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具枯骨的歷史控訴

噍吧哖事件:日本人屠殺台灣人

楊建成
(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今年3月份,在台南新化出現三千多具支離破碎人類枯骨。這是1915年噍吧哖事件後,日本人報復性濫殺台灣人的新證據。

噍吧哖事件,是余清芳領導的大規模武裝抗日事件:事件爆發後,台灣總督安東貞美下令派兵討伐。據官書記載:共逮捕近2,000人,1915年8月,在台南設立臨時法庭,判處866人死刑,453人有期徒刑。這一判決其殘酷程度史無前例,在日本國內也引起轟動,認為顯然失當。後由於大赦,被判死刑的866人中,有95人被殺害,其餘減刑為無期徒刑。1915年至1927年監獄中死亡率高達36.4%。

台南地區民間說法是;當時日本人在台南地區實施「報復性大屠殺」;「清鄉措施」,分別從南化、左鎮、玉井等地,乃至侵入平埔族原住民山區村落,舉凡年滿15歲者,不是抓捕到新營這處防空洞附近,就是送到頭前溪第四號公墓前一一斬首,再將砍下來的頭顱踢入溪流,血流成河。估計約有五萬以上台灣人遇害。

統計數字顯示,噍吧哖事件涉及的15個村莊,從1915年7月到1917年12月,人口大幅減少了三分之一。事件後15個村莊男女比例從1914年的54:46,反轉為1915年19:81。1916年15個村莊出生率銳減;1920年4月大目降菜寮分校(現左鎮國小)內莊仔莊竟沒有學童入學。

當此追捕屠殺行動接近台南新營;1907年起該地正籌建大型糖廠,到1915年正要開工。當地執業台灣人醫師梁道,邀約日本人糖廠廠長,一同晉見指揮官,請其停止殺戮。稱:「如果繼續砍殺下去,糖廠將無所用之工人」。殺戮於是暫止於新營。(見梁道傳記)

新營人為報廠長保命之恩,特為他塑立銅像。梁道醫生的後人,也津津樂道此積德善事。1994年該糖廠停止生產。本人就此事向負責結業廠長查證,他說此事屬實。

現在新化出土之三千枯骨,證明日本官方公佈死刑者僅866人,是避重就輕之說辭。日軍屠殺台南地區15歲以上男丁的民間傳說確有根據的,追剿戰事中屠殺的人數,應超過五萬人。

台灣各地將1923年為迎接日本皇太子裕仁訪台的招待所,全部修葺一新,尊稱為「太子宮」,也為修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塑建紀念銅像,媚日之情令人感動。2015年正是噍吧哖事件100週年,海峽兩岸中國人應該舉辦紀念活動,追悼這些幾乎被遺忘的台灣人抗日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