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動源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是中共建政70週年,70年間,中國從落後農業國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一窮二白」、物資匱乏到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科學技術的快速提升和發展,更對國際經貿體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近年來中國更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在世界舞台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國成功地展示其現代化道路,此一發展模式和歷程有著自身的內在性和動力源,也有世界大變動帶來激勵和機遇,但是面對著長期以來繁重的國家發展任務,以及複雜的內外在環境所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中國的發展策略也歷經了重重的折騰和考驗,才奠定現今的健全基礎和實力。

今後面對社會經濟急遽變遷,投資經營環境的改善面臨壓力,以及瞬息萬變的國際政經環境,中國未來的發展仍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意識型態制約的前期中國經濟發展

中共建政以來的經濟發展模式,主要包括三個成分:蘇聯模式(中央計畫經濟)、史達林模式(強調國防工業和重工業),以及毛澤東思想意識(激進原則)。

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樣,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基本成分是蘇聯模式,一般稱為中央集權計畫經濟體制,係採取中央高度集權,透過經濟計畫,以行政系統指令來管理經濟。

史達林模式的發展策略的主要特徵:1.追求高速度經濟增長率;2.以非常高的資本形成來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3.工業,特別是資本財工業優先發展;4.投資重點置於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大工廠;5.農業盈餘連續不斷地轉移至工業。

毛澤東思想意識模式主要內涵有:減少勞動的專業分工、平等主義和標準同一的激勵制度,排除資本主義或私人的賺錢活動、群眾對決策的參與,以及經濟決策的政治化。

中國經濟的另一項特徵,是政治對經濟的嚴重影響,造成經濟政策的反覆和經濟形勢的起伏波動。轉變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於經濟政策本身的錯誤與執行過程中措施的失當,不得不改變,設法補救,以免於經濟的崩潰並造成經濟危機;但是另一方面,政治因素尤其是內部權力鬥爭,理論路線的爭論,也是導致經濟政策轉變的重要原因。同時,由於政治風暴造成的經濟政策的轉變,又往往具有極強烈的主觀排斥性,矯枉過正,不以補偏救弊解決經濟危機為足,而是將過去的政策措施一概推翻,另採一套極端相反的政策和措施,形成經濟政策的反覆翻轉,阻礙了經濟發展。

二、經濟快速增長、工業結構日益健全

1978年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在農村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消農業稅……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同時針對國有企業進行承包制、股份制、國有股減持、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以期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對外開放方面,創設經濟特區、開放沿海港口城市、設立各類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區等。

改革開放政策釋放了長期被壓抑的生產力,帶動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70年來,中國從積貧積弱到全球第二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的跨越。

據統計,195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僅679億元(人民幣,後同),1978年增加到3,679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2012年突破50萬億元,2016、2017、2018年三年,GDP連續跨越70萬億元、80萬億元和90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2018年GDP比1952年增長175倍。2018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伴隨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的產業部門結構也日益健全。近年來,中國三次產業發展趨於平衡,基礎產業不斷鞏固,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不斷增強。同時,在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下,中國充分抓住此一機遇,從大規模「引進來」,到積極推進「走出去」,再到「一帶一路」倡議,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2018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突破30萬億元,200多種工業產品居世界第一。中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製造業不斷發展壯大,2010年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此後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佔世界製造業的比例將近30%。

在具體科技建設項目上,「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載人航天、深海探測、C919大飛機、天眼望眼鏡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青藏鐵路、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陸續完工,再加上機場、港口、高速公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風潮,在在展現中國國力的雄厚。

三、脫貧成效顯著、社會保障日益完善

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也是重中之重的主要經濟工作任務。畢竟農業興、百業興;農業穩、全局穩。從2004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6年以「三農」為主題,顯現出中國政府對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視和全面部署。這些年,中國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從饑餓到溫飽再到全面小康,確實是值得稱頌的偉大成就。

改革開放政策推行以來,中國農業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農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據統計,中國農林牧漁總產值,從1952年的461億元,飆升到1978年的1,397億元,再到2018年的113,580億元。人均收入方面,2018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萬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40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69,比1956年下降了0.64。

農民收入增加,恩格爾係數下降。2018年中國農民恩格爾係數為30.1%,比1954年下降38.5%。基本上,農民不再只注重基本生存需求,開始重視個人消費,在教育、文化和娛樂等方面的費用越來越高。

中國眾多的貧困人口一直是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嚴重問題。1978年,農村貧困人口7.7億,1985年為6.6億,2012年為9,899萬人。中共黨十八大提出精準扶貧政策,農村的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9,899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累計減少8,239萬人。2013至2018年農村年均減貧人數為1,373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978年的97.5%,1985年的78.3%,2012年的10.2%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1.7%,累計下降8.5個百分點。在832個貧困縣中,已有436個經考核評估宣佈脫貧摘帽,佔全部貧困縣的52.4%。

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社會穩定器。近年來中國積極致力於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以期能保障人民生活、增進群眾福祉,並基本建立以養老、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個人儲蓄積累保障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2017年中國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平均為2,500元,2018年農村低保標準每年每人4,833元;2018年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有134,459萬人,參保率95%以上,居民醫保人均醫療費用1,183元,比上年增加17.2%。

四、參與全球治理、中國方案備受關注

2010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來,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為期能與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相融合,中國對內積極進行體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對外則大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工作。

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展,使中國經濟在對外開放中實現了快速發展,並對世界經濟帶來具體貢獻。中國GDP佔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中國國家統計局於今年8月29日公佈有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報告顯示,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居第一。報告中指出,中國主要經濟社會指標佔世界比重大幅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報告顯示,1961年至197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1%。201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5%,比1978年提高26.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國際經貿格局也出現了明顯的轉變,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崛起,顯現其在世界經濟的重要性,進而要求增加其話語權。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義,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於2008年首度超過50%,2018年達到59.2%,預計2024年將達63.5%。全球治理體系統要求進行變革的聲浪越來越高。

近年來中國確實應勢而採取主動作為,展現大國的擔當。從2014年北京APEC會議,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2016年杭州G20峰會,推動G20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區域發展打造合作之路;2017年廈門金磚國家峰會提出國際合作新模式,再加上「亞投行」、「上合組織」等多邊合作平台,以及博鰲亞洲論壇、中非合作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主場外交作為,國際社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期望國際社會能分享彼此的發展機遇和成果,共同參與構建全球治理和國際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