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兩岸關係是一切之首

評管中閔論台灣定位

歐陽承新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


九月八日《中國時報》刊載中研院管中閔先生評論文章:《經濟戰略今何在?》一文,從今年前七月台灣海空客貨運量下降及外貿順差遽減,提出警語,認為欠缺完整的發展戰略,是台灣經濟前景堪憂的癥結所在。管文的推論大體成立,但作者並未明示,面對困境政府應如何因應?至於管文提及建立「亞太營運中心」及「南向政策」等過去政府意圖或已履行的方案,按其屬性嚴格的說,並非「經濟戰略」,而是「戰略的運用」或空間經濟的「戰術佈局」。

為釐清相關的問題,以下分從三個角度試予申述:

一、問題的根源:台灣經濟定位

經濟戰略是發展國民經濟的最高指導原則,不過一段時期以來,這一認知已受到挑戰,經濟戰略已成為政略的附屬品,政治原則取代了經濟原理,主控了政府的政策形成,其中又以涉及「兩岸關係」的統獨定位及內部權力消長的選舉因素最具殺傷力。但特定的政治主張不盡然妨礙經濟機制的運行,唯獨明確違反時代潮流及市場經濟運作原理的政治主張和堅持,才會造成反效果。在此一前提下,局部有效的「戰術」或可緩解但不能根除錯誤的「戰略」對台灣經濟的傷害。對照實際的政策內涵,從「亞太營運中心」或類似的發展構想到「南向政策」出台,正是台灣的政治神經中樞從「中性」偏統到「消極」偏獨的轉捩時段;此後,「國統綱領」名存實亡,「獨」樹一幟,兩岸的中間模糊地帶幾近完全消失,已而迫使國內企業面對市場榮枯做出抉擇,出走或出亡大陸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綜合以上可知,雖然此消彼長的趨勢已十分明確,而兩岸關係殘留的模糊性「終將消失」,但政府主動揭開鍋蓋,宣告本身的政治立場,在效果上形同放棄構建務實且有彈性的經濟戰略的選擇機會,「定位」的錯誤導致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不能不察!

二、構建成功戰略的要素

(1)手段應與目標一致

由於政治主張違背經濟規律卻又設法營造可以抵禦市場力的政策方針,導致近五年來「口號」與「宣誓」完全取代理性的思辯,政府的大政方針多「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失當」,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未認真的看待並「接受」客觀事實,並提出與目標「一致」或「相調合」或至少「不相互掣肘」的方法與手段,最終導致「出錯題」、「做錯文章」的後果(例:研議資金回流機制就是捨本逐末的想法,所謂「本」是指經發會議決的成案棄而不顧,反設法引台資企業回台上市。)

(2)前瞻性與及時性

在國際事務出現重大時空轉折時,要有足夠的「領悟力」,並基於前瞻思考撥交研究案,勿存有僥倖之心,致喪失及時因應變局的先機。1990年代兩次海灣戰爭爆發時國際油價暴漲,2001年兩岸加入世貿組織,大陸外貿急速擴充致使國際原材料、勞工和產品市場供需關係發生根本性「質變」,決策機構如能洞察先機,儲備並徵集「有創意」的個人或研究團隊提出因應對策,應較能收到劍及履及之效。(例:中國大陸在1990年代中期就展開全方位的獵油行動,並根據本身的發展計劃掌握工農原材料)。

從高鐵、高雄捷運等個案到台灣經濟快速邊緣化,已對台灣經濟的前途釋放出大量而嚴肅的警訊!台灣的吏治不靖為時已久但過去尚不致發展成為威脅國安的程度,然而從產業、金融、外貿、資本市場、兩岸關係、區域發展導向等各層面探視,山雨欲來的態勢已十分明確。管文僅舉述冰山的一角,其譴詞用字有所保留,恐是作者有意,免危及社會信心所致。

三、經濟戰略

主要的思考有以下幾項:

※明確的兩岸關係定位是一切之首:決策者應將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並展現「誠信」,其他問題將迎刃而解。

※區域化優於全球化: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以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為總目標,不過應審酌兩岸關係的「特殊性」,設計符合雙邊利益的共同市場推展進程,不宜盲目抄襲西方教科書乃至歐盟的實踐成果。

※大陸經濟與國際全面接軌後,發展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的觀點已失效,應參酌智利、愛爾蘭等能運用區域/地緣優勢卻有能力自主開拓國際市場空間的模式。

※三通已刻不容緩,但三通加兩岸金融全面接軌的後續影響應深入探討,特別是台灣產業空洞化是否將因「三通」而改觀,及三通的財富重分配後果均是值得重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