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官方與主流媒體至今仍用「武漢肺炎」稱新冠肺炎。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使用武漢肺炎是「比較順的講法」。
怪哉,「順」什麼呢?
許多疾病,起於人畜共通,可能是過去未發現,或毒力在演化過程中增強,或偶然傳入不具對抗該病的物種。如1999年,馬來半島的立百病毒,源自野生蝙蝠的病毒感染豬,接著傳人;2002年,廣東開始的SARS,由蝙蝠經果子狸傳人。因此,各種生物均可能闖禍,自然界難預測。
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將當前疫情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世衛解釋,命名原則包括避免「汙名化」,減少對國家或經濟體或個人產生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自認「武漢肺炎」無歧視或汙名化者,有一天其家鄉冒出某怪病時,願意這般命名,讓全世界這樣看待嗎?
今年3月下旬,七大工業國組織(G7)外交部長會議時,美國政府堅持用「武漢病毒」,遭到其他六國反對,認為當前需要國際合作(包括分享需求甚殷的醫療資源),不要製造分裂;而川普身為一國元首,居然稱之「中國病毒」,只會激發對亞裔美國人的敵意。
民進黨政府為何也用名「武漢肺炎」?官方更通諭統一口徑,如4月2日,經濟部秘書室新聞科發文:統一名稱「COVID-19」(武漢肺炎)。
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午夜夢迴時,可捫心自問,「順」何旨意嗎?◆
社論
新冠疫情與世局
新冠疫情與中美關係
兩岸關係
台灣事情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