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本之危機

以龍騰出版社教科書為例

吳昆財
(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


各家高中歷史課本版本,均以巿場為導向,以營利為目的,或有政治偏見,缺乏應有以中華民國為論述的歷史觀,尤其是民國39年後的國民黨治理台灣,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為正本清源,還原中華民國歷史應有的正確史觀,吾人提出幾項質疑:

一、現行課綱為何將高一至高二的歷史,分四學期,以台灣史,中國史(一),中國(二),以及世界史(一)、(二)。

二、究竟台灣史是國史?還是地方史?

三、為何中國史第六單元名為:「當代中國與兩岸關係」?試問當代中國是否包括現今的中華民國?

吾人的回答是:

一、以編年的歷史而論,應該先教授中國史,接著是台灣史,最後是世界史。試問,若先教台灣史,一旦教到台灣民間信仰,開漳聖王、關公、媽祖等。學生必然問誰是開漳聖王?誰是媽祖?誰是關公?如此一來,就要提及漳是福建漳州,關公是三國時代的山西人,媽祖是福建湄州。這豈非時間的錯置。如何以利教學?何況鄭成功是明朝人,乾隆是清朝人,明清時代又是我國的朝代,如何切斷鄭成功與中國歷史的關係?

建議:以後課綱一定要以時間順序編列,而不是「同心圓」,這個似是而非的理論,即便史學強調「貴近賤遠」,「由內而外」,也不會妨礙先中國史,後台灣史的原則。因為貴近不代表要先近。歷史的主軸是時間,事件是為輔佐。無論是司馬遷的《史記》,或者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是時間先後順序寫作。例如《史記》的本紀是三皇五帝本紀,再接著漢高祖、呂惠等。

二、試問美國加州是地方志,或者是國史?答案顯而易見。試問,美國高中教科書,各州是先教各州史,還是教授整體的美國史。但反觀現今我國的課綱,竟然不斷重覆國小、國中的台灣歷史,試問我國一再強調全球化,但卻不斷浪費時間,教授台灣史,實在令人費解。竟然在教授我國國家歷史前,先教地方史。若要正名,則應名之為「中華民國史」、「本國史」,或「中國史」皆可。何來「台灣史」,除我們改國名為「台灣國」。此外,若《台灣史》是地方志,則金門與馬祖是屬於福建省,完全與台灣省無關。

三、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當代中國,不應只是課綱所規定的中國大陸,而應是中華民國。所以我們怎能放棄對當代中國的論述權與話語權?

龍騰出版社: 頁 碼 說 明 從「爆擊」、「疏開」到「終戰」 147 終戰乃日本的史觀,日本人迄今不承認侵略亞洲的犯行。同盟國一般使用二戰結束。代表勝利。 對於連橫《台灣通史》……在書中「尊延平於本紀,稱曰建國」,挑戰清朝的正統地位,提出有別於以中原或中國大陸為中心的台灣史觀。 169 此是龍騰版企圖混淆我國古代藩國,與現代國家的概念。因為鄭成功的國,或者是連橫的國,乃指藩國而言。不是現代的國家,否則不會以通史名之。如福建通史等。 1945年掛在今延平北路上的歡迎標語牌。其中國旗的青天白日位置倒反,「可見」台灣人對中華民國既期待又陌生。 172, 圖10-1 無限上綱,那時百廢待舉,即便現在也會有人誤認國旗,驟然指出倒反的國旗,率爾得出結論,心中否定中華民國可見一斑。 然而就在比較來台接收的中國官兵形象與過去的日本官僚後,台人開始對即將遣返的日本人釋出善意與離情。 173 國軍一接收不好,台人即懷念日本的殖民。這是何種邏輯。上海一接收不好,難道上海人就懷念日本人? 然而二二八事件的鎮壓,造成日後台籍菁英的斷層,台灣人從此噤聲並對政治冷漠。 175 中國人從來就對政治冷漠,台灣民眾秉持這種傳統,絕大多數,95%以上對政治冷漠不關心,明鄭,清治,日據,國府皆如此。不是二二八造成的。試問日據時期有多少個林獻堂,蔣渭水?芸芸眾生,都是為生活忙祿。把責任推給二二八,推給國民政府,好像日據時期,全民眾好政治,實在令人費解。 竹籬笆前的全家福,在職軍人因軍餉微薄,生活困苦,且認為很快就會打回中國大陸,於是僅以竹子編織作為圍牆,成為眷村特色。 175 完全曲解民國39年來台的國軍情況。用竹籬笆只有一個理由:窮,不是為了打回大陸。試問當時台省籍民眾用「土塊厝」,難道也是為了回大陸?可見他們是多麼愛祖國大陸。這顯然與頁49所言:「19世紀中期移民落地生根在地化,唐山已轉化為精神上的原鄉」,完全不符。 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政府成立國家安全局……等各種特務系統,進行整肅異己、翦除異議分子的行動,讓民眾不敢批評政府或高層。 177 為什麼民眾要批評政府,為什麼不敢批評。有多少人在批評?

1.上述資料有沒有說清楚「匪黨」的定義以及「偽」組織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沒有說清楚人民如何檢舉有嫌疑的人? 2.如果學校內也可以檢舉別人時,你覺得這樣的學校氣氛會怎樣? 179 完全是誘導式的問句,要營造一個恐怖的氣氛。試問現在勇敢舉發不法,如以隱藏式攝影機偷拍別人,和以前和有什麼關係?諸如此類誘導式的問法,幾乎籠罩全書研究與討論。 台灣化:1970年蔣經國第四度訪美,在紐約遇台獨青年黃文雄、鄭自才行刺,倖免於難。這件事情可能更強化蔣經國對於國民黨缺乏在地支持的危機感,從而決定讓台灣國民黨政權「台灣化」 181 完全是猜測,所以使用「可能」字眼。蔣經國要本土化,不是台灣化,與在美遇刺,沒有必然關係。且只談「台灣化」, 但卻不談蔣經國的「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但這個標誌卻被當時以《疾風》雜誌為中心的反共義士和右派極端愛國主義者解釋為「黑拳黨」──強調暴力的集團。 182 小提問 取樣偏頗。當時還有雜誌如《黃河》,以及李敖和鄭南榕的雜誌,在爭取自由,為何不提?答案是因李敖是獨派眼中的「外省人」。 基於讓民眾宣洩愛國熱情,反美活動受到某種程度的同情與包容,但投身民主運動的黨外人士,卻在重重的戒嚴限制下,失去走向街頭的自由。 182 倒果為因。而且是倒一個果為兩個因。反美與爭取自由有何關係? 後來在國際壓力下,軍事法庭采公開審理,透過報紙媒體讓審判過程公諸於世,扭轉民眾對美麗島成員的看法,加深對政治的瞭解,反而對日後的民主化產生啟蒙與催化作用。 182 何來「扭轉」?何來「啟蒙與催化」?當初審判,一面倒支持政府,美麗島成員被視為「三合一敵人」,歷歷在目。 美麗島事件中的衝突。輿論一面倒譴責美麗島雜誌社違法遊行,造成上百名憲警受傷,卻不追究政府何以派軍警「未暴先鎮」,造成遊行民眾恐慌,以致釀成事端。 183 何以是「未暴先鎮」?為何不是「先暴後鎮」?教科書可以如此偏頗?令人訝異。 政治犯的家庭是「一人受罪,全家遭殃;一時坐牢,一生受苦。」家中頓失依靠,生計陷入萬難。親友怕受連累,紛紛斷絕往來…… 184,知識家 這是什麼形容詞?這是在寫小說?還是連續劇? 2007年陳水扁總統任內將台北「中正紀念堂」改名為「民主紀念館」,舉辦「再見,蔣總統!」展覽。二次政黨輪替後,馬英九總統又將「民主紀念館」復名為「中正紀念館」。你對這些現象有何看法? 184,小提問 完全又是誘導式問法。完全不提為何陳水扁不依法改名。完全不提馬英九是依法行政。 研究與討論:引用黃溫恭的死刑判決書。詮釋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 185 為何不引用李敖的受難,為何不引用柏楊給子女的家書,要他們把錢捐出來給國家?答案是李敖與柏楊都是「外省人」。 從龍騰版頁171至186的讀後心得。 心中只有一個結論,國民黨政權真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暴政。本書宣導可以得四顆半星。 保釣運動激發了台灣青年學子的政治意識,在噤聲的戒嚴時代,打破校園與學界多年的沈寂,引發青年對國事的關心與熱情,對 1970年代書生論政的風氣頗有影響。 190 何來「引發」引發青年對國事的關心與熱情?青年對國事的關心 ,不會因此而生的,那是長期的。 1990年代的新局面──李登輝時代 191 好偉大的李登輝,真是神啊!直追文景之治,明章之治,唐太宗,康熙啊!

頁194的研究與討論。 194 明明是談保釣運動,兩岸關係的和緩。卻拿出許多1970年代的抗議照片,群眾運動等,形塑肅殺的氛圍。 日治時期,農林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生產技術的改良及組織之健全,有助於戰後的農業發展。海陸運輸、電力、化學……奠定戰後工業發展的基礎。至於現代化的企業經營……也有利於民生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196 真是太偉大的日本人了!真是治理的好啊!才有現在的台灣,我們怎能不感恩戴德,等待他們再來治理我們? 解嚴之後,民間各種言論主張大鳴大放…… 213 怎麼突然又學起中國大陸的口吻:大鳴大放? 政府實行中華民族教育,為了推動「去日本化、去殖民化」,轉而以中國大陸作為認同的對象。 223 去日本化與殖民化有錯?台灣自古以來難道不是中華文化與儒家文化的影響圈?難道我們不需要民族教育? 2011年教育部打算推動12年國教的計畫……政府對於原住民的教育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 226,圖12-9 這種說法是政論性節目的用詞。教科書能對未來期許? 「410教育改造全民大結合」的遊行中……象徵病入膏肓的教育體制「壽終正寢」。 227 為何可以用「壽終正寢」形容我國教育。這是教科書不是《壹週刊》。既然是「壽終正寢」,為何要寫教科書,改為「墓誌銘」即可。 媒體動輒得咎:根據國家安全局檔案,戒嚴時期新聞界被指控的具體罪狀……「報導新聞,故意利用錯字……以混淆視聽,為匪張目」,可見當時報導環境之險惡。 229 好險惡!台灣的戒嚴真是萬惡啊!執政黨該消滅!新聞自由都是反對黨爭取來的!開放報禁也是天上掉下來的!用險惡形容歷史,用崇拜形容日本的統治,用「李登輝時代」形容李登輝,完全漠視李執政的黑金問題。就是要二分法,本省與外省。本省人就是好,外省人就是壞。本省人統治就算黑金也無所謂,外省人根本不愛台灣。 天總是會光──二二八公義運動。 231 天總是會光,是閩南語用詞,全書到處都是,這是標準的大閩南人主義,無視原住民,客家人的權益。何來二二八又成為公義?二二八里頭有多少「趁火打劫」的壞人,豈可以公義視之。 現代文學: 外省籍第二代的年輕人無法感受父執輩的反共、懷鄉情緒,但對於自己的未來卻有困居島嶼、苦悶而無出路的焦慮。他們在1960年創辦現代文學雜誌,橫向移植西方的現代文學,包括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與超現實主義,意識流小說,普遍營造出一種流浪、飄零、失落、失根的文化氣氛。 232 整段只有一句話:「屁」。外省籍子弟追求沙特的存在主義等,是個全球學界的時尚,與他們能否體會父執輩的鄉愁有何關係?相反的,父子連心,鄉愁是延續的比比皆是。更何有困居島嶼的問題?久住他鄉是故鄉,多少老兵省吃儉用,將畢生積蓄捐給台灣,難道大家都忘了? 禁歌之後更高唱 234 文詞狗屁不通,若改為「禁唱之後更高歌」不是更通順? 1980年代社會運動蜂起,寶島歌王葉啟田的愛拼才會贏成為當時人們的心靈戰歌。 234 胡扯!這是閩南歌。只有政治人物,尤其是李登輝,才視為「心靈戰歌」!因這首歌是他的競選曲子。很多人根本不在乎!

換幕更替的影劇 235 這是那一國的用詞? 在電視逐漸普及、台灣外交受挫的1970年代,人們除藉由觀看世界少棒的轉播來轉移挫折、凝聚民心外…… 235 棒球是台灣民眾的主要娛樂習慣,與外交受挫並沒有直接關係。 政府認為布袋戲的風行阻礙國語運動,就以「妨害農工作息」為理由禁演。後來雖再度開放,卻規定須以國語配合。請問政府的作法跟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對戲劇的管理有無類似之處? 235 又是誘導式問法,試圖醜化當時的政府,將之比擬日據的敗政。 討論:2圖12-30民歌宣傳的海報上,主題是「唱自己的歌」……請問「找到自己」與「認同台灣」兩者有無關聯? 239 這是什麼問題!民歌有多少是思念中華文化的?《中華之愛》、《龍的傳人》、《今山古道》等,數不勝數。即便是李雙澤的《美麗島》又跟找到自己與認同台灣有何關係?難道認同中華文化就不是找到自己?就不能愛台灣?

本書讀後心得:

想想看,如果你是高中生瀏覽完這本書,你對學習歷史還有興趣嗎?你會對中華民國產生興趣,還是對台灣認同?

看完部分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如龍騰出版社者流,會令學生以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壞的政權乃是國民黨。

這本書批判國黨用盡力氣,吹捧對抗國民黨也太過用力。

又聽聞現行國教院歷史審查規定:

一、不得以「明鄭」一詞,描述鄭成功、鄭經等三人對治理的台灣,只能以「鄭氏治台時期」。

二、不得以「日據」形容日本對台的佔領時期。最多只能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或者是日治形容。

三、不能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台灣」,形容台灣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係。

此三點完全經不起檢驗:一、此項由現行高中歷史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完全以去中國化為為思維。二、審查委員乃欲去除鄭成功與明朝的關係,再切割台灣與明朝的關係,最終是斬斷台灣與中國歷史的關係。試想,鄭成功若不是以明朝後裔自居,怎會三代皆奉明朝永歷為正朔。又試想,1895年的台灣民眾,怎不會視日人佔領台灣為割據?三、完全不顧及學術自由化,以及教科書多元化的原則。四、教育的九九課綱並無禁止上述三項的規定。五、究竟歷史教科書是要傳達國家與民族的何種文化傳承?究竟現在中華民國歷史與中國歷史之間的關係為何?是四百年,還是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