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就職演說的另類解讀

在三重關係下的「脈絡意義」 
王曉波
(世新大學教授)


眾所矚目的馬英九連任就職演說終於出爐了,但其兩岸關係的部分卻使得許多人深感失望,「太保守了」、「了無新意」是一般普遍的反應。

雖然,思想(言論)自由是近代人類文明追求的主流價值,但是嚴格說來,人類從來沒有思想(言論)的自由,而必須受限於主體反映客體。所以,對思想家思想的研究不能「去脈絡化」,而必須研究其「脈絡意義」。

若以「脈絡意義」來解讀馬英九就職演說中的兩岸關係,我們或能有另類的理解。

馬英九的兩岸關係政策,核心是和解,但卻必須在三方面的脈絡中呈現和解的意義。一是在台美關係的脈絡中,二是在島內藍綠關係的脈絡中,三是在兩岸國共關係的脈絡中。

「一國兩區」,轉錯方向?

3月22日,吳伯雄代馬英九向胡錦濤傳話,台方的兩岸政策是根據憲法「一國兩區」定位的。

4月11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白樂崎即發表文章《一國兩區,轉錯方向》(《自由時報》),大肆批判馬英九和「一國兩區」,認為那是「邁向『一國兩制』險坡上又進前一步」;所謂「一中各表」的「一中」是中華民國只有「一小群『中華民國』的死忠信仰者」,是盡早該告別的「過時觀念」。

4月12日,《聯合報》刊出對現任AIT理事主席薄瑞光的專訪謂:去年選舉期間,馬英九拋出「和平協議」的話題,「引起不少爭議」。吳伯雄見胡錦濤,「提出『一國兩區』的說法頗感意外,曾向馬政府表達不悅。」

5月14日,美國致賀團成員,也曾任AIT理事主席的卜睿哲在一場座談會上稱:兩岸往後「即便是面臨處理經濟議題也不容易解決,政治和安全議題更不在話下」。一起出席座談會的任雪麗更言:「美國並不希望兩岸有『突破』,兩岸穩定和所謂進一步發展是不同的事。」(《中央社》2012-05-14)

美國的影響,有些反映到馬的演說,有些被馬英九突破,演說中不再提「和平協議」,但卻堅持了「一國兩區」,這是在以往的正式文告中所未出現過,這是提升到憲法層次的「一中框架」。

在島內藍綠關係上,馬英九贏得連任後,一連串的改革措施,美牛案、油電雙漲案、證所稅案,都被民進黨上綱到政治問題,再加上「一國兩區」,民進黨並利用改革的民怨反「一國兩區」。

5月14日,蔡英文即假民怨發表《給馬總統的公開信》,反對「一國兩區」。並揚言警告:「向北京提出『一國兩區』,無疑是附合中國政府『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主權觀。」「作為國家元首及國民黨主席,必須有所補救。」「我會和所有關心國是的台灣人民共同盯住總統520第二任就職演說,希望總統能正視廣大人民對台灣前途日益升高的憂慮,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回應民意的強烈訴求,若反其道而行,勢必逼迫人民起而抗爭。」

5月15日,正在競選民進黨主席的吳榮義也舉行座談會,提出對馬英九就職演說「四不一沒有」的「忠告」,「第二不」就是「不得將『一國兩區』納入就職演說的宣示」。(《中評社》2012-05-15)

馬英九不但將「一國兩區」「納入就職演說的宣示」,並且,肯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為「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台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台、澎、金、馬。」

朝野的藍綠關係也不是沒有影響馬英九,只是把「一國兩區」的簡稱還原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的「一國」,不是中華民國,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嗎?民進黨台獨和猴子一樣,只知「朝四暮三」,不知「朝三暮四」,奈何!

憲法是為最高指導原則

第三重脈絡是兩岸國共關係。

2005年3月4日,在陳水扁第二任期間,胡錦濤發表「胡四點」謂:

「1949年以來,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狀。這不僅是我們的立場,也見之於台灣現有的規定和文件。既然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就不存在所謂大陸和台灣誰吞併誰的問題。」

2008年12月31日,時已馬英九任內,兩岸實現三通直航,胡錦濤再發表「胡六點」稱:

「1949年以來,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這沒有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兩岸復歸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麼事情都好商量。」

馬英九的「依據憲法」,不就是胡錦濤的「見之於台灣現有的規定和文件」嗎?馬英九的「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大陸和台灣,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台、澎、金、馬」,不正是胡錦濤的「1949年以來,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但兩岸存在著「政治對立」,所以才需「一中各表」。在「一中各表」下,「一個中國」在台灣方面當然是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尤其是馬英九在演說中鄭重的宣示:「中華民國憲法是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除了蔡英文,誰都知道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馬英九以憲法保證其兩岸政策必然遵守「一中原則」,這當是爭取兩岸政治互信的加強。

所以,進一步的兩岸問題,當在「結束政治對立」,如何「結束政治對立」,又是要回到三重脈絡的關係中,其實兩岸國共關係的問題不大,真正的問題當在台美關係和藍綠關係,台美關係的真正問題又是來自於中美關係。中美關係則關係著後冷戰時期美國「不統不獨,不戰不和,以台制中」的戰略改變,否則,兩岸關係改善的突破,只能期待島內的由量變到質變。

馬英九的就職演說,雖「太保守了」、「了無新意」,但從量變的觀點來看,以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及確立「一國兩區」的論述,馬英九的兩岸和解政策,不能不說又往前推進了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