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戰爭還是和平:軍購預算買到的是什麼?

石佳音(台大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兩岸問題終需戰爭解決?

民進黨以詭異手法贏得去年大選後,隨即推出天價軍購預算案。雖然反軍購的聲浪暫時阻擋軍購案付委,但是扁政府推銷該案不遺餘力,美方的壓力也依然存在,軍購案在立院的攻防戰恐怕在短期間尚難落幕。

迄今為止,朝野討論軍購案都只在技術問題上打轉,爭的是預算額度、預算編列方式、軍購項目與數量、採購價格等。我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軍購案背後的假定前提,即「兩岸關係終需依戰爭方式解決」。這才是影響兩岸、東亞甚至世界局勢走向的大問題。台灣朝野不該只圍繞著軍購案的枝節討價還價,反倒忽略了更高層次的思考,也就是兩岸關係的應然走向。

從歷史上看,如果不是十七世紀時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以及其後清朝將台灣收歸版圖,漢人未必會在這個島上成為主體民族。人口學者陳紹馨指出:「任何一地區之人口,……必須某程度之組織,形成社會,方能繼續發展也。較大之人口,尤須有政治組織,而此政治組織之性質與其主權所在,對人口能增至何種規模,具有決定性之作用。」由此觀點言之,陳紹馨認為:「鄭成功驅逐荷人,收回主權於國人手中,以人口觀點而言,為一重要事實。」否則,「荷人雖歡迎漢人來住,但其目的在於推行重商主義;漢人人口增至足以威脅其利益時,輒被壓制,甚至遭受屠殺。在此情形下,漢人人口實難增至偌大規模。」因此,「鄭成功興師開闢海外乾坤,創業以遺諸子孫,後世尊崇為開山聖王,誠屬至當。」

明清兩朝奠定漢人在台灣根基

當然,如果清朝在1683年擊敗鄭氏王朝後,不把台灣收歸版圖,任由此島為外人佔領,則鄭氏的「開山」基業仍有可能毀於一旦。幸好康熙皇帝從善如流,決定在台灣駐軍守護,設官治理,才使漢人在此島上得以繁衍生息,而有今日之地位。對此,陳紹馨還曾以呂宋島為對比,指出「菲〔律賓〕島漢人之發展,視台灣尤早。約於一六四零年時,菲島漢人已達四萬五千人,時在台漢人僅有一萬人而已。但三百年後之今日,台灣漢人已為菲島漢人之一百倍。」此種天壤之別,就是因為從1662年到1895年,中國人掌握了對台主權兩百多年,但是呂宋島則從來不在中國統治下。到了日本人佔領台灣之時,已不可能扭轉台灣漢人佔絕對多數的地位;而在呂宋島上,漢人移民一直缺少政權的保護,人口也就很難大幅成長。

由此可見,漢人今日在台灣的地位實得利於明鄭和清朝兩代對台灣的統治。正是因為中國國力在十七到十九世紀的相對強大,才保證了吾輩先祖在此島上的生根茁壯。而清廷甲午戰敗被迫割台,致使台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當了半世紀的亡國奴,這也正是中國國力衰退的苦果。中國志士仁人無不視甲午之敗為奇恥大辱,痛若剜心,並激發出了後此十餘年的各種改革與革命運動。譚嗣同就是由台灣淪亡感受到了亡國之痛,憤而以「台灣人所著書」題其《仁學》,後來在戊戌政變中還甘心一死以喚起中國人心,成為戊戌六君子之一。面對這些大陸中國人的痛心疾首,台灣人民何忍以當亡國奴為樂,甚或更認為乙未割台是「不幸中之大幸」?某些獨派人物自己自作賤尤不足,還對著骨肉同胞幸災樂禍,這是何等扭曲的心態?

美日勢力從未離開台灣

然而,日本據台以後,一方面台灣漢人被迫與其父祖之國分離,後來更身不由己地參與了日本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侵略戰爭;另一方面中國也陷入超過半個世紀的分崩離析,並與日本進行了一場長達14年的艱苦戰爭。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後,中國人贏回了台灣光復,卻又立即陷入國共內戰,國民黨兵敗來台。1950年韓戰爆發以來,美、日更有意利用國民黨的反共意識型態,把台灣納入其圍堵中國大陸的戰略佈局,自此美、日勢力從未離開台灣。直到大陸改革開放,台灣民間早已高度受惠於兩岸經貿,美、日仍緊握台灣作為牽制中國崛起的一枚籌碼,更鼓勵豢養出一群居心可議的台獨人物做為馬前卒,繼續挑動兩岸衝突。

回首歷史,兩岸人民實無先天敵對之理。若非帝國主義勢力介入與政治人物挑撥,兩岸根本不會陷入長期分離與對抗。大陸當局敵視台獨,正因歷史一再顯示:只要台灣從中國分離,國際反華勢力必然介入,中國國防必受威脅。因此,任何負責任的中國領導人都不會容許台獨。反之,在美、日不介入、台灣不獨立的前提下,大陸也從未急著或堅持以武力完成統一。大家最期盼的都是兩岸水到渠成的和平統一。此所以在1971年7月,季辛吉第一次秘密訪華期間,毛澤東在知道了季氏保證美國不支持台獨之後,對周恩來表示︰「我看,台灣問題事小,世界的局勢事大。台灣問題拖一百年再談也可以。」孰料言猶在耳,才34年之後,兩岸關係已經緊張到了大陸不得不制訂《反國家分裂法》來反獨促統!孰令為之,孰令致之?

我們再從目前兩岸的現狀來看。繼快速的經濟發展之後,中國大陸近來亦出現民主化的可能契機。胡錦濤與溫家寶兩位大陸領導人日前分別公開表示,中國大陸將發展民主,且將循序漸進的從村自治邁向鄉鎮直選。溫家寶說:「如果中國人民能夠管好一個村子,我相信幾年內,他們將能管好一個鎮。」這是把器用層次的「改革開放」進一步提升到了制度層次,是中國未來能否抑制貪腐、長治久安的關鍵步驟,更是所謂「縮短兩岸差距」的具體做為。

但是此一民主契機能否開花結果,一方面需要一個安全和穩定的大環境,另一方面也需要借鏡其他地區的民主化經驗。台灣多數民眾雖在表面上都樂見大陸的民主發展,但是除了消極旁觀之外,卻嚴重低估了自己在此過程中應能而未能扮演的正面角色,以及不應卻正在扮演的負面角色。

「台灣經驗」不再理直氣壯

從正面來說,台灣的民主化經驗對大陸人民本應是種啟示,對中共政權裡的保守派也可能形成改革壓力。在同文同種的基礎下,此岸民主與對岸專制的對比將顯得格外刺眼。事實上,一直到九○年代早期,兩岸關係沒有鬧僵之前,不少彼岸的知識份子樂於把台灣經驗視為大陸民主化的參考。可惜近十幾年來,在兩朝別有用心的政客操弄之下,我們政治發展的方向大亂,統獨對立超越了民主價值,本土化取代了民主化,島內長期的政治亂象與政府空轉,使得政治風氣、社會治安、經濟、教育一起向下沈淪。相對於大陸的欣欣向榮,「台灣經驗」不再理直氣壯,不再具有說服力。

從負面來說,台灣近來興起的台獨勢力正是拖延大陸由經改步向民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獨派人士慣於指責對岸沒有民主,但是在追求台獨的總目標下,他們在意的根本不是大陸民不民主,而是大陸何時動亂、崩解。阿扁去年曾說,兩岸三地最重要的課題不是統一時間表,而是民主時間表。從權謀角度解讀,其真意就是:台灣要以民主牌抗拒統一牌,主張「大陸不夠民主,因此沒資格談統一」。換言之,大陸的不民主正中獨派人士之下懷:對岸越不民主,越可突顯台獨的正當性。而台獨勢力拖延大陸民主化的一個重要機制,就是透過與美、日反華力量合流,進行巨額軍購,升高兩岸對抗氣氛,威脅大陸國防安全與政治穩定,逼使大陸投置更多的資源來防獨、反獨、抗美、抗日。兩岸的關係越緊張,大陸就越沒有把握維持穩定局面,中共也越不可能下放權力、試行民主。並且,大陸被迫投注更多的資源進行軍備競賽,就算不會使中國步前蘇聯的後塵而被拖垮(這顯然是美、日所樂見的),其龐大的軍事支出,也會嚴重排擠經建與教育資源,進而阻礙公民意識的崛起。

台獨「要擴大兩岸差距」

實際上,在大陸找民主試點,最適合者應是東部沿海的城市化地區。這裡人民教育水準、平均所得、都市化程度、公民意識都比較高。但是兩岸一旦發生衝突,東部沿海地區必定率先陷入緊急狀態,甚至淪於兵燹。此外,美日反華勢力也可能藉著政治開放而在這些地區興風作浪,以掩護台獨。於是,大陸的基層民主只能先從農村村級自治開始,逐步發展到鎮。而且即令是這樣保守緩進的民主化,也不無可能因台海的緊張局勢而停滯不前。

由此可見,台灣非但未能對大陸的民主化發生正面作用,其耗費鉅額民脂民膏、配合美國的戰略需要而購買武器,換來的將只會是兩岸衝突升高、雙方經濟衰退和大陸民主化進程停滯。當然,只要兩岸並不真的爆發戰爭,這樣的結局正是台獨派所要的「拉大兩岸差距」。

問題是,台獨勢力為了確保其在台灣政壇的主流地位,選擇與同胞兄弟反目成仇,追隨美、日反華勢力並積極參與其反華大計,不惜犧牲兩岸同胞的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民族尊嚴。這不僅僅是不智,而且根本違反基本的人倫道德!

基於以上看法,我們呼籲:

一、大陸的富強,是在台中國人長期生存繁榮的最佳保障,也是我們尊嚴的基礎。

二、如與大躍進或文革時代相比,大陸開放與進步的程度史無前例,台灣民間與大陸的綿密關係今非昔比。兩岸的客觀差距逐漸縮小,但是台灣政府對大陸的主觀敵意卻日益增強。兩岸本是同根,台灣人民不應容許外國和島內政客挑撥離間。

三、「兩岸戰爭必不可免」的假定是基於「台灣獨立勢在必行」的錯誤信念。此一信念不改,任何軍購都只會使台灣更加深陷戰爭危機,卻絕對買不到安全、和平與尊嚴。

四、與美、日反華勢力結盟,不但阻擋中國(包含台灣)崛起,也是與對岸同胞同室操戈的嚴重罪行。我們嚴厲聲討這種不智又不道德的行為,也堅決反對為此設計的任何軍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