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增家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所長)
蔡增家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所長)
一、美國真的重返亞洲?
自從2009年以來,美國的重返亞洲便是東亞國家最為關注的議題。美國是否真的重返亞洲?我們可以從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的兩次談話來加以解讀,首先是在2009年7月希拉蕊參加東協論壇時,首次公開正式宣佈美國力量的重返亞洲,她主張美國應該更深入地參與亞洲事務,而她此次東南亞之行目的,便是致力於與亞洲國家建立面向未來的夥伴關係,以保障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其次是希拉蕊於2011年10月在《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宣示美國重返亞太區的政策與決心,她說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撤軍後,美國正站在轉捩點上,在未來的十年,美國的時間與資源,必須在外交、經濟、策略上鎖定於亞太區域。
美國這次重返亞洲與2000年之前有相當大的不同,首先是美國並不站在第一線,而是打代理人戰爭,這我們從近期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黃巖島主權爭議上,可以看出菲律賓在美國的支持下,勇於和中國相互對抗的局勢;其次是美國這次打破過去與單一國家的軍事同盟,而著重橫向軍事聯繫來形成包圍網,這我們從美國所主導的日、美、菲聯合軍事演習,以及積極促成日、韓軍事交流合作可以看出。
第三、美國這次是扮演著協調者的角色,而不再是傳統的干預者角色,這我們可以從南海議題上,美國政府一直希望能夠透過多邊協調來解決,而不贊成使用武力來解決南海爭端;最後美國這次是選擇性的介入,而並非全面性的干預,美國對南海議題的興趣比較高,對於領土主權爭議性比較高的釣魚台問題,則一直是保持距離,避免介入。
美國這次重返亞洲的主要對象,當然是針對中國,美國希望在東亞地區能針對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形成一股制衡的力量,而對這次美國重返亞洲衝擊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東亞地區的盟國,特別是與中國大陸之間具有領土主權爭議的菲律賓與日本,而日本又是美國在東亞地區最重要的軍事盟國,同時日本與中國在東亞地區除了過去的歷史問題,目前還有釣魚台領土主權爭議問題在持續發酵當中,因此,日本對於近期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崛起特別敏感。
所以本文嘗試將以美國宣佈重返亞洲之後,日本防衛政策的轉變為例證,從日本國內政治層面以及日本對外行為層面兩個面向,分析日本如何因應美國的重返亞洲。
二、等距外交下日本調整防衛政策(2009-2010)
2009年9月日本民主黨上台之後,日本政府便改變過去自民黨時期對美國一邊倒的政策,而改採對美—對中的等距外交政策,希望改善日本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外交關係,在另一方面,日本民主黨也宣佈禁止政治人物赴靖國神社參拜,同時也實施「大長城計畫」來強化中日兩國之間的民間交流,希望能夠從文化關係來改變日中關係的本質,因此,當時的日本民主黨政府在改善中日關係的大原則下,對於美國鼓吹重返亞洲政策的興趣並不大。
由於美日兩國具有正式的軍事同盟關係,日本政府在不破壞美日關係的基礎下,也做了許多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因應對策,首先當時的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內閣府內成立「新時代安全保障與防衛力懇談會」,針對日本整體防衛政策調整以及美日同盟關係的配合做全面性的評估,分別就北韓及中國軍事動態、中國近期在東海及南西海域軍事動態、深化日美同盟與日本自衛隊調整、自衛隊部署調整以及檢討武器輸出三原則、自衛隊在全國軍力配置的改變、加強情報搜集及國際情報合作以及區域安全保障政策的建構及與美日同盟的配合等七大議題作廣泛及深入討論,報告書建議日本透過防衛力的整備,發揮抑制威脅的能力,提倡強化和平的活動、災害對應等外交民生的角色。報告書建議,為了強化「創造和平的角色」,提倡擺脫冷戰期間提出的「基盤的防衛力」構想。
其次日本防衛省也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政策,強化對南西海域的軍事部署,今後日本的南西海域防衛戰略將會劃分成兩個環次,內環次以沖繩美軍基地為主軸,外環次則以南西海域駐軍為外圍,由南西海域肩負防衛沖繩美軍基地內環的重責大任,因此今後日本政府將會以沖繩為中心,分別在南邊的與那國島、北邊的德之島、西邊的釣魚台以及東邊的宮古島駐防自衛隊,初期以監測周邊軍事動態為主,中期則是擴大到防衛南西海域為主體,長期則是以取代美日同盟的後勤防衛,轉型為自主國防。
由此可見,在這個時期當中,日本政府只有成立懇談會來對軍事調整部署進行評估,同時也開始研議對南西海域的戰略部署,對於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上,基本上仍是採取比較消極的態度。但是這項「和中政策」在2010年9月中日釣魚台撞船事件後宣告破滅。
三、撞船事件後日防衛政策的改變(2011-2012)
2010年9月中國大陸閩晉漁5179號在釣魚台海域,與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發生碰撞事件,引發中日兩國的外交衝突,最後日本政府在中國大陸的壓力,打破以往的慣例在不必繳交罰款的情況下,無條件釋回該船長,這個事件讓日本人民充分體認到中國鴨霸的心態,同時也對日本民主黨政府對中國軟弱的政策表示不滿,而日本人民對中國大陸的好感度,也瞬間跌入1972年中日建交以來的最低點。
而中日釣魚台撞船事件,不但是近期中日關係的轉捩點,也是日本與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重要分水嶺,因為自從這個撞船事件之後,中國大陸打破過去1972年以來擱置爭議的原則,而開始以派遣漁政船定期巡視釣魚台海域,正式宣告中國介入釣魚台主權爭議,而日本菅直人政府也開始調整過去消極的政策,從外交、防衛兩個面向積極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
首先日本防衛省的防衛研究所破天荒連續兩年出版中國軍事政策報告書,在2011年出版《中國安全保障報告書》,2012年出版《中國海洋戰略報告書》,這兩份報告書認為近年來中國正從一個「近洋國家」逐漸發展為一個「遠洋國家」,而為了要讓中國的海軍實力成為一個真正具備遠洋實力,中國不但強化其海上資源運輸線的補給能力,同時也在東海及南海海域頻繁地進行遠洋訓練,該報告書指出:中國以領土主權為後盾的積極發展海洋軍事實力,對日本及美日安保體系構成相當大的軍事威脅,中國軍事力量的不斷強化,讓中日兩國之間在空防及海防的軍事摩擦逐漸增大。
在另一方面,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不滿日本政府只會在報告書上光說不練,而沒有具體的實質行動,因此他在今(2012)年4月於美國華府提出東京都將購買釣魚台所有權,以對日本政府保衛釣魚台主權不利的抗議,而石原提出購買釣魚島說,除了要提高其政黨在日本國內的民意支持度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美國對於釣魚島問題一直保持不介入的態度,而石原想藉由激化中日關係來把美國拖下水。
在石原以具體行動提出購買釣魚台之後,中國進一步強化漁政船在釣魚島海域的巡視,同時中國也在東海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而日本也和駐日美軍接連和韓國及菲律賓舉行共同軍事演習,同時野田內閣也宣佈日本政府將逐步將釣魚島進行國有化,中日兩國開始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關係,而日本政府對釣魚台國有化的主張,把原本似乎只是地方政府的主張提升為中央政府的政策,日本似乎已經踩到美國的亞洲政策的紅線了,因此,美國政府便一方面強調釣魚台屬於美日同盟的防禦範圍,一方面也派遣特使分別到日本及中國訪問,以瞭解中、日兩國的看法,並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四、結 論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重返亞洲,需要日本全力的支持,同時也需要美日安保同盟為基礎,因為日本是美國亞太戰略圍堵中國的最重要一條防線,但是美國卻不願意因為它的重返亞洲政策把自己拉到最前線,因而破壞到中美關係的基石。而中日關係在2010年撞船事件之後,再加上近期石原購買釣魚台所有權的舉動,所引發的民族主義已經開始在激化中日兩國之間的關係,這種情況已經違反美國「斗而不破」的重返亞洲政策了,解鈴還須繫鈴人,因為美國重返亞洲所引發的中日兩國對立關係,要如何澆熄這把火,這還在考驗著美國政府的智慧。◆
社論
中國與世界
釣魚台與獨島
兩岸關係
張鳳強事件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