加拉國及其他國家的美國記者與觀察家發自肺腑的話。行家在電視上公開抨擊政府反應緩慢時,還舉出中國每逢災情緊急立刻調動軍隊緊急搶救的值得稱讚的事例。

「這是對整個國家的侮辱。」

這次颶風「卡翠娜」行動極為鬼祟。本來只是向美國東海岸襲擊的一級颶風,在達到美國東南角邁亞米市時突然兵分兩路。向西的那一路在墨西哥灣行進中加大力度,變成五級颶風,八月廿九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登陸時至少也是四級颶風,它以時速一百七十五英里橫掃千軍、大逞淫威,把兩三層樓的民房從地面捲起再扔到遠處,汽車、遊艇更變成它隨意拋擲的小小玩具了。隨後它向東掃蕩密西西比與阿拉巴馬兩州。密西西比州沿海一百五十英里的矮小建築變成一片瓦礫,頓時一百多人死亡。

受災最嚴重的是美國五十大城之一的新奧爾良市(人口五十萬,排名三十一位)。第一天颶風中心沒有進入城市上空,從東擦邊而過。人們慶幸過早,發現「卡翠娜」臨別前把該城命脈--防水堤--衝破數處,圍著城市的潟湖的水居高臨下,把整個低於海平面的全城淹沒。要等到新奧爾良市在一丈多深的水中浸了一個星期以後,軍隊才把湖堤決口堵塞,開始把市內積水抽出。到二十天以後,才正式部分恢復市區的正常活動。水電供應完全截斷的現象,暫時還難以復原。十多萬人在一周內圍困城中,受饑受渴,前三天根本無人救援。一時新奧爾良市被形容為一個「死城」。最殘酷無情是老弱病殘的遭遇。許多人匆匆忙忙離家,沒帶藥物,在避難所中(還有人甚至在街頭)無人照料而死。那些早已住進醫院的病人,由於洪水來得突然,無法撤退,醫院斷電、斷水、斷藥、斷糧,醫生護士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死去。電視螢光屏上展示出屍體連續五天在新奧爾良市水中漂浮,許多美國人說:「這是對整個國家的侮辱。」

全世界(特別是中國)人們做「美國夢」。美國「民主」夢(有些中國青年恨不得讓克林頓替換江澤民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自由」夢(林語堂曾經說過美國月亮比中國美)、「黃金」夢(中國主任醫師紛紛到美國當實驗室下手,還不是為了多幾個錢)。這次「卡翠娜」颶風通過美國彩色電視和英特網也讓那些中國人開開眼界了。它把美國社會兩大暗點--貧窮和犯罪--大曝光。它這次襲擊使美國人發現「國產的第三世界」。CNN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布利鄒(WolfBlitzer)傷心地說:「美國第三世界的居民是如此之窮、如此之黑。」黑人和窮人好像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拿新奧爾良市來說,居民中七成是黑人,多半是祖祖輩輩定居下來的,以前是奴隸,後來也隨著全國社會進步而享受政治上的平等地位,但是在社會與經濟上並沒有翻身作主人。美國是個提倡自力更生、自謀出路、優勝劣汰的社會。黑人從小沒有良好的教育條件,成長後無一技之長,不能參加到「力爭上游」的主漩渦中去,只能苟延殘喘、得過且過,一代又一代地在貧困中混日子。根據最保守的估計,新奧爾良市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全部是黑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過去由於新奧爾良市旅遊亮麗的形象把它內部貧困的醜態遮住,這次颶風與洪水雙雙來到,有錢人逃之夭夭,這醜態才暴露無遺。正是在評論這次颶風災情時,專家們說出:美國有百分之十三的人口(百分之十八的兒童)在貧困中生活,第一次揭開黃金美國的遮羞布。

資本主社會兩大私生子

犯罪和貧困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兩大私生子,越貧困就犯罪越多,越犯罪就越貧困不已。《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赫爾伯特(BobHerbert)偶爾碰到從新奧爾良市撤出的研究該市犯罪情況的專家,得知去年在五十萬人的新奧爾良市有264起兇殺案,而世界著名的治安情況不佳的八百萬人的紐約去年卻只有571起。更嚴重的是:新奧爾良兇手多半逍遙法外,因為很少有人敢挺身而出作證。在颶風來臨之前,市政府組織無法撤出城中的居民到地勢較高的市體育館暫時躲避風暴,兩萬多人擠進沒有飲食供應、沒有足夠衛生間的體育館。洪水把電力截斷以後,館內一片黑暗,不斷發生槍殺、強姦事件,無法制止。另外還有一萬五千人被臨時收容在市內大會議堂,因為沒有軍警維持秩序,槍殺、強姦情況更為嚴重,簡直是無法無天,少數員警試圖進入而被轟走,無政府狀態持續了四天才結束。洪水從天而降,城中監獄無法撤退而把犯人釋放,受登記而尚未拘禁的數千名美國社會為害最大的所謂「sex offenders」(強姦犯)也無人監視。這兩種人,有的混入避難所胡作非為,有的游弋街頭,燒、殺、搶劫、強姦。城中的武器庫和商店被他們打開,槍支落到他們手中。一夜之間,新奧爾良市突然出現「狙擊手」,他們在暗中射擊員警和救護人員。警察局天黑以後變成戰場。許多員警一方面看到自己處境不妙,另一方面自己的家被淹,家人不知去向,因此擅自離開崗位而流失(一名員警甚至自殺)。這種無政府狀態一直到五六天後軍隊大批進入才有所改善。但「死城」仍然槍聲不止。軍隊中有從阿富汗回來的,他們變成在自己的家鄉和「恐怖分子」捉迷藏了。有些外來的志願者也遭到襲擊,他們只得攜帶手槍和救濟物資乘遊艇而來,好像這是在美國本土執行巴格達式的任務,令人啼笑皆非。《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中國通」克裡斯托夫(NicholasKristof)為新奧爾良市受災時的秩序混亂感到羞恥。他說,一九九五年日本神戶大地震造成五千五百人死亡時他親自在場,許多天內只發現三個人搶食物,而且肇事者都不是日本人。這次新奧爾良市的可謂人禍與天災較勁,性質惡劣,如果以此打分,綜合國力排名第一的美國社會比倒數第一名尼日爾更差。

「人為的災難」

「卡翠娜」襲擊時,布希總統和切尼副總統都在自己家中享受假日的安閒。布希根本不看電視,一直到第四天,才叫人們把前幾天的電視錄像放映給他看,到第五天才去災區視察,也是同一天軍隊才大量出動陸海空立體搶救。切尼去災區視察更在十天以後,他在災區徒步時還遇到災民辱罵抗議。新奧爾良市緊急救援局局長亞伯特批評聯邦政府遲遲不救說:「這是國家的恥辱」。《紐約時報》連續三天社論,批評布希政權失責。社論把布希減稅、出兵伊拉克與這次救災不力聯繫起來,說這是「人為的災難」。

人們對布希的批評也牽涉到他用人不當。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是專門為緊急救災而設的。這次不僅沒有搶先提供緊急援助,反而處處設限,阻止其他希望提供救援的機構採取行動。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當零售商沃爾瑪集團為災區送去三卡車飲用水被FEMA官員「擋駕」。芝加哥市長和新墨西哥州州長伸出的援助之手也被FEMA懸擱。石油公司捐獻的兩架搶救災區病號的飛機直到九月二日仍在等待FEMA的起飛命令。布希上台以後,把克林頓政府的富有經驗的FEMA主管人撤換,由他的私人朋友阿爾巴夫(Joseph Allbaugh)擔任。阿爾巴夫又選了自己大學同窗布郎(Michael Brown)為副職。布郎本是賽馬俱樂部的負責人,根本沒有救災經驗,是阿爾巴夫退休後轉正。這次災難發生他毫無緊迫感。一時群情激忿,布希只能將他撤換。

當了五年總統從來沒有承認過錯誤的布希竟在九月十三日在白宮當著伊拉克總統的面對記者說:「卡翠娜暴露了我們政府各級反應能力的嚴重問題,聯邦政府也沒有盡責,我承擔責任。」行家評論說,九一一事件發生,布希說是「邪惡」(evil)作祟,他從那時起就以「為世界剷除邪惡」為己任。以後每逢他遇到挑戰(包括二○○四年競選總統連任)都搬出九一一來,九一一變成他的護身符。這次墨西哥灣美國沿海損失慘重,「邪惡」是上天,布希也就失去護身符了。

兩個美國劃時代的日子

美國現在有兩個日期變成劃時代的里程碑,一是「九一一」,另一是「八二九」。「九一一」是二○○一年紐約與華盛頓遭到恐怖襲擊的日子,眾所周知。「八二九」是甚麼日子呢?就是最近海上颶風「卡翠娜」在墨西哥灣美國領土登陸造成空前損害的那天。美國行家說,這兩個日子都是美國弱點的大暴露。英國行家在BBC電視上說:「九一一使美國認識世界,八二九使美國認識自己。」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戴昂(E.J.Dionne)九月十三日在《華盛頓郵報》專欄文章中宣佈「布希時代在九月二日結束」。戴昂說:「布希沒有意識到是他自己有幸成為一個在嚴重外國威脅面前眾志成城地屹立的民族的總統,是我們差不多所有人都在他的後面團結一致。」「他拿人民的愛國熱情去為(自己的)狹隘思想意識政策與極端小圈子主義服務。」「他的政策都失敗,他的領導方針是麻木不仁與自以為是,他的政治手法製造出一個分裂、憤怒、機能發生故障的社會廣場。我們無法這樣繼續下去。」他說:「卡翠娜用強力把(被布希)遺棄的貧困問題送返國家議事日程,我們需要那些沒在政府錯誤中失足的人用創造精神先進入伊拉克(把事情辦好)而最終撤出。」「諷刺的是,布希最好的希望是承認他自己也已意識到的、布希時代已成明日黃花。他可以幫助我們(美國人民)向下一步過渡。不然他也可以頑固地一如繼往而帶著沮喪去身敗名裂。」

布希的母親(老布希總統夫人)芭芭拉九月五日到德克薩斯州參觀休士頓「宇宙穹頂」體育場災民避難所時說溜了嘴,形容避難的人「比颶風前生活過得好」而引起一場風波。有人罵她為「冷血女巫」。還有人說:「難怪她兒子還在度假,彈著吉他,吃著蛋糕,而不是看看營救工作的進展如何。」白宮發言人斯科特歲麥克萊倫被迫聲明這並不代表總統的看法。布希名氣之臭擴展到了國外。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教育部長倫納竟說「他應該被槍斃」。(事後意識到自己失言,解釋說,他的意思是布希應該在「政治上」被槍斃。)

行家對比「九一一」與「八二九」兩大災難,認為對布希來說,「時刻」(moment)的因素最重要。「九一一」以後布希抓緊時機到紐約世貿大廈廢墟上和消防人員站到一塊兒,向全世界宣佈美國志不可侮。他當時造成的「時刻」使全國上下都動員起來。這次他的疲遝把寶貴的「時刻」因素喪失。布希自己也意識到這點而決定補課。他於九月十五日戲劇性地獨自站在無人的新奧爾良市中心向全國直播講演,宣佈要重建新奧爾良市、重建墨西哥灣沿海所有受災地區。他說:「不能想像美國可以沒有新奧爾良市,這個偉大的城市將重新崛起。」又說:「美國人決心要海灣沿岸不但存在,而且繁榮,不但應付(災難),而且克服。」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政府已經打算把兩千億美元投入受災地區的重建。

美國財政雪上加霜

問題在於美國已經為佔領與「重建」伊拉克而正在花費兩千億美元,財政非常吃緊,現在又加另外一個兩千億(這錢花得比伊拉克名正言順得多)錢從哪兒來呢?民主黨人對此特別敏感,他們將抓住這一時機抨擊布希的減稅政策。布希在打恐戰略上從未提出要人民做出「犧牲」,而且減稅措施不變,使中上層吃定心丸。如果現在他改變這一戰略,勢必削弱共和黨的群眾基礎。可是,如果他不改變戰略,繼續一方面增加政府赤字,另一方面削減聯邦政府對各州教育、福利等開支,也等於割肉醫瘡,美國財經情況將會大壞而不妙。

總而言之,「卡翠娜」的打擊,不止是美國經濟,而且是美國的政治穩定,對布希今後三年的境遇、歷史上的評價、對共和黨的前途都會有重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本來一蹶不振的民主黨也看到時機到來,那看樣子已成定局的共和黨繼續執政二十年的神話也將破產了。

(二○○五年九月十六日於芝加哥海德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