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大國政治的悲劇

回顧兩岸關係70年

張登及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社會科學與政策的概念無不來自歷史上特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構造。這些概念成立後,又反過來制約創造它們的主人和環境;「兩岸關係」這個名詞亦不例外。因此,「兩岸關係」概念不是「自然存在」,而是「社會存在」與「歷史存在」。

「兩岸」概念的由來

台海「兩岸關係」這一概念在二戰結束之際還不存在,《馬關條約》前後更是聞所未聞。甚至漫長的冷戰,北京與台北一開始是勢不兩立,也很少使用暗示「共存感」的「兩岸關係」。比如在中共十一大報告,用的概念還是「台灣省」與「蔣幫」;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稱「台灣當局」、「大陸和台灣同胞」;80年代十二大、十三大報告用的概念是「台灣同胞」或「台灣問題」。蔣經國1984年就職演說仍稱「解救大陸同胞」,到1990年李登輝就職文告才出現兩次「兩岸」中國人、兩次「所有中國人」;中共十四大報告也才出現並連續六次使用「兩岸」。可見直到1980年代末之後,用「兩岸」陳述大陸與台灣關係,才逐漸普及。

時至今日,「兩岸關係」已經成為研究東亞與美、中關係、國際政治的中英文文獻通用詞彙,以致人們產生錯覺,認為「兩岸關係」自古如此。而冷戰結束後大國政治的發展,更使「兩岸關係」固化、異化成為虛假的「自然存在」。依據這種誤解制定的政策,更受大國政治的結構性制約,似乎很難逃出其悲劇劇本。值此「兩岸」分治、中共在大陸建政70週年、國際秩序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刻,扼要精簡地回顧和檢討「兩岸」的本質與來龍去脈,將有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惕勵未來。

元代曾在澎湖設巡檢,至明末荷蘭佔據澎湖為止。西、荷據台,所意非圖爭中土,加之大陸移民尚不多,西荷與大明王朝並無「兩岸」可言。地理上首次出現台海「兩岸」分治競爭的是明鄭抗清,但僅歷23年。如自鄭經自稱「別立乾坤」計,則為15年。鄭成功復明不遂,鄭經轉求偏安,但仍稱「世子」,奉永曆年號,行招討大將軍印信,加入三藩對抗清朝。

第二次台海分治則非兩岸競爭,而是清敗於日本,歷50年。第三次兩岸分治則源自二戰結束後爆發的國共內戰,從中共建政、國府遷台迄今歷70年。若從共軍克海南、定新疆,地理上「兩岸」分治還不足70年。

「兩岸」中的大國因素

自鄭氏復台至今358年間,屬於「兩岸」者不及十之四,餘者十有六強。所以如此,非「天然」或「自然存在」,而顯然是西力東漸以來,中國社會經濟和國際政治構造的產物。

進而論之,三次「兩岸」有兩次源自中國內戰,即明清鼎革與國共之爭。三次「兩岸」也有兩次源自「大國政治」,即中日甲午之戰與美蘇冷戰。但凡有大國政治因素,「兩岸」歷時久。故而「兩岸」久暫與內戰與否關係小,大國政治影響關係大,其理甚明。但凡大國政治因素作用,借用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鑄造之國際政治學概念,即造成「大國政治的悲劇」。

甲午之戰的悲劇,創痛遺緒至今;國共之爭,雖戰火未波及台灣,但蘇聯瓦解,大陸崛起,美國朝野憂慮權力移轉,霸權旁落,恐將拋棄接觸而謀改行對華「斷鏈」戰略,第三次之「兩岸」是否將再度隨大國政治一同陷入兵凶戰危,概率大增,足為兩岸識者憂心。

「新時代」遇「大變局」

當今大陸綜合國力堪稱盛清之後再次鼎盛,但天下再度陷入大爭之世,列強合縱連橫、脫歐退群、軍備競賽皆有之,並不足奇。同時諸如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等非國家行為者群起,各國民粹、封閉、反全球化之對抗心態蔓延,加上氣候、疫病、網路安全等仰賴全球治理之新興危機日益危重,此等挑戰前無古人,可稱「新時代」遇上「大變局」,兩者自成辯證關係。

此時「兩岸」如能共體時艱、相互惕勵,不僅有望同舟共濟,且能開萬世太平;如尚能盱衡時勢,興利除弊,仍可造福民眾,以待來者。又如未見及此,而有借勢大國政治之僥倖,使歷史上第三次「兩岸」的尾聲又湮沒於砲火之中,則其代價更是天下不可承擔。萬世功罪,關鍵時刻正決於未來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