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化」即「皇民歧視」?

評《自由時報》竟以「皇民」自居
李壽林
(退休教師)


1月28日《自由時報》以「社論」刊出「台灣人民對民主的努力被一筆勾銷」謬論,扯及多端,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絕者,莫過於「昨天,教育部課綱委員會在社會異議喧騰下,強行通過將高中課綱大幅恢復中國史觀,並將在明年8月新學年生米煮成熟飯,立即適用。教育部不但宣稱『微調』是將教科書內容及用詞符合憲法的精神,部長蔣偉寧甚至口出:『沒有去台灣化,去日本化倒有一點』,這種意涵『皇民』歧視的嚴重族群偏見,已經涉及對人權施加嚴重暴力,更違反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身為高級知識份子卻不自覺流露此等野蠻與傲慢,整個執政團隊猶如鮑魚之肆,毫無愧意與糾正,簡直是欺人太甚。那麼,這個政府趕在過年前一定要橫柴入灶,是在急什麼,還用問嗎?

《自由時報》每以作賤台灣為能事,所出「社論」無一而非以台獨與「皇民化」復辟自欺欺人,豈足有識者一顧?但既已喪心病狂至自居「皇民」,則為維護台灣人都是堂堂正正中國人之天賦人權,亦即維護台灣的尊嚴,仍須略做數語之評。

此便不能不知李扁20年來的台獨「去中國」,及日本殖民統治「皇民化」之復辟,對台灣之顛覆與傷害是何斯其亟了,期間諸般政治之顛覆與所造成社會「族群」之分化對立等等姑置不論,其中為禍最烈、為毒及於一代代新生代於久遠,可以使台灣陷於萬劫不復之境地者,應莫過於從中小學教育入手,以摧殘、洗腦、從根截斷新生代對國家與民族「知的權利」,使誤以台灣儼然尚在日帝殖民統治之下,「中國」等同外國,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等等,正是「亡人之國,先亡其史」,「去中國」之分裂意識,陰謀灌輸學子們於不知不覺之中矣!

這便是台大政研所學生侯漢廷2月6日在《中國時報》「去中國化 杜正勝陰影未散」之所述:「教科書『去中國化』,從國文到社會,小學至高中,鉅細靡遺。國文課及文言文大幅刪減,各科用詞上更斬草除根,更改五千多詞語。『國父』改『孫中山』、『國畫』改『中國水墨畫』、『國劇』改『中國京劇』、『兩岸』改『兩國』、『全省』改『全國』、『光復』改『接收』……,不勝枚舉。」與「教科書中,淡化自古漢人來台的辛勤,模糊明、清台灣與大陸的連結,諂媚日本帝國殖民的剝削,掩飾日軍屠殺台人的罪行,抹煞台人武裝抗日的功績,扭曲中華民國統治的正當……。」真是血淚控訴也!蓋世衰道微,台灣沈淪之已甚,所以邪說暴行又作也。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這更不能不知先有王曉波、孫若怡、伍少俠等位教授於2009年之參加「98課綱修訂小組」,後又有陳永發、林滿紅之加入,在綠色學者所控制下主導篡亂教科書之「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小組」裡,與台獨勢力開始正面之交鋒,力挽狂瀾於既倒。發展至今年1月27日,經王曉波、潘朝陽、黃麗生、陳昭瑛、謝大寧、朱雲鵬、董金裕、包宗和、吳連賞、李功勤等十位教授之努力與再「微調」,終於有了教育部之通過「語文與社會領域課綱微調方案」。僅就高中課綱言,其中「微調」了台獨「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中國」為相對於「台灣」的「中國大陸」;將「日本統治時期」增加「殖民」兩字,以符史實,明確「微調」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即台灣光復以來父老們所習稱的「日據時代」也;將荷蘭、西班牙侵佔台灣之「荷西治台」,「微調」為「荷西入台」;另增加「說明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對台灣的影響」及「說明甲午戰爭後清朝面對的挑戰、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以及台灣與此變局的互動」兩環節,有力的連結了台灣與大陸共同的命運與歷史。有趣者,「皇民化」台獨囂鬧「微調」後之課綱「去台灣化」,教育部長蔣偉寧答說:「這次微調是讓教科書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完全沒有去台灣化,去日本化倒是有一點。」,「去日本化」,即「去日本殖民化」或「去皇民化」也。可以說,課綱雖僅一字兩字之「微」之「調」,有《春秋》大義寓焉,亦有「去日本化」之精神存焉!

此中有可以特別一述者,教科書課綱之「微調」,所重或曰所本,厥在遵守《憲法》主權要義,亦即「台灣、大陸,一個中國」之義,並符合《兩岸關係條例》精神,皆不能使台灣自外並異化於中國也。但此何異於一舉搗爛了台獨與「皇民化」之老巢了,無異在「綠天」捅出了一個大窟窿,各路「皇民化」台獨之氣急敗壞,不難想見矣!

這便有1月28日《自由時報》之「社論」之出現。

我們只須簡單的明告《自由時報》數點:

1.課綱內容用詞不根據憲法精神,將根據什麼精神?根據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嗎?還是應該根據中國統一聯盟之宗旨?

2.《中華民國憲法》第13章「基本國策」第5節「教育文化」第158條「教育文化之目標」明文規定:「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則「皇民」究竟是民族精神,抑反民族精神?其實,日據時代的「皇民化」,才是對台灣人的種族歧視,才是壓迫摧殘台灣人的民族精神,正是要把被辱的「清國奴」化成可恥的「皇民」!

3.所謂「皇民」,意謂「天皇之子民」,即正式的日本國民。但日據時代被日本殖民統治者強加之以「民族差別待遇」,並被辱呼為「清國奴」的台灣人,終日本50年之殖民統治,並未有一人有一日被「升格」為「皇民」之事實,只有日據晚期遭受「皇民化」運動而已,只是「化」猶未已,日本帝國已經無條件投降,台灣已經重新「光」榮回「復」到中國。歷史之真實清楚如此,《自由時報》及「皇民化」台獨憑何資格可以「膨風」自封為「皇民」呢?且莫論「清國奴」意謂「中國奴」,日帝是看台灣人即中國人的。如今台灣已光復69年,卻仍有極少數被「皇民化」成功如「台灣教授協會」一票「不像中國人」者流,不以自己為中國人,但你等應該遺憾無窮,你等是來不及因此並不夠資格稱自己為「皇民」的。

簡言之,只有「皇民化」才是歧視踐踏台灣人,反而「歧視」或藐視或拒絕「皇民化」者,才是有民族自尊的台灣人,《自由時報》及所有「皇民化」台獨,侮辱或出賣台灣人的民族尊嚴,我們一定反對到底!

易言之,「皇民化」即「殖民地化」,《自由時報》舉什麼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呢?無知膨風自命為「皇民」的《自由時報》中人,寧不知恰恰就是聯合國,於1960年即曾發表「反殖民地宣言」,是堅決主張殖民主義是「人類之惡」的嗎?是故,殖民統治下的「皇民化」運動,才是「嚴重的族群偏見」,「涉及對人權施加嚴重暴力」;反而「反皇民化」,才是真正的本土運動,才是夠格有尊嚴的台灣人,台灣先賢蔣渭水、林獻堂、連雅堂等等,典型在宿昔也。

試問《自由時報》,今夕何夕,奈何猶戀戀不已於「日」本之殖民統「治」?我們其實並未「歧視」「皇民」,我們只是好意為「皇民」戒毒,只是不答應「皇民化」之遺毒禍延台灣子子孫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