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海疆危局的海疆戰略之我見
印鐵林
(旅美評論家)
扭轉海疆危局的海疆戰略之我見
印鐵林
(旅美評論家)
一、海疆是中華民族的生命線
中國在其長遠的歷史上即是一陸權大國,基本上不甚重視海洋之發展與開拓,此乃不爭之事實。一則為陸地大國,忙於陸上之統治與紛爭;二則,更重要的,乃是其文化自五代宋以後走向衰敗,缺乏奮進開拓精神,而多糜爛享樂之風氣;如此,何能面對波濤洶湧之海洋而前進征討?何能有冒生命危險萬里征程而不思回頭之精神?因此文化思想之再創造乃是中華民族發展海洋開拓精神,亦包括發展進取之戰略精神之所必要。
首先讓我們定義什麼是海疆?顧名思義,海疆就是海上的疆域,進一步言之,可以分為三大方面:
(1)領海與島嶼。
(2)專屬經濟區。
(3)海洋上之戰略要地。
本文是從戰略角度論述海疆問題,故不從各種國際法或海洋法之枝枝節節談其定義,尤其第(1)與(2)點,論者甚多,不在此著重;第(3)點乃是本文特別提出強調者,乃指對國家生存發展有重要意義之海洋要地,此雖非必然為國家之領土領海疆域,卻是國與國之間戰略較量之要地,往往是戰爭與和平決定性之地區。舉例言之,東北朝鮮非日俄領土,他們卻認為為其國家發展戰略要地,故爆發1904年之日俄戰爭;琉球為孤懸西太平洋之列島,為中國之進貢王國,非日本領土,日本認為乃其帝國發展之海外要地,故於1879年佔領之,二次大戰後完全失去其侵略之地而只能保留四個本島,但日本認為琉球為其再次發展之海外戰略要地,故戰後全力爭取奪回,在沒有任何法理條約的情況下,一個戰敗國又重新將其佔領(1972年),美國自托管之情況下將琉球移交於日本。類似的因某地被視為戰略要地而產生國際間之爭鬥而導至戰爭,在人類歷史上更是不勝枚舉,因此第(3)點在海疆上的意義萬萬不可忽視。
海疆為什麼會是中華民族的生命線?我們且從下面幾方面探討。
(1)地球四分之三為海洋,地緣上,天然地海洋如同外線,陸地如同內線的戰略形勢,如能有廣大的海疆,在全球地緣上即具有優勢,對本國陸地即能增加縱深優勢。
(2)中國已經成功工業化與商業化,需要大量的海外資源與市場,海疆所構成的海上通道,已明顯地成為中國經濟的生命線。主要海上通道即是南海經馬六甲海峽至印度洋,至中東之一線。
(3)海疆為本土之外圍屏障,如果海疆不保,國家本土即遭受威脅,國家民族即處於被侵略之弱勢地位。
二、中國海疆意識薄弱所造成的嚴重局面
中國為了抵抗外國之侵略,在甲午戰爭以前已經建立了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北洋艦隊;可惜甲午一戰被消滅了,就從此尚未能建立起絕對亞洲第一的海軍。然而重要的是:與盟國共同打敗了近代侵略中國最凶殘的日本以後,卻未能以「海疆戰略意識」對日本嚴加防範於未然,至使日本在東海及西太平洋重新坐大,其聯合各國,全面反華之決心與兇惡,與戰前似更全面而有過之而無不及;現更伸手南海,其在海疆上之侵略中國之決心較之二戰前侵略中國陸上之步驟實已超過,本文呼籲中華民族不可視而不見,不可使海疆意識倒退至甲午戰爭之前還不如。
具體言之,在抗戰勝利以後,中國人在東海與南海兩方面的海疆,均因「海疆意識」薄弱,造成嚴重戰略錯誤,中華民族務必以最大之決心方能挽回已造成之損失。可幸的是,從歷史、法理,以及戰略的大勢言之,這個損失是可以挽回的,這個由海疆意識薄弱所造成之錯誤,在歷史的長河裡是可以扳回的。
東海方面:
二次大戰後,日本接受《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領土只能保有其四大島嶼之國有領土,日本於1879年無任何條約侵佔之琉球群島必須放棄。史載開羅會議時美曾詢問中國,關於未來琉球應歸中國領有之意,中國竟未能積極表態,似乎未曾思改過此事一般,予以婉拒,實為國際間外交史之怪事。
以後美國托管至1972年將其移交日本,亦未聞中國人之強烈抗議。打開東海西太平洋地圖就一目瞭然,琉球群島就像一串鎖鏈,將東亞大陸鎖於淺海,而且上連日本,下接台灣,將近海與太平洋明顯隔開,是中國走入太平洋之門戶,其海疆戰略意義上實在太重要了,薄弱的海疆意識難道就讓中國人無法想到:今天我們海軍衰弱,以後也永遠不強嗎?甲午戰爭前海軍還是亞洲第一啊。並且日本佔了琉球,方能進一步說其南方之釣魚島為琉球之一部分,也就成為日本領土了。日本人多麼進取而強悍,中國人如無堅強之海疆意識,是無法應付日本人的。
南海方面:
南海以及其至曾母暗沙之島嶼自古即屬中國,世界各國在抗戰時,以及抗戰後內戰混亂時,以及越戰時,均無異議。以後越、菲等各國因南海發現有豐富石油儲藏,以及戰略意識抬頭,乃紛紛表示領有南海及其島嶼之一部分。其中侵佔最多據報導達29個島嶼者為越南,並與西方石油公司開採石油已多年,越南因此而成石油輸出國。在實質戰略上,中國未能拿出辦法,卻只能任之聽之,口頭上不承認其主權,而實際上卻使其侵略之膽愈大,侵佔之心愈堅決,此為人類戰略歷史之常態,即「綏靖退讓即鼓勵侵略」,即使國際法亦傾向承認50年有效佔領即為合法領土,可說其意亦為認可歷史之真實傾向,而對衰弱退讓不能堅強保衛國土者之教訓懲罰;中國人不可不提高警覺。
南海為中國最大之領海,為通向印度洋與中東歐洲之海路要道,為中國資源產品進出口之咽喉,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中國到處找石油進口,而南海之石油卻未能保護,將來一旦有事,將如何對待?
三、扭轉海疆危局的「海疆戰略」之我見
(1)中國人必須建立堅強的、宏遠的、開拓與進取性的海疆意識,這是一個不容易的思想觀念建立工程,必須全力徹底為之不可,否則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過份強調和平保守退讓,則對世界各國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只會對中國人自己有消極的影響,因為中國人本來在海疆意識上就已經夠消極了;中國人需要鼓勵前進,而不是勸說其和平後退;中國的和平後退只能進一步造成列國之侵犯,而使局勢更為嚴重而不堪收拾。
中國人萬萬不可被所謂「全球化」搞經濟外貿所誤導,走向點點見利的追求金錢的市儈思想與市儈文化,因為那是與建立偉大的海疆意識格格不入的。
(2)東海方面:
中國人應明確提出琉球群島絕非日本領土,這在法理上是極為清楚的。中國至少目前民間應該積極討論,這對日本是個當頭棒喝,因為日本人把中國人看成軟弱怕事慣了,久之也把中國人在東海的立場看成容易受騙的傻瓜,它的政策是:琉球、釣魚台都是日本的,卻老催著中國在中國狹小的一面內海裡再與日本劃界,而其他廣闊的海洋自然全是日本的,而更進一步在離台灣只120公里的與那國高島駐兵,這不是欺中國人軟弱愚昧,貪小利而無大志而何。
我以為日本之一切東海與南海以及西太平洋上之囂張反華,只要中國人嚴正提出琉球問題,那就會像鼓足氣的氣球被尖釘一刺,將立刻變成一塊攤在地上的無用橡皮一樣,紙老虎就現出原形了。日本到處鼓動反華,不遺餘力,就在掩蓋其東亞戰略上之根本性軟肋——琉球並非日本領土。
(3)南海方面:
(A)「海疆意識」與「戰略意識」的兩個意識薄弱,造成今天南海被越南佔領29個島嶼,單方面與西方公司開採石油的地緣戰略,造成外交史上少見的被動局面。中國人因為未能真正認識到海疆在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上的重要性,因此才會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經貿層面的美好願望,去應對主權領土層次上鬥爭的嚴重問題,其無效當然是必然的,越南之大膽前進當然也是必然的;這也就同時揭示出中國文化上「戰略思想」的薄弱,方能導致此種結果。
或有人議論,因為中國海軍力量不夠強大,故無法保護南海海域。然而越南海軍力量更為弱小。如果中國表現出保護海疆的誓死決心與之周旋,中國因不易長期佔領南海諸島,但也絕不能讓越南安穩佔領,更不能讓西方公司與越南在有爭議性之海域打油而「置之不理」,至少應中越與石油公司共同協議言明在爭議海域,在「主權各表」之狀態下開發,此合情合理,西方公司則不必要亦不可能冒險與越方單獨進行,其理甚明。中國給西方跨國公司在陸上各種合資獨資之優惠條件,為何不能用於海疆上?海疆意識薄弱之故也。
(B)中國必須有收復南沙被侵佔海疆島嶼之決心,方有可能談到其他,不然其他國家對中國薄弱之「戰略意識」及「海疆意識」已甚為熟悉,將進一步逼迫中國,中國未來對外一切交往將更為困難。
(C)美、日、印諸國現在南海攪和越、菲等國,以各種形式為越、菲等撐腰,其實質乃是耍些花招,利用中國人之軟弱低調作法,再進一步逼中國退讓,如果中國果然懼怕退讓,則美、日、印、越、菲等國具體的行動——諸如組成聯盟關係等就會進一步開始了。
(D)中國應高調大談南海國際航道之安全與保障,此正是中國的責任與需要。
(E)中國應保證西方已在南海開發石油之公司之合同與利益,中國收復失土不影響其利益。
(F)中國收復海疆失土,不影響其與南洋周邊諸國經濟合作,共同開發之意願。
(G)侵佔南海諸國,集體聯合,各種折騰,中國將如何戰略破解?本文建議如下:
a)中國不可長期拖延現狀,美日印必受鼓勵而形成集體聯盟,則將難以扭轉,此將造成歷史悲劇,其形成原因往往正是如此。
b)中國絕不能上當搞集體交易,既不會理,亦無必要,侵略者會以小利誘中國落入陷阱,中國必拒之而直指越南則大局必定。
c)越南為侵佔南海島嶼最多,打油最多,氣焰最囂張的國家,此其一;它又是國際上較孤立,與唯一霸權美國並無友好歷史淵源如菲律賓者,此其二;它與中國陸地相連,陸地的中國優勢無人可以支援破解,此其三;中國必當選越南而一舉解決南海問題。如果菲律賓對黃巖島等過分囂張,則堅決收回島嶼,決不動其本土;是時,諸國列強見到「啊!這原來才是真正之中國」,則戰略局面就改觀了。◆
社論
國際與外交
南海風雲
馬英九就職演說
台灣事情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