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政治學教授米夏摩(John Mearsheimer)去年12月曾來台在中研院發表以「在中國崛起陰影下的台灣」為題的演講,據稱,現場聽眾爆滿,但由於立論「悲觀」,事後在島內甚少被報導、引述、評論。米氏今年將其講稿整理後,發表於2月25日出版的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lnterest)期刊,文題為《告別台灣》(Say goodbye to Taiwan),向美國國內表達他的論點。也是一種出口轉內銷,但影響力因此大增。
簡要的說,米夏摩研判認為,今天的中國大陸將持續崛起壯大,可維持經濟成長數十年,而有巨大能力發展軍事力量,必然要稱霸亞洲挑戰美國。也因此,台灣的「現狀」乃難以為繼,即便採取(一)研發取得核武;(二)頑強焦土抵抗;(三)接受「香港模式」……(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但都必然最後被納入中國版圖。
米夏摩指出問題的「結局」說,當然包含有美國在防阻這一結果上的想法做法,將終歸徒勞的意思。所以有必要明智的正視這個「必然」,早做合適的準備。
這其實是早已不新鮮的「棄台論」舊飯新炒,其論述核心是:什麼才是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思考與政策規劃?
今年也是美國國會通過其國內法案《台灣關係法》的35週年(1979-2014),面對所謂「中國崛起」而引發的各種焦慮,環繞「台灣問題」牽涉到的兩岸與中美關係的注意與論辯,在美國又掀起熱潮。然而如果務實的去觀察理解,將清楚的察覺美國玩的「兩手策略」。
只隨手舉出最近的實例:今年2月14日,美國國務卿柯瑞在北京訪問,於會見習近平時強調,美國樂見中國的「和平崛起」,絕無遏制中國的意圖(《聯合報》2月15日)。但是在2月25日新上任的美國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施大偉,在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作證時,則以口頭與書面指出,美國「軍事協助台灣」的優先項目是,落實台灣的「不對稱和創新」防衛戰略,「嚇阻中國侵略」;「台灣的軍力必須發展到足以挑戰較大的敵人,並能化解中國脅迫能力的程度」。所以,台灣應該提高國防支出,遵照美國(國防部)的政策與設計,以能「挑戰與化解中國的脅迫」為今後建軍目標。這還是在聽命執行軍事「遏制」,是顛覆與暗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實質危害。人們亦應已看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提高國防預算」,以及進行多項「武器研發自製」的「執政承諾」。這是向美國國防部表態爭取支持。
在柯瑞向習近平「拍胸膊」的同時,美國國防部的「對台政策」同時搬上檯面,毫不遮掩他們的兩手伎倆,然而頗為詭異的是,美國似乎認為,台海兩岸會各自採信美國向雙方所傳遞的相互矛盾的信息,掉進所設計的陷阱。我們認為,兩岸在維護「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大利共識下,已亟有必要針對這個問題,謀求建立更確實與堅固的互信,未雨綢繆,杜漸防微,保衛兩岸同胞長期的安全福祉。
台北《聯合報》3月20日報導,台駐美的「北美事務協調會」,一方面配合紀念「台灣關係法」35週年;一方面及時因應美國「棄台論」風聲再起,在民進黨已先行派遣其「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駐美代表」吳釗燮赴華府,向美方陳述與保證其「反中」政策,與「政黨輪替」上台後跟美國的「配合」,緩解被「棄台」的惶恐焦慮,也邀請數位美國專家學者,針對米夏摩的論述作批駁,但並無新意。主要是說,「棄台論」目前仍非「主流」;美國內部的爭論焦點是在全盤思考與擬定對中國政策上,「對台軍售」今後的存廢利弊。米夏摩的立論,也是因此而作的。
希望台灣藍、綠諸公,能多多少少有點獨立思考的覺醒,改變只知遵從美國不同部門人士的牙穢,拿著雞毛當令箭,在台灣當傳聲筒,妨害兩岸,荼毒青年,罪莫大焉。◆
社論
國際與外交
KANO與日本殖民統治
反服貿
孫中山與台灣
轉載
認識中國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