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新機遇

論聯合國與伊朗達成的臨時協議

孫若怡
(大學教授)


由於想建立獨立的核子研發能量,伊朗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視為「邪惡軸心」國家之一,長期以來對其實施經濟制裁,不僅延緩了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也使人民生活陷入窘困之中。

美國自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直保有最強的軍事研發與打擊力量,軍費預算也高居世界各國之首,基於美國利益的維護,派遣兵力於地球上各大洲進出,自然不樂見有任何國家發展獨立的武備力量。對於阻擋他國發展核武力量一事,尤其不始於今日的伊朗,更可上溯至上1960年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盟友法國。

二戰期間戴高樂(Charles Andre Joseph Marie de Gaulle, 1890.11.22.-970.11.9)領導「自由法國運動」(France liberty Movement),在北非對抗納粹德軍;雖然只是一個流亡政府,但獲得了全球許多國家的承認。自1943年起,美國支持吉羅(Henri-Honore Giraud,1879-1949)出任位於阿爾及利亞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導致戴高樂因領導權問題而與美國心生嫌隙。1944年6月6日,由英、美兩國所主導的登陸諾曼地作戰計畫,於事前亦未照會法國流亡政府,又讓戴高樂認為英、美兩國居心叵測。1944年法國解放後,戴高樂短暫成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後因與左派政治鬥爭失利而辭去職務。1958年,藉著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效應他重返政壇,經由選舉當選第一任總統並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位期間對內他主導制定新憲法、強化總統職權,使第五共和成為法國大革命以來,最穩定且領有實權的共和政府;直至1969年因公投失利辭去總統職務。對外方面,或許基於過往經驗,戴高樂積極致力於發展獨立的核子武器,由於屢屢受到美國的掣肘,最終法國憤而退出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推動與德國友好、共構歐洲聯盟體系的泛歐洲政策,奠定了以法、德兩國為核心的歐盟組織的基礎。

如今,法國已建立起自己完整的武器系統,也有自己獨立的外交政策,更是美國在北約親密的盟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也不時與英、美等國,進出非洲、中東各地,名曰維和實則掌控。說的淺白一點國際關係就是強國、大國關係,主權獨立各國一律平等,是理想也是文字遊戲;不過,有一點則是顛撲不滅的真理,那就是自己本身要站得起、立得穩、挺得住。自立自強決不是一句空話而已,那可是成千上百萬人血汗、勇氣與信念共同鎔鑄努力的結果;伊朗若能走出阻滯亦當如是觀之!

2013年11月24日,聯合國的美、中、英、法、 俄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在經過漫長的談判後,於日內瓦終於達成一項為期六個月的臨時協議,同意對伊朗解除部分制裁。伊朗的問題固然複雜於法國數倍,然而,該國已經充分掌握了核子使用與製造的研發技術,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儘管美國國會、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都對協議的達成深表質疑或不滿,但對伊朗而言這一項不小的民族成就,能否轉化成發展的新機遇?值得仔細觀察。

核能研發與經濟制裁

伊朗的核發展計畫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美、蘇冷戰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圍堵並對抗蘇聯,美國對當時關係密切的伊朗,提供了基本的核能製造技術。

1979年,在何梅尼(1902-1989)領導下伊朗發生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勒維王朝(1925-1979),建立了當今的了伊斯蘭共和國。美、伊斷交後的1980年代,美國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藉口,行秘密發展核武器之實」,故對其改採抵制政策。

1.核問題的出現

2003年2月,伊朗政府宣佈:發現提煉濃縮鈾的方法,並也同時取得了濃縮鈾的成品。至此,其核計畫就立即遭到美國的強烈「質疑」,從而引發國際社會間的極大關注;而伊朗的核問題也自此成為被檢視的重大議題。9月,國際原子能總署首次通過決議,要求伊朗盡快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並終止提煉濃縮鈾之各項實驗。12月,在英、法、德英三國斡旋下,伊朗正式簽署上項條約及附加議定書。不過,伊朗始終強調自身對和平利用核能資源的權利;同時,就暫停鈾濃縮活動方面,也並未切實遵行相關但書條文的規範。

2004年11月,英、法、德三國分別與伊朗舉行多次會談後,初步達成《巴黎協議》,要求伊朗中止一切與鈾濃縮有關的相關活動;由於彼此間存在的分歧過大,在國際機構監督下,伊朗形式上雖然停止了核能的研究實驗,但實質上《巴黎協議》形同具文,並未落實。

2006年1月初,伊朗宣佈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這使該國的核問題再度升溫。2月4日,國際原子能總署理事會通過議決,要把相關的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7月12日,美、中、俄、英、法、德六國外長於巴黎發表聲明,安理會決定接受處理伊朗的核問題。31日,安理會通過第1696號決議,要求伊朗在8月31日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由於伊朗拒絕履行該決議,安理會先後曾通過了多份針對伊朗的制裁決議。此後的兩年中,六國分別於日內瓦、伊斯坦堡、巴格達、莫斯科及阿拉木圖等地,與伊朗舉行多次協商,但雙方在鈾濃縮與制裁等問題上的認知嚴重分歧,因此談判一直未能取得明顯進展。

2009年2月20日,伊朗原子能總署代表蘇丹尼耶重申,該國將會繼續與國際原子能相關機構合作,但不會停止鈾濃縮的活動。21日,伊朗議長拉裡賈尼指出:「剝奪伊朗擁有核能技術與權力的作為,無法讓人接受。」25日,副總統兼伊朗原子能委員會主席阿加扎德進一步表示:「伊朗的核計畫並沒有改變,伊朗將逐步安裝更多的離心機。」當日,伊朗首座由俄羅斯承建的核電站--布什爾核電站竣工並進行運行測試,預計2009年底正式開始運轉;同時,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們亦聲稱:沒有發現伊朗擁有製造武器級的濃縮鈾。3月10日,美國高級情報官員也指出:伊朗尚未擁有武器級的高濃縮鈾。4月9日,伊朗建成首座核燃料工廠,每年可生產40噸核燃料。同日,阿加扎德更進一步宣稱:「伊朗位於納坦茲的核設施,目前有約7,000台離心機正在運轉。」11日,伊朗總統內賈德指出:「伊朗已建成首座核燃料工廠,這標誌著伊朗已掌握核燃料生產技術。」12日,伊朗議長拉裡賈尼則表示,「有有關國家應該接受伊朗已是核國家的事實,在就伊朗核問題進行談判時,應尊重伊朗所具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2009年美國開始由歐巴馬主政;1月28日,伊朗總統內賈德公開說道:「美國新政府的對伊政策必須作出根本性的改變,而不僅僅是戰術性的變化。」2月2日,伊朗議長拉裡賈尼呼籲參加伊朗核問題協商的六國,應放棄對伊朗展開談判的前提條件--停止鈾濃縮相關活動,同時,伊朗只願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框架內討論伊朗的核問題,如此才能使核問題的談判具有「建設性」的意義。2月4日,六國代表在德國巴登市表示,他們將致力於藉由外交途徑解決伊朗的核問題。2月7日,美國副總統拜登在第4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美國願意和伊朗就核問題直接展開對話。4月8日,國務卿希拉蕊宣佈,美國將全面參與六國和伊朗展開多邊的核談判;這一系列表態,代表美國新政府在伊朗核問題上一次重大的政策調整。而歐盟也重申將全力支持,藉談判以解決長期存在的伊朗核問題。

2.僵局與經濟制裁

2009年5月20日,伊朗總統內賈德宣佈,伊朗成功發射一枚射程約2,000公里的「泥石2」型地對地導彈,其射程可覆蓋以色列和美國在海灣的軍事基地。25日,他再次宣稱,伊朗只希望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討論核問題,並願和歐巴馬就相關爭議在聯合國進行辯論。

6月5日,聯合國原子能監督部門提出伊朗違抗安理會決議,已累積了1,339千克的低純度六氟化鈾。7月26日,希拉蕊表示美國政府不會坐視伊朗發展核武器,但仍會首先考慮經由對話途徑促使伊朗放棄核計畫。9月22日,伊朗宣佈已經研製出新一代離心機;25日,進一步爆出伊朗正在建造第二座鈾濃縮工廠消息,這使西方國家領導人憤怒異常。28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軍事演習中,成功試射自製的「流星3」型中程導彈;法國對伊朗的成功試射深表憂慮。此後直到2012年,伊朗在核研發與製造上不斷創新,純度20%濃縮鈾的生產自2010年的17公斤,到2011年已增至50公斤。

2009年10月14日,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一項加重對伊朗經濟制裁的議案,希望藉以此促使伊朗放棄其核計畫。根據這項議案,美國各州、地方政府將終止對伊朗石油和天然氣項下,有2,000萬美元以上投資的企業進行投資。10月15日,美國參議院則另批准一項新的制裁案,旨在禁止向伊朗出售石油製品的外國公司,參與美國能源部的招標活動。根據議案,所有向伊朗出售價值超過10萬美元石油產品的外國企業,也將被禁止參與美國能源部合同競標的活動。2011年6月9日,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通過第1929號決議,對伊朗實行自2006年以來的第四輪制裁,希望也藉此「以壓促和」。

為了有效遏阻伊朗談判與核發展的兩手策略,2012年2月6日,白宮宣佈歐巴馬總統已下令:凍結伊朗政府和其所有金融機構在美國的所有資產。16日,美國財政部以「向恐怖組之和敘利亞政府提供物質支援並侵犯伊朗公民人權」為由,也宣佈對其實施制裁;制裁內容包括1.禁止本國公民與其進行實質交易,2.凍結該單位在美境內所的有資產,3.對其所有的工作人員拒發籤證。3月3日,美國財政部發表聲明:由於伊朗國民銀行支持政府推行核能與導彈研發計畫,故而11家與之有業務聯繫往來的伊朗公司,將受到美國的制裁。7月12日,美國財政部再宣佈,對伊朗50多家涉及核與彈道導彈項目的經營者實施制裁;31日,總統歐巴馬則再宣佈,對伊朗石油業實施新一輪的制裁。在這樣幾乎全面封鎖的制裁狀況下,美、伊關係陷入極度嚴峻的情勢。

重啟談判與中東的變局

11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在過去協商的基礎上,與伊朗達成為期六個月的臨時協議。這是自2003年伊朗核問題出現以來,為達成最終解決這個問題所邁出的第一步,雙方將在今後半年期間裡,建立互信以敲定最終的長期協議,徹底解決相關爭議並讓伊朗重返國際社會。

事實上,在這次談判前,美、伊兩國早已私下接觸,互試水溫。4月6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最近傳口信給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聲稱伊朗如果不發展核子武器,就可以保留其民用的核計畫。」8月初,自新總統魯哈尼上任以來,伊朗政府頻頻釋放溫和信息,並在核能爭議問題上展示出務實和開放的態度。9月下旬,他在聯大發言時就曾表示,伊朗願意推動核問題的對話,並重申伊朗核計畫只用於和平目的。27日,他更與歐巴馬通電話,雙方同意致力於推動有關伊核問題對話;這是自伊朗1979年發生伊斯蘭革命以來,兩國總統首次的直接接觸。

伊朗核能力的增長是牽動伊斯蘭世界與中東地區神經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藉由協商對話的途徑,以尋求伊朗放棄核計畫,卻也始終是美國最首先考慮的方式。自2009年以降,美、以兩國欲先發制人摧毀伊朗核設施的消息,此起彼落,但最終還是重啟談判,並達成解除部分制裁的臨時性協議,何以如此?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1.俄國背後的支持

美國雖曾經由電腦病毒,使伊朗核子設施發生爆炸,多位尖端研發設計師因而殉職;伊朗政府也曾多次公開指責美國中央情報局,涉嫌暗殺伊朗科學家。但其濃縮鈾之製造、提煉、運轉等技術,在俄國專家的指導與技術轉移下,持續在穩步中累積精進。

2.策略運用的得當

「和平用途核能是伊朗的權利」與「伊朗不會製造核武器」,是伊朗面對西方國家質疑其發展核能時,最常提及的兩個訴求。況且,20%的濃縮鈾確實屬於民用級,而純度超過90%的濃縮鈾才可用來製造核子武器。伊朗一方面訴求自身權利的正當性,一方面也努力地增加自身核子技術能力的提升。兩者交相為用的結果,迫使美國只能在協商談判中打轉。

3.中東情勢的改變

自2003年伊拉克海珊政權遭美軍推翻後,北非中東各地幾無寧日,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和敘利亞各地,先後都發生革命或是危及社會穩定的示威活動。美國與北約盟國,原本對所謂邁向西方民主改革的「茉莉花革命」額手稱慶,深致期許,但事與願違。在美國與北約出兵入侵下,伊拉克與利比亞固然成就了改朝換代,但兩國境內陷入分崩離析,重建之路遙遙無期。埃及與敘利亞也始終在執政者與反對黨間擺盪,對抗、衝突與戰爭成持續的戲碼,而美國似乎也失去我說了算的能耐。紛亂的伊斯蘭世界與中東情勢,突顯伊朗的重要性;伊朗是什葉派大本營,伊拉克與敘利亞兩國目前均由什葉派掌政,在彌平宗教派系衝突中,伊朗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

4.美國經濟的衰落

2007年下旬,因次級房貸危機引發金融風暴;次年,這場危機開始失控,導致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倒閉或遭政府接管,同時引發全球經濟大衰退,美國經濟發展受創甚深。經濟的疲軟促使美國亟欲撤出部署在中東的龐大軍力,又怎可能再對伊朗發動打擊或戰爭?

相對於此,伊朗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國家,任何發生在該國境內的區域性戰爭,不但曠日持久,勝負難料。因此,儘管以色列希望美國能摧毀伊朗的核設施;而美國上自總統、下至國會議員和媒體,都不時恫嚇伊朗若逾越紅線則不惜一戰,但也都只聞樓梯響未見實際的動作。

這份協議將為伊朗未來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想像空間。首先,協議雖禁止伊朗進行濃度5%以上的所有鈾濃縮活動,卻承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同時解除部分制裁,解凍約70億美元給伊朗;咸信這將為今後伊朗快速的技術和經濟進發展打開門路。

其次,由於這個協議使伊朗有機會與鄰國和解,在區域和世界政治上重新定位。阿拉伯半島上的伊斯蘭世界,多屬阿拉伯裔的遜尼派國家;伊朗屬波斯後裔,為什葉派重鎮。長期以來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海灣國家,因受制於美國的影響,雙方互不信任;因此,整體而論伊斯蘭世界是分裂的。

11月28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長阿勒納哈揚訪問伊朗,除與伊朗外長扎裡夫會談外並會見了總統羅哈尼,提出了願與伊朗建立夥伴關係的想法;而扎裡夫亦在12月初,走訪科威特、阿曼與沙烏地阿拉伯。這種良性互動若能維繫長久,意味著伊朗與海灣國家關係的改善,既有助於緩和什葉派與遜尼派間的衝突,也將促進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另一方面,以伊朗目前所擁有的武裝自主能力,隱然已是伊斯蘭世界碩果僅存的領袖國家;伊斯蘭世界能否再度整合成一完整的力量?雖說言之過早,但杭亭頓文明衝突說若要印證,那麼,伊斯蘭世界的整合則是必然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