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和平倡議」的高明

夏桐


在台北、東京簽署「中日和約」生效的60週年(1952-2012)的8月5日,馬英九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主旨在要求相關各方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行動,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溝通,遵守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處理爭端,尋求共識研討「東海行為準則」,建立機制合作開發東海資源。

但隨即由日本主動挑起的釣魚台爭端,在經歷其步步進逼的「命名」、「購島」、「宣佈國有化」過程,激起主要是台、港、澳、陸民間保釣團體的義憤,於8月15日奮勇搶灘,登上釣魚台,插上兩岸旗幟,重申主權,卻遭遇先已上島埋伏的日方警力拘捕,將事件引爆達於高潮。

大陸各主要城市在8月19日均發生民眾自發性的反日街頭示威。人們可以從電視新聞報導上,親聞憤怒的中國人主戰的吼聲。

關於這一波的釣魚台「爭端」,我們在《海峽評論》及相關刊物上,已多次指出,這是美國為執行其圍堵、牽制中國的大戰略,軟硬兼施迫使中國在政治、經濟體制上進行「變革」而轉變成美國的附從國家(sub-state),聽任美國予取予求的擺佈,有如上世紀50年代以後的台灣(the KMT ROC),所採取的在軍事方面的手段。

其所呈現的特色是,在西太平洋集結強大與現代化的戰爭機器軟硬體,以此做為日本的「賭資」,誘引日本向中國發動挑釁,火中取粟。此亦有向中國南方諸多小國「示範」的意圖。這就是美國「重返亞洲」的新圍堵戰略操作。

由於中日間始於甲午(1894)年以來的歷史因緣,日本問題可以說是中國當代民族主義的火山或火藥庫,日本民族再愚蠢狂妄,應該說也已經受過教訓了,何以仍然「明知故犯」?這就向我們中國人透露了,他們是在扮演要跟中國兩敗的角色。重點在日本要用自己的毀滅,交換中國的衰亡大亂。日本真的這麼仇恨中國到此一地步?這個問題不是中國人能回答的,但是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原因,不能被欺,更不能自欺。

就近況觀察,美國應與日本早已完成一跟中國爆發一場局部海空戰爭的計劃,其目的應在打擊與重創近二、三十年來中國在沿海地區的防衛軍建。美國苦心孤詣押著日本上第一線,其用意在以日本的「非核」國家身份,交換中國不在落敗後動用核武,使事態難以收場。但日本怕的是,中國一旦落敗,即使不動用核武,所升高的反擊報復威力,也將造成日本慘禍,這就要仰賴美國發揮遏制中國的功能。問題的關鍵在,美國遏制得住嗎?美國真的會幫助日本遏制中國嗎?人們應該明白,美國要的是兩敗俱傷都倒下去的中國和日本。

在這一波也可能是最後機會的大美霸權主義對中國的圍堵戰略實務中,引爆點的釣魚台爭端,其設計是日、中的衝突升高,但釣魚台的原始主人--台灣,卻必須置身事外,以佈置與促成中、日的敵對甚至摩擦,升高西太平洋的緊張,台灣的放棄「保釣」,將捍衛國家主權的責任全歸北京,將問題集中到日、中之間,這是「東海和平倡議」的真意。

所以,人們應該看得出來,馬英九在這個節骨眼上拋出的「和平倡議」,不過是為誘逼北京對東京有更直接或強硬的回應,是為美國的戰略加柴添火,何其高明,但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