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益世弊案」、「釣魚颱風波」聯想馬英九處境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從「林益世弊案」、「釣魚颱風波」聯想馬英九處境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自今年1月14日馬英九總統連任成功以來,由於重大民生經濟決策匆促、執行不當與內閣改組等不利因素,使馬政府民意支持度急劇下滑,竟有僅剩15%者,比扁政府還要低,令人不敢置信,以致馬英九在5月20日宣誓就任第二個總統任期時,竟是在一片民意低迷、藍綠都不寄希望的情況下進行的,世事之難料,果真不虛也!
及至劉憶如去職,證所稅風波暫告一段落,油價也數度調降,美牛問題也取得圓滿結局,原本可讓馬政府鬆一口氣,孰料7月初又爆發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的貪瀆受賄事件,甚至波及吳敦義與曾永權等藍營高層,使馬政府雪上加霜,清廉牌破功,足足喧騰了近一個月才暫告平息。8月中旬,突又發生香港保釣人士強登釣魚台,五星旗與青天白日國旗並列,令馬政府既錯愕又尷尬,民意支持度持續低迷。加上主計處主動下調今年GDP至1.66%,保二破功,經濟景氣也難以回升,馬英九處境之艱困與無奈,不難想像,這就令人不禁聯想到未來不到四年任期內,馬英九究將如何突破困境,才能確保他所念茲在茲的歷史評價問題,以便讓他在卸任後,能留下漂亮光鮮的身影,讓台灣同胞永遠惦記在心中?
馬「歷史評價壓力」的真諦
馬英九在總統大選勝選之夜祭出「沒有連任的壓力,但有歷史評價的壓力」之語,足可看出他並不汲汲於個人職位的連任虛名,而是在乎他在整個台灣歷史,甚至是中國歷史中的地位與評價問題,其視野之遠與胸襟之闊,確實遠非李登輝、陳水扁之流所能望其項背,筆者乍聞此語,深為馬之格局與器識所感佩,也頗慶幸四年來一路相挺的對象並沒有看錯人。
實則以前四年的政績而言,馬已足以在台灣史上留名,他的「撥亂反正」方針固未竟全功,但總算已有了好的開始,畢竟七年之病尚需求三年之艾,那些有點心急的(諸如為教科書問題請命者)憂時憂民之士,應給馬英九再多一點時間。四年來馬最大的政績應是開放兩岸大和解、大合作的大門,讓雙方擱置爭議,互惠雙贏,此門一開,將來不論國民黨是否繼續執政都不會再走回頭路,任誰也不敢再關閉這扇歷史的大門,有敢違背此歷史潮流者,必遭無情淹滅,一如孫中山既已推翻帝制,則敢於逆此歷史潮流者必無好下場,如袁世凱、張勳之流。今日大陸自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亦已成浩浩蕩蕩之歷史巨流,往後任何一代接班人也絕不敢攖其鋒,其理相通,其理亦甚明。
馬英九既已在台灣歷史上留名,何以又說有「歷史評價的壓力」?顯然他是意有所指,也不滿足於既有的成就,他應該還有遠圖長謀,只是客觀環境不能讓他發揮,或者時機未到而已。馬過去曾坦言,他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有三位,一曰孫中山,二曰林則徐,三曰劉銘傳。孫中山是國民黨創建者,亦是兩岸同欽的歷史偉人,自不在話下。林則徐是近代晚清名臣,為禁絕鴉片、對抗強權的民族英雄,當年保釣出身的憤青馬英九,以林為偶像亦是情理之中;至於劉銘傳為台灣首任巡撫,亦為台灣近代化的奠基者,政績事功永留青史,馬英九既已為台灣之主,自當高山仰止,奉為圭臬。應該說,馬英九是台灣藍綠政治人物中,僅見的具有歷史高度與使命感的政治家,其有別於一般追逐權位的政客,確實十分明顯,亦是高下立判。
是時空不宜,還是眼高手低?
然而馬這位志向遠大的政治人物,何以今日竟淪為僅有15%民意支持度的台灣最高領導人?究竟是台灣這塊土地的時空環境不宜,還是馬個人主觀能力的眼高手低?吾人如深入思考論證,不難發現兩者都有,既不能全怪馬人為不臧,亦不能說馬全無一點責任。
以言客觀的時空環境,台灣本為遠離大陸本土之海隅,積三、四百年歷史發展經驗,容易形成偏狹之島國意識,甚至流於夜郎自大之唯我獨尊心態,與「明治維新」後,日本連敗中、俄兩大強權之心態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須至二次大戰末歷經兩顆原子彈的浩劫才如夢初醒。再者,占台灣多數之閩南移民後裔個性,勇於內鬥,怯於外戰,史不絕書,其眼界與胸懷均十分有局限性。近二十多年來又遭李扁亂政之毒害,民粹主義盛行,選民是非不分,族群對立,社會撕裂若是。處此先天不良環境,馬英九想要獨領風騷,談何容易?
以主觀作為能力而論,南方朔以崇禎皇帝與馬相提並論固是比擬不倫,但其做為人君之識人與謀事,確有不夠精明與幹練之處。例如他任命的首任閣揆劉兆玄,學者出身,行事過於溫吞迂緩,遇「八八風災」即通不過考驗,須至吳敦義上台後,才能扭轉無能形象。此次油電雙漲與證所稅風波又暴露馬決策草率、執行失當之弊,畢竟陳?之份量與能力,均無法與前任相比,不能制約馬之判斷與決策,以致有此之失,馬實難辭其咎。吳敦義曾私下評論,表示他在任內即已多次阻擋證所稅上路,蓋吳深知此案涉及多方利益,其複雜性與後遺症均無法掌控。「馬總統不同意的事,我當然不敢做,我不同意的事,馬總統也不會強迫我做!」一語道破油電雙漲與證所稅風波的真正幕後決策奧秘所在。
「林益世弊案」又是馬識人不明一例。林以一地方政客出身背景,耳濡目染,本就難以期待如何潔身自愛,加上年紀尚輕,涉世未深,理應多加磨練,方可大用,卻在馬接任黨主席之後不次拔擢,歷任要職,甚至在年初立委敗選之後,還委以行政院秘書長重責,若非馬之青睞賞識,何能晉陞如此之快?事發後也絕非一句「林益世是吳伯雄推薦」所能卸責的。
「友日外交」過猶不及
對日外交與釣魚颱風波亦有值得檢討之處。馬上任之初提出「親美、友日、和中」三大外交政策,基本上符合國家利益,也是在現有事實基礎上最好的選擇,然而「友日」的若干做法,則犯了「過猶不及」的弊病,以去年三月的福島核災和大海嘯為例,基於人道立場,台灣捐個八億、十億賑災也就仁至義盡了,卻在當局鼓勵和總統夫人周美青帶動下,總共募得65億之多,比世界其他各國捐款的總和還多,此舉固然贏得日本社會的廣泛感謝,然於實際政治互動和台日外交又有何益?徒然讓人譏評為「媚日」與丑表功而已,實非一個有格調的政府所當為。
馬英九在釣魚颱風波的進退失據,亦反映出當前對日外交的盲點與死角。固然台灣在現階段不可能興兵動武來捍衛釣魚台主權,連胡錦濤都做不到的事,吾人是不會苛責馬英九的,但起碼應該暗助民間人士以各種方式宣示主權,不應以妨礙台日友誼而阻撓民間保釣行為。此次台灣保釣人士原本計劃也加入登島行動,卻因租不到漁船而未能成行,原因就在船東受到海巡署壓力而不敢出租,如此一來就讓香港保釣人士揀到便宜,出了大風頭,若非其中有一位老國民黨支持者暗藏中華民國國旗,也趁機展示在登島途中,否則就只有五星旗飄揚釣魚台了,台灣的馬政府豈不更加顏面掃地?
日前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提議涉及東海相關各國能「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算是一種成功的外交出擊,連大陸也予以呼應肯定,但在本質上卻是唾面自乾之舉,不可能在實際上有任何突破,也難怪日本野田政府以一句「不能接受」冷淡回應,一塊肥肉已吞進肚裡,還能期待日本吐出來嗎?馬英九也未免想得太天真了!
釣魚台涉及中、日、台三方敏感神經,尤其在日方已佔有該島的既成事實之下,處理起來更為棘手,但並非無計可施。兩岸既然立場一致,就應聯合起來維護領土主權的完整,此中奧妙玄機,馬政府應早有體會,例如2008年9月間馬即十分漂亮的處理「聯合號」漁船被扣事件,由於兩岸關係的和緩,導致日本當局不敢擺出強硬姿態,最終以道歉、賠款、放人收場,台灣取得空前未有之勝利,馬也經常以此自豪。
兩岸和平協議為馬歷史評價指標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馬英九究將如何才能贏得大名,而取得最佳之歷史評價?吾人以為只有在其第二個任期內與對岸政治接觸,透過談判,最終簽訂兩岸和平協議,保障兩岸世代和平,也讓台灣子子孫孫免於恐懼與戰爭的威脅,如此馬英九必享有歷史大名,其功業足可與台灣史上之鄭成功、劉銘傳與蔣介石、蔣經國父子並列,成為台灣第五位留名青史的歷史人物,就看他的膽識與氣魄如何了。甚至吾人可斷言,能否簽得成和平協議,應是馬能否獲得最好歷史評價的指標,若簽不成,在可預估「六三三」政見必然跳票、經濟難以突破,清廉的形象又毀於一旦的形勢下,其歷史評價大概比李登輝好不到哪裡去。
實則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早在2005年「連胡五點遠景」中即已呈現,馬在2008年選舉政策白皮書中也早就擬訂,去年8、9月間還一度透過金溥聰之口宣示,卻在民意壓力與綠營攻勢中鳴金收兵,竟告胎死腹中。此後不論政、學界即少有人再提及此事。今年馬連任以後,馬政府深陷於民生經濟議題之泥淖中,動彈不得,加上最近的釣島風雲驟起,內憂外患,接踵而至,更無人有心再談此一敏感議題,以馬的能力和心情,此際應已無暇觸及此事,吾人亦覺重彈此調似不合時宜,唯基於國家民族利益,兼及馬個人之歷史定位,仍不能不予以正視之。
目前,馬英九之所以遲遲未敢冒然推動政治談判,不外以下三個因素:
一、是島內尚未建立共識,民間亦無強烈推動政治談判的壓力。
二、是美國雖樂見台海和平,卻不願兩岸有進一步的政治接觸,更不同意兩岸朝統一的方向前進。
三、是大陸政治談判底線不明,加之「十八大」尚未召開,權力過渡尚未完成,應靜觀其變,不宜太過主動。
應趁早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
這三點因素看似言之成理,實際是昧於形勢,割地自限,自我壓縮了兩岸政治談判的想像和發展空間。
就建立島內共識而言,這本就是妄想,藍綠對國家定位都有分歧,即使最根本的「憲法共識」(謝長廷語)都建立不起來,如何侈談兩岸共識?唯自2012年敗選後民進黨內部已興起一片「中國熱」,公職人員紛以各種名義登陸,雙方接觸頻繁,為未來的政治談判塑造較好氣氛,應是可以期待的良性循環與發展。
實則馬政府如朝以下三項基本內涵元素溝通,台灣朝野應不難建立共識:
其一、結束敵對狀態,兩岸和平共存。
其二、未來兩岸發生任何衝突和糾紛,概應循和平方式解決,不得訴諸武力。
其三、兩岸最終之統一,應取得台灣多數人民的同意,不得片面決定之。
上述三項基本內涵元素,相信即使最綠的台獨基本教義派也不敢反對,而這也應是國共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也基本符合「江八點」和「胡六條」的精神,如此一來,台灣朝野有共識,國共雙方亦有默契,這項政治談判大工程,實在沒有大功不成的理由。
在執行技術和程序上,筆者再度呼籲應趁早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馬首任總統勝選之際即已呼籲,詳見《海峽評論》2008年4月號),此亦為蘇起等人在「台北論壇」之建議,英雄所見略同,馬政府允宜慎重思考之。此議旨在包容朝野多元聲音,藉此廣邀各方俊彥,集思廣益,形成共識,以做為未來政治談判的依據。成立時間則以明年春節後之2、3月間集會為宜,由馬總統親自擔任主委,副主委則由朝野有份量之各界代表出任,待討論半年後,明年秋天即可派員登陸,展開第一波的政治談判,如談得順利,兩年後,即馬卸任的前一年(2015年)即可雙方簽字,完成此一歷史性大事,馬也可光榮隱退,豈不妙哉?
兩岸世代和平符合美國利益
在美國因素方面,馬最大的顧慮應是美國的反對,特別是如果和平協議簽成,必是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已建立,則做為台灣60多年來最大的安全屏障──美國就不再有角色了,老美的失落感不難想像,尤其涉及武器採購部門的軍火商利益更沒了,那將是美方所不能忍受的重大損失。前外交部長陳唐山曾有一精闢論點,認為如果兩岸簽訂和平協議,台灣關係法豈不形同廢紙?美國的臉面往那裡擺?此論頗能道出美方微妙心態與立場,這也應是美方對兩岸和平協議不積極之根本原因所在。
唯做為主權相對獨立的馬政府而言,也不宜事事看老美臉色行事,也應有自己的獨立作為。吾人以為,美國遲早是要放棄台灣的,「棄台論」遲早要成為華府主流意見,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已。而要美方願意退出台灣,首要條件是讓她有面子的光榮離開,而不是難堪的被迫離開,這就需要高明的溝通與遊說藝術。筆者借箸代籌,馬政府似可朝以下三點向老美闡明:
其一、兩岸世代和平,符合美國長遠的國家利益。
其二、兩岸簽訂和平協議,不等於統一協議,何況是否統一須徵得台灣多數人民同意。
其三、台美雙方在兩岸簽訂和平協議後,仍保持經貿、文化等密切來往,美國對台灣仍保有極大影響力。
為了顧及美方感受,吾人也提醒和建議馬政府,在談判過程中,應充分尊重美方意見,事前固不必匯報請示,事後一定要充分且完整的告知,讓美方有參與感,千萬不要讓她有被邊緣化的無力感。
美國是民主國家,四年即改選政府,對華政策並非鐵板一塊,目前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看似強硬,實則色厲內荏,台灣問題本質上是中美實力對決下的附產品,歐巴馬能否連任猶是未知數,即使連任,能否繼續維持他那外強中乾的亞太政策,也是一大疑問,台灣應該還有自己獨立的對外空間,當年南韓的金大中政府,即使韓、美有軍事同盟,美方也不很贊同,金大中仍執意訪問平壤,開創南北韓政治接觸與談判的先河,金大中也因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金大中能,馬英九沒有理由不能。
兩岸現狀可維持30年不變
至於對岸的想法如何,以筆者近一、二年來接觸所得,多數人相當滿意於目前台灣當局所推動的交流進程,只有北京少數強硬派偶有政治談判的呼聲(如羅援),加之「十八大」權力交替正在進行,對台政策不可能大幅調整。一般估計,在兩岸關係上,即使習近平上台,也將遵循「胡規習隨」模式,以漸進方式,逐步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可以推斷,大陸在短期內並不會有太多催促台灣走上政治談判桌的壓力,但待習近平政權穩定後,談判的聲音或將加大。
未來兩岸關係如何變化,吾人不敢逆料,唯筆者綜觀大勢,以下三點應是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的基本精髓所在:
其一、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現狀至少可維持30年不變。
其二、和平協議最重要在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並非統一協議。
其三、統一併無固定模式,兩岸即使展開政治談判,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台灣仍保有極大談判空間(如提出邦聯的統一模式)。
因而,台灣實不必對政治談判存有談虎色變或視為洪水猛獸的心理,也不必將和平協議視為統一協議。徐博東教授認為未來和平協議內容繞不過「一個中國」與「統一」這兩道門檻,實則此全繫個人主觀看法,以筆者接觸所及,在現階段大陸涉台學者和主管官員並無一人提及此事。依筆者淺見,在文字表達上,「九二共識」即可取代「一個中國」字眼,「統一」也可運用寫作技巧,將之完整巧妙蘊藏其中,亦無須赤裸裸的將「統一」字眼高懸在協議上面。
青史留名機會應予把握
隨著「江陳會」第八次會議的結束,標幟著兩岸經貿談判已進入尾聲,緊接著兩岸關係發展將逐漸進入深水區,各方都在屏息以待兩岸的下一步。筆者對馬英九的未來施政仍抱有極大的信心,唯若真要追求歷史評價,非有特別事跡不為功。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已陷入瓶頸之際,更需要藉政治來突破,除了轉移國人注意焦點之餘,實則也有提升支持度的作用,試看南韓的李明博在卸任前夕親赴獨島視察,並發表強硬的對日談話,聲望立即提升三、四成,為其五年任期劃下圓滿句點。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商人出身的李明博之流都會找機會表演一番,深具文化學術底蘊的馬英九豈可放棄偌大歷史舞台不顧,任憑青史留名的大好機會稍縱即逝?
馬英九有無膽識勇敢踏出政治談判的第一步?吾人且拭目以待!◆
社論
中國與世界
釣魚台與獨島
兩岸關係
張鳳強事件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