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台灣「國史」請暫且存放一下吧!

王仲孚
(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次教育部修訂高中歷史「98課綱」掀起風波,主要由於王曉波教授主張台灣史的修訂需遵守兩項原則:一是中華民國憲法;一是台灣人民的主體性。他並主張中國古代文獻有關台灣的記載也應列入教材,引起綠色陣營的恐慌,認為台灣史將成為「兩岸友好關係史」、於是有許多「社團」到教育部抗議,反對「中國史觀的台灣史」。甚至有「學者」表示:台灣史才是「國史」。

值得注意的是這「國史」的「國」是哪一「國」?如果是「中華民國」,那「台灣史」只可說是「國史」的一部份,不能說「就是」「國史」,因為「台灣國」只是一些主張「台灣獨立」者的口號,「台灣國」從未建立,何來「國史」?

回憶1950年代,「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口號是「反攻大陸,光復國土」,當時還成立了「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負責規劃「光復」後的相關事宜。該委員會特編輯了一部中學歷史教科書,以備光復後在大陸地區使用。如今半個世紀過去,「大陸」從未「光復」,口號也沒人喊了,今天這些歷史教科書流落何方,不得而知。

中國史學具有繼承的傳統,後一朝代推翻前一朝代,同時也繼承了前朝及其以前的歷史,就中華民國而言,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民國以後的歷史是狹義的中華民國「國史」,清代及其以前的歷史,也因繼承而成為中華民國的「國史」,都是我們的歷史,錢穆《國史大綱》的「國史」就是很好的例子。

台灣四百年史,一大半屬於清史,另外是荷蘭國的殖民史,「奉明正朔」的明鄭史,五十年的日本殖民史,即使「台灣國」建立了起來,台灣史也不能與「台灣國史」混為一談,因為「台灣國史」向上沒有歷史可以繼承。何況「歷史教科書」與一般歷史著作又不同,它具有國家的立場,受政府審查監督。現在負責審查監督「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機關,是中華民國的教育部。

因此,以「台灣國」的「國史」態度,來寫「中學歷史教科書」,目前沒有「立足」的基礎,也沒有可以實施的對象,如果有人一定要寫也不必大吵大鬧,寫之可也,不過寫好之後,可仿當年「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的作法,把「國史版」的台灣史教科書暫時存放一下吧!

又,中評社記者鄒麗泳台北4月14日電:「台灣本土社團就高中歷史教科書、本土教育問題拜會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蘇嘉全宣稱,美國歷史與中國歷史,在民進黨眼中,認定是外國史。」

蘇嘉全是政治人物 ,他不懂歷史和歷史課綱,所言不知所云,民進黨是在中華民國內政部註冊的政黨,不知如何「認定」中國史就是外國史。中國史是否可以認定為「外國史」,關鍵在於「認定者」的身份,蘇嘉全如果站在外國人的立場,說中國史是外國史,則不足為奇,例如日本自民黨如認定中國史是外國史,則理所當然,因為他們是日本人。民進黨的蘇嘉全是哪國人,掏出自己的身份證、護照或黨證看看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