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 言
在現代世界大政治家中,孫中山是最傑出人物之一,他不僅領導辛亥革命創建民國,而且為中國現代化策劃一套完整的藍圖。在他逝世後80多年間,中國歷經軍閥割據,日本侵凌,始終未能實現其振興中華民族的雄圖。近50年來,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展開一系列空前的大變革。台灣在50年代開始依照孫中山的民生主義進行土地改革,運用外資,在經濟上獲得重大成就。中國大陸在80年代推行的「寧靜革命」基本路向,大體上系依循孫中山80年前所規劃的藍圖。不但經濟突飛猛進,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國際地位也顯著提升,去年已晉陞世界第二大出口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外匯資源。而且在和平崛起的方針下,對亞非地區的貧困國家展開無私援助。體現孫中山「濟弱扶傾」,「天下為公」的崇高理念。
本文將陳述孫中山振興中華民族的基本綱領,與台灣50年代的經濟發展及近30年大陸政經變革的路向相印證。並從兩岸政經變革的過程與效果,來觀察中華民族復興的前景。
二 孫中山振興中華民族的藍圖
孫中山一生念玆在茲的,是在當時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的險惡情勢下,謀求中國的自由平等。不僅獻身於革命運動,而且手不釋卷,博覽群書。既吸收當時西方的進步思潮,也重溫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先後完成《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孫文學說》等重要箸作,其精心策劃的「實業計劃」迄今仍指引兩岸工業化與現代化的進程。
在經濟建設方面。他在「民生主義」與「實業計劃」中,既不贊同當時西方流行的放任資本主義,也反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而是採取適合中國國情的「混合經濟」。主張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影響的產業,如國防工業、鋼鐵煤電、及交通運輸等產業應歸公營,其餘如輕工業、服務業及國內外貿易均歸民營。政府對國家發展大計有具體方針,但經濟運行應遵循市場規律。在農業方面,既反對地權集中的地主制度,也不贊成農業集體化,而主張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
工業化需要大量資金,並引進先進技術。孫中山主張在不犧牲國家主權的前提下,開放門戶引進外資及技術,共同開發中國資源。在他策劃的工業化藍圖中,強調經濟發展首重交通建設,提出十年內修建10萬英里的鐵路和百萬英里的公路,並主張建造三個類似紐約規模的大港,同時主張興建三峽水電廠,以便大規模開發西北及西南。
建設中國不僅需要大量資金,更重要的是振興教育,培養人才。在「民生主義」中他將資本土地實業與教育並列為經濟建設的四大要素。在「孫文學說」中更提出「知難行易」的新觀念,強調發展科學研究的重要。這些見解與當代盛行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智識經濟」等觀念如出一轍。可見其經濟觀念的前瞻性,在現代大政治家中無出其右。
在國際關係上,孫中山的基本理念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是中國儒家的理想願景。孫中山雖提倡「民族主義」,但非狹隘的國族主義,以侵略他人或自固吾圉,而是一種進步的民族主義,既求中國的自由平等,也要扶助弱小民族。在他的遺囑中仍敦囑同志要「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孫中山的國際觀有三大原則:一是不念舊惡,與人為善;二是尋求合作,共存共榮;三是世界大同,四海一家。在當代的政治人物中,很少有如此博愛的襟懷。
三 民生主義在台灣的實踐
孫中山振興中華民族的理念,始終未能在其有生之年在中國大陸付諸實施。1950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後,依照民生主義及實業計劃,展開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主要的變革是實踐孫中山在1924年所提出的土地改革方案。在中國二千年的歷史中,土地分配問題一直是治亂的核心。在土地改革以前,台灣的地權分配與大陸相同,地主擁有大量耕地,而廣大的佃農為爭取承耕,必須以50%的收穫付地租,地主再以地租收入增購耕地。為改變這一不合理制度,國民政府實施三階段的改革方案。
首先是推行三七五減租,將原來50%的地租降低為37.5%。這一措施一方面減低佃農的負擔,也壓低地主增購土地的意願。第二步是出賣公地,對無地農民每戶可購買0.5到2公頃的水田或1到4公頃的旱田,視土地的肥瘠而定。第三步是實行耕者有其田計劃,所有地主必須將超過3公頃水田的耕地賣給政府,售價按農地常年收成穀物市價的2.5倍計算,其中70%由政府發行土地債券年息4厘分10年付清,其餘30%用四家公營企業股票支付。政府再將購來農地以同等價格售與農民,用分期付款方式於十年內還清,實現中國有史以來耕者有其田的佳績。這一方案的實施,大大提高農業的生產力,為工業化創造有利的條件。
台灣實踐孫中山思想的另一重要措施,是開放門戶,大量引用外資。先後在高雄、台中、楠梓等地,成立加工出口區,大規模引進外資企業,對外貿易大幅增長,成為60年代經濟起飛的主要動力。
在經濟制度方面,台灣依照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的規劃,凡與國計民生有重要影響的產業如國防工業、交通運輸、鋼鐵煤電等均歸公營,其餘行業皆由民營。為扶助私營企業,台灣自1959年即提出各種獎勵條例,到70年代私營企業產值已超過公營,成為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從上舉這些措施,可見台灣在前40年間的經濟建設,大體上是遵循孫中山的規劃而達到顯著的成果。總計由1950到1990這4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8.9%。在戰後亞洲新興地區中創造輝煌的成績,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四 中國大陸的重大變革
中國大陸在建立新政府的前30年間,由於追隨蘇聯的發展模式,推行單一公有制。所有資源由國家集中控制,經濟活動由國家機構統一管理,廢除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排斥市場機能。在所得分配上,不承認企業間存在著不同的差異,盈利虧損,一視同仁。導致企業經理缺乏創新精神與進取心,造成國營企業大量虧損。對人民生活資料實施嚴格配給制,挫損工農的生產熱忱。更嚴重的是實行閉關自守,無法吸收外資及先進技術。這一套制度及政策實施的結果,無論在經濟成長,人民生活各方面,均遠落於先進國家及亞洲四小龍之後,延阻中國復興的進程。
1979年在新領導的策劃下,中國大陸的政經體制及發展方針,展開一場重大的變革。基本方針是朝著市場化、民營化、及國際化三大方向,使大陸經濟脫胎換骨,進入良性循環的坦途。
首先是市場經濟的建立。減少指令性計劃和對企業經營的管制,廢除國家對所有商品統銷定價,不斷擴大市場機能。到近年95%的消費品和80%的生產資料,皆由市場供需進行調節。全國性的批發及零售市場已普遍建立,資本市場也應運而興,先後建立上海及深圳兩證券市場。經過近二年的急劇擴張,到2007年年底,上市公司已達1,500多家。滬深兩市股價市值曾高達32.7兆元(人民幣,下同),躍升世界第四大證券市場。
第二是外向型經濟的塑建。摒棄閉關自守的鎖國政策,採取全面開放。以外資為依托,以對外貿易為經濟發展動力。先後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及海南五個經濟特區,並開放沿海從北到南14個重要商港,及長江、珠江、閩南等三個三角洲,作為吸收外資的口岸,到近年更將內陸及沿邊的城市全面對外開放,設立保稅區、開發區及工業園區,30年間引進外資達七千多億美元,近幾年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外資流入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出口貿易大幅躍升。到2007年,大陸出口貿易已超過一兆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
第三在公私企業的構成上,全面發展民營企業。不但不斷擴大私營企業的經營範圍,且修改憲法,正式承認私有財產的合法地位。到2007年私營企業在大陸國內生產毛額中已佔半壁江山,每年為社會創造七成的就業機會。
從近30年來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軌跡觀察,不難發現其基本方針與前節所陳述,孫中山有關現代化工業化的綱領若合符節。孫中山在80年前所規劃的經濟體制,發展策略,及國際合作,已成為近30年來中國大陸經濟騰飛,國力猛進的指針。足見孫中山思想經得起時代的考驗。不但在中國大地上證明其前瞻性與正確性,亦將成為亞非新興國家發展路上的明燈。
五 中國大陸崛起的新態勢
從1949到1978年的計劃經濟,轉變到近30年的市場經濟,中國大陸無論在經濟成長、對外貿易、外匯存底、工業生產、基本建設、科技發展、消費水平各方面,均創下現代經濟史上罕見的成就。在國際關係上更是近交遠合,協和萬邦,躋身大國之林。
(1)經濟成長--1949-1978年計劃經濟時期 GDP增長率平均每年只有4.4%,1979-2002年平均每年已達9.7%,2000-2007年平均每年超過10%,到2007年中國人均GDP已達2,456美元。由於人口增加,總體經濟已躍居世界第三位。
(2)對外貿易--近30年來,中國大陸出口貿易逐年增加。2001年加入WTO後每年出口平均增長25.3%,到2007年出口貿易占GDP的比重高達41.9%,躋身世界第二大出口國。
(3)外匯存底--由於連年對外貿易大量出超,加上外資源源流入,到2008年10月中國大陸外匯存底已高達1.96萬億美元,超過包括美國、日本、英、法、德、義及加拿大等七大工業國的總和。目前中國大陸持有美國國債高達五千億美元,另外購持美國政府保證的債券五千億美元,成為持有美國債券第一大債權國。
(4)工業生產--過去20年間,中國大陸製造業增長速度,連續居世界首位。198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世界1.5%,到1990年已達世界的2.7%,排名世界第八位,躋身世界十強。到2000年占世界比重更高達7%,僅次於美日和德國。2006年,中國製造業有175項產品躍居世界第一。當年的總產值達10,05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製造國。
(5)基本建設--最重要的是交通電訊設備的大幅擴張。到2007年年底大陸公路通車里程已達350萬公里,其中有國際水準的高速公路達5.5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速鐵路及航空里程更作跳躍式增加。大中城市都有機場。內河通航里程13萬公里也居世界首位。資訊設備更由落後轉為先進,到2008年6月全國擁有手機五億以上。上網人數已達二億多人,超越美國,躍居世界首位。
(6)科技發展--經濟的持續上升,帶動科技的進展,最突出的成就是航天工程。繼2006年成功發射帶人升空火箭之後,2007年10月,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也獲得完滿的成果,目前正進行送人登月的新計劃。顯示中國大陸科技的長足進展,已接近世界最先進的水平。此外在高速率電腦,大型飛機,高產水稻各方面也都有可觀的成就。更重要的是科技人才的大量培養,到目前為止,據最新統計,中國大陸科技人力資源已達4,246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
(7)消費水平--經濟的高速成長,居民生活水平也水漲船高。1978年大陸消費支出總額只有1,557億人民幣,2007年已達89,210億人民幣,增加達57倍。人民生活已由過去的「溫飽型」,進入「舒適型」。住房、汽車、電腦已成為一般人追求的對象。目前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及國內旅遊市場,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和黃金首飾市場,目前每年汽車銷售量達一千萬輛。成為各國汽車業角逐的對象。
(8)國際關係--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大陸在國際舞台的地位,逐漸由配角升為主角,與美日歐盟及俄羅斯的關係,透過訪問、對話、協商,逐漸進入良性互動,消除疑慮與敵視。中國大陸與東盟、非洲及拉丁美洲國家的往來,在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的原則下,進入水乳交融的階段。2007年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高峰會議時,有60多位非洲元首出席。展現「協和萬邦」的新局面。
六 邁向中華共同市場
1987年前,大陸與台灣由於政經制度的不同,仍處於隔絕狀態。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容許居民到大陸探親旅遊,兩岸關係開始進入一新階段,不僅雙邊貿易迅速增長,台商也開始進入大陸投資。由於台灣大陸及香港三個華人地區天然稟賦的差異,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台灣地狹人稠,資源不足,但經過前30年的發展,具有相當充沛的外匯資源、先進技術、及行銷管道。大陸廣土眾民,資源尚待開發。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也是大陸進出口貿易的轉運站。如能放下政治紛爭,按照西歐14國的先例,成立共同市場,由經濟的交流與互動建立互信,不僅可消除軍事衝突的危機,且為未來的和平統一奠立基礎。基於這一理念,筆者在1988年即著文提倡兩岸三地成立「大中華共同市場」,獲得兩岸三地學者專家的熱烈響應,先後在北美、香港及台灣舉行多次大型討論會。初步形成共識。由於兩岸領導階層未採取具體行動,共同市場始終未正式建立,但基於現實的需求,一個非正式的共同市場已迅速形成。
首先,是兩岸貿易的突飛猛進。1979年兩岸經香港的間接貿易只有7,400多萬美元,可謂微不足道。但兩年後即達4.6億美元,到2000年更高逵583億美元,20年間增長76倍。從1979到2008年,兩岸貿易總值共達8,600億美元,台灣享有順差高達5,500億美元,大陸已成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占台灣外貿總值40%。
其次,隨著貿易的蓬勃發展,台商到大陸投資也與年俱增。到2008年大陸台商已有77,500多家,到位資金557億美元。據台灣中央銀行的估計,可能已超過一千億美元。早年台商在大陸投資多為勞力密集工業。近十年已進入高科技產業。2000年大陸輸出的電腦硬體中有72%系來自台商。台灣接單大陸出貨,已成為兩岸商務的基本模式。兩岸經濟事實上已形成一共同體。
除經濟的結合外,兩岸人員往來,文化交流也逐年激增。到2008年,進入大陸的台灣旅客已達7,074萬人次,大陸到台旅客也有185萬人次。隨著兩岸民間交流的日益緊密,雙方領導階層已體認到兩岸由分而合已不可逆轉,近半年來彼此皆互釋善意。2008年6月,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經過多次會商,達成兩岸「大三通」的協定,今後人員往來及物資流轉不必再經第三地,實現直接通商通航和通郵,為兩岸交流跨進一大步。去年年底,大陸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表「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講話,提出兩岸共榮的六項措施,強調要「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並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胡氏的呼籲獲得台灣各界的共鳴,預料醞釀多年的「大中華共同市場」,即將水到渠成,付諸實施。
七 中華民族中興的前景
經過近30年舉國上下的勵精圖治,包括兩岸三地的大中華,無論在總體經濟,國防建設,科技發展,國際關係各方面,都已進入世界前茅。自鴉片戰爭以來,在中華大地,首次出現欣欣向榮的中興盛景。
中華民族的崛起,已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也獲得普遍的承認。去年春天,幾乎所有西方重要報刊包括美國《時代週刊》、《新聞週刊》、英國《經濟學人》都曾撰文指出,在奧運帷幕揭開時,中國將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支持這一論斷的,是著名經濟學者,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副行長林毅夫。撇開台灣及香港,專就中國大陸經濟觀察,根據上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的經驗,認為中國近五年每年10%的成長率,有可能繼續維持20年。他認為中國近年的經濟情況,與60年代的日本極相類似。日本從1960年開始,曾持續30年高速成長。根據最新預測,中國2020年人均GDP將達3,500美元,如能維持每年8%的成長率,再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到2030年,中國人均GDP可能達到美國的一半。但屆時中國大陸人口將是美國的五倍,總體GDP將為美國的二倍半,成為世界最大市場。
林毅夫的預測獲得美國經濟界人士的肯定。2008年7月,美國重要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發表的研究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大陸GDP將超過美國,到2050年中國大陸GDP將達82兆美元,為美國的二倍。
從近十年來中國大陸發展的進度觀察,上舉這些估計,均屬信而有徵。但在中國邁向世界最大經濟實體的進程中,仍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包括人口的老化,資源的耗竭,生態的惡化,所得分配與吏治政風等問題,均須舉國同心,謀求解決。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以來,中國大陸成長率已明顯下降。儘管大陸官方仍保持9%的成長率,許多經濟學者都認為可能降低到7%。在歐美日本成長率都呈負數的情勢下,如能保持7%的成長率仍將是鶴立雞群,值得慶賀。在西方資本主義日益式微的情勢下,中華民族的崛起,將是大勢所趨。
早在80年前,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即曾預言21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50多年前,時任香港總督的葛量洪也曾作同樣預言。2008年7月,美國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又重申湯、葛兩人的預言,指出19世紀是英國人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世紀。21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這一願景的來臨,將是孫中山一生奮鬥理想的實現。去年3月12日,為紀念孫中山140歲冥壽,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紀念會。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大會的發言中指出,以孫中山的情感紐帶,使兩岸關係朝正面發展。如能在孫中山精神的感召下,兩岸加強經貿文化的交流與合作,由和平共榮達到和平統一。中國人主導21世紀,一定會美夢成真。◆
社論
中國與世界
美國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
釣魚台和台獨
歷史教科書
反省二二八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