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
(旅美評論家)
史威
(旅美評論家)
一
「茉莉花革命」從中東湧向北非的利比亞的時候,原來的「芳香」(本來就屬「哥羅芳」一類)似乎一下子蒸發了,變得充滿了血腥味。當政府軍攻近班加西的時候,一場內戰似乎接近了尾聲;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西方強權法、英、美等國打著「人道主義」的旗號強力地介入了,以「奧德賽黎明」為代號、以在利比亞建立禁飛區為掩蓋的對利比亞的明目張膽的軍事攻擊行動上場了,結果不是減少反而造成了利比亞人民更多的傷亡和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和八年前入侵伊拉克不同的是,法國由當年的反對者,搖身一變,成了急先鋒;而美國這一次的態度,卻變得微妙起來。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20日說,他反對擴大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他說,如果增加軍事行動的目標,將製造出許多問題。美軍目前承擔著針對利比亞軍事行動的指揮任務。蓋茨說,他希望在未來數日內將軍事指揮權交給其他方面,至於「接棒者」,可能是由英法兩國聯合組建的指揮部,也可能是北約方面。他說,美軍將繼續作為聯軍的一部分參與軍事行動,但不會作為最主要的力量存在。更重要的是,歐巴馬總統公開表示,美國將在短期內把這場戰爭的指揮權移交出去。」(新華網華盛頓3月20日電)
讀到這樣的新聞報導,人們也許會問:這是真的嗎?我認為是真的。有人也許會說,如果這是真的,美國是不是出於歐巴馬前不久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不想一下子把「臉」變得太快的考慮?我覺得如果把它當作主要的、決定性的原因,那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所謂的諾貝爾和平獎,本來就是一個歷史的笑柄。把它當真,只是書生的迂腐。話說回來,我認為,美國最高決策層作出此項決定,乃是出於全盤戰略考量所致。不過,說起來話就長了。
二
讓我們把事情從頭說起。
1991年蘇聯崩潰後,美國的政客、「智囊」們就一直在尋找:誰可以取代前蘇聯,成為新時期美國最主要的假想敵?旅居海外的華人學者丁學良先生,曾經對這個問題作過這樣的論析:
21世紀初15年左右的期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危險的時刻。在這段期間,除非發生巨大的突然事變,中國會是世界上頭號強國--美國--的頭號敵人。(這當然不是指全體美國人,而是美國的主流勢力)。
中國就其國力來說,遠不足以擔當這個角色。就中國領導層的心態來說,極不願意擔當這個角色。中國變成美國的首要敵人,皆因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主要的真實威脅頓時出現「空位」所致。
--引自丁學良:《中國民族主義對抗美國霸權主義--新世紀國際鬥爭的主戰場》,載香港《明報月刊》2000年1月號。
我認為,當時美國的決策層,至少是其中相當一部分的想法,確如丁先生所說的那樣;雖然,從想法到戰略規劃上的定位,尚須一個過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半是由於中國的「韜光養晦」,半是那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實力確實還不夠;在上個世紀九○年代或稍後一些時候,美國並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裡。最典型的例子是《紐約時報》兩位記者(托馬斯.弗裡德曼和艾裡克.艾克荷姆)2001年8月訪問江澤民時咄咄逼人的言詞。「他們問江澤民,美國計劃發展導彈防禦系統對中國是否構成威脅。『你們只有20或25枚導彈能夠打到美國,如果我們築起盾牌,你們就無能為力了。』」(〔美〕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著《他改變了中國 江澤民傳》,2005年1月版中譯本第380頁)這就是當時美國主流勢力對中國的頗有代表性的「看法」(對俄羅斯它們就不敢用這種語氣說話),雖然它們同時又在鼓吹「中國威脅論」。那不過是在製造「反華」輿論,毒化兩國關係;在骨子裡它們是很瞧不起中國的。
到了21世紀,由於中國頂住了西方在1989年挑動、策劃的動亂後實施的經濟「制裁」,致力於改革開放,發展國民經濟,國民經濟連年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向前發展,情況逐漸有了變化。小布希入主白宮後即揚言,中國不是美國的戰略夥伴,而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卻不料冒出個911「恐怖襲擊」。這也許就是丁先生所說的「巨大的突然事變」吧。更由於中國及時表示了對各種恐怖主義的原則立場,譴責了911「恐怖主義襲擊」;在這種形勢下,小布希想集中力量對付中國也難如願,迫於形勢,不得不改弦更張。為了反恐(當然也不止是反恐),他不得不和中國建立相應的合作關係。再加上他又借題發揮,在發動阿富汗戰爭之後,又發動了入侵伊拉克戰爭,從而使美國深陷這兩場戰爭的泥淖,至今還沒有能夠完全拔出來。因而五角大樓早就制定好的「戰略重心東移」的「宏偉藍圖」,就一直未能真正落實。
歐巴馬入主白宮後,講了一大堆「和平」、「無核」的「美好」言詞,並推動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同時,歐巴馬及其團隊一再強調,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請注意,沒有「之一」。)我早就說過,此言不是好兆頭。因為,它實際上是把中國「抬」到其主要戰略對手的位置上。不寧唯是。我們還必須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歐巴馬及其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戰略重心東移」。美國半數以上的航空母艦、核潛艇已部署到太平洋方面。它還糾集日、韓在東北亞極其頻繁地進行大規模地「軍演」,甚至把航空母艦開到其艦載機活動半徑足以覆蓋到中國京津核心地區的黃海海域,挑釁中國國家核心利益的意味十足。表面上是說為了「對付」朝鮮。其實,美國在南韓就有駐軍,還有足夠的空軍基地,可供戰機起降;從這裡起飛的戰機用來「對付」朝鮮,比航母的艦載機更有效,成本也會低很多。這都是軍事常識,難道歐巴馬及其團隊不懂嗎?再說,你把航母開到中國的大門口,只會促使中、朝「唇亡齒寒」的關係更加緊密。如果你真是為了集中力量「對付」朝鮮,是讓其朋友越少越好,還是把一個如中國這樣的強大朋友推到朝鮮一邊,更有利於達到集中力量「對付」朝鮮之目的?這個道理,難道美國的男女政客一概都不懂嗎?再說,美國把其半數以上航母、核潛艇都調到太平洋戰區,難道主要是為了「對付」朝鮮嗎?這種鬼話,除了「騙」得中國大陸一些漢奸走狗為之幫腔,還能騙得了誰?!問題本來是很清楚的。歐巴馬及其團隊致力於推動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實行的是戰略調整和收縮,以便實施戰略重心東移,集中力量對付中國這個如丁先生所說的「頭號敵人」--在兩國還存在著外交關係的情況下,美國的政要自然不會公開這麼說,實際上就是這麼一回事。伊朗本是美國推動「大中東計劃」的主要障礙或其首先要拔除的「釘子」,為了實施「戰略重心東移」,歐巴馬及其團隊寧可暫時放過伊朗一馬,可見其「決心」是多麼「堅定」了。
由此可見,美國主動交出入侵利比亞軍事行動的指揮權,也是一種戰略調整和收縮,是為了實施「戰略重心東移」,以便集中力量,對付「頭號敵人」。雖然它急於交出「指揮權」,請勿誤會,它還是這整個入侵行動的真正後台。只是要把戰爭的成本,更多的轉移到小夥計身上,自己則以更少的投入,取得更多、更大的產出。
三
說到這裡,就不妨多說幾句,免得人們誤以為美國緊鑼密鼓實施「戰略重心東移」,就會「大事不好」,天會塌下來似的。
拉姆斯菲爾德說,「在對手還沒有崛起的時候,打倒他所用的力氣最小。」這可能是真的。遺憾的是,美國沒有把握住「機會」,錯過了。因為,中國已經崛起了。
現在的中國,就GDP總量言,已居世界第二。不過,我認為,用排座次的方法,說明不了多少問題。按眼下流行的說法,國民經濟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兩部分或方面。由此入手,或許較能觸及問題的實質。先就實體經濟說,去年中國粗鋼、鋼材的年產量,分別達到5.68億噸,6.96億噸;比美、日、西歐的總和還多得多。(註:以上兩項數據,來自中華論壇 2010-03-30《看了這些數據,你一定會感慨萬千》)而中國糧食的年產量,近年來一直保持在5億噸左右,為美國的兩倍。更值得深思的是,中國的計算機技術已躍居世界前列。連歐巴馬也承認,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計算機在中國。中國的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方面的數據,達到「世界第一」者,所在多有。我為什麼單單舉出糧、鋼、計算機這三樣數據呢?在上個世紀五○年代生活過來的人們想必知道,當時的口號就是「(農業)以糧為綱」、「(工業)以鋼為鋼」。這說明當時全民是多麼急切地希望由糧、鋼帶動,把農業、工業搞上去,盡快地擺脫「一窮二白」的落後局面。選「糧」、「鋼」兩種數據,是因為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確有代表性。我在想,如果老一輩能夠看到今天這些數據,該是多麼地欣慰!有些「網友」對今日大陸社會的種種令人震驚的腐敗現象充滿義憤,我深有同感,完全理解。但是,把今日之中國大陸比做1840年後的滿清,就值得商榷了。不錯,就GDP總量言,滿清比大英帝國高,可是,為什麼在鴉片戰爭中敗給大英帝國呢?因為,你的GDP是以落後的農業和手工業構成,人家的卻是以近代工業為基礎。今日之中國卻不是這樣。這就是我要舉出我國計算機技術已躍居世界前列的數據的原因。
當然,就人均GDP而言,我國比西方發達國家要落後很多,需要幾十年的功夫才能趕上。在現代高科技領域,也必須承認,我們與美國還存在一定差距,不過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大,而且差距正在日益縮小。總而言之,就GDP的總量及其構成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綜合國力而言,我們也實在無須自卑,更不能被洋大人的氣勢洶洶所嚇怕。由於多年來大陸官方也許是在「韜光養晦」,總是把姿態、身段放得低得不能再低,一方面,固然是「助長」了洋大人的「驕橫」心態(這也許是「韜光養晦」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同時也有意無意地助長了同胞們在近百年來民族屈辱歷史中形成的「自卑」心理,以至於對自己國家的明顯成就,如鋼產量超過美、日、西歐之總和,「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計算機在中國」等等,也不敢相信。
在談及虛擬經濟領域中的問題時,我想我們首先應該看到,面對金融風暴的嚴重衝擊,我們國家的經濟體制、機制比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要優越得多。這就是在同樣受到金融風暴衝擊(且不說此次金融風暴實源於其中的一位老大)的情況下,我們的國民經濟仍能在較高的發展速度中運行,而它們卻陷入停滯、衰退以至深刻的危機之中的根本原因。誠然,美國的虛擬經濟的規模比我們大得多,其虛擬經濟在國民經濟的構成中所佔的比重也比我們大得多。不過,它的「泡沫」也很大。美國的GDP總量現在約為14兆多美元,但其國債亦達14兆美元。換別的任何一個國家,早破產了。美國所以仍能維持下去,就因為它的金融霸權地位。要而言之,美元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用宋鴻兵先生的話說,還是一種「無錨貨幣」),而其發行權在美國手裡。只要不帶偏見,誰都不難明白,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虛擬經濟,是多麼脆弱,多麼經不起風吹雨打。
總而言之,中國已經崛起了。外部的敵人是打不倒我們的。不管其是不是「戰略重心東移」,是不是把我們當作「戰略對手」、「頭號敵人」,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現在嚴重的問題在內部。那就是,我們在國民經濟高速運行的同時,也產生了兩極分化、貪污腐化、黃賭毒黑愈演愈烈等令人觸目驚心的嚴重問題。我們應該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既使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又能避免兩極分化,既有經濟的高效率,又能體現社會公平,實現共同富裕、剷除貪污腐化、黃賭毒黑,使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有機統一、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科學發展道路。任重道遠。只要我們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不稱霸、不擴張,信守和平與發展的事業,努力團結各國、尤其是第三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奮鬥,我們的目的就一定能夠達到。
最後,順便向歐巴馬政府進一言:忘掉拉姆斯菲爾德說的,「在對手還沒有崛起的時候,打倒他所用的力氣最小。」多想一想比爾.克林頓之言:「打不贏,就入伙。」◆
社論
國際觀察
中美關係
兩岸與大陸問題
民進黨與台灣問題
歷史與人物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