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教科書是怎樣煉成的

張方遠
(《高中歷史課綱烽火錄》編者)


近來台灣政壇與社會鬧得沸沸揚揚的高中課綱爭議,其實已非第一次。從李登輝執政時代1997年強行推動的國中《認識台灣》教科書以降,將近20年的時間,經歷兩次政黨輪替,教科書的爭議未曾停歇。教科書是當權者意識型態的重要傳輸管道,因而成為藍綠兩黨的兵家必爭之地,由此可見,教科書問題從來不是單純的客觀歷史事實之爭,在根本上就是政治問題──在台灣就表現於國家認同與史觀立場的對立。

反共意識型態濫觴:國編本教科書

1945年台灣光復,原來的皇民化教育轉變為國民黨的中國民族主義教育。台灣的各級教科書均由國立編譯館負責編纂,推動反共民族主義教育,通過教科書將台灣打造成為「反攻大陸」的堅強堡壘。

1988年蔣經國病逝,李登輝掌權後仍沿用根據1983年訂定的高中歷史課綱而編寫的教科書,課本稱北京政府為「匪偽政權」,稱毛澤東為「共酋」。

李登輝在黨政軍權力穩固之後,再加上其背後有本土新興資本家支持,在政治經濟結構上開始出現至今仍為人詬病的黑金體制,並逐步推動「台灣國族」建構,第一步就是獨台化。李登輝為貫徹個人意志,特意拔擢主張「同心圓史觀」的歷史學者杜正勝,兩人聯手改造中學社會科教材的史觀論述。

什麼是「同心圓史觀」?按杜正勝1997年的文章《一個新史觀的誕生》所稱:「以台灣為中心,一圈圈往外認識世界,認識歷史」,「由內到外,從鄉土史、台灣史、中國史、亞洲史到世界史,循序漸進」。

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以學術的名義,做為台灣國族建構的有力背書,將國民意識型態轉型為脫離中國的國家意識型態。杜正勝自己也說,他的「新史觀」是要「擺脫大中國意識的籠罩,努力建立台灣的主體意識」。杜正勝認為:「不論『台灣國』或『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都是獨立的政治實體」。

《認識台灣》瘋狂去中國化

「同心圓史觀」的首次實踐,就是1997年國中《認識台灣》教科書,此後教科書中的台灣史部分自中國史獨立而出,至今教科書仍維持著「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論述順序,台灣史的地位也由地方史上綱為「國史」。這部《認識台灣》教科書,歷史篇將台灣史分為「史前時代」、「國際競爭時期」、「鄭氏治台時期」、「清領時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與「中華民國在台灣」等階段,不分本質,將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本、中國均視壓迫台灣人的「外來政權」。同時美化日本在台殖民統治,不再稱之為「日據」,強調日本為台灣帶來「工業化」以及「守時」、「衛生」、「文明」等「現代化」,避談其中的剝削與民族差別待遇。並且淡化台灣人前仆後繼的抗日與光復運動,以「接收台灣」取代「台灣光復」。全書最後也不忘讚揚「落實民主法治」的「台灣經驗」,「是中華民國面對中共的威脅卻始終屹立不搖的要因」,以此凝聚台灣人民的「生命共同體」意識。

在「反共反華」與「親美親日」的政治正確之下,「同心圓史觀」、「日本殖民有功」與分離主義的傾向就此主宰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書寫。李登輝卸任前夕,1999年台灣修法通過教科書「一綱多本」。國立編譯館於2004年正式退出教科書的編寫工作,並於2011年與國立教育資料館合併為國家教育研究院。

此後,台灣各級學校的教科書編寫過程成為「三級制」:先由教育部邀集專家學者訂定課程綱要,再由民間書商分別邀請學者教師根據課綱編寫教材,完成之後送交國家教育研究院小組審查,審查通過始發給審定執照。

民進黨的教科書禁用「古今中外」

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執政之後,教科書的課綱、編寫、審查等三道關卡全面「獨化」。2003年9月教育部公佈《高中歷史新課程綱要草案》,仍維持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甚至將明代中期以降的中國史列入世界史的範圍。2004年民進黨執政期間,再度修訂高中歷史課綱,預計2006年實施,稱為《95暫綱》。該《暫綱》將台灣史與中國史完全分開,台灣史獨立為第一冊;將1945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史列為中國史,1945年之後的部分列入台灣史;同時也將《開羅宣言》定位為「新聞公報」,要求《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納入教材,教科書中正式記載西方與台獨派所炮製的「台灣地位未定論」。

在社會各方壓力下,時任教育部長的黃榮村不敢貿然實施《95暫綱》,因此陳水扁撤換黃榮村,延攬杜正勝為部長,強行貫徹《95暫綱》。陳水扁卸任前的2007年,教育部委託獨派色彩濃厚的台灣歷史學會完成《海洋教育與教科書用詞檢核計畫》,下發各家教科書書商,依此「標準」編寫教材。

這份報告檢核了當時自小學至高中各領域各版本的教科書,列出五大「不適合用詞」的「標準」:(一)「不客觀歷史價值標準、刻意褒揚或貶抑的非中性詞彙」,例如將「日據時期」改為「日治時期」。(二)「自我矮化為地區或主體意識不清」,例如禁用「台灣地區」、「全省各地」與「兩岸」等詞。(三)「台灣與中國大陸分屬不同政權時期的敘述,對中國的地名、歷史朝代、特定人物等,未加注國名」,例如要求將「今山西省新絳縣」的敘述改為「今中國山西省新絳縣」。(四)「敘述日治時期台灣的人、事、物,卻使用大清帝國、中華民國紀年」,例如要求將「中華民國16年」改為「大正5年」。(五)「對於特定詞彙的使用不夠精確」,例如規定不可使用「國字、國畫、國劇、京劇、古典詩詞」等詞彙,來描述「中國特有的文物、文字、書畫、戲劇、詩詞等」;又如規定不得使用「歷史上、古時候、古代、上古時代、老祖宗、古人、先人、先民等詞彙,來描述「時間或對像泛指中國古代或是古代之人」 。

這份以政治力強行推動的「不適合用詞檢核報告」,威力驚人,不過是一兩字之差,但已經有效將「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政治宣傳灌輸給台灣學生。當前台灣的社會各階層,早已將「一邊一國」認為是理所當然,例如台灣青年到大陸參訪工作求學一律自稱為「出國」,稱「陸生」為「中生」等等。現在台灣中小學主要的新進教師,都是使用1997年之後的反中、反共、台獨化、皇民史觀教科書的一代,分離主義的種子就如此繼續傳播。

「兩岸兩國」觀念 根深柢固

2008年國民黨再度執政,但獨化教科書並未因此而改善。不只歷史科因襲原有教材,地理科的地圖將台灣與大陸之間標注「國界線」。公民科的課本同樣問題叢生,例如內容談及釣魚台主權爭議,非但未交代日本無理佔據釣魚台,反倒引導學生將該問題思考為三國紛爭(中、台、日)。

馬英九執政之初,當時教育部長鄭瑞城公佈沿用扁政府時期修訂的《98課綱》,引發學界與社會輿論的不滿與批評。後來教育部暫緩實施國文與歷史兩科課綱,暫時沿用《95暫綱》;其他科使用《98課綱》,但往後延一年才正式上路。為研擬國文與歷史新課綱,教育部組成課綱小組,但成員多數仍為扁時代原班人馬。

2010年當時教育部長吳清基改組課綱小組,歷史課綱修訂直到2011年上半年才完成並公告,預計2012學年度施行,稱為《101課綱》,仍維持「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敘事順序。《101課綱》出爐後,各家書商不願大幅度修改課本內容,將舊課本簡單修改送審,居然還有版本稱日本侵華戰爭為「聖戰」,稱台灣慰安婦是「自願」的。

馬政府對於課綱的修訂,事實上無濟於事。因為教材的編寫,以及事後的審查,基本上仍被獨派所掌握。

把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

如今台灣的課綱爭議再起,「同心圓史觀」的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論述順序並未更動,主要是微調關鍵用詞,例如將「荷西治台」改為「荷西入台」,將「鄭氏統治時期」改為「明鄭統治時期」,將「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重新納入「台灣光復」。同時,新課綱也要求寫進清廷治理台灣期間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最現代化的省分,以及日據時期台灣人民遭受日本統治者的剝削與擠壓,也要求說明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對台灣的影響等等過去被扭曲的史實。

如果不知道李扁執政將近20年的時間內,對於台灣各級教科書所動的手腳,很可能就會誤以為馬政府兩次的課綱調整,是在強行侵犯台灣原有的歷史記憶與認同。問題在於,現在台灣社會高漲的反對調整課綱的情緒背後,反映出來強烈的所謂的「台灣主體意識」,真的是原來就素樸的存在著?還是其實也是被建構出來的呢?

馬政府兩次課綱調整,與過去李扁所推動的教科書「台獨化」相比,根本是小巫見大巫。這次民進黨從上到下高聲抨擊課綱微調,南部綠營執政縣市首長更揚言要抵制新課綱與新教材,但是民進黨根本沒有批評的資格,如果沒有過去李扁將台獨建國理想強加於教材書寫,今天也就沒有課綱微調的問題。民進黨應該做的,不是批評,也不是抵制,而是加速台灣制憲建國的進程,等到哪天台灣國成立了,也就順利成章可以推出屬於台灣國的教科書,要關起門來怎麼反共反中反華或是親美親日,都是一己的「內政」了。

同樣的,現在對於課綱調整強烈反彈的獨派學者,其實不必以悲情或是打出學術中立的大旗來包裝立場,也不必用低級的出身論或學歷論來指責參與課綱調整的學者。眾所周知,近20年來,獨派掌握台灣文史學界的學術資源,以立場來決定學術的走向以及評斷學術成果的標準。當前這些學者的反彈,不過是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逐漸融合趨勢的焦慮,深怕既得利益在兩岸整合過程中有所損失。

這次課綱微調,只是台灣教科書問題的冰山一角,今年即將上路的「12年國教」,其課綱制訂與教科書編寫才是真正的戰場。說得再白一點,課綱與教科書之爭,不是低層次的「藍綠惡鬥」(更何況這次國民黨內部幾乎無人出面為課綱調整辯護),也不必拿課綱調整會影響學生準備考試的方向等理由來轉移焦點。說穿了,課綱與教科書之爭就是政治問題,也就是國家認同之爭,更是立場之爭,是要站在侵略者、殖民者與台獨的立場,還是站在反侵略與反殖民的人民立場?台灣社會對於課綱調整的反彈,正好說明了台獨史觀經歷若干年的發酵,已經取得了現階段的勝利。課綱調整「撥亂反正」只是第一步,把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而接下來應該尋求建立新史觀的可能性,構建一套兩岸之間與東亞地區共同的記憶與史觀,以新的共同史觀來因應新時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