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

捍衛台灣人民歷史,課綱必須去台獨化座談會紀要

編輯部整理


時間:2014年2月13日(週四)上午10-12時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B會議室
主辦單位: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海峽評論》雜誌社

主持人:
張鈞凱(夏潮聯合會研究員)
陳福裕(《兩岸奔報》社社長)

與談人:
王 睿(高中教師)
曾健民(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丘秀芷(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
羅秋昭(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羅福星孫女)

列 席:
王曉波(世新大學教授、課綱微調小組召集人)
吳榮元(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

課綱微調是亡羊補牢

陳福裕:最近教育部蔣偉寧部長直接在課綱問題上提出並非如綠營所攻擊的「去台灣化」,而是「去日本化」與「去殖民化」,這一點我們應該要給他掌聲,從而也指出問題的本質,使得台獨派在攻擊的時候喪失了依據,只能在程序問題上挑三揀四。

課綱爭議根源於兩岸分裂

張鈞凱:教科書問題的本質不是藍綠鬥爭,這樣的提法會混淆問題。歷史與政治是分不開的,政治的問題就是史觀、立場問題,也是民族認同的問題,我們希望下一代接受的歷史教育,是站在美化殖民者的立場?還是站回來台灣人民的愛國主義傳統、反對殖民者的立場?

台灣教科書的爭議,問題根源還是來自於國共內戰、兩岸分裂。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台灣一直處於劣勢,因此就想要通過「反中」、「反共」來切斷兩岸之間的連結。兩岸的分裂就反映在台灣教科書的紛爭上,要想解決教科書的問題,還給台灣學生正確的史觀。把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解決國共內戰、兩岸分裂的歷史問題。

台灣學生應建立反殖民史觀

王 睿:日本在發動殖民侵略以前,就是透過教育來做好國民集體動員的準備,結果給他們自己和亞洲國家帶來一場巨大的災難,到今天還沒完沒了。殷鑒不遠,我們要深思自己的教育是為了培養什麼樣的國民?如果不希望台灣學子繼續成為日本殖民主義路線的僕從,文史教育的反正工程就很重要。即使從時間點來看,這回課綱風波還是難脫選舉因素;但從長遠來看,台灣學生反殖民史觀的建立,既是尊重本身的歷史事實,也不會和世界公認的價值脫節,更不會淪為亞細亞的孤兒。

我想呼籲的是,釋放台灣中學生國語文揮灑的時空疆界,避免讓文史教育窒息在政治爭議的僵局。還原和恢復文史學科的中國含量,是台灣學子競爭力和主體性的升級,而大可不必用提心吊膽的主權焦慮來自我設限。《憲法》當中教育文化的基本國策,和《國民教育法》中關於教育課程和目的,都提到了「民族精神」,我相信不只是寫好看的。

奪回我們的歷史話語權

曾健民:最近教科書問題或史觀的爭論,獨派學者最常用的批評用語就是「去台灣化」。實際上,如果瞭解台獨史觀的話,真正「去台灣化」的就是台獨史觀,而不是「微調」內容。日據時期明明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獨派卻要用「日本統治」,他們就是要把「殖民」這個重要的歷史事實抹去,抹去之後日本殖民統治就「扁平化」成「現代化」了,將之等同於中華民國、明鄭、清廷或是其他一般民族國家的統治。不要小看「日本統治時期」與「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不同,它後面有一整套的史觀和政治認同;又如將「光復」稱為「戰後」,用語的背後就是一整套的台獨史觀,是台獨史觀最重要的符碼。因此用語的爭奪,背後就是一整套台獨意識型態的爭奪,同時也是現實政治的爭奪。

「光復」這個詞並不代表所謂的外來政權,也不是國民黨政權的專用語。實際上「光復」是台灣人首先提出的,台灣人在日據末期早就從事「台灣光復運動」。最早是抗戰時期回大陸參加抗戰的台灣革命志士組成的台灣革命同盟會,以「保衛祖國,收復台灣」為宗旨,從事「台灣光復運動」要求台灣光復。1945年以後,「光復」是台灣所有民眾的共同願望和語言。

我們首先要尊重歷史的事實,不能像台獨一樣虛構歷史;而且我們要站在誰的立場?應該要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來看歷史。所以我們不但要堂堂地用「光復」,還要天天用、常常用,站在任何一個立場都要使用,這是我們奪取歷史話語權很重要的一環。

課綱要依憲法「改邪歸正」

林金源:現在高中教育既然要納入「十二年國教」,其課程內容當然必須合乎《憲法》與《國民教育法》的精神。按照現行憲法和法律,將台灣自外於中國的「去中國化」課綱,是嚴重違憲違法的。課綱實在應該徹底修改,豈止是用語的「微調」而已?

綠營在文林苑案、洪仲丘案、大埔拆遷案……等一大堆案件上都引用了《中華民國憲法》,唯獨在教科書課綱「微調」案上完全不提憲法,他們是選擇性的使用憲法,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就拿來用。另一方面,執政黨若不徹底依據憲法將教科書課綱「改邪歸正」(不是「撥亂反正」而已),就是怠忽職守,至少應由監察院追究其責任。

綠營反對課綱微調實屬「殺牛用雞刀」。真心追求台獨者,何不拿出牛刀,廢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中華民國憲法》。有了《台灣國憲法》,教科書就可依新憲為所欲為,不必寄居在自己不喜歡的《中華民國憲法》屋簷下,字字計較。

新課綱到底是在損害台灣主體性?還是在維護台灣主體性?其實舊有課綱是「自虐史觀」,站在日本人的立場出發,現在改了反而是比較自主的史觀。細究綠營所維護的「台灣主體性」這頂大帽子,其實是「媚日」與「仇中」的綜合體。台灣意識等於媚日加仇中?這未免太侮辱這麼多開墾台灣、建設台灣的先民,也侮辱了安居在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吧!

台灣真正的歷史都被湮沒

丘秀芷:談「日據」與「日治」的問題。台灣光復多年之後,台灣人還是以閩南語稱「日據時代」,從來沒有人講「日治時代」,後來卻變成「日治」。以杜聰明回憶錄為例,他在書中全部都寫「日據」或「日本殖民主義」;但後來國史館替杜聰明女兒出版回憶錄(編按:指《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 》一書,2005年國史館出版),卻改成「日治」與「戰後」。

皇民化的問題,我以自家為例。日據時代,我祖父去世前交代子孫一定要學漢文、進門的媳婦也一定要學漢文,所以我母親在1920年嫁給我父親,就要用客家話學漢文,以漢文學習唐詩、四書,但我母親是福佬人,原來不會客家話,這些內容簡直如天書。台灣光復之後,我讀初中的時候,我母親已經能夠以漢文吟唐詩,也懂得平仄,她的書寫也都還在。日據初期,我的伯父丘念台從大陸寄很多漢文的書回到家鄉;民國成立之後,他就寄新國文、新地理、新歷史等教科書,這些書我全部都還留著。日據時期,我父親原來在公學校教書,晚上就去教漢文,後來被日本人抓去關一年多。

歷史就是這個樣子,很多人就是以背祖為榮,媚日仇中。現在總統府還在紀念八田與一,八田與一後來怎麼死的?他在台灣蓋烏山頭水庫之後,全部配合日本殖民者種甘蔗、蓖麻(工業原料),後來為了日軍南進,八田與一準備要去菲律賓蓋水利工程,結果在軍艦上被盟軍炸死。我們的政府就是如此,到現在還有錯誤的觀念,不去紀念過去那麼多先賢,而去紀念八田與一。

台灣人向往日本很悲哀

羅秋昭:學校教育是一種有計劃的教育,「計劃」就是要培養什麼樣的國民,這是國家的政策方向,也是憲法的方向,任何課綱都不能違反憲法,因為根據課綱所編寫的教科書,就是為了培養未來國民的基本思考與價值。

我不知道為什麼寫歷史的人,不是用一種正確史觀、客觀的態度來寫歷史教科書?這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人的生活只是一個點,幾十年生老病死就走了,而歷史則是一條線、是永遠長存的,如果沒有這條線,人就會沒有根;沒有根的話,人活著就是漂泊。我認為歷史就要有根,還要找出它最基礎的根源。

我看過許介鱗教授的文章,他說日本侵略台灣、侵略韓國,韓國人看到日本人恨透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人對日本還有這麼多的嚮往和期待?我看了就覺得很悲哀。

陳福裕:這波因課綱調整而引起綠營的反彈,主要是以「去台灣化」為名,而教育部正式回應指出這次修改課綱的重點是在「去殖民化」與「去日本化」之後,基本上綠營已經沒有太大著力點。民進黨透過中常會通過六個執政縣市公開抵制,也發動親民進黨的教權與教改組織以程序問題來要求擱置這次課綱微調。

我們從這裡即可看出,民進黨提出的所有例證其實很難站得住腳,說穿了最核心不過就是要維持「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尤其對於這次課綱微調裡面把過去在李扁時期所稱為「中國」的「兩國論」或「一邊一國」虛假意識,恢復到以「中國大陸」來做為正式稱謂,民進黨非常反彈,這也就反映了當前民進黨的困局以及自我混亂。

我們高度肯定這次課綱小組的微調,起碼解決了教科書裡面有關「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的問題。但是光只有這樣的基礎,恐怕不足以解決問題。要解決從身份認同、文化認同逐步過渡到政治認同,其實兩岸還要做很多工作。

正確的史觀認識有利兩岸和平發展

吳榮元:從民族整體與台灣社會發展的脈絡看,一百多年的民族復興運動史之中先人所付出的努力,匯聚了民族共同求生存、求發展的共識。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時代之下,今天在台灣可以很樂觀的看課綱與教科書的問題,新世代的青年是兩岸社會共同的未來主人,現在要努力的是不要讓兩岸幾十年的對峙與隔閡,所造成歷史的偏差認識再延續下去。我們相信兩岸和平發展再定位的過程中,年輕人只要在史觀上有正確的認識,未來兩岸關係在和平發展的前景中,應該都值得我們共同感到慶幸。有那麼多先人的努力,才使得兩岸關係在歷史完結篇的時候能夠有和平的結局。我們的努力也是為了下一代能夠在民族歷史的發展中,看到非常樂觀與美好的前途。

丘秀芷: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台灣館在4月17日要奠基,早期紀念館只有共產黨抗日戰爭的內容,但現在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都有了,國民黨抗日、台灣抗日的部分也都補充了。台灣館4月17日奠基之後,預定在明年乙未120週年開館。

分清「政權」與「國家」的區別

林金源:有些台獨份子寄信給我說:「你的祖先不是中國人,你不要搞錯了!」但是中華民族本來就是「雜種」,唐太宗、李白都是雜種。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其以文化做為凝聚力,而非以血緣為凝聚力,所以只要認同中華文化的就是中國人、就是中華民族的人。

其次,台灣人今天這麼拒統、這麼不願意當中國人,其實是對中國大陸、對中共政權有非常大的誤解。我們如果放下心中的偏見,客觀地來瞭解中國大陸,會拉近兩岸的距離。

最後,台灣搞不清楚「國家」與「政權」的區隔,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政權,中華民國也是一個政權,在這兩個政權的上面有個更高的價值是國家──中國,所以你可以討厭中華人民共和國,沒關係,但是中國是在它上面的。很多人搞不清楚,討厭中華人民共和國也連帶討厭中國,這就像把嬰兒與洗澡水一起倒掉是一樣的,這是錯誤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