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馬英九連任就職及駁台獨的反「一國兩區」論
評馬英九連任就職及駁台獨的反「一國兩區」論
5月20日,馬英九沒有任何慶祝儀式,以極其簡單隆重的方式再次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總統,綠營號稱動員了12萬群眾上街頭「嗆馬」。
馬英九贏得連任後,即著手改革油電價格及復征證所稅,而引起油電雙漲帶動的物價上漲,和股市下跌,因此暴發民怨。宣佈油電雙漲後,國際石油價格又連續下跌,但上漲的物價卻無法隨之下跌,民怨就更加深。
台灣的油電價格偏低,早已使得政府的貼補無以為繼了。長期來,為了討好選民,沒有人敢主張漲價,是為「赤字下的民主」。
台灣除了電費偏低外,陳文茜在近日發表的《漲價的共業,誰來擔》(《蘋果日報》2012-04-21)一文中,透露了一段她擔任立法委員時的往事,她說:
「1998年台電尚餘資產1兆6000億元台幣,到了2003年我當立委審查預算,台電資產只剩3,000多億元。10年變成倒負債1兆3000多億元,我一點也不驚訝。1998年立院通過民營電廠設置條例,那是黑金政治的高峰,打著『電業自由化』大旗,惡法變相逼迫台電必須以高於市場售電價格,向民營電廠購電;而且『保證收購價格』,一次簽約『25年』。
於是台北企業圈從那刻起,奔相走告,有一個只賺不賠的行業出現了;而台電反成為冤大頭。例如燃煤,保證價格2.13元至2.5元之間,隨國際煤價波動;天然氣發電一度約4.5元。而台電向老百姓徵收的電費僅2.6元台幣,這裡還包括輸配電成本、各家戶收費營業成本、購電後統籌成本。立委要求變更合約,台電董事長老實回答,『政府依法已承諾25年商業合約,無法片面變更』。」
1998年,是國民黨執政,李登輝大權在握,「電業自由化」除了李登輝外,民進黨陳水扁繼之,但國民黨內能沒有「共犯結構」?李登輝翻雲覆雨,從國民黨主席又「變臉」成了民進黨台獨的「精神領袖」,而避過了國、民兩黨的政治清算。反而,把台電的弊端歸咎於馬英九未能改革,這不是「走錯了廟門,打錯了菩薩」嗎?
「五二○」前夕,《工商時報》發表評論《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2012-05-19),文章中說:
「總統這個位子真是不好當,過去幾年輿論批評政府稅制不公,又批評政府油電補貼政策不當,如今為匡正這個長期不當的政策,總統才提出相關方案,立即又被嘲諷不知民間疾苦。難道長期以國庫補貼油電是對的?難道量能課稅是錯的嗎?當然不是。
人情之常,總是會期待一個稅負既低、福利又高的政府,因此降稅、發消費券、調高老農津貼必受歡迎,而加稅、取消補貼則必被責難。這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試想,錢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加稅如何提升福利?是以近二、三十年來各國政府只好大量發行公債,以公債取得的收入來籌辦各式福利。這看似皆大歡喜,但卻置財政於險境。如今美、歐債務危機,就是最好的例子。」
「《商君書》說:『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這段話道出一個改革者不可能在開始就受歡迎,只有當改革成效出來之後,才會受到人民的愛戴。如果執政者成天都要討好民意,這樣的改革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柴契爾夫人的經濟改革,台灣早年的經濟政策推動,步履艱辛,無一不是如此。」
先商君,古代還有一個開明的改革家子產,他可以開放人民議政的言論自由,是謂「子產不毀鄉校」,但他為提高國家稅收而「作丘賦」,引起人民反對,他卻堅決的說:「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且吾聞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濟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子產改革是有成就的,《屍子.治天下》云:「子產治鄭,城門不閉,國無盜賊,道無餓人。」改革之初,無人受利,但卻有既得利益者受損,故民怨必起,但改革有成,大家多數人分到了「改革紅利」後,才開始有人肯定改革的。所以,《左傳‧襄公三十年》載:「(子產)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子產死,孔子泣之曰:「古之遺愛也。」(《史記‧鄭世家》)
子產改革成功,雖言「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但卻功成名就。而商君雖改革成功,卻以身相殉。
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但亦「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故太史公曰:「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孝公卒,惠王立,「車裂商君以徇」,「遂滅商君之家」。(《史記‧商君列傳》)劉向《新序》贊曰:「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
商君雖死,但商君之法未改,而有秦始皇統一中國,而有漢民族的形成,且漢襲秦制,沿革不斷,商君法制澤加中國二千多年,可謂功在歷史,功在民族,但卻身徇家滅,悲夫!
所以,馬英九一時民調破底並不必然與其「歷史評價」相關。台灣是炎黃子孫之所居,所以,台灣政治領導人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評價,必須要與中華民族有關,而不只是台灣。
沈葆楨給鄭成功的「歷史評價」──「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遺民」皆炎黃子孫,「作遺民世界」是為炎黃子孫開拓了台灣作為生存發展的空間。雖然,鄭成功個人沒有成功,但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創格完人」。
馬英九除了改革油電價格和稅制,以鞏固台灣財經結構的基礎外,再進一步就必須爭取兩岸關係的和平解決,以帶動台灣未來的發展。
作為反對黨,利用馬英九改革所招惹的民怨「落井下石」、「順風推倒樹」,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5月14日,蔡英文突然在臉書上發表《給馬總統的公開信》,卻另有所指的指責馬英九「總統在當選連任後日益顯現的中國意識,更逐步消滅台灣的主體性,正醞釀生成一個讓許多人民惶惶不安的政治危機」。
這完全是虛空的謊言和台獨沙文主義的霸道。
除原住民外,無論先住民和新住民,台灣人絕大多數都是由大陸來台,都是中國人,中國人能沒有中國主體的中國意識,這是違反文化人類學常識的說法。中國人來到台灣,除了反應中國意識外,意識是主體反映客體,故亦必反映台灣客體,而形成與未到台灣來的大陸中國人不完全相同的台灣意識。
馬英九就是馬英九,除非「洗心革面」(洗腦)何以連任前後會有「意識」的不同?
相同的主體反映不同的客體有不同的意識;其實不同的主體反映相同的客體也會有不同的意識。台灣經過黨外民主運動,就是打破威權體制的思想箝制,以建立一個思想意識多元化的自由社會。指責不同的「意識」,這是思想控制的先聲。作為反對黨,蔡英文可以指責馬英九的施政不合法,送交監察院;也可以指責馬英九的政策有害於國計民生,訴諸選民,又豈可以指責對方的「意識」不正確。
馬英九具有多少中國意識姑且不論,連馬英九都不准具有中國意識,若蔡英文執政,一般人還有擁有中國意識的自由嗎?沒有擁有中國意識的自由,台灣還能是一個思想自由的社會嗎?不准思想意識多元化,只准台獨一元化,這是大陸「文革」的翻版。
台灣(人)作為一個存在體,自有其主體性,誰也無法消滅,日據時期,要消滅台灣(人)的主體性,要消滅台灣(人)的中國意識,但台胞抗爭不斷,鍾理和說:「原鄉人的血,只有流回原鄉,才能停止沸騰。」林獻堂說:「應知台胞在過去五十年中不斷向日本帝國主義鬥爭,壯烈犧牲,前仆後繼,所為何來?簡言之,為民族主義也。」日據殖民50年,外加李扁20年都消滅不了台灣主體性的中國意識,馬英九加連任一共八年就行嗎?其實馬英九能「逐步消滅」的只是虛假欺騙的「台獨意識」,而不是「台灣的主體性」,也不是「台灣意識」。
或言中國意識不是「台灣的主體性」,那麼鍾理和、林獻堂,應該還有更多更多的台灣人,和那些當年歡迎台灣光復的所有的台灣人,都沒有「台灣的主體性」,只有李登輝、蔡英文,再加個辜寬敏罷,才有「台灣的主體性」?
李、扁20年,我們確實看到一個接一個的「讓許多人民惶惶不安的政治危機」,例如,飛彈軍演、「兩國論」、「一邊一國」、「百萬紅衫軍」……。馬英九四年,我們看到的「政治危機」都是蔡英文領導的,反對陳雲林來台和反對ECFA,反到選總統時又「臉不紅,氣不喘」的說要「繼承前朝政策」。
或言,蔡英文說的「政治危機」還「正在醞釀生成」中,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蔡英文有什麼製造「政治危機」的本事罷。其實只是一場警方估計五萬五千人的抗議遊行,相較「兩顆子彈」和「百萬紅衫軍」,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的一場鬧劇而已。
蔡英文在公開信中究竟要說些什麼和說了些什麼,我們為了歷史存證,也為了避免斷章取義,茲將相關內容抄錄如次:
「今年3月22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北京向中國國家主席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提出『一國兩區』的政治表述。儘管總統府未承認是總統的指示,但吳伯雄是國民黨榮譽主席,每年定期與胡錦濤會面,顯然是代表馬主席;事後吳伯雄亦強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總統本人及整個政府也全力捍衛『一國兩區』的表述,在在證實吳伯雄是經過授權,實踐總統的意志。而中國方面尤其國台辦對吳伯雄此一表述的高度肯定,也突顯『一國兩區』是總統為迎合中國對台灣主權一貫主張的政治表態。
我必須提醒總統,向北京表述『一國兩區』所引發的幾個嚴肅的政治問題:
第一、向中國表述『一國兩區』違背憲法意旨。
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目的是在保護台灣這塊土地和人民的基本權益。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憲法結構的『一國兩區』是為處理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的權利義務關係,並不等同於定位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總統一再解釋『一國兩區』是憲法增修條文所訂,幾十年來皆未改變,但憲法並未賦予總統任何權力,擅自和中國政府談兩岸定位的問題。現在冒然向北京表述『一國兩區』,無疑逾越了憲法精神,也模糊了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地位,承認台灣和對岸同屬一個國家的一部分,這無異弱化國家主權,背棄憲法的意旨。
第二、『一國兩區』是從虛無的『一中各表』進一步退卻到『共表一中』。
總統一直強調兩岸互動的基礎是『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但『九二共識』迄今只是國共共識,並未經過國內法律程序的確認;『一中各表』也只是現政府對國內的飾詞,從來不敢在兩岸互動上公開具體地實踐『各表』。現在向北京提出『一國兩區』,無疑是附和中國政府主張「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主權觀,連各自表述的空間都不再強調,很顯然這是總統從主張兩岸互動的『一中各表』進一步退卻到『共表一中』,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樣的政治後果,總統何曾向台灣人民作出交代?
第三、『一國兩區』否定台灣的國家人格。
為捍衛台灣2,300萬人民的利益,在總統大選時,我提出『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此一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的政治主張,馬總統在電視辯論會上也有「台灣是我們的家園,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也是我們的國家」之說法。但向中國表述『一國兩區』,無疑公開承認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情感及混淆國家認同。
在這裡,我要嚴正地向總統提出以下的呼籲:
向中國表述『一國兩區』造成國家主權的混淆及傷害,作為國家元首及國民黨主席,必須有所補救。尤其,吳伯雄向中國表述『一國兩區』後,中國方面對台灣政治期待值不斷升高,種種跡象顯示,中國政府高度關注馬總統520第二任就職演說,期待進一步確認『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共共識』。我必須提醒馬總統,作為2,300萬台灣人民選出的總統,必須為台灣發聲,彰顯台灣的主體性,毋須向北京表態,向中國輸誠,在國家主權論述上,更不能有任何傷害台灣主權及2,300萬台灣人民前途的不當說法。
國家領導人對國家主權的堅持及國家認同不容有絲毫的模糊,總統必須公開回答以下問題:
第一、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
第二、中華民國或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是屬於同一個國家?
第三、未來政府在和中國互動上,是否沿襲國共平台的共識,以『一國兩區』為依歸?
維護兩岸的和平發展是總統的重大責任,但兩岸和平不能是屈從於北京對台灣主權主張,不能是以錯置的憲法解釋來否定台灣的國家人格,更不能以減損台灣主權來換取外交和經濟上的蠅頭小利,讓台灣日趨香港化。我會和所有關心國是台灣人民共同盯住總統520第二任就職演說,希望總統能夠正視廣大人民對台灣前途日益升高的憂慮,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回應民意的強烈訴求。若反其道而行,勢必逼迫人民起而抗爭。
5月20日馬總統第二任就職將是人民行動的開始。總統能否回應人民的期待,履行對人民最基本的責任,是人民行動的指標。希望我對總統的直言相諫,能產生正向的作用,讓失序的國政逐步走向正軌,平撫人民日益激盪的不滿情緒,這才是台灣之福。」
無獨有偶,5月15日,正在代表獨派辜寬敏競選民進黨主席的前行政院長吳榮義也舉辦「對馬英九520就職演說的忠告」座談會。據報導云:
「吳榮義在會中提出給馬英九『四不一沒有』忠告,他強調,馬英九的520就職演說提出的
第一不,不得出賣或矮化台灣主權。
第二不,不得將『一國兩區』納入就職演說的宣示。
第三不,不得提出『兩岸同屬一中』的類似說法。
第四不,不得再無視人民聲音,無感人民生活困苦,決策反覆傲慢草率,必須在就職演說中明確向全體台灣人民表達最嚴正的歉意,並宣示不再犯同樣的錯。」
「他批馬,一當選就提出『一國兩區』,將一個僅適用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概念擴張解釋到憲法層次,引發台灣只是一個『地區』的爭議,而且決策又是黑箱作業,一人決策,選前選後完全變了一個人,不但台灣人感到不解,就連美國政府官員也深感意外。」(《中評社》2012-05-15)
吳榮義果然不是老練的政客,居然洩露天機──「不但台灣人感到不解,就連美國政府官員也深感意外」。那就是4月11日,前AIT理事主席白樂崎所發表的《一國兩區,轉錯方向》,和4月12日《聯合報》刊出的現任AIT理事主席薄瑞光的專訪,表示反對馬英九提出「和平協議」和「一國兩區」。
原來蔡英文、吳榮義在民怨雙漲之際,他們並不是在關心人民生活困苦,而是在關心「一國兩區」,並且是因為「就連美國政府官員也深感意外」。這不是白、薄等「一犬吠影」,蔡、吳等台獨就「百犬吠聲」嗎?還自以為握有美國主人的尚方寶劍就可以耀武揚威,來威嚇馬英九。但只會做「吠聲」的美帝犬,還有「台灣的主體性」嗎?
5月14日(華盛頓時間),美國致賀團成員,也是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在「台灣漸趨成熟的民主」座談會中表示,「預期兩岸關係發展的動能會趨緩,因為兩岸之間較簡單的議題都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即使是面臨處理經濟議題也不容易解決,政治和安全議題更不在話下,北京當局也應該瞭解這個情形。」(《聯合報》20120-05-16)
卜睿哲雖說,不代表美國官方意見,但這是他的客觀認知還是主觀期望呢?卜睿哲則沒說清楚,這當是他的「外交辭令」。
另一個參加座談會的任雪麗則說得比較直白。據報導云:
「知名台灣問題專家任雪麗則說,美國不一定希望兩岸有突破,兩岸關係穩定和大幅進展並不相同,美國關切的是台灣是否持續關注國家利益並達到選民的要求;馬總統最大的危機,在於他受限於輿論和國內政治環境,導致無法履行承諾,美方不會要求他在就職演說中提出新說法。
此外,任雪麗指出,台灣民眾目前比較能接受的是『九二共識』,談論『一個中國』是有毒的(toxic)字眼,台灣民眾的接受度很底,改變說法會帶來風險。」(同前)
「任雪麗分析,所謂『一個中國』,很清楚台灣民眾還是接受92共識,但『一中』仍是有毒的話題。兩岸間所有可操控的語言,台灣社會未必會做選擇,然後接受其中一項;兩岸默認的是92共識,改變這種說法將帶來風險。
至於美方對馬總統就職演說,在兩岸關係上可能的期望,任雪麗認為,美國並不希望兩岸有『突破』,兩岸穩定和所謂進一步發展是不同的事,美國關切的是台灣政府是否持續關注國家利益和達到選民的要求,如果馬總統超前民眾太多,美方才會感到緊張。
任雪麗說:『馬總統最大危機在於無法達到對社會和民眾的承諾,美方不會要求他提出新的說法和向他施壓。』
各界認為北京方面對馬總統未來4年任期有高度期待,任雪麗指出,大陸方面期望兩岸關係有重大突破,看來沒有台灣內部的支持,不過大陸可能仍希望馬總統提出一些新的方案。」(《中央社》2012-05-14)
蔡英文的公開信已有總統府發言人答覆了,憲法增修條文的「一國兩區」不但是蔡英文任職李登輝政府時訂的,並且她還提出過包括港、澳在內的「一國四區」概念。蔡英文記憶力太差,又一次的後語不對前言的自相矛盾。
總統府發言人或懾於台獨法西斯民粹的霸道不敢把一些話講清楚,茲補充如下:
一、台灣從來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不具有「國家人格」,曾任美國國務卿的鮑爾就說過。但目前至少還有23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蔡英文要台灣的「國家人格」,找馬英九沒用,得找白樂崎、薄瑞光、卜睿哲、任雪麗,要美國建立與台灣共和國的邦交,把AIT改稱為大使館。
二、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不是同屬一個國家,因為中華民國從來沒有承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之亦然。只有「兩國論」和「一邊一國」才有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同屬一個國家的問題;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只有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都屬於中華民國的問題。蔡英文台獨們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以為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所以,才有此錯覺。
三、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互動,在台灣方面必須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的「一國兩區」為依歸,不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一國兩制」,也不能是還沒成立的台灣共和國憲法的「一邊一國」。
硬把中華民國拗成台灣共和國,這根本是蔡英文台獨們的掩耳盜鈴,只是為美國堅持遠東的霸權利益,遏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說穿了,只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工具,中華民族的漢奸而已!
在美國強大的壓力下,在蔡英文、吳榮義狗仗人勢的厲聲警告下,和民進黨群眾的來勢洶洶示威下,馬英九在就職典禮演說中,仍堅持了「一中各表」和「一國兩區」,他莊嚴的宣示:
「過去四年,我們改善兩岸關係,降低台海緊張,帶來和平與繁榮,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但仍有部分民眾對我們的大陸政策存有疑慮。英九要在此鄭重指出:中華民國憲法是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兩岸政策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我們所說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台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換言之,二十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歷經三位總統,從未改變。這是最理性務實的定位,也是中華民國長遠發展、保障台灣安全的憑藉。兩岸之間應該要正視這個現實,求同存異,建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共識,雙方才能放心向前走。」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血綠、歷史與文化,也都同樣尊崇 國父孫中山先生。我們不能忘記 國父『天下為公』的理念,以及自由、民主、均富的建國理想。台灣實施民主的經驗,證明中華民族的土壤,毫不排斥外來的民主制度。英九衷心期盼中國大陸的政治參與逐步開放,人權與法治日漸完善,公民社會自主成長,以進一步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
眾所周知,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以憲法為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以「一中」為最高指導原則。在美國和台獨強大的壓力和攻訐下,馬英九的就職演說,雖無新的突破性進展,但卻捍衛了中華民國,捍衛了台灣人民也擁有的大陸領土主權。未來四年,在美國勢力和島內台獨的雙重夾擊下,馬英九要如何的在憲法最高指導原則下,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領導台灣邁向「黃金十年」,我們願意期待,也願意祝福。
蔡英文等台獨,利用改革招惹的民怨,製造政治危機,發動倒馬遊行,其實目的在於遵照美國指令,阻擋馬英九宣示「一中原則」和「一國兩區」,以阻止兩岸進一步的和平發展。原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的倒馬大遊行,且亦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一樣,終於落空。◆
社論
國際與外交
南海風雲
馬英九就職演說
台灣事情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