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節今安在?

杜正勝的門徒粉墨登台了

潘朝陽
(台師大東亞學系榮退暨兼任教授)


近日細讀王曉波先生的兩篇文章,皆與弘揚台灣史和批判台獨史有關。一篇是《偏見不能代替歷史─評〈台灣─苦悶的歷史〉及〈被出賣的台灣〉》,刊於1980年《中華雜誌》8月號。另一是《豈緣漢節始沾衣─〈陳虛谷選集〉讀後感》,刊於1985年9月26-27日的《自立晚報》。兩文皆收入先生的《台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台北:帕米爾書店,1986年)

第一篇文章,先生批判王育德的《台灣--苦悶的歷史》(1964)以及美帝特務葛超智(George H. Kerr)的《被出賣的台灣》(1965)。王、葛兩書皆作於台灣納入冷戰體系之初,是台獨的聖經型論著。

王育德是留學日本的皇民化台灣人,在日本搞台獨運動,此書鼓吹「台灣人不屬於中國人說」,誣明鄭、清朝、民國皆是「中國人迫害台灣人的外來政權」。台獨史教育的基本意識型態,即王育德由衷媚日仇中而虛擬之「台灣民族觀」。

葛超智著作是一種文宣,鼓吹「日本沒有將台灣歸還中國說」、「台灣地位未定論」以及「台灣託管論」,或由美國協助台灣獨立,當年杜魯門政權有意執行。台獨史教育,基本上亦以其「台灣地位未定論」、「美國託管台灣論」以及「台灣獨立建國論」為其靈魂。

1988年初,李登輝開始掌權,直至2000年5月卸任。他逐漸顯露「皇民化台獨」的面目,暴露決心推動台獨教育的野心,在啟動台獨教育前,已先於1994年與日本右翼激進者司馬遼太郎交談,提出「日本現代化台灣論」,肯定日本殖民統治台灣;1995年又利用簽訂《馬關條約》一百年,提出「乙未割台肯定論」。李登輝又指示杜正勝依其「同心圓史觀」規畫國中生的「認識台灣」教育,1997年正式實施。此即台獨教育的濫觴,從此,「台灣民族」以及「台灣國國民」破土而出。再經陳水扁的台獨高中教育,到蔡英文政權的《108課綱》,就是在「十二年國教體系」中打造「台灣民族」,建構「台灣國國民」意識型態,把台灣人教育成「不是中國人」。

台獨的「日本殖民統治肯定論」和「台灣地位未定而需託管論」在20世紀60年代形成,王曉波先生早已警覺而有上述著作創警世。同一時期,台獨勢力全面壯大。這要「歸功」最大皇民化台灣人李登輝,他從教育下手,為蔡英文培養「天然獨」。

近日審視南一書局發行的高中台灣史教科書,其中顯示的台獨史觀,大端有如下數項:

挑撥省籍仇恨的「內部矛盾」,擴大成為所謂「中國人與台灣人之間的鬥爭」之「敵我矛盾」;誣衊中國史學是「帝王將相史」而不在乎人民百姓;誇張明鄭和清朝迫害、摧殘台灣土著;對乙未抗日的先烈及人民的犧牲以及日寇在台灣的大屠殺,隻字不提;雖有敘述文化抗日,但卻把日帝對先賢的脅迫壓制,多次阻擾和平抗日活動的進行,同時對將抗日志士投入監牢、刑求之惡行輕描淡寫,或根本不提,視日本殖民者是理性溫和的治理者;對於戰後的台灣政治,主張肯定「台灣地位未定論」;將「二二八事變」予以擴大、誇張、扭曲,描寫成「中國人外來政權屠殺台灣人」的大仇恨;對於「白色恐怖」,卻變造為當局對台獨者的迫害,完全不提嚮往祖國的紅色台灣人才是「白色恐怖」中被屠殺、壓迫的主體;對於戰後台灣的政治、社會運動,則彰顯「黨外運動」、「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運」以及其他為民進黨和台獨肯定的或帶動的社運、政治活動,對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保衛釣魚台運動」以及工運、民運,對主張兩岸統一的團體及其運動,根本不寫。

王曉波先生在紀念台灣文協先賢陳虛谷時,特別以任公1911年來訪林獻堂先生時一時感懷而創作的詩句:「樽前相見難啼笑,華表歸來有是非;萬死一詢諸父老,豈緣漢節始沾衣。」為題來表彰日據時代堅貞抗日的陳老先生詩集中充滿的「春秋大義、民族志節」。

曉波先生在文章中說道:「今天的台灣知識分子在《陳虛谷選集》出版之際,再讀斯文,又有幾人能不汗顏?」

曉波先生的文章結語這樣說:「研究歷史不是玩骨董,文天祥說:『典型在宿昔』,只有確立歷史的是非,才能確立現實政治的是非,才能為民族的存亡絕續,找出一條發展的道路。

「當年梁任公詩云:『萬死一詢諸父老,豈緣漢節始沾衣。』但是,當年的漢節今何在?難道這是無關興亡事嗎?這是我讀《陳虛谷選集》最大的感慨。」

史家的史筆須有大是大非,史家的史心須有「漢節」;史家之人格風骨,就是大漢中華的「春秋大節」。王曉波先生暨台灣抗日先賢們,均是敢於殺頭的大君子。在先生的亮節以及先賢的德操光照之下,當代台獨機會主義的史學者已完全腐敗,顛倒是非黑白,助紂為虐,成了政權塑造「天然獨」的幫凶。◆