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邦聯提案治絲益棼

湯紹成(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日前,國民黨智庫提出所謂邦聯制的說帖,盼能以此作為兩岸協商的起點,開啟雙方的良性互動。此案提出後,受到兩岸各方的注意,隨即興起了相關的討論,該黨負責人士還表示,要經由本(七)月底十六屆黨代會討論之後,將此議案列入國民黨的政策綱領,該案對於國民黨以及兩岸關係的影響,值得重視。

依照政治學中所謂邦聯制的定義內涵,就是由兩個或多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組織成鬆散的國家聯合體。這主要就是因為這些成員之間有相同的利益與目的,才會結合在一起,以便採取一致的行動,來維繫共同的利益。比如美國在獨立之前的十三個州,當時為了共同對付英國的殖民統治,因而組成「美利堅邦聯」,但是各州都未放棄各自的主權,就是最好的例子。此一鬆散國家聯合體的特色,就是強調各會員國的主權完整,互不隸屬,會員國之間的關係是國際關係,同時,各會員國也可隨時退出該組織。

更進一步來檢視一下國民黨的邦聯構思,其中明確規定要遵循《國統綱領》,超越統獨,在「一中各表」與「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追求兩岸和平穩定的關係,以邁向階段性的邦聯。因此,國民黨此一邦聯制的特色,因該是「一中邦聯」,其中他們強調邦聯的階段性,而最終的目的,則還是要想達到國家的統一。

再以國外的實例來觀察,早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當東德共黨政權崩潰後不久,西德柯爾政府也曾提出含有邦聯概念的國家統一「十點計畫」。當時他認為兩德應該建立一個條約共同體(Verlragsgemeinschan),也就是雙方以簽訂多項條約為基礎,經由一種邦聯機制的建立與運作,待雙方差異縮減之後,再來共謀統一。由此可知,此一計畫最核心的前提是強者主動,因為這是由一切都佔優勢的西德政府所提出,但未料東德人民求統心切,此一計畫尚未成形,德國就在一九九○年十月一了。雖然如此,以邦聯作為國家統一前的一種過渡式,還是具有相當的意義與實用性。

可是,若只浮面地了解邦聯與國民黨「一中邦聯」構思,可能會認為無可厚非,至少這與兩國論有所不同,統一的意念也日益明顯。但是,此一新意的企圖仍舊模糊不清,啟人疑竇,若將此構想與當前的兩岸關係相互連結,其結果那就更不可樂觀了。

眾所週知,當前兩岸關係的癥結就是所謂的主權之爭,也就是所謂的一中原則。早在李登輝主政的前半段時期,兩岸關係的發展大致堪稱順利,不料自司馬遼太郎、康乃爾的訪問以至於兩國論的提出,國共兩黨之間的互信基礎被破壤殆盡。雖然連戰主掌國民黨以來曾企圖調整其路線,但總是讓人覺得他對於國家統一的誠意不足,實際的效果也不彰。

因此,在這雙方互信基礎十分薄弱的情況下,北京如何放心先讓台灣加強各種主權獨立的條件,比如國民黨所提獨立自主的外交空間與國防政策等等,然後再來談統一的問題?再者,雖然國民黨又再度祭出《國統綱領》與一中原則,但是,此前提是要先使台灣的主權獨立自主,雙方關係定位為國際關係,這就已經與中華民國憲法有所牴觸,兩國論的陰影再現,難道國民黨不自知?而且萬一雙方關係惡化台灣還可以退出此邦聯,屆時又是什麼景象?道是否包藏禍心?虛晃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掛統一的招牌,賣台獨的狗肉?國民黨統一的誠意必遭極大的質疑,自然無法成事。

再者,大陸目前的政經形勢以及國際地位,都在迅速地改善之中,尤其在申奧成功之後,其所可能帶來的無限商機,更是外商與台商爭相佔有的對象。相對的,台灣面對此發展趨勢,其與對岸談判的籌碼正不斷在流失,景氣低迷,金融危機,失業攀升與台幣走貶等等問題,都是極為不利的因素,彼長我消的態勢極為明顯。

面臨這種情勢,連戰的當務之急應當是利用李連的日益疏離,來強調《國統綱領》與一中原則,進行國共兩黨的協商與談判,盡速修補雙方互信的空隙,建立共戰,增加對政府更大的壓力,以促使兩會復談,來挽救台灣人民將要面臨的更大的政經危難。

十分可笑的是,國民黨的某些幕僚自以為聰明,還認為邦聯論可以統獨兼顧,兩面討好。可是事與願違,當邦聯論提出時,國民黨的大老們如李煥等都紛紛提出反對的意見,而獨派媒體也直稱邦聯論是投降論,正可說是統獨兩頭落空,徒增紛擾,使得此一構想未戰先敗。因而,在此際提出邦聯的建議並將其列入黨綱,就可能使兩岸關係更加治絲益棼,陷入困境,增加雙方良性互動的困難性,這也將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改善,更遑論對於國民黨年底的選舉有所助益,因此國民黨宜再三思。

(本刊截稿後,國民黨已決定取消「邦聯制」列入十六全黨綱討論案一一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