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殖民地化,而沒有文化

論台灣河洛文化與「文化台獨」

王曉波
(台大哲學系教授)


台灣文化簡言之,即屬於台灣人的文化,一九四五年以前之台灣人,除了原住民外,均來自閩粵的漢民族,又分為二種語系,一為閩南的河洛人,一為客家人。目前河洛人佔有台灣人口的將近七成,其他則為客家人、原住民和四五年之後陸續移民來台的大陸各省的外省人。以人口而言,河洛人佔絕大多數,因此閩南河洛文化當為台灣最主要的文化的組成部分。

「河洛人」的「河洛」之稱,首見於《史記》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封禪書》),「河雒(洛)之間,人便思之」(《趙世家》)「見父於河洛之間」(《太史公自序》),另外,《史記正義》武帝本紀云:「漢武帝元鼎四年,東巡河洛。」可見,「河洛」一詞自先秦以來,是為一地名。《漢書?五行志注》師古曰:「因見河洛而美禹功。」可見,「昔三代之居」為夏、商、週三代建都之地。又孔子說:「吾聞用夏變夷者」及「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故知,夏、商、周的三代文化即河洛文化,而形成儒學。

秦始皇統一中國,亦即統一夏文化與楚文化,根據近代學者研究,楚文化即為道家文化,老子、莊子皆楚人也。

河洛為中國古文化發祥之地,故有「河洛出圖書」(《漢書?五行志注》)之言。漢代流行災異讖緯之說,「河洛出圖書」的圖書也被稱之為「河洛」了,例如,《後漢書》載:「受河洛書及天文推步之數」(《楊厚列傳第二十》),「且河洛、文藝,篇錄已定」(《張衡列傳?第四十九》),「兼受河洛圖緯」(《儒林列傳第六十九》),「至乃河洛文化」(《方術列傳第七十一》),「又善風角、星籌,河洛七緯,推步災異」(《方術列傳第七十一》)。所以,「河洛」除了地名外,又是書名,且有《河洛記》一書記其實。

河洛人至晉永嘉之亂後入閩。

《圖經》云:「晉永嘉中,衣冠多趨閩,自是畏亂,無復仕者,神龍中,中州人薛令之,始登上第。」

《閩中記》云:「永嘉之亂,中原人士,林、黃、陳、鄭四姓,相前後入閩,後梁王審知,亦中原河南固始人也。」

《泉南雜誌》云:「泉州浯有江,晉南渡時,衣冠士族,避地於此,故又名晉江。」

唐高宗年間(六七六~六七八),陳元光隨父鷹揚將軍陳政戍閩,父歿,陳元光繼任,六八○年平潮州叛變,請置漳州府,任刺史。陳元光,河南光州人,世稱「開漳聖王」,閩南、台灣各地均有開漳聖王廟奉祀之,陳水扁屬穎川堂,陳元光第四十九代世孫也。

又,唐昭宗年間(八八九~九○四),王審知隨兄福州威武軍節度使王潮入閩,王潮歿,繼任節度使,受封琅玡王,五代後梁封為閩王。王審知,河南光州固始人。

至宋,二程講學於洛陽,世稱「洛學」,南宋朱熹承二程理學,在閩講學形成「閩學」。「閩學」由鄭成功、陳永華來台,開科舉,設學校,至今台北市中山南路仍遺有「明道書院」舊址,「明道」即程明道,程灝是也。故閩、台孔廟除奉祀孔、孟及其門人外,還特別奉祀朱熹。台灣的「閩學」傳人,則一直到連雅堂(連戰的祖父)、洪月樵(台灣《國語日報》創辦人洪炎秋之父)這一代台灣人。

在日據時期亦有台灣新文化和新文學運動,則是由張我軍(前中研院副院長張光直之父)和賴和自大陸中國新文化運動引入台灣。台灣文化協會兩位領袖,林獻堂先生是梁啟超的崇拜者,雖非慷慨歌燕市的志士,但卻堅持民族文化與民族氣節,終生不說日語,不著日服,不改日姓的台灣士紳。另外,蔣渭水則是中華革命黨的秘密黨員,曾計畫刺殺袁世凱,走孫中山路線,喚起民眾共同奮鬥。

「文化台獨」聲稱要以「本土化」「去中國化」,台灣河洛人文化淵源流長來自中國,「去中國化」豈非「割肉還母,割骨還父」,還剩幾何?能剩下的就只有日本殖民統治遺留下來的殖民地文化了,即「皇民化文化」。「皇民化文化」也許是皇民化階級所認同的「本土化」,但又確確實實不是真正台灣人的「本土化」,而是「外來化」文化。所以「去中國化」的「本土化」或「文化台獨」根本不是台灣文化,也不是台灣本土化,而是皇民化的復辟,或台灣殖民地化的復辟而已。

日本軍國主義早已失敗了,雖然還在台灣殘留了李登輝之類的「日本精神」來冒充「本土化」,但是,今天還行得通嗎?殖民地化也是文化嗎?殖民地化就是徹底踐踏人類尊嚴,提供殖民民族為支配民族的優先價值觀,馴化殖民地人民接受這一套奴化的精神枷鎖,永遠作第三等國民的賤民,失去自己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所以「文化台獨」只有殖民地化的台獨,而是沒有文化的。但是我們反對「文化台獨」,也要發揚自河洛以來的真正台灣人文化傳統的精華,來反對皇民化和殖民地化的復辟,也就是以真台灣文化克服假台灣文化。

台灣的歷史文化是不容抹殺的,反對「文化台獨」不能只靠辱罵,而必須要認真研究和發揚真正的台灣文化,魯迅有言,「辱罵不是戰鬥」。皇民化和殖民地化更不是台灣文化,所以,「文化台獨」也必然只能是台獨份子枉費心機的空忙一場,而不能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